释果玉法师主讲《金刚经》浅释第7节@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8/10 13096
果玉法师讲解于佛兴禅寺讲堂
文稿整理于华居士
2016-1-6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南无阿弥陀佛!
诸位菩萨下午好,我们接着学习《金刚经》。今天讲的内容,大家要仔细听,跟原来讲课的风格不太一样。原来都是一直用大白话跟大家讲,但今天的讲课方式不一样了,因为《金刚经》讲到现在,再用原来的语言风格跟大家讲解,就讲不明白了。有些道理,必须要用佛教的语言才能讲说清楚,如果还用大白话讲解,义理就表达不清楚了。特别是到了逻辑思维严谨度要求非常高的地方,如果言词表达不清楚,特别是我们现在的网络时代,影响范围广泛,如果出错的话,会有因果的。
由于地域的差异,从我来到烟台,为了照顾大家的念头,一直以来,都是用最直白的语言在讲法,但这样的讲法方式,并不适合佛教的弘法,可因为大家的基础太差了,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为大家讲解。以大家的基础,想学真正的义理、经典,到其严谨之处,就很难契入了。这样的状态,也并不仅仅是烟台一地,大部分地区的居士,去听法师讲法,都感觉法师讲得真好,但却听不懂。听不懂是正常的,就像上节课讲的,如果能听懂《金刚经》的话,你就已经成菩萨了。正因为听不懂,才会无知者无畏,如果只能听懂一半的话,就像经中讲的阿罗汉一样,会被吓死的。所以说,听不懂是正常的。现在讲课,就不能仅仅照顾在座诸位了,因为现在网络上弘法的力度非常地大,所以,今天的课,大家要用心去听,能理解多少就算多少,课后再结合讲义加深理解,就会比较得力了。
闲言少叙,我们接着学习《金刚经》。今天的演讲主题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指的是智慧的义理,相应你还有执着的分别意识,而对应生其无所住之心!这是指明修心的方向。面对物质世界,你的“心”对应物质,意识自然会跟随外境而流转,有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种种事物的念头,而物质对应你的此心,则其此心,本来面目是没有分别的。假如心有分别,那一定不是心,不过是意识的客尘在流动;心就是心,本来无一物;物质既是物质,随性无常而有因果生灭,它们不过投影在心里,如同影像,既是幻化造物。
意识相应本心,不生不灭;意识随应无常之物,将把你这个人带往因果的无常,而有生有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里的名句。很多人都知道,但懂得实际意思的人却不多,如按直解即为:“应该无所执著而生成空灵洁净的心念。”但为什么是这样呢?佛教经典与其他的古文不同,是需要一定的佛学基础,佛经是有所指的。也就是说,佛教的经典不能像解释古文一样地来解释,必须要有一定的佛学基础,教理、教义都是有所指的,佛说的每一句话,所有的经典,都没有空说的,都是有所指的,而不能只简单地看字面上的意思,字面上的意思,只能仅做文字上的解释才可以。
首先应该知道,《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学说的经典,而非小乘或其他的学说。最初学习《金刚经》的中心是什么呢?实际《金刚经》说的即是心应安住于何处,又应如何降伏自我心中的妄念,从而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以我个人的解悟就是,看破其中的纠缠,了悟于心,看破了其中的核心,而能平和微笑面对其中,从而脱离心中自我给自我造成的烦躁、苦闷、痛苦等等的苦厄。最终的结果就是,解脱我们心中自我给自我造成的烦恼苦厄。(烦恼不是外在的,不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金刚经》就是告诉我们这些的,而这才是我们人生之中最重要的问题所在。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人生就是烦躁、苦闷、痛苦纠缠的一生,这样的一生,可能就是烦烦恼恼来了,烦烦恼恼又去了,在六道里继续轮回,永无止息。所以这个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是必须要去解决的问题。
大乘佛教讲普渡众生,它蕴含的是众生平等的思想。佛法度人,就是要人自觉地解脱烦恼业障,进入清净自在,无所执著的涅磐境界。在这个界面上,佛法只是外因,实际上,世间众生皆是自度,从佛法中醒悟、觉悟,菩萨如果将灭度众生的功劳归为己有而有所惦念,就不是真正的菩萨。也就是说,我们的烦恼是要我们自己去解决的,佛菩萨、经典或者是师父们,就是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方法,至于你用不用,如何去用,用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跟佛菩萨没关系,跟其他的人也没关系,跟师父们更没关系。师父们在努力地讲说的这种方法,你听没听懂,跟师父们没关系的,那是你根器的问题;你听闻师父们讲法,听到之后理解到什么程度,也跟佛菩萨、跟师父们也没关系的。所以佛讲,我们都是自己度自己的,其他人都只是讲说了这样的方法而已。
而对弘法者自身来讲,如果有度众生的念头,就非真正的菩萨了。所以弘法者不能执着于我要度众生,我要度多少众生,我度众生要度到什么程度,……,对弘法者而言,应该不起这样的念头。我从一开始讲法,就跟大家讲过,人多人少没关系,我只是去讲说,在我这个角度应该去讲说的正法的义理,就可以了,没有要去度谁的想法。咱们谁度谁呢?“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我现在还是个泥菩萨,自己还没有度得了自己,又能度得了谁呢?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即使有能力去度众生,如果执着于众生被我所度的这种念头,即非菩萨。这就是《金刚经》里所讲的。如果用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处处都是“大师”级别的人物,耳边充斥着“我能度众生,我能度多少众生”的口号,这样的人,即非菩萨。有这样想法的话,顶多就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
故修大乘菩萨道,关键是在于“应无所住”。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主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故在布施时,不应惦念布施之相,这样,功德才不可限量,否则,仍是痴迷无明的俗人而已。所以我们布施的时候,不能执着于布施之相。我们执着于什么样的布施之相了?天天在那里执着:我今天供了两个苹果,明天买彩票就能中五百万,……。这样的祈求,就不仅仅是执着于相了,简直就是妄想的妄想了。我们布施的时候,总是执着于相:这件衣服,我还能穿两年;那件衣服,大概还能用得着,还不舍得捐给别人;……,所以,捐出去的都是自己不稀要了的,实在没地方放了的,把好的留下自己用,可以说,布施出去的,都是自己用不上的。即使有的是好的,也是你用不上了的,类似的布施,就是执着于相了。
有人更贪著于类似“我”帮助了谁,好像自己做了很大的功德,其实这样的方式方法,都是执着于相。执着于相,就是愚痴无明的俗人,跟菩萨扯不上边,跟修菩萨道没关系。所以,不要讲某某受了菩萨戒、某某某是大菩萨,不见得的。如果没有菩萨的行持,没有菩萨的思想境界,完全跟菩萨是没有关系的,就是一普通的凡夫俗子而已。而且这样的凡夫俗子,更是痴迷于无明的凡夫俗子。因为贪著于这种功德,就是一种痴迷、愚痴、迷信、无明,所以就是俗人里的一个大俗人,甚至连一个普通人都算不上。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出自《金刚经》的庄严净土第十,此篇经文主要讲了三层意思,一是佛法不可得,即佛法不可外求,要靠自己的证悟。(即坛经中所述“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及六祖所言:“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之意)。迷的时候,是需要师父点拨的,所以迷时是师度,帮助你去迷开悟;而当悟了之后,就完全是自度了。二是佛土的庄严只是名义上的庄严,旨在断庄严之心。(劝信徒勿要迷于表面的堂皇)。表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无常的,不要执着于它,跟我们是没关系的。三即是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修大乘道的核心要义。实际上佛经与世俗中认为的所谓“佛教”是有很大的差别的。《金刚经》中实际还有许多的观点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引用的,如”破相扫执”、“渡河之筏”、“无相(有无并破,不落两边)”“无有定法”、“真心寂静”……,这样的观点,都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这样的方式,也是可以借鉴,用于我们的生活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是《金刚经》的中心思想,《金刚经》在佛经里面算是最著名的了。普通的学佛之人,或者是不学佛但对佛教稍有了解的人,没有不知道《金刚经》的。在汉传佛教体系里,《金刚经》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部经典,可最熟悉的却是最难懂的一部经典。大家可能都读诵过《金刚经》,但真正能够了解其义理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六祖坛经》记载:中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给六祖慧能大师讲解《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大师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然而《金刚经》也最难读懂,三乘五性的人,理解得千差万别。因为《金刚经》里面,佛讲法禅机不露,愚人不闻其声如雷。只有明白了‘般若’真理的明眼人,才能读懂《金刚经》。《金刚经》非凡夫之人能够读懂的。
五祖弘忍大师与六祖慧能大师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六祖慧能大师听闻《金刚经》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而悟道。也就是说,慧能大师写那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时,也还没有真正见性。六祖慧能大师在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悟道之后,悟得“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以我目前的学识,解释不清楚这句话,就靠你们自己去悟了。
如果你有慧能大师的悟性的话,应该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早就悟道;如果听到这句话还没有悟道,那么听闻六祖慧能大师所悟的道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应该也有所开悟;如果这样还没开悟,就应该好好地去读经,老实本分地去读吧。也就是说,我们真正地连门还都没摸到呢!如果听到这里,我们对佛法还是茫然,只能说明,我们的善根真的是太差了,我们的根基太陋劣了,我们没办法去理解这部甚深的经典。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努力地学习这部经典。
《金刚经》最难读懂,三乘五性的人理解得千差万别。为什么如此讲?因为佛讲法的时候,禅机不露。我们从这些平实的语言文字上,看不出端倪,一头雾水。读得朗朗上口,读得也挺有感觉,但就是没办法去理解它的意思,这是多数人读《金刚经》的感觉,这是正常的。大家不要以为,为什么自己读了《金刚经》,会有这样的感觉:似乎明白,但真正静下心来去想的时候,还是真不明白。以我们目前的状态来讲,读《金刚经》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对的。因为读这部经的时候,会感觉确实有道理,确实挺好的,会有一点点好像见到亮光的那种感觉,但如果静下心来思维一下,真的是一头雾水了,什么都不明白,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在座诸位可以现场问一下,对《金刚经》有何感觉?你可能说了一大堆,但却根本就抓不住重点;又或者仅仅是鹦鹉学舌,就像我现在在跟大家讲说的一样,这也是为什么这节课我要把文稿打印出来的原因所在。我之前讲课,从来没用过文稿,但《金刚经》讲到现在,我没办法不用文稿,因为我怕不用文稿会讲错了,好多关键之处,由于我个人的理解不到位,可能一下子就给马虎过去了,但这却是不能开玩笑的事情。即使用了文稿,也是改来改去的状态,来跟大家共同学习。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在《心经》是如何讲的呢?《心经》说‘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二乘禅人理解的‘无所住’、‘心无挂碍’、‘不执着’:对任何事物要不放在心上,要你心‘不执着’、要你‘心不在焉’,甚至要你不起念头(没有意识)。他们说这样才是‘不执着’,说这样才能见性。他们不敢做事,不敢用心,或者做事一下子做不成就不敢用心了,怕这样就是‘执着了’。他们这样解释‘无所住’、‘心无挂碍’、‘不执着’,恰是二乘禅人的见解,不是真禅,非佛意祖意,乃是方便法,不是真法,不能见性。《楞严经》开示讲,这样修行是‘给人好肉上乱剜疮’、‘魔魅人家好男女’、‘入五十阴魔,成大妄语下地狱如射箭’!----《楞严经》开示禅定‘五十阴魔’。佛说,如果如此去修道,或者如此去为别人解说“心无挂碍”、“无所执着”,是完全错误的,只是二乘的方便法而已。现在其实这样的状况挺普遍的,好多人为了修清净心,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也不敢用心,说是一用心,就叫所谓的“起妄想”了。不能想,也不敢用心,也不敢去做事,这样的处事方式,佛说是完全错误的。我们接下来看,什么才是对的呢?
其实,你正用心时,都是自心,本无一物。不是要你不敢用心做事。你正用心时,都是自心,本无一物。理性去做,心无忧喜----心无挂碍。其实是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也就是“不染着”。不是什么都不做才叫“不染着”,什么都不想叫“不染着”,而是在你清明的心理状态下,去理性地做事。做事的过程之中,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的念头,这样的心,才是“不染着”。
比如佛菩萨“平等性智”待人、菩萨用“七波罗蜜”度众生,第七波罗蜜是“方便波罗蜜”。菩萨要想各种“善巧方便”来度众生,就不是菩萨了,因为菩萨是不执着于度众生的。而“第七波罗蜜”是菩萨引导众生的一种“善巧方便”,是度众生的一根拐棍,是度众生的船,而不是菩萨度众生的本意。如果起了度众生的念头,即非菩萨。比如佛菩萨看你心一直有“染着”,教你专心念佛,这不是让你“执着”,因为这样能使你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也就是“不染着”的方便法。这样才是“无所住”、“心无挂碍”、“不执着”。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有点儿明白了,菩萨度众生所用的这种方便法,你不要执着于它。为什么我们要念佛呢?这不是执着,而是佛菩萨给我们众生的一种方便,告诉我们,念佛才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因为念佛的时候,不起正面的、负面的念头。我们所谓的欢喜、喜悦等等正面的念头,其实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菩萨在修行的时候,是不执着于相的,大家不要以为起了欢喜心就是好的。有一种修行人,会堕入一种魔道,叫欢喜魔。欢喜魔附身,是笑而不止的状态。我最初出家住禅堂的时候,就遇到一位师父,狂笑不止,怎么忍都忍不住,一直笑,且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很长时间都停不下来,就是着了欢喜魔了。最初的时候,由于自己的修行功夫得利,生起了欢喜心,在法上得到了这种愉悦,之后就执着于这种相了。但我们知道,起欢喜心也好,起忧悲苦恼心也好,都是不应该执着的,都是应该放下的。即使起了欢喜心,也应该明白,我得到的只是欢喜而已,我应该分分明明、清清楚楚地知道,我应该把它放下,不能贪恋于这种欢喜。这种法喜,确实很舒服、很自在,犹如三禅之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稍念的那种一片清净心,那种清净心,是世间所有的欲乐都无法形容的。浑身自在,浑身的毛孔都感觉自在,这种大愉悦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别说是这样的愉悦,世人贪著于男女交媾的那种欲乐都是不能自拔的,但这样的贪欲之心是不能贪著的。修行人不贪著于世间法的这一切欲乐,但却会贪著于法喜。因为在法上得到的愉悦,超越了世人欲乐的千万倍,这样的自在、愉悦,谁都会贪恋。但我们一定要知道,贪著于这种欲乐,是错误的,一旦执着于这种相,就会堕入魔道。所以,我们不能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心。在俗世中生活,起这样的心是正常的,但你贪恋、执着这样的心,就不正常了。而佛菩萨教我们专心念佛,就是不执着。因为念佛的时候,就会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这里的“忧、喜、嗔、怖”(四不正心),是相对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而说的)。不染着的这颗心、不执着于“忧、喜、嗔、怖”(四不正心)的这颗心,才是无所住。
况且,自性不是用什么方法见到的,本来现成,明白般若真理,当下便见性。你在凡夫看来是“执着”做事时,你若明白真理,自性本来就无所执着。我们自性是不执着的,我们的八识是不执着这种“忧、喜、嗔、怖”(四不正心)的。我跟大家打过比喻,八识就是一个仓库,好的种子来了也收,坏的种子来了也收,甚至没有好坏之别,只要是种子,它见了就收。所以你所有的业力都会结成业果,落到八识里面,而八识会照单全收,收纳了之后,就形成了业力。我们众生就是被这种业力所牵,在这里轮回不息。
故《六祖坛经》说:五祖给六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马上感叹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不生不灭。”故《楞严经》上,佛祖呵斥阿难“一切无著,亦不是心(真心---自性)”。都是自心:---能见所见都是自心---能觉之心,也就是“所见的外物就是能见的自心本身”,自心不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而是这“一滴水就是整个大海”。这就是“般若正智”、“见性”、心境无差别。
本无一物:---心外无物,物即是自心,没有大小内外。其实这就是弥勒菩萨的“唯心识定”---“心境无差别”,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世界和众生是我自心流出的。于是梦幻空花,何劳把捉?自然就开始“心无挂碍”;知道众生都是自心,自然就得了“平等性智”的法---把一切众生视同自己,所以心、佛、众生三位一体,无二无别,不能分开,这才是真正的“平等性智”、“大圆种智”。这就是见性之人的“无念、无修、无证”。真正的修道之人,见性之后,就是“无念、无修、无证”。传入中国的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云:“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大家对《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这些经典,可能都太陌生了,但这些经典,才是佛教里最基础的经典。佛教传入汉地的第一部经典,即是《四十二章经》。(不要一讲这个,就跟电视剧扯到一起去了,电视剧《鹿鼎记》对《四十二章经》的描述,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理性去做:---“理性做事”的标准是:‘心无挂碍’做事、‘平等性智’待人、‘七波罗蜜’度众生。这就是为人处事的标准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挂碍,当下起,当下止。当下把事情做好,就行了。当下的念头要关注住,理性地把持住,然后把它做好,做完之后,马上放下,心无挂碍,好坏都跟我没关系了,俗一点来讲,反正我已经尽力去做了。具体大乘菩萨应以《梵网经菩萨戒》(弥勒菩萨戒本)为我们的行为标准。我们既然行菩萨道,那么我们的行为标准就是我们受的菩萨戒。在家菩萨受的是六重二十八轻戒,出家师父受的菩萨戒跟在家居士受的菩萨戒不同,出家师父受的是十重四十八轻戒,但现在好多道场传菩萨戒,也为在家居士传授《梵网经菩萨戒》,但其实好多戒律,在家居士是做不到的。如果按照《梵网经菩萨戒》来受持的话,第一条就是不能淫欲,而不是不邪淫,是完全离欲的,这一条在家居士就做不到,更何况其他的呢?
很多人觉得自己受了菩萨戒了,但其行持距离《梵网经菩萨戒》的标准差远了,在他(她)们的身上,没有看出半点菩萨的思想、行持!这样的人,受了菩萨戒也不是菩萨。世人总是颠倒糊涂,看不出半点菩萨的样子。我们受了菩萨戒,就应该以菩萨戒为标准、为行为准则,即使做不到,也应该生惭愧心,努力地、尽量地在生活之中做到。有人听到这里会暗自窃喜自己没受菩萨戒,没受菩萨戒就差得更远了,更应该生惭愧心了,因为你连受菩萨戒的勇气都没有。
在佛教的戒律里,三皈五戒都是不能劝人受戒的,但在佛经里讲,我们应该尽量地劝人行菩萨道、受菩萨戒。因为受了菩萨戒,我们才有了行为准则,虽然我们受了之后,暂时也做不到,还有好多欠缺,但总比不受强,最起码我们有了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了,有了标准在那里,做事就有了原则了。如果我连这个准则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做事就差得更远了。所以说,对菩萨戒来讲,受了就比不受强。
菩萨的行持,唯在本分上行,不希神仙、不厌娑婆五浊恶世,这才是菩萨。菩萨不能对娑婆世界生起厌离心,对众生不能生起厌离心,不能生起逃避的想法;同时不羡慕神仙自由自在的生活,菩萨不贪恋、不稀罕这种大福报的生活。如果你是菩萨的话,你就不能有任何讨厌的想法:媳妇也讨厌、老头也讨厌,……,这样的你,就完全不在状态了。真正的菩萨,对众生是不离不弃的,这才是真正的生死相依。恋爱中的世人,那种不叫生死相依的,应该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唯有菩萨对众生的不舍,才是真正的生死相依。
菩萨虽然不舍众生,但却不贪恋度众生的名头,只在本分上行。所以世尊化缘时,一样赤足托钵、归来吃饭洗足,示现的完全是普通人的一种状态。同时,佛虽具足神通,却弃神通而不用,示现佛法唯有于本分上成。故禅门悟道之后,不是修行的结束,而是修行的开始,此时才开始保任功夫:饥来吃饭困来眠,任运随缘而已,随缘了旧业嘛。悟道之后跟我们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心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普通人的状态也是饥来吃饭困来眠,但我们每天过得,不是愁,就是笑;要不就是嗔恨、怖畏;恐怖死亡、恐怖病苦,…...。
某某法师曾讲过2012年所谓的大灾难谣言,讲唯有某某寺院会拔地而起,所以该地很殊胜,应该多储备物资,结果某某人就曾经买了二十万块钱的海带,送到某某寺院;还有一位某某人去市场买盐,准备送到某某寺院,因为购买的量很大,人家卖盐的问了缘由之后,就对他说,我们都是该死的,你们这些不该死的就好好活吧,留下来做人种,但我的盐不卖给你们这些不该死的。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事情。这都好几年过去了,大灾难也没有来,结果储备的大米、小麦等等,都被虫菩萨给吃了。这真的是笑话里的笑话了。所以,我们明正理而修道,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如有句话说的,哪怕明日是世界末日,也要在今夜的清风明月下,广种西方净土,悠然自在地闻着花香赏月、品茗,这也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活在当下,不要贪恋其他。
如果真正的大灾难来临的时候,你又能逃到哪里去呢?我绝不相信大灾难之后,就会仅剩下某某寺院。我相信的是成住坏空,我相信的是因果轮回。只要有众生凡夫的习气在,那么这个娑婆世界的轮回,就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事情,而是共业所感。既然是共业所感,那么就无所逃了。我们为什么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呢?因为是共业所感;我们又为什么生活在烟台这个地区呢?因为是共业里的别业。个体业报的不同,造就了我们的心念不同。
我们的心要通过训练,让其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而我们目前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的方法是什么?念佛啊!念佛就能让我们控制自己的妄念,不起“忧、喜、嗔、怖”(四不正心),就能‘心无挂碍’、‘无住’、‘不染着’、‘不执着’、‘无着’。那么我们现在的念佛人,是不是能‘心无挂碍’、‘无住’呢?是不是‘无着’呢?你所念的佛号,都是有所系念的,达不到这个目的。目前我们大部分的念佛之人,都是有所住的,有所挂碍的。即使你不挂碍世间法的那些,你却挂碍了你的那句佛号:这个法师念的、那个法师念的;这个腔调念的、那个腔调念的,……,真正的念佛应该如何?管他怎么念,怎么自在怎么念!当然了,咱们在佛堂里共修的时候,是要统一板点、腔调的,如果乱念的话,不就乱了套了吗?比如咱们打佛七共修念佛的时候,是要求统一的节奏的。但我们自己念佛的时候,为什么要执着于这些呢?没有必要,怎么自在怎么念,想怎么念怎么念。印光法师讲,躺着念也可以,坐着念也可以,走着念也可以,甚至上卫生间也可以念,只是在卫生间里要默念,出声念就不恭敬了。
从这一点也引申出好多的乱象:《地藏经》不能白天诵,《楞严经》不能晚上诵,……,这都哪儿跟哪儿啊?纯粹胡说八道!诵经念佛是让我们祛除执着,去了却我们心中的挂碍,所以诵经念佛的时候,是最吉祥的时候。最吉祥的事情,在最吉祥的时刻来做,就是最好的结果。世间法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诵经念佛最吉祥,不管你祈祷什么,你就诵经念佛,诵经念佛就能满你的愿啊!如果你执着非得要晚上才能诵《地藏经》,非得要白天才能诵《楞严经》,这不是瞎说吗?这样挂碍的心,岂能自在?所以,我想什么时候诵经就什么时候诵。当然了,我们世人还要照顾大众的情绪,人家在睡觉,你在那里大声地诵经,就太不讲究了不是?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还要学礼仪、学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身心。
真透得过时,无始劫来我根本没有忧喜过,没有挂碍过,以后也不曾。而不用功夫求心无忧喜、心无挂碍。所以说,心无忧喜、心无挂碍,不是你求来的,求也求不来的,如果从究竟上来讲,本来就无一物,又何处惹尘埃?如果我们去求,就是错误的:我诵经想求得一片清净心,我诵经就是为了得到这心无忧喜、心无挂碍,……,有这样的想法,就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该诵经诵经、该念佛念佛,该做饭做饭,该扫地就扫地,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的状态,该干什么干什么。做好当下的事情,做饭就好好做,让大家吃着欢喜,而你的欢喜、内心的喜悦,是自然而生的,但这样的欢喜却不贪恋于它。
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能先有个目的在那里,不能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才去做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凡夫的目的心太强了,所以你才会活得累。做每件事情,都是为了得到一个果才去做,如果没有收获的话,世人就不会去做,这就是世人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会越活越累,越活越辛苦。而当你放下这种贪恋的念头的时候,你就活得自在了。虽然你该什么还是干什么,该烧饭烧饭,该洗衣服还洗衣服,但这时候的你,就不一样了,就全是自在了。
此时,我只是自己能觉之心---自性,所觉之境就是我能觉之心本身(就是自性),我自性没有人我众生寿者等相,我自性也没有作用过、没有动过,没有见闻觉知过、没有忧喜过、没有挂碍过,以后也不曾。之前没有,之后我也不会求这种果。当下这一念怎么去行呢?在本分上行。什么本分呢?做人的本分。做人的本分是什么呢?刚才讲的弥勒菩萨所说的菩萨戒。从我们目前的状态来讲,还达不到受菩萨戒的标准,还不能以菩萨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那么我们目前就要以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做人的标准是什么呢?五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只是做人的标准,跟菩萨扯不上边儿。
有人会讲,受了五戒多不自由,但你所谓的自由,不能称为自由,而是散漫、放逸。对修道者来讲,我经常把戒律比作我们登山时的拐棍,而不是挂碍、障碍。受了五戒,就有了保护我们的能力,就能防患于未然,也是保护我们的盔甲、盾牌。如果把五戒当成不自由的理由,就是歪理邪说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都是这五戒的内容,如果连孩子都能做到的,我们这些四五十、五六十岁的人,都做不到,就该生惭愧心了。但即使做到了这些,离菩萨的标准还差得很远,菩萨是有菩萨的标准。所以我们目前在本分上行,就是五戒十善。如果从《金刚经》上来讲,可不止是这五戒十善的,《金刚经》里的本分上行,是以菩萨戒为行为准则的。饥来吃饭困时眠,任运随缘,这四个字一定要记住,加以理解,不拒缘,不攀缘。
具有般若知见,这样‘无修真修’---根本没有刻意去修五波罗蜜,只是用般若波罗蜜‘认得都是自心’,看似凡夫一样‘饥来吃饭困来眠’,见到什么境界都时时认得‘都是自心,本无一物,只是自己不惑乱自己而已。所以所谓的修行,都是自己在那里祸害自己。不修行的人,都是自己在惑乱自己;修行悟道之后,才是自己不惑乱自己了,不再有心境差别。如果直接透不过般若真理,必然狂做空假观去和神秀一样去时时勤拂拭,去练“心不挂碍”的功夫,反倒落后在二乘人的功夫后面了。二乘人已经不起妄念了,所以这里的时时勤拂拭,就说明你还在起妄念。
这里的神秀大师,是慧能大师的师兄,神秀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那里是首座,他的偈子就是‘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的心常常生贪嗔痴慢疑,所以我们要勤擦洗被染着的这颗心,这样自己是心才会清净、洁净。但如果真正悟道之后,心无挂碍了,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实六祖慧能大师的这首偈子,只是悟道了,也还没有明心见性,真正见性,是在五祖弘忍大师座下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而悟到的境界,才是见性了。
我们现在连二乘人都不如,就可以用时时勤拂拭的方法,来修自己的心。所以才要诵经、拜佛,要常常地去忏悔,而忏悔一法,就如用抹布来擦拭你的心;也如用一面镜子来照你的行为。不能认为神秀大师不如慧能大师,我们就瞧不起,不是这样的。神秀大师的偈子,对我们凡夫而言,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好多人的心,平时连擦拭都没有擦拭,更没有去照亮我们的心,所以我们的心是混沌的、污浊的。整天浑浑噩噩地做事情,甚至前一刹那的念头你都不记得。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大脑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里,整日里妄想纷飞,连自己想什么都不知道。我考考大家,你们今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谁还记得?说实在的,世人都没有关注自己的心,也管不住自己的心,妄念纷飞,想的都是完全没用的。就算你记住了早上起床的那个念头,那你今天付诸于行动了没有?如果是一个正常人的话,想了就去做,做完了就放下。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连一个正常人都算不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不能清晰地管控好自己的心,就是不正常的。自己把握不了自己的心,就会随着外缘、外境流转,这时候就很容易出问题了。这也是很多人会得心理疾病的原因所在。特别是发病的时候,自己完全做不了自己的主,待他清醒的时刻,你询问他的时候,他完全不想那样做的。自己管控不了自己的心的时候,就非常危险了,这时候的你,一定要注意了,像孤独症、抑郁症之类的精神疾病,并不是一夜之间就会得的。
昨天来了一位带着孩子的居士,孩子十六七岁了,整天玩游戏,学业都荒废了。我问他为什么要玩游戏,他的回答很让人无奈:不知道。再继续问下去,他就说自己空虚,不知道该干什么。我问他自己想不想那样,他回答自己也不想这样继续玩了,但却控制不住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呢?就是因为自己管控不了自己的心了。他这样的状况,在我们来看,已经是不正常了;而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还没有得病,因为他的思想还是比较正常的,思维也是比较清晰的。所以我们平时要训练我们这颗如狂象般的心,如猿猴般的心,要拴住它。为什么会用心猿意马来形容一个人的心?就是因为我们的心就如腾挪的野猴一样,无法掌控,这时候就需要用一个套来拴住我们的心,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来拴住我们的心?念佛啊!念佛不就把心拴住了吗?以一念来降服万念,以一念来制服妄念。这句佛号,其实只是起到一个栓在野猴脖子上的绳子的作用而已,这一点大家明白了吧?
但大好般若真法‘无修真修’竟然成了他二乘人做功夫的方便法子。这样等于临济祖师说的‘认奴作郎主’---主人反倒认奴婢为主子,为奴婢当手下,可惜可惜了。这样的用功,就可惜了。但透不过,也可以用。一开始有意识这样想,久而久之不用想,连潜意识都认得‘都是自心,本无一物’,自己不惑乱自己,不再心境分别,不再对任何境界起忧喜、染着,就真的‘心不挂碍’了。
《文殊师利索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这里的《文殊师利索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跟《心经》是两部经,而非同一部经)佛告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若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心得决定,不惊不怖、不没不悔,当知是人即‘住不退转地’。若人闻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信乐听受,欢喜不厌,是即‘具足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能为他显示分别,如说修行。’佛说:若有人听闻了般若真理,心中已经决定信受奉行(无论证果与否),不怀疑也不惊诧、不疑悔,此人即已经是‘住不退转地菩萨’了,决定成佛无疑。而凡夫这样见性以后,就已经具足六波罗蜜了。
凡夫见性之人就是‘不退转菩萨’,一开始并没有任何神通,自己也预知不了危险,自己也保护不了自己。理论上的经证有很多,几乎所有的一佛乘的大乘了义经典都有开示过这个观点。事实上的证据,《大乘方便经》也提到过一个证据:“佛复告智胜菩萨:善男子。乃往过去世,遇然灯佛,时有五百贾人,为求珍宝,入于大海。
善男子,时贾人中,有一恶人,多怀奸伪,常行恶业,初无悔心,善知兵法,恒为寇贼,夺他财物,以为产业,状如贾人,共诸贾人,同载一船。
时彼恶人,如是思惟:‘此诸贾人,大得珍宝。我今当杀,此诸贾人,取其珍宝,还阎浮提’。如是思惟已,欲杀诸人。
善男子。尔时有人,名曰‘大悲’,于彼众中,作大导师。时彼导师,于夜梦中,见海鬼神,来作是言:‘汝此众中,有一恶人,如是相貌,恒为寇贼,劫他财物。彼人今生,如是恶心,我当杀此五百人已,取其财物,还阎浮提。
若此恶人,得遂本心,杀五百人者,作大恶逆业。何以故?此五百人,皆是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菩萨。
若此恶人杀诸菩萨,以此业缘,障碍罪故,一一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恶人,于其中间,常在地狱。汝为导师,可作方便,令彼恶人,不堕地狱。彼五百菩萨,亦复可得,全其身命。”
凡夫通达般若真理(见性)之人就是‘不退转菩萨’,一开始并没有任何神通,自己也预知不了危险,自己也保护不了自己。这里就是事实的证据。
这五百不退转菩萨当时只是下海寻宝的商人,他们一开始并没有任何神通,自己也预知不了危险,自己也保护不了自己。下海寻宝的商人中,有一恶人要杀掉其他的人,独吞财宝,而佛陀的前世是他们的导师,也没有神通预知这件事,但海神护法来给他报信。他想‘我要是告诉大家,他们都会杀此恶人,犯杀生重罪。我要是不管,这个恶人就会犯下杀菩萨的地狱重罪。不如我独自杀掉这个恶人,如果因此下地狱不让他们受罪’。于是佛陀的前世为了保护这五百不退转菩萨,不得已杀掉了恶人,同时也保护了这个恶人(干不成杀菩萨的地狱罪)免下金刚地狱。从这个故事来看,刚登地的菩萨,是没有神通的,跟凡夫无二无别,只是心不同了而已,但在外在上,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轻慢任何一位修道之人,你哪里知道他是不是菩萨呢?故祖师们常讲,观众生皆是佛,只我一人是凡夫,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应心怀恭敬,不能轻慢他人。初登地的菩萨都不能保护自己,更何况其他的呢。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知道,平时我们看似不善的事情,不见得是不善的。只是以我们目前的智慧或者身份地位,可能不能理解而已。我经常打比喻,习近平做什么,我们不要去妄想分别。他站的高度跟我们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他做的事情,我们不要在那里妄加评论对或不对、善或不善。有些事情,目前来看是不善的,但不见得会产生不善的果。你怎么知道这些人王,不是菩萨再来的呢?好多人王、大福报者,都是佛菩萨再来,为了度众生的一种方便,示现这种身份,来保护众生的。所以我们作为凡夫,不要妄测圣意,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个的话,就很容易造作口业了。所以说,现在的人,造了恶业都不知道怎么造的。
《大乘方便经》: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第三十八“不退转菩萨”都具有般若知见,他们都已经具足“六波罗蜜”,不用象“不见性菩萨”那样补课修“五波罗蜜”。“不退转菩萨”都这样无修真修,只是时时认得都是自心,不欺诳自己而已,小我自心就是佛性,不再有心境差别,所以也不再对任何境界起忧喜、染着。就这一个心法,就是‘佛知见’,直到成圆满佛永远如此。他的功夫会逐渐增长,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证量,再到等觉菩萨、妙觉佛果,会逐渐证量显发,就靠这一个心法---‘佛知见’,不靠任何‘五波罗蜜’‘有为法’修行。也就是说,所有有为法都是靠不住的。
而‘不见性菩萨’却不解般若知见,或者不懂‘无修真修’,听闻般若真理以后,一时没有证量就疑惑不信了,又退转了,陷入‘悟后迷’---他们愚昧而徒劳地‘补课’再修‘五波罗蜜’,希望用这些‘有为法’,去追求什么‘小我与大我相应’,顿时割裂成‘人我凡圣’四相。这样修‘五波罗蜜’一千劫,都不如刹那按‘般若正念观察、无修真修’,功夫再高都不能成‘不退转菩萨’,更不能成佛。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注意了,安住在当下,非常地重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关注住自己的念头,非常地重要。
临济祖师云:“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不求反而自得。不要妄上加妄,不要头上安头,不要去求什么,只要问心无愧地、老实本分地安住在自己的本位上面,如法地去行,就可以了。
今天就到这里吧,也只讲了三分之一,下节课我们再接着讲吧。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像这样的课,听起来其实是挺费精神的。大家这样的听课,其实算不上听课,我们在学这些经典的时候,笔记是必须要做的,而且法师讲法可不像我这样的语速,我都学过一点速记,都记不下来,下了课还要听录音。听课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打瞌睡、打妄想呢?就是因为你跟不上了,你的念头已经掉举了。听这样的课,是需要一定的佛教教理、教义基础的。今天也还不是法师正常讲法的方式,我原来讲课的时候,虽然也备课,但却是脱稿讲的,这样才会有连贯性。如果是看着稿子讲,有时就会连贯不上。所以要求大家听法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安静,不能打断法师的思路。我们慢慢地来学习吧,学了就比不学强哈(笑语)。
今天就到这里,大家请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