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历代志上

JL-100333  06/13   2199  
4.0/1 

13:1-14 社会的安定所带来的信仰高潮: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大卫的登基使整个以色列渐趋安定。本章表明了得以安定的以色列社会开始集中关注耶和华信仰。大卫为了使神政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就欲安置象征神拯救的约柜,宣告以此:①与神缔结崭新的关系:在正式启动王政体制之前,期望新体制的始点在神看来合乎真道。事实上,基督徒在开始作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求问神自己所欲作之事在神看来是否合宜,确信正确时才能推动(腓1:5;提后3:14);②推动以色列社会的安定:尤其,他希望百姓的关心集中在耶路撒冷和中央圣所,并希望藉着民族宗教生活的一致,以色列社会在信仰的旗帜之下安定发展。越重大的事情就当越慎重,执行时越周到,大卫因对安放约柜充满期待而有些飘然,违反了关于转移约柜的律法规定。结果,大卫和整个百姓只能因这件事而经受一场信仰的磨练。

13:1-8 将约柜移送到耶路撒冷:决定将约柜移至新都耶路撒冷之后,整个以色列就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当走出危机与阴暗而开始新时代时,人便因心意浮动容易陷进道德颓废。然而,以色列百姓并没有忘记用心灵事奉神,且认识到了现在的所有快乐都源自神恩典的事实。

13:1 与……商议:大卫并没有像其它古代世界的君主那样建立独裁体制。那是因为他:①珍惜并眷爱以色列百姓(撒上18:13;诗3:8);②且清楚这些百姓的真正统治者并非自己,乃是神(诗145:13)。在本节,大卫为了国家的安定与发展而与百姓的领袖商议。本节为今日的教会所抱有的行政问题提出了一个极好的解决方法。教会的领袖应该引领圣徒,而并不是治理圣徒,且要认识到教会的主权在于神(29:11)。而且,应该放弃个人的固执与利益,为了福音事工,在话语和祷告之中尊重全体圣徒的敬虔意愿(林后5:18,19;帖前5:14)<结33:6,宗教领袖的责任>。

13:5 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旧约论及以色列领土时大都说是“从但到别是巴”(士20:1;撒上3:20;撒下3:10;王上4:25)。然而,本节却使用“西曷……哈马”,强调大卫年间的广阔领土。历代志作者为了表现以色列的荣耀与权能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13:9-14 乌撒因违反耶和华的律例而死亡:本文叙述了:①在运送约柜时因乌撒不敬虔的行为,原计划安放在耶路撒冷的约柜移运被中断的事件;②约柜的临时居所俄别以东的家倍受祝福,表明了神所临在的地方必有大荣耀彰显。大卫和以色列百姓虽在服侍约柜这一点达成了共识,却因急于推动此事而疏漏了神的话语<撒下6:1-11,搬运约柜遭到失败的原因>。乌撒的骤然死去给节节上升的大卫与以色列带去了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彻底地反省自己的行为,认识到神当受敬畏的事实。今日教会亦然。当用人的方法推动神的旨意时,教会便会陷入试探,受到冲击,带来分裂。每当此时,若领悟到原因在我们而幡然悔悟,并首先查考神的旨意,便能够克服问题。

13:14 赐福:<申28:6,圣经中出现的福的含义>。

14:1-17 大卫的反省与非利士的入侵:大卫虽然在搬运约柜的过程中经历了神的震怒,但并没有因此丧胆陷入沉沦,反而继续忠实地履行了作为征服者的使命:①亲善外交政策(1节):大卫并不想像帝国主义似地扩张领土,也并不是只顾掠夺的侵略者,他心中只有按照神的应许,完全找回神所赐以色列百姓为业之地的火热的使命感(创15:18)。因此,大卫并不想鲁莽地攻击应许之地(据推测,腓尼基除外)以外的民族。尤其是推罗王希兰,他不仅在大卫年间,还在所罗门年间都与以色列建立了特殊的友好关系;②攻克非利士(8-17节):为了完成统一王国的伟业,大卫与非利士之间的争战是不可避免的。当时,非利士以优良的铁制武器与有组织的兵力为基础,在巴勒斯坦全城充满野心地展开入侵战略,对以色列人而言他们是如同肋上之刺般的存在。以色列百姓之所以拥戴大卫为民族英雄,正是因为他击杀了非利士巨人哥利亚;大卫躲避扫罗疯狂的追击而逃亡的地方正是非利士的迦特,这些事实非常具有讽刺性(撒上17:41-54;27:2)。当时,非利士假装支持大卫,暗中盼望以色列出现不攻自乱的现象。然而,当大卫继扫罗王朝之后建立更加强有力而有体系的统治体制时,非利士就急忙引发了本文中的争战。本文突出地刻画了大卫不依靠自己的英勇却自始至终将争战交托给神的信仰与神对大卫的引领。


14:1 给大卫建造宫殿:这是大卫王的兴旺与名声为他带来祝福的一例。当大卫靠着神的恩典与祝福而声名远播时,许多周边国家都想与大卫和平相处,其中,推罗之君希兰以发达的建筑技术与最高的技师,为建筑大卫城的宫殿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14:2 大卫意识到神因眷爱自己的子民,为了使其子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使用自己作工具。基督徒真正的自我意识就是认识自己当如何被使用并清楚自己所蒙之召。

14:3-7 <3:1-9图表,大卫的妻妾与众儿女>。

14:8 大卫的登基意味着以色列从非利士的逼迫中得到了释放。非利士人不能容忍这样的事实,就立即攻打以色列。非利士欲趁着北部支派尚未完全信任犹大家族之际,想要隔绝他们。因为这是坚立国家的争战,大卫也颇为紧张。战争初期,非利士人推进到利乏音的袭击是具有一定的威胁性<撒下 绪论,大卫时代的战争>。

14:9 利乏音谷:字面意义是“巨人之谷”。据推测此名源自曾居住在此谷附近的奇异利乏音人的名字。此地离耶路撒冷很近,对将耶路撒冷定为王国之都的大卫而言,入侵到此地的非利士是莫大的威胁势力。

14:10 在开始争战之前大卫祈求了神。大卫的此番祷告教导圣徒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祷告。尤其是,当遭遇患难而不知如何面对时,要依靠神的话语寻求解决方法<王下19:15,祷告的要素与形态>。

14:12 正如以色列在争战时以约柜打头阵而祈愿获胜一样(撒上4:5-7)。古人在从战时似乎为了祈愿获胜而将自己所服事之神的像摆在最前端。在本节,我们可藉着非利士人撇下自己的偶像仓皇而逃的事实,发现依靠偶像的人只能失败。投靠全能之神以外的一切存在的行为都是愚蠢至极的<王上14:23,偶像论>。

14:14 桑树:并非指养蚕的桑树,普通的风吹向此树,树叶也不会发出沙沙之声。

14:15 桑树梢上有脚步的声音:树叶的摇动意味着神为了帮助大卫而降临了。

14:16 在本节,本书作者从史家的视点重释大卫确信神之绝对胜利的态度。大卫之所以能够带领以色列在与非利士的两次交战中获得胜利,是因为:①他将争战的始与终交托给神并寻问了其意义。很多时候,我们都凭着自己的心意来处理所有事。然而,若我们希望过得胜的生活,就当将自己的一切都交托给既是阿拉法,又是俄梅戛的神;②他持有全然顺服神话语的态度。大卫连在细微之处也按照神的话语而行,最终取得了胜利(林后2:14)。

14:17 其它历史书关有记录说周边国家惧怕以色列,此内容符合历代志作者一贯的写作目的。


15:1-29 关于搬运约柜的律法规定:撒母耳书的作者用(12节)经文压缩概述了本章与16章的内容(撒下6:12-23),然而,历代志作者却记录得非常详细。因为,只有将约柜安放在大卫城,耶路撒冷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宗教中心。本文刻画了大卫与其它利未人对待约柜迁移的态度。在担当神圣的任务之前,他们首先洁净了自己的身体(12节),悔改昔日的过错,想要彻底地遵行神的律例(13节)。不仅如此,具备多种乐器的赞美队伍的颂咏,进一步高扬了安放约柜的感激之情<撒下6:12-23,大卫第二次搬运约柜>。

15:1 大卫城:大卫从耶布斯土人手中夺来的耶路撒冷城,亦称为锡安城(撒下5:7)。 为神的约柜……支搭帐幕:在第一次搬运约柜时大卫未能将约柜事奉在耶路撒冷。这回则作了彻底的准备。因会幕在基遍的丘坛上(16:39;21:29),他在耶路撒冷准备了新帐幕。

15:2 除了利未人之外,无人可抬神的约柜:<民8:5-26,利未人的祭司职分>。

15:3 招聚以色列众人到耶路撒冷:为了寻问关于搬运约柜的看法,大卫也曾招集全体以色列人来开会(13:2)。在本节,大卫为了将约柜安放在耶路撒冷,再一次广纳众智。大卫是引导百姓自发地参与国事的贤君。

15:4-10 哥辖的子孙受命负责搬运约柜:记录了为了搬运约柜而动员族长与其弟兄。其中,哥辖的子孙占据了甚多比重,因为抬约柜原属他们的职责(民4:15)。

15:11 撒督和亚比亚他:大卫以相同的礼遇待两位祭司,使他们一起参加所有宗教活动(撒下19:11-14)。然而,他们彼此竞争,最后在大卫末年,卷入了围绕继承权的政治暗斗之中(王上1章)。我们可以看到与祭司不再过分干涉政治、,认识到宗教人士对社会之态度的<弗 绪论,信徒的社会参与>。

15:12 自洁:参加神圣仪式之前洁净身体,怀着敬虔之心事奉神(出19:10,14,15;利11:44)。在以色列共同体中,为了净化信仰而立的关于拿细耳人的规定<士13:5,拿细耳人的制度>。关于搬运约柜之利未人也有一定的律例,本文表明他们吸取第一次搬运时失败的教训,尽最大努力要忠于神的话语。

15:13 刑罚(闯杀):指在第一次搬运约柜时因冒犯神,死在约柜下的乌撒之死(撒下6:8)。正如神责打不遵从律法的以色列一样,我们若不遵行神话语,乌撒事件亦会演绎在我们身上。

15:15 杠:<利26:13;民13:23;结34:27>。

15:16 欢欢喜喜地大声歌颂:在本节,大卫吩咐百姓不仅要以歌声,要动员当时的所有乐器来颂赞神(撒下6:5;代下5:13)。若将此原则应用在圣徒的生活中,就可以知道当以自己所拥有的所有才华与物质来事奉神。将荣耀归给神,并凡事谢恩(弗5:19,20)。

15:17-24 唱诗班的功能与组织:列出了以赞美神为职分的利未人名单。作为赞美工具的乐器之途如下文图表。

15:18 安放约柜时为了颂扬此举而动员乐队的方法是以色列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自古以来,乐器就为个人所使用,但是直到大卫年间才第一次有组织地在会众的礼拜中使用。因此,本文的唱诗班是出现在(25章)中的有组织的24班次唱诗班之雏形<6:31-48,唱诗班的功能与组织>。

15:20 调用女音:?“女音”意指年轻女子,意味着演奏时的调是女高音。(诗46篇)是用此调演奏的典型诗歌。

15:21 调用第八:(诗6篇)就指出要按照本节的演奏技法来唱。

15:24 吹号:这并不是礼拜时的演奏行为,而是为要显明神的荣耀,即全能之神的能力。攻陷耶利哥城时7日边吹号边围绕城而走的事件就充分地说明此意义(书6:4)。

15:25-28 将约柜安放在大卫城:利未人扛着约柜而走向大卫城。本文描绘了搬运约柜时以色列百姓极力颂赞的场面,由:①全体会众向神所献诚挚之祭;②以洁净的衣裳表现出来的诚意;③充满感激之情的赞美等组成。他们事奉约柜的心向我们暗示了何为今日我们所当献的真正的礼拜,向今日逐渐为物质与虚假的敬虔所习污染礼拜发生挑战<可7:1-23,关于假冒为善>。

15:25 俄别以东一家因暂放在那里的约柜而大大蒙福的消息,证明了神已收回了对整个以色列的震怒。以色列百姓闻此消息之后大得力量,作好了将约柜安放在耶路撒冷的万般准备,如今所剩之事就是恳求神赐福予他们。

15:26 献上:抬约柜的人走第七步之前(撒下6:13),大卫就献七只公牛与七只公羊为祭,希望这是神所完全喜悦的燔祭<启 绪论,圣经中数字的象征意义>。

15:27 细麻布的外袍:<出28:1-43,以色列祭司的服装>。

15:29 (撒下6:20-23)。


16:1-43 谢恩之祭:本章的整体气氛就是感激与欢喜。约柜终于安然抵达大卫城,利未人唱诗班的歌声回荡在耶路撒冷上空。本文显明了大卫配作神政王国统治者,他主导了搬运约柜之举,当安放约柜的程序即将结束之时,他欣喜若狂地跳跃如孩童,安放约柜之后还亲自作了一首极其壮丽的赞美诗命人吟诵。

16:1-27 神应允大卫的恳求:大卫并不满足于搬运神的约柜、建筑王宫的业绩(15:1-16:1),如今开始热切地想要为神建筑圣殿。这既表现出了大卫想要彻底忠于耶和华信仰的纯洁热情,同时也表现了单为自己建造华丽宫殿的自责之情。神对大卫此番心愿的应允可概括为以下两点:①对大卫王朝的应许(大卫之约):当众敌都被一一击灭,以色列全地得享和平之时(撒下7:1),神便希望与大卫立约。在救赎史的进程中,曾多次启示了神与百姓所立之约,大卫之约是旧约众约之中的高潮,直到耶稣基督的弥赛亚国度才得以完全成就<撒下7:1-29,立大卫之约>。本文所记录与大卫之约相关的内容如下文所示: i.神不仅在以色列百姓的旷野之旅与之同在(5节),而且是无论大卫走到哪儿都与他同在的以马内利之神(8节); ii.神的殿与大卫王朝紧密相关,神先以主权建立大卫王朝,随后大卫王朝便会为神建造圣殿(10,12节); iii.大卫之子与神儿子密切相关(13节)。耶稣基督虽然在血源上是大卫的子孙,同时也是神的儿子(诗2:7;罗1:3,4)。②无所不在的神:天和天上的天尚且容不下神(代下6:18),神只是为了百姓信仰的进步才允许建造圣殿(徒17:24,25)。


16:1 就在神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大卫在安放约柜之过程的始(15:26)末都献祭给耶和华,这体现了他将凡事的都交托给神的信仰。今日,有一些圣徒认为将自己的一部分、时间或热情献给福音事业就以为已尽了作为基督徒的所有责任。然而,神是掌管一切的神。因此,圣徒亦当作好将自己的所有献给神而为神尽忠的准备(29:14)。那时,神必以满满的祝福人(路6:38)。关于献祭的节期,请见代下8:13,“献祭的节期”。

16:2 祝福<申28:6,圣经中出现的福的含义>。

16:3 以色列人,无论男女:希伯来人计算人口时单指成年男子(民1:2,3)。这里则指所有百姓而不分男女,表明迎接约柜的以色列之庆典是举国性活动,使人联想起羔羊的婚筵(启19:7)。

16:4-6 唱诗班的任务:大卫任命了专门事奉耶和华之柜的人员。他们的职分是将颂赞归给神,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唱诗班的重要<6:31-48,唱诗班的功能与组织>。大卫的此番措施是:①为了使会幕敬拜的气氛焕然一新;②发现更加专业化的人力,在为神作工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使用各自的恩赐。

16:6 吹号:并非指祭司作为唱诗班的一员吹号演奏,而是作为礼拜的开始或结束的信号而吹了号。当听到此号声时,百姓必不知不觉地省察自己的属灵状态。这号声可:①激励圣徒的信仰;②告诉世人神与教会的存在。

16:7-36 大卫的赞美诗:本诗画龙点睛地勾勒出了作为卓越的诗人与伟大信心之人的大卫,诗篇中有三首诗歌分别引用本诗(8-22节;诗105:1-15;23-33节;诗96篇;34-36节;诗106:1,47,48)。本文的特点如下:①以赞美为始为终:前一次虽然遭到失败,但如今却终于将约柜安放在大卫城,此时的感激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对彻底忠于以色列正统耶和华信仰的大卫而言,造物主神的权能与威严是常常赞美的对象(诗145:1-4);②回顾以色列的救赎史:大卫将重点放在使人们回想神对迦南地的应许(18节),阐明了神驱逐众敌要建立大卫王朝,劝告众人当具备作为选民的态度。是回顾大卫个人的历史,清楚地发现神特殊的护理和关怀;③强调神的王权(31节):大卫坚信神就是宇宙万物的治理者、掌权者与永恒之君,故不肯自高地坐在专制君主之位而君临百姓之上,而是代神管理了百姓。

16:7 这首诗不知是出自大卫之手,而后命亚萨的唱诗班来唱的;还是大卫命亚萨作此诗来唱的。然而,重要的是大卫在就君王之职期间,比任何人都率先称颂并感谢神。可见成熟基督徒的标志,乃是效法伟大的信仰先人,以凡事谢恩的心常常向神献上赞美之祭(帖前5:16;来13:15)。

16:10 要以他的圣名夸耀:这是在呼唤圣徒过积极的信仰生活。亦即,神的儿女不仅要承认神的存在、权能与主权,还要藉着赞美神的圣名,在圣徒之间彼此分享这一喜乐,在不信的人面前做光做盐(太5:13,14)。若已告白基督是救主的人,却不能自豪地夸耀主的圣名,其信仰就是尚不坚定,等于他尚未经历震撼灵魂的救恩。我们当记念使徒保罗不以福音为耻的告白(罗1:16),当大胆地且满有喜乐的传扬所蒙恩典。

16:12-13 雅各的子孙哪!你们要记念:这句话蕴含着两种含意:①对神的信仰彻底地以历史事实为基石,并非源自某一宗教天才的抽象冥想。因此,以色列漫长的历史就是神对以色列渐渐启示的历史<西 绪论,启示的渐进性>;②神一直在以色列百姓的具体生活中启示了自己的旨意,以祝福回应了顺服,以咒诅回应了不顺服。因此,对过去清晰的认识会影响现在的决择与对未来的预测。

16:18 我必将迦南地……作你产业的分:迦南地是以色列百姓的生活现场,亚伯拉罕藉着应许得到此地(创15:18-21),直至约书亚时代此应许才得以成就。然而,即便在约书亚的征服之役以后,迦南地内仍生活着诸原居民的残余势力,约但地区的许多部分依然在亚扪、摩押等外邦势力的手中。因此,应许给亚伯拉罕的迦南全境,直到大卫年间才真正进入以色列的管辖范围。大卫深刻地认识到神之恩典与应许在他身上的成就。

16:22 不可恶待我的先知:当亚比米勒取走撒拉时,神说过这句话(创20:1-7)。对外邦国家而言,不仅是亚伯拉罕,而且其子孙以色列百姓也是先知与具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9)。并且,这句话适用于耶稣基督里的所有圣徒。亦即,基督徒是按照神拣选的存在,在神特殊的保护之下,还要对世界担负起光与盐的作用(太5:14;弗1:4;犹1:24)。

16:28-30 向万民宣扬神:令人联想起以赛亚书(赛55章)之壮丽描述语,向世界万民宣告当敬拜以色列的神。在某种意义上,本文对外邦世界而言是请他们接受福音的邀请;对以色列百姓而言则是宣教的命令。因此,大卫似乎已领悟到外邦人也会加入到亚伯拉罕的福份当中(加3:14)。

16:31 愿天欢喜!愿地快乐:本节用诗的语言优美地表现出了万物皆源自神,且继续处在神之保护之下的希伯来式世界观。尤其是,诗人并没有罗列繁复的说明或抽象概念,而是以简洁对偶句的形式沤歌了具体的自然对象,表现出了希伯来诗歌的典型特征。

16:36 阿们:不仅指理性的认识,还指全人格的认可。因此,当这首壮丽的赞美诗伴着演奏而被吟诵时,安放约柜之后的以色列百姓将这首诗视为自己的信仰告白。

16:37-42 呼召利未人事奉会幕:将会幕设立在耶路撒冷之后,大卫似乎更加认真地选择、安排了事奉会幕的人。他在临终之前,再一次全面地进行了这方面的整顿(23-26章)。

16:43 我们可从结束朝圣而回各自家庭的百姓身上学会关于真正家庭礼拜的教训。犹太人的家庭教育是承继先祖的信仰遗产。事实上,现代的基督徒因过于偏重在教会中的敬拜生活,有时忽视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然而,若要将真正的信仰传给后人,没有比在家庭开展信仰教育更为重要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