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拍摄好新闻照片的 - 黎志涛

黎志滔  08/20   5871  
5.0/1 


作者: 黎志滔
来源  :   摄情 群

        我是一位画家,不是摄影家,但在旧金山湾区侨社,十多年来拍了100万多张照片,损耗了十台相机,数量之多连自己也没有预料到。开始时是歪打正着,帮帮侨团拍摄照片,后来大家认为我拍得好,给我面子,就一发不可收拾,连全球各地数十家传媒都向我要湾区的照片。旧金山湾区当地侨团和乡亲都要求我为侨社服务,因为我的特点新闻快、拍得好、数量多、照片大、文章简洁,全球各地都能看到,这样做花了我大量心血与时间,从此也认识了上千个侨团,大事小事都找我去拍,由于精力有限,最近减少了许多拍摄任务,小的事情能推即推,如有特别重要新闻,我还是会去拍摄的。
   很多摄影爱好者要我介绍经验,但我与专业摄影师的表达方式是有所不同。拍摄出好的照片,除了熟练掌握摄影器材操作之外,还需要把握好构图,尤其是掌握抓拍技巧,早一妙与迟一妙钟拍摄是完全不同效果的,补拍是不可能的,要求摄影师有很高的生活修养,判断能力,反应能力,理解能力。要善于在脑海里快速分析怎么拍,注意哪些细节,要从对社会责任感、艺术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确定拍摄的切入点,发稿前一刻我是最辛苦的,因为许多传媒会转载我的相片,遇到不满意的相片,删除已没机会了,所以要把好发稿前的质量关。对一些重大活动的新闻照片,要提前做功课,对拍摄的角度和拍摄内容做好准备。如果遇到现场记者和观众太多,迫不进去,又要怎么拍?这是最考验摄影师的时候了,有经验的摄影师都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很多人问我是用什么相机,其实,我用的相机不是最高档的,二十多年来,正遇上相机科学技术大变革的年代,无论胶片年代或数码年代,我都喜欢用日本出的尼康相机,尼康相机采用了先进的光学结构,色彩真实、层次丰富、透明度高、机械耐用。新闻照片用1000数像左右就行了,太大数像的机没必要,拍新闻要灵活、轻快,与婚纱照或大合照用相机是不同类型的。我最常用标准镜、中焦镜长镜头,有时加滤色镜,对广角镜尽量少用,用了广角镜近距离拍摄时,站在两边人像会变形的。拍集体相时,遇到一片黑色衫、一片白色衫、一片红色衫我都是尽量避免的,我会要求他们穿插站开,让跳跃的色彩点聚其中,这样拍出来的相片清晰、舒服、好看。有时没有相机在身边,遇到突发事情,我只好用手提电话来拍摄,回来加工一下,同样拍出非常好的效果。拍摄成功与失败,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用光的问题。
   很多人问我,他们用傻瓜机拍摄的相片质量很差,向我发稿以后,会在网上看到比以前清晰又亮丽,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象魔术一样将相片变得好看起来?简单地回答,我是了现代电脑技术,一步步小心谨慎去处理。如先将数码微粒扩大扩充、填充微粒、充实点线面的色阶、再修改、再压宿处理,每张相调整和处理方法都不一样,认真去做要花了许多心思和心血。重要的新闻相片,一张两张还行,数量太多就没有时间去做了。但太差的照片,也是无修复价值。建议还是首先要拍得好,曝光准确、清晰、反映主题内容、人物动作恰到好处是第一步要求,有了这个基础回来后怎样调色、调光、裁剪就好办得多,等于厨师有了好的食材,才能炒出好的菜谱,道理是一样的。
   一张好的新闻照片,一定要给人在视觉上凸显美感和冲击力,所以我是一位画家有这个审美优势,怎么拍成功率都很高,这是几十年的生活基础养成的,用一言两句也讲不清这个问题。如果说我拍摄的照片,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最佳的新闻效果和美的享受,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了,至少我负出的心血没有白费,而又得到各界人士的尊重。我可以明确说一点,拍摄水平高低不是摄影器材的问题,关键是人的素质问题,人的修养决定一切。这是我的切身体会,与大家交流,取长补短,互相提高。

黎志滔华体会报道相关信息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