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60《僧事百講》布施結緣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1/16   12003  
4.0/1 





  布施結緣是很奇妙的,你不必望報,不一定要求所得,但它自然會有所得、會有回報。布施,不一定都要用金錢才能布施。說好話,是口布施;做好事,是手布施;存好念,是心的布施。 

  佛教很重視布施結緣,歷代聖賢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無不以布施結緣作為度化眾生的首要方便。布施的方法很多,除了錢財物資的「財布施」,還有以知識、技術、真理教化他人的「法布施」,以及維護正義法理、讓人無所畏懼的「無畏施」。其中,信徒以財布施為重,出家人以法布施為重,兩者相輔相成,佛教必能興隆發展。 

  在這個講次裡,就布施種類、布施結緣的心態、什麼是如法的布施等作說明,並列舉數則有關布施的趣談,期勉大家認識布施結緣的真義,及能如法行持,在人間的生活去實踐菩薩道的精神。 


 問(1):佛教非常重視布施與結緣,布施、結緣真的這麼重要嗎? 

答:布施結緣很重要,因為有布施才能發財,就如農夫要播種才有收成。

   布施,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所以想到自己的擁有、自己的財富,布施怎能不重要呢? 

  說到結緣,要結緣才有人緣。世間上有很多人不一定很有能力,也不一定有學問,但是他到處順利、人緣很好;有的人雖有才華、很能幹,可是處處得不到方便,就看他平時有沒有結人緣。

   布施能讓自己更富有,結緣能為自己帶來很大的方便,兩者都很重要。


 問(2):布施、結緣既然這麼重要,能否就它們的意義,為我們再作進一步的解釋? 

答:布施,看起來是給人,是捨棄了,可是有「捨」就能「得」。布施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合法的布施,有了合法的布施,就有合法的所得;如果是不合法的布施,也會有不合法的所得。

   什麼是合法的布施?在布施的時候,一定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心存恭敬尊重對方、利益對方,真正要幫助對方,哪怕是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微笑、一聲招呼,能讓對方產生信心、歡喜,這就是合法的布施。

   尤其當今社會講求眾緣和合,群體之間都有相互的關係、都有緣分存在。你布施,讓別人擁有,自己能感到歡喜,就有功德;一旦你和他結緣,將來他也一定會回報、回饋給你。

   布施結緣是很奇妙的,你不必望報,不一定要求所得,但它自然會有所得、會有回報。 


 問(3):既然布施法門是如此重要,依您的看法,布施有哪些種類呢? 

答:佛教的布施,有所謂「財布施」、「法布施」與「無畏布施」。 

  財布施,即在金錢、物質上給人方便。法布施,就是以道理、佛法教育他人、給對方知識,就如現在我給你資訊,這也是法布施。尤其一個人如果不慈悲,我就教他要慈悲;不忍耐,就教他忍耐,有了慈悲、忍耐這許多佛法,做人的功用就很大了。

   無畏布施,就是讓他人不要恐懼、不要掛念,例如一個有正義感的人看到別人害怕,會告訴他:「你不要怕!」碰到不認識路的人,也會主動上前幫助他:「我帶你!」晚上你會害怕,他說:「我陪你!」有人欺負你了:「沒有關係,有我在,我來幫助你!」遇到需要幫助的人,都能這樣仗義,讓他不再恐懼,這就是「無畏施」。 

  除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世間萬有、外在的東西如田地、房屋、錢財,都能喜捨,這是「外財的布施」,與之相對的如智慧思想、我的計劃、我的想法,都能貢獻給你,這是「內財的布施」。 

  布施的項目很多,從外財的布施,到身體的禮敬、語言的讚美、心意的隨喜或智慧的貢獻,乃至給予眾生無畏的布施,給予信心、歡喜、希望、方便,都是對人有幫助的,這就是布施的真諦。


 問(4):如果我們要行財布施與法布施,應該如何來做呢? 

答:布施不是比賽,不是你布施十塊錢,我就布施二十塊,而是要自己隨心、隨力,我的力量有多少,就盡我所能的去做。 

  要歡喜布施,不後悔、不懊惱,要布施有意義的、懂得量力而為,不會布施之後反而增加自己的困難。布施,是很歡喜的給人、幫助他人,就是樂施、喜捨,這是應該要提倡的觀念。 

  法布施,即世間一般人不能明白道理,就布施佛法、道理給他,相當於現在提倡教育。人有了教育,就能改變氣質;人有了教育,對於道理就可以漸次深入。在這個世間上,人人都能講道理、明白道理,知道做人應該有的分寸,與人的應對都有禮貌、合法合情,這樣的社會人生就會很可愛。 

  不管行哪一種布施,布施之後要能「三輪體空」,認識施者、受者及受施物三者的本體都是空,不起貪戀執著,這就是清淨的布施。


 問(5):佛陀在《金剛經》提到:布施四句偈,其福德更勝過布施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這是什麼意思呢? 

答:《金剛經》提到「布施四句偈」的道理是比較深入的。因為我們平常布施錢財、布施物質,這都是有形、有相、有數量,能計算得出來的,但是以「四句偈」來作布施,代表的是佛法、道理的布施。一個道理告訴他人,能令對方受用不盡,今後任何時候都可以用得上,所以這個道理、這個法,就勝過錢財的布施。 

  世間的財富布施是有相的,法、理的布施是無相的。試想,假使一個人拿世間上很多的財富來行布施,接受的那一方能吃多少、用多少?他所受用的還是很有限。如果給人一點佛法、一種道理,不但能幫忙自己,甚至還能幫忙別人,影響力就很大了。 

  這一句話說明法布施的殊勝,即使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也不及一點佛法布施的意義來得重要。 


 問(6):一般人比較重視財布施,再進一步是法布施。在《普門品》裡,觀世音菩薩又名「施無畏者」,如果我們要力行實踐,應該如何布施無畏呢? 

答:世間上的財布施與法布施,無法相提並論。錢財布施以後就沒有了,但以佛法布施給對方,可以讓他終身受用不盡,所以法布施很可貴。錢財布施給人,只能作一時的用途,不能長久;佛法的財富,卻能使人愈久愈需要依靠它。 

  說到觀世音菩薩,會聯想到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尤其他有一個名號「施無畏者」,說明觀世音菩薩對眾生不但布施慈悲、布施錢財物質,還讓人在精神上不會畏懼。   眾生的畏懼是很辛苦的,畏懼病苦、畏懼強權的欺侮、畏懼政治的壓迫、畏懼他人用計謀來陷害、畏懼明天的日子很難過……,這時候如果一個有力量的人站出來說:「我支持你們,大家放心,你有困難來找我,我做你的後台,我會幫助你!」能夠讓人免於畏懼,就是布施無畏。


 問(7):布施錢財,大家比較容易做到,可是財布施到最後,自己的經濟有了困難不能再持續時,就起煩惱。請問布施一定要用金錢嗎? 

答:布施,不一定都要用金錢才能布施。說好話,是口布施;做好事,是手布施;存好念,是心的布施,所以身口意三業的布施,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都會對自己有幫助。 

  布施不單如此,例如我們見到人,一個笑容,對方就很歡喜;兩句好話讚美他,他也很歡喜;向人點一個頭,他一樣會很歡喜,一個小小的招呼,就是最好的身體布施。現在的社會,很多人喜歡做義工,有的到醫院裡幫人帶路,有的在鎮公所、鄉公所幫人填表格,這也是一種布施。 

  除了金錢、身體和言語的布施以外,即使我不做好事,也不會說好話,可是我看到你做好事、說好話,我心裡很歡喜,這叫「隨喜」,心中隨著你的歡喜,我也歡喜,這就有同樣的布施功德。   甚至同樣是布施,這個人還有其他的企圖心、不清淨的心,希望得到回報,但那個人的心很清淨、布施的心廣大無邊,兩個人的功德就有不同;同樣的錢,布施給國家修橋鋪路、給學生做獎學金,又勝於布施給兒女打牌、吃喝玩樂,所以布施是很微妙的。 

  布施主要在於發心,發心不同,功德就有不同。學佛也不一定要出多少錢,不是有錢才能學佛。你行布施,我隨著歡喜,一念虔誠,有時與布施百萬的功德是不相上下的,這應該很容易做到,這就是功德。


 問(8):一般而言,布施都是給人,對自己有什麼利益呢? 

答:給人,就如錢財,我給別人,別人也會給我,財錢應該是相互流通的。就如江湖海水,它可以互相流動,錢財也是要流通,不流通就沒有用,錢財用了才能產生大用,才有價值;錢財會用,才是自己的。

   如何用錢?這是很深的智慧,最好能讓大眾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般若寶藏,自己便能永遠享有用錢的快樂。就如朋友有「通財之好」,我的錢看起來是給你用,你可能把它用到很有用的地方、很好的地方,這樣彼此都有功德。 

  我覺得一個人擁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世間上很會用錢的人,就是懂得布施的人。


 問(9):佛經裡,有不少佛菩薩、長者布施結緣的故事,如〈普門品〉裡,有一段無盡意菩薩以瓔珞布施的故事,能否為我們介紹? 

答:〈普門品〉裡,釋迦牟尼佛讚歎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無盡意菩薩聽了,認為光是一個慈悲也要研究,這個慈悲合不合法,這個慈悲有沒有道理、有沒有智慧,不是一味的濫慈悲。例如一個人要賭錢了,我拿錢讓他去賭錢;要做壞事了,我拿錢幫助他,這就不是布施。

   無盡意菩薩聽到觀音菩薩有那麼多的慈悲,不禁生起恭敬心。無盡意菩薩是以智慧見長,於是以頭上的瓔珞代表智慧,要供養觀世音菩薩。但觀音菩薩是何等人物?他的慈悲裡當然有智慧,認為沒有必要再接受這個瓔珞,於是婉拒了無盡意菩薩的好意。 

  這時候釋迦牟尼佛說:「觀世音菩薩,你就收下他的瓔珞吧。你雖然不需要,但應該愍念天下蒼生,也讓無盡意菩薩表達一點心意。」 

  於是觀世音菩薩把瓔珞接收下來,分作兩分,一分供養佛,一分供養多寶佛塔,意思是將智慧布施一切眾生,這也說明布施要廣大、廣泛,讓大家都能平均得到利益。


 問(10):聽說佛陀時代有一位善於布施的須達長者,能否談談有關他布施的故事?

 答:須達長者有一個外號「給孤獨」,舉凡鰥寡孤獨的人,他都會幫助他們,於是得到一個「給孤獨長者」的稱號。 

  須達長者行大布施的事例很多,在此不一一列出,不過最了不起的,是在很多部佛經的一開始記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座「給孤獨園」,就是須達長者布施給佛陀作為講經的地方,這當中就有一段故事:

   須達長者到了南方,聽人提起佛陀講經的威德,他也生起大信心,即刻到佛陀的住處拜訪,希望佛陀也能到舍衛國來講經說法。佛陀說:「我去了,跟隨我的弟子很多,住的地方恐怕有很多不便。」須達長者是一個相當富有的人,說:「這個沒有問題,這個容易辦得到。」他回去之後,四處找尋建講堂的地方,最後看上祇陀太子的花園。

   須達長者向祇陀太子說明來意,太子以為長者在開玩笑,就開出一個條件:「要買下我這座花園,除非能用黃金將地下 鋪滿,我才賣給他。」 

  但是這句話嚇不了須達長者的決心,長者果真回去將所有的黃金珍寶運來鋪這座園林。祇陀太子大為震驚,一問之下,知道這是要布施給佛陀作為道場,所以他也生起信心,說:「這樣好了,我們建房子,地是賣給你了,可是樹是我的,請讓我捐獻出來給佛陀吧。」 

  後來這座由祇陀太子的樹、給孤獨長者的園林所共同成就的道場,就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


 問(11):聽說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證得天眼通,也是因布施而得來的? 

答:舍利弗是佛弟子當中的智慧第一,布施予人教育、講學,當然可以得到財富、智慧,所以布施可以得一切。 

  舍利弗過去行菩薩道時,也是發心行大布施,不但將自己身邊的所有財產布施予人,甚至連身體、性命都不吝惜的布施出來。天人想試探他的道心,就化身為一位青年,在他經過的路上嚎啕大哭。舍利弗看到了,問道:「年輕人,為什麼在這裡哭得這麼傷心?」 

  青年說:「告訴你也沒用。」 

  舍利弗說:「我是一個出家人,發願救度眾生的苦難,只要你有所求,我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滿足你的心願。」

   青年又說:「你幫不了我的,我的母親得了不治之病,醫師說一定要用修道人的眼珠煎藥給她,病才會好。活人的眼睛已經不容易找,更何況是修道人的眼睛呢?」 

  舍利弗聽了,安慰他:「你不要哭了,我就是修道的人,我願意布施眼珠給你,救你母親的病。」他要青年來拿他的眼睛,可是青年不肯,說:「這不行,我怎麼可以強奪你的眼珠呢?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自己挖下來給我。」 

  舍利弗聽了,就把左眼挖下來交給青年。青年拿了眼珠一看,大叫:「誰要你把左邊的眼睛挖下來呢?醫生說,母親的病要吃右邊的眼珠才會好啊!」舍利弗一聽,只好又把右邊的眼睛挖下來給他。 

  青年人接過舍利弗的眼睛,沒有說一聲謝謝,只是在鼻子聞了一下,就摔到地上,大罵:「你算什麼修道的人?你的眼珠這麼腥臭,怎麼好煎藥給我母親吃?」舍利弗雖然看不到,可是他聽到青年罵他的話,還用腳踩踏他的眼珠,嘆了一口氣,心想,眾生難度,菩薩心難發,我還是先自利修行吧。 

  舍利弗的念頭一起,天空中出現很多天人,安慰他:「修道者,不要灰心,剛才是我們來試探你的,你更應該勇猛精進,照你的願心去修學。」 

  舍利弗聽了,利他的菩薩心才又生起。他經過了多世的修行學道,後來遇到佛陀,證得聖果,成就了天眼通。 


 問(12):過去印度有一位信奉佛教的阿育王,他也是行大布施,能不能為我們介紹他的一些事蹟? 

答:在佛教史上,阿育王是一位佛教的大護法、大施主。經典裡記載他為了宣揚佛法,在國內外各地建築成千上萬個紀念佛陀的寶塔,此外不論供養出家人或布施貧民,都很熱心。 

  說到供僧,阿育王每年幾乎都舉辦多次的無遮大會,到了這一天,全國的出家人到他那裡,都會供養他們飯食、金錢和種種物資。 

  有一次供僧,來了很多大比丘,依照佛教的禮儀,齋主供僧,不但請吃飯,還要向出家人恭敬禮拜。阿育王向這些大比丘逐一禮拜,拜到一位小沙彌的面前,他心想:「唉唷,這是小孩子呀,我是王,到底要不要拜呢?」他不拜,又唯恐別人議論,想想還是拜吧,就跟這位沙彌說:「沙彌,我是王,不過我拜你,你可不能告訴別人喔。」 

  才剛說完,沙彌就起身跳到這個吃飯的缽裡面去。阿育王大驚,看著小沙彌跳進缽裡又跳出來,在缽的邊上舞動,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覺得太奇怪、太希有了。

   沙彌接著又下來坐好,向阿育王說:「大王,我是沙彌,剛才這件事拜託您千萬不能告訴別人喔。」 

  阿育王起了大慚愧心,原來人不可以貌相,雖然對方是沙彌,也有大菩薩、大羅漢的密行,自己不應該看不起。所以對於出家人,不論是老少、大小,都要能平等待之。 


 問(13):過去印度波斯匿王的王妃末利夫人,聽說她能有如此福報,也是因為布施而來的? 

答:歷來的皇帝、皇后或大臣,很多是因為布施的因緣而有,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給人,當然就能得到給的回報。 

  這一位末利夫人對師長、窮苦的人都很有布施心,有關她布施的事例很多,尤其她能夠從一個身分卑微的婢女而成為王妃,是因為她曾恭敬供養佛陀,而得到的殊勝果報。 

  末利夫人原本是看守末利園的黃頭婢女,有一次,波斯匿王遊獵到園內避暑,國王看到她聰慧端嚴,就迎娶入宮為妃。後來波斯匿王受到末利夫人虔信佛法的影響,也成為僧團的一大護法。 

  所以佛教一向倡導報恩,不僅要向父母、師長報恩,遇到眾生貧窮或者國家需要,只要有力量幫助別人,都應該樂於助成。就像田地多了、播種播得多了,自然會更加富有,更加有收成。 


 問(14):布施固然是很好,是否也有不如法的布施?我們應該如何行布施呢? 

答:布施以後感到懊惱、捨不得、後悔,或者布施他人,卻看不起接受布施的對象;或者這個人的人格、道德不是很好,聽了別人的勸說,才勉強布施等等。不是出自於心甘情願,或布施得很勉強,都是不如法的布施。 


 問(15):有的人雖然歡喜布施,但是布施到最後,後繼無力就起了煩惱。對於一個信徒或個人而言,為了不造成自己的困擾、家庭的麻煩,在布施方面應該有什麼樣的規劃? 

答:我認為布施,要量力、隨心、隨意。除了財布施外,還可以有語言的布施、出力的布施、心意的布施,布施要如流水,即所謂的「細水長流」,就如吃飯,不是一天把飯菜都吃完、吃飽,而是要適可而止。 

  布施也一樣,適當的、量自己的能力來做就好,不可以好勝、好擺排場,也不可以有太多的宣揚,這麼做反而成為貢高我慢,這都是不如法的布施。


問(16):行布施是不是要等待什麼機會,甚至等到自己有錢、有辦法了再來布施? 

答:布施不一定要用錢,只要有機會,看到需要幫助的人,起一個同情心、心生憐憫,就是布施。或者大德來了,我們起一個恭敬心,對他恭敬,也是布施;我看到你們做好事,口出讚歎,這也是行布施。布施不一定要用錢財,不一定要等待,隨時、隨地、隨緣,這都可以行布施。 


 問(17):關於布施,有「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能否就這句話,為我們作個說明? 

答:布施可從「心、田、事」這三個方面來看,就如我生起一念心,要布施多少錢財、多少物資,布施的對象是誰,相當於要播種了,還要看是播撒到哪一塊田地? 

  同樣的一塊錢,布施給窮人,可以讓他吃一碗飯;可是這一塊錢布施給讀書的人,那是一個智慧的播種,他讀了書、有了知識,他成了科學家、文學家,就能普利大眾。 

  錢財的布施,即使布施了很多,可是那一塊田長不出好東西,也不會有多少功德;另一方面,我布施的不多,可是我的對象很好、我的心很清淨,雖然布施的有限,可是我的功德就很大。如果我的心不清淨,布施的時候還存有榮耀、傲慢的心、希望得到回報的心,這個功德就變小了。

   布施要看自己的「心」、「田」與「事」,這三種關係、程度不同,就會有功德的大小之別。


 問(18):我們經常在街頭上看到一些不肖分子,假冒出家人托缽化緣,有信徒認為「我這個真施主不怕假和尚」,您對這樣的觀念有什麼看法? 

答:佛教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到了法會活動,就有人站在門口托缽化緣。有的人堅持不布施,因為他知道這些托缽化緣的人有可能是假和尚;但也有的信徒會認為「真施主不怕假和尚」,一樣對他們行布施,如果不仔細分辨,會覺得這句話沒有錯,其實這就是「正邪之間」。 

  因為一些佛教徒不明白真假,濫行布施,才會造成社會上「真和尚」與「假和尚」的混淆亂象。明白說,這時候布施的人也不是「真施主」,我覺得學佛的人,更要加強善惡的辨別能力。 

  現在的佛教徒,面對一些隨意化緣的假和尚,就如前面講的「這塊田好不好?」「值得你布施嗎?」布施,也要選擇有意義的、正當的、正式的一塊田來布施,種出來的收成會比較好。不管你是真施主、假施主,播種的這一塊田地一樣有真的田、假的田,功德也會有好壞之分。


 問(19):布施結緣時,是不是也要看對象如何? 

答:佛教講求智慧,一個正信的佛教徒要懂得佛法,明白輕重、是非,要權衡利害。在還沒有到達無分別智慧的時候,必定還是有是非、好壞,需要去權衡、分別。

   布施結緣,心香一瓣固然能盡虛空、遍法界,能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但是對象、方法也很重要。就如現在不少人假借宗教名義,向社會大眾斂財詐騙,對他們行布施、供養,不但毫無功德,還會增長社會的亂象,因此不可不慎。 


 問(20):我們在行布施的時候,應該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

 答:布施的時候,要心存一個不寄望對方回報的心念。真心的去救人濟世,真心的幫對方的忙,即使是捐捨出去,也不期望他對我有所感謝。「捐獻」,「捐」就是「棄」的意思,既然我布施出去,就不再企望回報。 

  「有相」布施就是有為法,「無相」的布施,才是無為法。布施要能做到「三輪體空」,即沒有布施的我、沒有接受布施的你、沒有布施的物,這三方面都不計較,就是「三輪體空」,是無相功德,是最高的布施。


 問(21):如果自己沒有布施,但是看到別人行布施,我們很歡喜、讚歎,對自己來說,算不算是參與布施結緣呢?

 答:你布施、我歡喜,彼此都是一樣的布施,隨喜也有隨喜的功德。


 問(22):布施是很好的行門,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要用金錢、物資,隨時隨地都可以布施。您曾說過六根也可以布施,能不能為我們作進一步的說明? 

答:佛教裡稱眼睛、耳朵、嘴巴、鼻子、身體、心靈為「六根」,又稱「六識」,透過眼、耳、鼻、舌、身、心來認識世界,就構成一個人的身心活動。

   眼睛看你,行注目禮,慈眼視眾生,這是眼的布施;耳朵聽話,所謂「諦聽,諦聽」,注意善聽、聽好話,不要起誤會,就是耳的布施;鼻子聞味道,可以知道哪個地方的空氣是否流通、氣味好壞,就是鼻的布施;舌頭要嚐味道,要讚美、說好話,見到人寒暄打招呼,就是舌的布施;身體的感觸,不要太過憍慢,不要過度貪求、浪費,洗手不要用太多水,衣服不要穿得太華麗,見到行動不便的人,過去攙扶,就是身的布施;心裡很淡泊、很謙卑、很清淨,乃至看到人受苦就心生憐愍,見人行善而心生歡喜,這就是心的布施。 

  以上為六根的布施,善用我們的六根多施多捨,就能成就人生的大好功德。 


 問(23):布施、供養、結緣,三者有什麼不同嗎? 

答:布施與結緣都是一樣。如果要加以分別,布施是因為對方在某方面有欠缺、有所需要,合乎正道律法,我就布施給他;或者我認為有必要讚美你,我要提升你、讓你有所增長,我就布施予你,這些都是布施。

   結緣,是隨緣的布施。有時隨口一句好話,或者用服務、用技術、用心意、用道理,都能與人結緣,心存歡喜、恭敬、祝福的心,尤其給人好因好緣,就是最好的結緣。 

  供養,就只能是對上、對長輩、對佛菩薩的付出。唱讚子也是供養,如吃飯前要唱〈供養咒〉,或者對三寶的「十供養」,即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十種供養,這就是對上的供養。


 問(24):在供養、結緣當中,有所謂的「見相結緣」,這是什麼意思呢? 答:例如這裡有多少僧眾,我無從得知,只能就眼前看到的與他結緣,沒有看到的就隨緣了,這就是「見相結緣」。

   我到寺院布施,但是今天不曉得有多少人,我就在佛殿裡,一個人一份結緣;或者到齋堂裡,凡是進來吃飯的就給他一個人一份,這就是「見相結緣」。


 問(25):說到結緣,聽說釋迦牟尼佛有一次出外托缽,結果空缽而返,這與結緣有關係嗎? 

答:這是釋迦牟尼佛和那個地方的人沒有緣分,他們也不知道這就是佛。後來目犍連去了,大家對他有很多的供養,因為目犍連過去和他們曾有過交往、結緣。 

  我想,這很合乎佛法的道理。在這個世間上,人與人彼此見面,給人一點因緣,將來別人也會給你因緣。 


 問(26):總結整個布施結緣,從人間佛教的立場上來說,它的主要精神是什麼?

 答:在人間佛教的行法裡,布施就是一種救苦救難。所謂布施結緣,不管是金錢、財物,或力量、言語,都能使人歡喜,有利於彼此的往來,例如說讚美對方的話,做有益於他人的事,都是待人接物的妙方。 

  佛經常教我們要廣結善緣,就如一個人有了回饋,應該分給大家利和同均,讓大家都能擁有,讓社會的利益都能平均一點。我認為財富就是要平均,多多給人方便,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這對大家都有利益。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