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丹青三十载 恰是生时是熟时
anonymous-114 06/20 10872
段昭南网站:www.weidb.com/duan
梨园丹青三十载 恰是生时是熟时
写在段昭南戏画展开幕之前
年初段昭南先生来电话讲他决定年内举办一场自己近三十年戏曲人物画创作的总结性展览。我以为听错了。作为段昭南先生在美国认识的最早的朋友之一,我知道段昭南先生对于举办个展一直比较谨慎。在过去几年里,他曾经两次协商在南海举办来美后的总结性个展。但每次定下来之后,又在临开展前改变了主意,觉得自己的作品没有新的突破,最后改成自己学生的作品联展。听说他还婉言谢绝过国内艺术机构等机构为其办个展的要求。理由也同样是,觉得作品没有让自己满意的新突破。所以,得到他的确认后,不由得为他高兴,知道他一定取得了艺术创作上的突破!
绘画虽分各种流派与画种,工笔、写意、抽象、具象,国画、油画、水彩不一而足,然而绘画的不二法门不外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画家要想画好自己所画的对象,首先要彻底熟悉它、吃透它。通过不厌其烦。经年累月的“对景造意”,将“眼中”看到的自己所画的对象提纯、升华成“胸中”或者的意境,得到所画对象形而之上的“实相”。最后,通过“师心”达到可以根据不同场合和意境随心所欲地创造出“笔下”形神兼备的绝品。所以,一代山水画宗师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画竹圣手郑板桥“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一幅成功的画作是画家用毕生心力加天赋而寻得的最恰当的艺术语言对于由“眼中”而“胸中”之“实相”的完美艺术呈现。
段昭南画戏曲人物正如郑板桥之画竹,石涛之画山水,是基于对于传统戏曲的热爱、痴迷、陶醉、癫狂。他青少年时就喜欢画戏剧人物,并深受戏剧人物画大师关良和高马得风格影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参与编纂中国传统戏剧史志,抢救在文革十年遭遇重创的中国传统戏剧。这给了他零距离接触当年在世各派戏曲表演大师及传人,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不同剧种、不同流派、不同行当的不同特色与传承,实现了从戏迷、戏痴和对于戏曲人物画的偏爱到戏剧评论家和戏曲人物画专业画家的飞跃。在这五、六年时间里,他观摩了千余个剧目的演出,采访了数百位演员,几乎每天看戏。这不仅让他对于传统戏剧里表现不同行当人物典型的唱、念、作、打的“四功”了然于胸,更对经过高度美学精炼、虚拟和夸张的各行当人物表现不同心境与情感的手、眼、身、法、步“五法”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与探索。这成百上千个 “眼中”的人物,逐渐丰富和完善着他“胸中”的戏剧人物,为他/她们平添了几分灵气,变得栩栩如,鲜活灵动。丰富的生活与艺术积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与激情。
这些“胸中”鲜活灵动的“成竹”让段昭南的创作冲动汹涌澎湃,喷薄欲出,欲罢不能。一时间,他先后在各大报刊上开辟了20多个戏画专栏,先后创作发表了上千幅中国戏曲人物画作品。我想,当年郑板桥的“我有胸中十万竹,一时化作淋漓墨”亦不过如此。而且,他的戏曲人物画直指那源于“眼中”造化而超乎其之上的“心物不二”的“实相”,展现了戏剧人物“四功”“五法” 节奏、韵律、程式背后那永恒的美感,带给观赏者的是一种超尘脱俗的形而上层面上心与心的交流和愉悦。情有独钟的迷恋于高马得和关良道意,继承了马关简约稚拙、“以形传神”的风格,在人物情感与性格的表现上实已在马得、关良之上。
段昭南的戏曲人物画取得了无可置疑的成功和广泛认可。然而,似乎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一的成功。从他屡次推迟办展和一度暂时停止戏剧人物画创作而转攻油画风景,我隐约感觉到了他内心一丝与马关风格的“瑜亮情节”。他屡次以作品没有实现艺术突破而推迟个展览,并绝非谦虚的托辞,我从中也似乎体察到了一个处于创作瓶颈关口的有抱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的苦衷与挣扎。他是在苦于不能挣脱传统画派的乌桕。他的戏剧人物画再成功,如果不摆脱传统和马关风格,也只不过是众多师仿马关风格画家中最出色的一个。即便大家公认他的戏剧人物画比马关还马关,也只不过在马关画派锦上添花。所谓郑板桥不突破湖州竹派便没有郑派竹画,范宽不摆脱李荆,就没有范宽的“山真骨”。
确定段昭南先生要年内举办30年戏剧人物画综合展后,我带着欣喜与期待应邀到他南湾的画室看他最近的新作。虽然期待着惊喜,他的几幅新作还是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感受到了他以往作品不同的艺术震撼力。很明显,他的新作彻底突破了马关画派为表现行当及程式而刻意地突出行当程式,以至于束缚与局限于戏剧的“四功”“五法”。
段昭南的新作品不再是受剧情和人物行当所局限的具体个体人物描述。在他的新作里,具体的人物和戏剧行当程式变成了他整个作品要表达的主题的注脚。他的新作品大拙成趣,以山水的气势、泼彩的斑斓描述人物的刚阳和妩媚阴柔,恣肆雄浑,干墨、泼墨、破墨不拘一格,水墨交融。以形写神,以形传心,如果说之前我喜欢他的作品,喜欢的是他作品小夜曲般的淡雅轻柔。最近这几幅新作给人的则是交响乐般的丰满和大气磅礴。我为段昭南艺术上新的飞跃由衷地高兴,并在此预祝他展览成功。
作者:南海艺术中心总监张晓江
9-1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