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現腫塊 恐患淋巴癌
Yanzhen-2187 09/13 66454.0/1
誤當「熱氣」 易延誤診治
淋巴癌是本港第八號癌症殺手,病徵主要在頸部、腋下出現「痰火核」腫塊,惟不少患者誤以為熱氣、發炎,自行服藥導致延誤診治。專科醫生指,本港每年約有1,000宗淋巴癌新症,巿民出現病徵時應立即求醫。
32歲的王珈曦11年前游泳後,發現鎖骨與頸之間出現腫塊,當時誤以為發炎而自行喝涼茶,其後求診才證實是多數發生在青年人身上的何傑金氏淋巴癌,癌細胞已擴散到肺部、腹及脾臟的淋巴組織,接受化療、電療後,曾兩次復發,並確診為第三期末期,五年前接受自體骨髓移植,目前已痊癒,但需每半年驗血觀察。
港年增千宗新症 半數確診已晚期
香港血癌基金會副會長梁憲孫表示,淋巴細胞遍布全身,其癌症徵狀視乎原發腫瘤的位置,若淋巴原發腫瘤處於消化系統,可引起腹脹痛、嘔吐、大便出血;若處於造血系統,可出現貧血;若處於皮膚,會有斑疹、皮膚腫塊。「部分症狀與傷風、感冒相似,一般巿民對淋巴癌缺乏認識,又經常誤以為有腫塊就是熱氣、發炎,難以察覺而延誤診治」。
身兼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的梁憲孫指,本港每年約有1,000宗淋巴癌新症,年齡層由幼兒至八、九十歲長者均有,當中半數在發現時已屬第三、四期的後期,但配合標杷治療及藥物等,存活及根治率達七成。他提醒巿民,若發現頸、腋下、心口出現腫塊,應立即求醫,避免自行服藥。
全球淋巴瘤聯盟今年將本周三訂為「全球淋巴癌關注日」,呼籲更多巿民關注淋巴癌。
記者:李盛芝
32歲的王珈曦11年前游泳後,發現鎖骨與頸之間出現腫塊,當時誤以為發炎而自行喝涼茶,其後求診才證實是多數發生在青年人身上的何傑金氏淋巴癌,癌細胞已擴散到肺部、腹及脾臟的淋巴組織,接受化療、電療後,曾兩次復發,並確診為第三期末期,五年前接受自體骨髓移植,目前已痊癒,但需每半年驗血觀察。
港年增千宗新症 半數確診已晚期
香港血癌基金會副會長梁憲孫表示,淋巴細胞遍布全身,其癌症徵狀視乎原發腫瘤的位置,若淋巴原發腫瘤處於消化系統,可引起腹脹痛、嘔吐、大便出血;若處於造血系統,可出現貧血;若處於皮膚,會有斑疹、皮膚腫塊。「部分症狀與傷風、感冒相似,一般巿民對淋巴癌缺乏認識,又經常誤以為有腫塊就是熱氣、發炎,難以察覺而延誤診治」。
身兼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的梁憲孫指,本港每年約有1,000宗淋巴癌新症,年齡層由幼兒至八、九十歲長者均有,當中半數在發現時已屬第三、四期的後期,但配合標杷治療及藥物等,存活及根治率達七成。他提醒巿民,若發現頸、腋下、心口出現腫塊,應立即求醫,避免自行服藥。
全球淋巴瘤聯盟今年將本周三訂為「全球淋巴癌關注日」,呼籲更多巿民關注淋巴癌。
記者:李盛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