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萱随笔】一只青娥的爱情 附阿宇评论 夜

北美子萱-100630  09/02   9456  
4.5/2 



一只青蛾的爱情
作者:北美子萱
一直以为我是蝴蝶。当我还在漫长黑暗的茧里的时候,就一直向往着属于我的人生与爱情。等待的日子太漫长,我不知道我原来是一只青蛾。曾经做了许许多多梦,每个梦里都有花,有树,我在灿烂的阳光下起舞,而你笑吟吟温柔的眼神让我醉舞花丛。

当我终于破茧而岀,我欣喜的睁开了眼睛。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眼前一片迷曚。为什么还是一团黑,为什么会有雨,为什么会有风。终于明白,我实际上是一只青娥。诞生于夜色中,无法舞动于阳光下。我渴望光明,可我只能拥有夜空。这个是谁的捉弄,为什么飞娥会扑火,只因为命运不公平。



一直以为我是蝴蝶。蝴蝶有我想要的一切,那美的象梦一样的天空和花丛。假如,我可以选择,我会是我吗?而我又是谁?谁又是我?我的泪眼纵横,我挣扎着前行,风在咆哮,雨在狰狞,我小小的身子在风雨中飘零,远远的望着那门,那人,那希望,那前程。

我知道你还在等我,因为我看到了你的身影。
我想要你陪我,爱我,宠我象个孩子一样。我想要你温暖的手握住我的。我想要你拥我入怀,轻声细语,说,你一直在等我。而我最想要的是那光明.......





当我终于爬上了台阶,瘫倒在你的门前,我想敲门,但是我的翅膀沾上了泥泞,我的泪水呜咽成樱樱之声。你听不到,为什么你听不到?世界很大,我很小,生命中有太多的擦肩而过,生命中也有太多的无动于衷,难道你真的听不到我的呼唤?还是在纠结中徘徊不定?

我倾尽我所有的气力来呼唤你:我的爱人,我的家,我是一只青娥,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爱你,如果你愿意。风还在吹,雨还在下,而我的翅膀,几乎无力倒下。我要的所有的似乎远在天涯,而我也逃不岀天涯。我继续敲门,继续呼唤你的名字:爱人,你在哪儿,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我的时间不多,我的体能有限,我愿意等你到地老天荒,可是,我不能。请回应我,用我能够明白的方式,因为我是一只青娥,我所能够做到的,只能是这么多。



终于明白了,我不是蝴蝶,我是一只小小的青娥,我庆幸我是青娥,因为我比蝴蝶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命,蝴蝶只有七天,而我有一年,浪漫如蝶,美好如梦,可是梦会醒,而我始终会在你肩上,轻抚你发酸的颈,亲吻你疲惫的眼。

有人说我妖,那只是因为我在没有遇到你之前,用尽千般才华,让你听到看到,注意到这只小小的青娥。虽然我不是蝶,但是我有我的曼妙。我假装成一只花蝴蝶,翩翩飞舞,只是为了让你看见,青娥要的不多,只是一个温暖的怀抱,一个小小的家,一杯清茶,与你共饮,共享年华!亲爱的,你会为我开门吗?你听到我的呼唤了吗?我还在等......





【子萱编辑】朗诵不应是复读机
作者:阿宇
子萱朗诵《夜》的启发



这篇文章,本该两天前完稿;因为商务之事,今天才动笔;这未必是坏事,这样我有足够时间聆听几遍,至今不下十五次了;这应是我史上聆听最多的朗诵作品吧。
通过子萱朗诵《夜》,我第一次才晓得,声音原来可以如此有魅力的,朗诵原来是如此有感染力的。朗诵,原来是诗歌的翅膀;我相信,未来诗歌前途,取决于朗诵,取决于有一批高素质爱好诗歌的朗诵者。
聆听完子萱《夜》的朗诵,我第一个感觉:我回到了当时写这首诗时,氛围与心境中;因为这是由一个真实感情故事抒发出来的。子萱的朗诵把我带回到那一年里去……
那一年,我的情感在抑与扬,收与放,悲伤与狂喜,冷与热,熄灭与重燃;这样交替中度过。
“我从来没有……/……”——子萱亮喉了,那是一声高吭。我有点吃惊!子萱以往朗诵,聆听不少;声音婉转,尾声呢喃;语调较平缓;今天,甫一亮喉,却是高空嘹亮的鸽哨,凌空而下。
子萱怎么啦?
“……如此心动”——子萱陡转入低吟;在一个诗句中,前半句与后半句,无论音量与语速,落差如此巨大;据我有限听觉经验,闻所未闻;但我感觉,却不突兀牵强。



一张一驰,一收一放,一扬一抑,高吭与低吟。在这一个诗句中,得到充分诠释表达。
在以下小节中,子萱的朗诵,在高吭与低吟,迅猛与舒缓,昂扬与咽抑,徐与疾;骤起与平伏;熄灭与重燃;这两极间游刃有余,演绎自如。好象钢丝绳上的高手。
“如果—如果只有火……”。子萱朗诵,决不会做诗歌文本奴隶,这在其他朗诵作品中,我已经领教过了。
在《夜》中,子萱把这一本领更是发挥淋漓尽致。在短短四小节诗歌文本中,对诗句关键词重复强调,达六次之多,如“为了——为了……”,“……更多—更多……”,“如果—如果……”,“那我——那我……”,“……不停—不停……”。
重章叠唱,反复强调,这是中国《诗经》创作吟咏常规武器;比如《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子萱朗诵时,未必想起《诗经》,但她的心与《蒹葭》当时朗诵者的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心灵在诗歌上相会了;这就是诗歌的神奇,也是艺术魅力之所在;通过诗歌,可以与两千年前作者,朗诵者对话交流。这就是灵魂的力量。



末句。“并把我的思念/带到有耳朵的地方”。子萱絮语了,如黑夜中涰声;渐渐隐去。从开始高吭领起,到末句絮语泣诉止语;人间演绎怎样深情?经历了怎样的悲恸?子萱的朗诵,表达了一切!
我从来没有想到,朗诵的声音,却有如此大表达力!约三分钟音频,可以完胜一部《山楂树之恋》电影。
凭我对朗诵者了解。子萱朗诵时,没有我想那么复杂;她用一颗诗心拥抱诗作,融入自己一生情感体验、去理解诗作,诗作中有她的影子,她有诗作中情感体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不分彼我。这从她朗诵后感言,可获验证。
子萱遇上《夜》,诠释了子萱;《夜》遇上子萱,成全了《夜》!
尾音收结了,我也从《夜》朗诵氛中,慢慢回到现实中来了。
美中不足,在第三小节第二句后,可能存在文误,插入了“那我那我”四字,可能朗诵太进入角色了,前置了。



《夜》
文/阿宇
我从来没有如此心动/
我是飞蛾/
积聚了一生的渴求/
就是为了准备
遇上梦中的灯火/
我从来没有如此思念/
我是蝙蝠/
我拒绝了白天触摸
夜晚才许我放飞思念/
如果只有火
才能熊熊燃起
我相爱的激情/
那我就全身扑上去吧/
为了积聚最多的渴求能量/
我决不留下一丝灰烬
如果惟有黑夜
才能尽情释放
一生的思念/
那我今生甘愿
成为一双忧郁的翅膀/
在夜色中不停地飞翔/
并把我的思念
带到有耳朵的地方







图片来源:祈福/宁涛/子萱/孙宏/George 谷/陈晨/谢谢所有支持和帮助我的朋友们/::D/::D/::D/::D
本文编辑: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