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藤校如何达到多元化?
李春燕-1142 04/11 25872
5.0/2
关于升学的探讨最终回到多元化这个死结,亦即亚裔太多了,不能都一样。先不论亚裔一词包括几十个ethnic groups and nationalities,也不讲龙生九子,好学生各有千秋,本文只是从藤校鼓吹的多元化看看它们如何window dressing。
注:对于一些人认为好学生都一样这点,我前文有简单分析,第一代多学理的背景,语言劣势又影响到下一代等等。然而我们的下一代还是在文科艺术方面日渐突出(见下链接)。
斯坦福校友文章提及"the fundamental unfairness and arbitrariness of Affirmative Action. A racist past can not be undone by more racism! The same push for 'diversity' has led Stanford to create racially segregated dorms/orientation programs/graduation ceremonies/curricula...A source of acrimony and tension instead of healing. "
藤校用大量非洲来的非裔代替非裔美国人
普利策奖得主Daniel Golden历经三年,百多所名校的深入研究,披露的藤校诸多潜规则一书(The Price of Admission),在美国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最终迫使哈佛等名校取消了有利于权贵富裕家庭的提前录取政策。
亚裔和贫困家庭学生被挤压,为了多元化,藤校如何平衡的呢?
种族多元化:中产阶级的非裔和拉丁裔学生;
性别多元化:富裕家庭的女运动员;
国际多元化:欧洲和中东的达官贵人后裔(近年中国富人后代是否在此列有待调查)。
Every spot is up for bid. Golden's focus is the excess on top of the excesses already in the system.
说我们不要自私,要心怀天下出让名额给其他族裔,我们要不要问,名额究竟让给了谁?难道不是给了和我们一样的中产阶级非裔和拉丁裔吗?又何谈多元化?还要接着问,谁又能把名额让给低收入亚裔学生?三问,我们现在有自由让吗?让不让是我们说得算吗?
听听Daniel Golden 这句请求,我们不心痛吗?“恳请不要把闪烁着大师们智慧之光的课堂听课席拍卖出售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请把它们留给那些不枉自己天赋,勤奋努力的莘莘学子吧。”
Time magazine这篇文章从历史角度中肯地讲述了一个惊人现象,原来是媒体和非亚裔认为亚裔是hindrance to diversity, 现在连亚裔自己也如此认为,为避免隐形限额,在大学申请表上不选择“亚裔”一栏。“Today, it seems Asians and Asian-Americans still post a threat to diversity. Only now, even they believe the idea, too." 如果华人自己都相信我们就是一群毫无特色的机器人,下一代从小在媒体和同学有形无形的渲染下,自己都认为就是一帮“faceless bunch of geeks and virtuosos”,这是多么可悲啊!
Golden书中列举藤校表面上的多元化和亚裔遭受的多重标准,我们要如何对待?难道还是一再从自身劣根性上找原因吗?
转发一些其他人反馈
转T:“看看美国现在大学咨询的盛行就知道招生的
不透明度给招办的人带来多少利益。一些咨询的人本身就是招办的或有直接关系。公平只能是没有暗箱操作的情况才行。美国这里是明目张胆地暗箱操作。广大家长都参加猜谜游戏。有钱的到咨询那儿买个提示。但最后谜底是什么全凭招办一句话,你想申诉都说不出多少理由来,因为规则都是他们内定的,很多非硬性指标,主观决断。”
转A:“亚裔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增长一倍,而同期其他族裔大学毕业生没有多大变化,这实际上等于亚裔在哈佛录取率在过去20年内下降50%。”
转T:“不透明的录取方式你无从把握,经常靠个例你猜我猜。不是说我们非要进藤校,而是就算我们不去,也不应该允许这个号称民主平等的国家在一部分大学搞种族quota。那些说没有歧视或quota的如何解释在加州AA不合法的地方,最好的大学亚裔比例在40%左右?难道是他们特地多录取亚裔?别忘了加州西裔选票最多,亚裔不会有力量搞quota。”
春燕:“就是不透明才使这些人有市场,一位哈佛前录取官罗伯特在私立高中帮助家长们,还去中国办精英营,宣讲哈佛录取没有公式。那么我们这些雇不起罗伯特的,没法去非洲盖房子的,又不想随指挥棒转,也不想军备升级恶性竞争的怎么办?”
转L:“可以问问那些支持AA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们接不接受因为自己的Asian identity就活该deserve disadvantage in college admission这个观点?这给孩子们传递的是个什么信息?这是在逼他们恨自己的Asian Identity,在undermine one of the core pillars for a kid to build self-esteem and confidence. Insecurity can be a big drive to success, but insecurity without self-esteem is more likely to become a drag.”
转T:“看了看Wikipedia才发现AA原意是反种族歧视,并没有quota。是藤校自己暗地加的。难怪要否认。racial quota和discrimination都不合法。现在AA成了racial quota代名词了,可见虽然你可以争论说这并不是专门来歧视亚裔,但这绝对是不公平和不合法的。”
转L:“虽然人生中很多领域不是竞争关系,但是民主政治是个不折不扣的竞技场。大家都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系统给出一个最佳或折衷的结果。作为球员就要尽作为球员的职责。以友谊第一的心态比赛就是消积比赛了。还有,咱们不是裁判就先别操裁判的心。”
转D:“总要负重前行。都不争取,只能路更漫长。既然来到这民主的国度,就要以夷人之道还治其身!”
转YM:“我个人觉得没有绝对的平等,争取有限的resource 是每个族裔都应该团结起来做的事。我们不能等着人家给我们多少就是多少。我们要求我们deserve 的那份。但deserve多少,又是和我们的力量,以及各个族裔博弈的结果。”
转Z:“我们人力有限,能做的只有这么多。发现有不少人出于某种目的,是揣着聪明装糊涂,估计在偷换概念:比如“不一定要名校毕业才是领军人物”,“不上名校也可以成功”等等。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写再长的文章解释,也是无用。”
转N:“其实我对平权法案没意见,弱势群体当然要照顾。但如何照顾,如何实施就要靠各自争取。不努力不抗争,连这15%-20%都保不住。”
转K:“该争取的,一定要争。我昨天在华人上看到帖子,说现在有些父母轻飘飘的说:啊,我的孩子不是非要上藤,上个好的州立就行了。有人回的挺好:抗争需要几十年的努力,到时候被藤刷下来的,会去好的州立,你的孩子,会被挤到更差一级的学校。我觉得回复有道理。现在抗争,没个10年8年的,哪里看得到效果。何况还有这么多自恨的父母。”
转Swann:“美国社会普遍对亚裔有严重的歧视,在他们的道路上有很多多出来的障碍,和专为他们升高的标杆,以及种种排斥、不支持、setting them up to fail, 阻碍了他们实现潜力,获得更大更普遍的成功,却反而把责任推到亚裔身上,说是他们自己缺乏领导能力,这和当初欧裔说非裔的头颅天生脑容量小,只适合做奴隶是同一路数。如果有亚裔还uphold这种理论,拍手叫好,那就太悲哀了。”
春燕结语:说来说去,无非是想打消妄自菲薄的习惯,放下包袱,才能争取应得利益,我们作为美国的一份子,推动公平正是投入社会推动进步的行动。
藤校啊,我们还要好到什么程度?
爬藤闹剧引出思考,亚裔何去何从
一些观点被O编辑整理在下文
爬不爬是选择,让不让是权利:也说华裔与藤校
倡导联署的赵宇空先生问答更新
近期其他相关文章
抗争不公还是逆来顺受?客观分析还是妄自菲薄?
我们自私吗?谁为我们争利益?
我们到底在争什么?藤校还是平权?
听Blum讲座,给孩子红包
朋友英文:为什么非把种族扯进来?Equal Opportunity or Equal Outcome?
朋友英文:既然藤校要全面发展,与种族何干?
朋友文章:讲座:亚裔学生打破入学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