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到病除:「內外干擾」體溫調節致發燒
Yanzhen-2187 02/09 36985.0/1
要界定何謂發燒,首先要了解身體核心溫度的調節機制。身體核心溫度是指環繞下丘腦的血液溫度,它可能與身體其他部位如皮膚表面的溫度有所差異。核心溫度一般維持在攝氏36.4至37.2度(華氏97.5至98.9度),而為免外間溫度擾亂身體溫度,身體的生理機制及個人的行為模式對調節體溫尤為重要。例如當外間溫度上升,皮膚下的微絲血管便會擴張,汗腺亦會增加汗水分泌,以加速皮膚表面散熱。正常的體溫亦會隨時間而改變,每日下午五至七時最高,凌晨三至五時為最低,故量度體溫時,溫差可達攝氏1至1.5度。
發燒是指身體溫度高於正常體溫(即攝氏37.8度、華氏100度),大部分的發燒個案都會自行痊愈,不會構成生命危險。發燒多由感染(包括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身體組織受損(如心肌梗塞或手術後)、「抗原—抗體」反應或藥物所致。
細菌毒素均可成熱原引致發燒的物質稱為熱原,可以是外來物質,如入侵的細菌或其分泌的毒素,亦可以是內在物質如免疫細胞分子、干擾素等,它們會直接或間接促成前列腺素PGE2的形成,繼而提高溫度調節核心的設定點,數小時內體溫會提升至這個新設定水平,病人亦隨之發燒。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細菌毒素均可成熱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