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中國酒「文化」根本不是文化,只是一種陋習

anonymous-101434  02/18   3656  
4.5/2 

「來,乾了。」
「我已經說了,我不喝酒。」
「怎麼這麼不給面子呢,大過年的,別把喜慶氣氛破壞了啊。」
「你錯了,不喝酒是我基於個人的狀況做出的決定,沒有什麼面子不面子的。」
「你這樣子以後到了社會上怎麼和人談事情談生意啊……」
「以健康為代價的事情,本來就不該談。」
任在場人的人無論再用什麼話繼續勸酒,我只回一句:「I said NO!」
這時候往往會有人打個圓場:「人家從美國回來的,不習慣勸酒,別勉強人家了。」
然而問題在於,拿強迫他人做傷害身體健康的事情論交情論地位,就是中國文化裏的一部分麼?如果不是因為我來自美國,就可以理所當然地繼續勸下去?
這就是陋習。
Chinese Food雖然聞名全球了,但是中式宴席餐桌上,卻缺失文化。沒錯,現在我們平時所謂的「酒文化」壓根就不是文化,而是文化缺失的現象。西式宴會餐桌上的氛圍是典雅、高貴,不會有人嚼著東西大聲說話,更不會有人干涉他人選擇什麼食物、什麼飲品;如果是基督教的信徒,還要在餐前感恩上帝賜予食物和庇護所。
反觀中式的酒桌上,卻把互相灌得爛醉如泥醜態百出作為矯情地位的衡量標準,是沒能夠懂得尊重每個人的身體條件和主觀偏好,實在是無法更荒唐的事。
「NO」在英語裏就是「不」,就是拒絕的意思。沒有什麼「哎呀,還是不要了吧」這樣的「偽拒絕」。這就是為什麼,即便來到中國的酒桌上,我不得不以「NO」來拒絕。我也倡議不喜被灌酒的朋友們都大膽地對這樣的陋習說NO,並且敢於對屢教不改的人強調「I said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