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经一年一遍 1月23日 出埃及记16~18章经文及注释
JL-100333 01/22 981316:1-36 神满足选民的所需吗哪,鹌鹑:本文记录了在旷野中断粮之后,由于百姓的怨言,神给他们赐下吗哪的经过。这从天而降的吗哪是神的粮,象征着生命之粮——耶稣基督(约6:31-35)。旷野则象征着在这世上艰难的生活。本事件暗示着就象在旷野里以色列百姓没有吗哪不能活着一样(35节),成为客旅(彼前2:11)的信徒如在每日的生活中不与耶稣基督同在,那么就不可能活下去。
16:1 在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因为第一个月15日出埃及(民33:3),所以整整一个月后到达了新的旷野。但是圣经中只记录了7个搭帐棚的地方和3天的旷野行进过程(民33:5-11)。这有可能是在几个地方长时间停留过,或者全部省略了不必要的地名。
16:2 在旷野向摩西、亚伦发怨言:以色列人在旷野旅程中充满了怨言、不顺从和不信(14:11;17:3;民14:2;16:41;申1:27)。他们很快就忘记了救恩的喜乐和无数的神迹,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便埋怨领袖摩西和救赎主神,实在是硬着颈项的无常的百姓。即使这样,在40多年的旷野生活中,神一直保护和引领他们,和他们同在的原因是:①记念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创17:1-8);②即使是恶人,神的心意不是叫他们死亡,而是让他们悔改(结33:11)。
16:3 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表现了以色列百姓的忘恩负义。这是以色列人把在埃及所受的悲惨的奴仆生活(2:23;5:9)浪漫化了的场面。虽然在别人的监督下,也完全有可能煮粥煎饼,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把那段岁月说得如此浪漫,夸张成“吃得饱足”。这充分体现了奴隶的本性。 巴不得我们早死在……耶和华的手下:?“埃及降临第十个灾难的时候,如果和埃及的人一同死了的话更为好”的意思。这些人不但不感谢救恩,反而埋怨神,他们实在是连享受救恩自由的资格都没有。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只追求世俗安逸。
16:4 将粮食从天降给:日后,基督将这件供给吗哪的事件,用在了自己的事工上(约6:29-59)。即在迦百农会堂耶稣明确地指出,从天而降的吗哪象征着生命之粮基督。
16:5 这句话是为了试验以色列百姓的顺从与否,根据创造的秩序,暗示(创2:1-3)把具有神性起源的安息日律法化。
16:6-8 到了晚上:鹌鹑将遮满全营。早晨:在营四围的地上吗哪像露水一样铺满全地,为此以色列百姓将再次体验在埃及行过的神的权能,并且为自己的怨言而感到羞愧。同时,神将饶恕他们这种愚妄的行为(3节),根据他们的所需(诗78:29),将供应丰足的肉和饱足的粮食。在这里我们看到神长阔高深的慈爱和怜悯。 你们的怨言……乃是向耶和华发的:对具有神性权威的代理人摩西发出的怨言,就是向神所发的怨言。
16:9-10 摩西把以色列百姓领出帐棚,让他们观看有云柱的旷野:①让他们再想起象征神的保护和引领的云柱,增加他们的信心;②为了让他们记住,吗哪和鹌鹑是神恩赐的礼物。就近耶和华面前:是“到耶和华面前”,即到象征神的临在之云柱跟前的意思。耶和华的荣光在云中:把这种云中出现的特殊现象解释为“神显示自己威严的灿烂的荣光”。
16:12 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既是神对以色列人所行神迹的目的,又是救赎事工的总结。
16:13-15 鹌鹑:这是野鸡类的一种候鸟,拥有短短的翅膀和圆圆的脑袋,还有胖乎乎的肢体。但是鹌鹑与供给40多年的吗哪不同(35节),只供给了一个月(民11:2)。 如白霜的小圆物:这绝不是有些人说的,树上的果子或灌木丛中容易采取的天然蜂蜜或树叶上的汁液或某种昆虫的分泌物。这是能够代替面包的一种物质,参考民11:7-9节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种约长3mm的像珍珠般大小,如白霜一般的,可以磨,也可以煮着吃的。这是什么呢:希伯来语原文是“那是什么?”(what is that?),“吗哪”一词也是因此而来。即把“什么”(what)之意的希伯来语,在七十士译本中用希腊语译成为“吗哪”(manna)。耶和华给你们吃的食物:吗哪确实是神用超自然的方法供给以色列百姓的食物,通过以下几点可以得到证实。①不分季节,40多年来只要以色列百姓行进的地方都有此物;②在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场所,足够使200多万人食用;③特别是一周只供给6天,而且安息日的前一天供给2倍的数量。
16:16-20 有关吗哪的规定:本文传达有关吗哪的神的两个规定。第一,各个人按一俄梅珥的量收吗哪。第二,只限当日使用。其目的在于:①使每个人为每一天的粮食依靠神;②使他们每一刻都体验与他们同在的神的恩典和慈爱,使其能过着感恩和顺从的生活。
16:16 俄梅珥:原来指“一把麦”,后成为指“一捆麦草的收获量”。相当于今天的约2.3L。
16:17-18 日后保罗利用吗哪的供应(林后8:14,15),劝勉信徒要相互救济。因为吗哪暗示,所有物质的所有者和供给者是神。
16:19 不许什么人留到早晨:其目的在于他们培养把明日的衣食住行全权依靠神的信仰。同样,基督用空中的鸟和百合花的比喻(太6:25-34),教导信徒应该依靠神而生活。
16:21 日头——发热,就消化了:可以磨面,也可以水煮,还可以烘烤的(民11:8)吗哪被阳光消化,实在是一件奇迹。这是因为其特殊的属灵重要性(约6:48-51),为不被践踏,而神特意安排的。
16:22-30 吗哪和安息日:通过吗哪的供给,赐安息日规例的场面。即到了第6日人们发现,这一天的吗哪是过去的2倍。感到惊奇的百姓报告了摩西,摩西根据指示(5节),给他们讲解了第6日两俄梅珥吗哪的奥秘和其相应的采取方法。
16:23 向耶和华守的圣安息日:安息日是记念神创造事工的日子,是喜乐和休息的日子(创2:1-3)。即连续6天神结束了创造事工之后,第7日享受其快乐的日子。被造的人类也应该参与这种喜乐和休息,以此来赞美和敬拜神,这正是制定安息日的原因和目的。这种3安息日的概念,基督复活之后发展成主日的概念。另一方面,本节中涉及到的“安息日”,在西乃山颁布的十诫中正式成为文化,在摩西的律法中再次出现(20:8-11)<31:12-17,圣守安息日的属灵意义>。
16:24-25 在安息日不至为了粮食而忧虑,特别关照的目的,不是保障他们肉体上的需要,而是让他们静下心来默想人生中更为关键的问题,最终让他们与神交通,并且得到属灵的安息。
16:26-30 吗哪的目的:供给吗哪的目的,还要试验百姓的顺从与否(4节)。但百姓中偏偏有些人不听摩西传达的神的话语,安息日出去收吗哪。因此,在本文神用焦虑的心情重新劝勉和教训整个以色列共同体遵守安息日。另一方面,对那些犯了安息日规定的人只进行指责的原因是,当时还没有律法出现,而且当时的以色列人犹如婴儿一般(耶2:2),还处于吃奶的阶段(林前3:2)。但是律法出现之后,对那些犯安息日规定的人,处以死刑(民15:32-36)。
16:31 吗哪:芫荽子(民11:7)。
16:32-36 命令留下记念物的原因:神时常命令以色列百姓保存记念物(书4:4-8),或遵守记念仪式的原因如下:①当人们再次看到这些记念物,遵守记念仪式的时候,时常记得神的大恩;②不仅让当时的人,而且让他们的后裔也能体验这种恩惠,使他们敬畏神。
16:33-34 盛一满俄梅珥……要留到:从此盛满吗哪的罐子和刻有十诫的两个块法板,还有亚伦的那根发芽的杖一同被放入约柜(民17:10;来9:4),在旷野生活中一直保存了下来,并传给了后代。但是根据历史书,后来所罗门的圣殿完工之后,放置约柜的时候除两块石板其余都消失了(王上8:9)。
16:35 有人居住之地:指迦南地的耶利哥平原。迦南的境界 :当以色列人到达迦南地,吃那里的出产的时候,吗哪就停止供应了(书5:10-12)。这时候正是出埃及41年1月16日。以色列百姓第一次吃吗哪的日子是出埃及第2月15日。因此,他们整整吃了39年11个月的吗哪。
16:36 伊法:量固体的重量单位,约22升,即12斗。
17:1-7 米利巴的磐石:玛拉的苦水事件(15:22-26)之后,这是第2次由于水而发出怨言的利非订出水事件。通过这件事,再次体现出了以色列百姓忘恩负义的本性。同时,又体现出用慈爱的奶汁继续喂养这些百姓的神的慈爱。
17:3 都渴死呢:暴露了每次面临困境便怕死亡的(14:11;16:3)以色列百姓懦弱的奴隶本性。这种恐惧和不信是由于他们忘记了将他们从死亡中拯救出来的神的大能, 即逾越节事件、红海事件、吗哪事件等等。
17:4 几乎要拿石头着打死我:百姓疯狂的状态。虽然经过了无数次的神迹。但面对那些越来越顽固的百姓,摩西只能恳切地请求神的帮助。
17:5 你先前击打河水的杖:摩西的杖是代表神与他们同行并引领他们的标志(4:17;7:15)。体现耶和华之能力和神迹。这句话意味着,让那条美丽的尼罗河变成死亡之血的(7:20)耶和华,完全有能力让沙漠中的磐石出水。
17:6 你要击打磐石,从磐石里必有水流出来:这件事和吗哪事件一样,象征着耶稣基督和他的救赎事工。保罗解释水是“灵水”,磐石是“灵石”(林前10:4)。当时对于因口渴几乎要死的以色列人,何烈山磐石所出的水成了他们的生命之水,保罗以此教导我们在犹如沙漠一般的世上,对那些属灵上饥渴的人来说,只有耶稣基督才是他们永远的生命之水(约4:14;7:37;启22:17)。
17:8-16 亚玛力战争:本文记录了以色列人和亚玛力人的战争。通过本文我们得到这样的教训:①如果任何一个外邦势力想挑战神的国,其结果必然以灭亡告终;②虽然是人类在进行真刀真枪的战争,但其结果掌握在神的手里。即战争的胜与败不取决于刀枪,这一切都在耶和华的掌握当中(撒上17:47)。
17:9 约书亚:他是以法莲支派嫩的儿子,最初他的名字叫“何西阿”(民13:8),后来摩西称他为“约书亚”(民13:16)。在本节虽然第一次提到他的名字,但从摩西让他选军人和把战争全权交托在他手中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位具有诚实的信仰,而且是英勇无比的出色的领袖。
17:10 户珥:根据约瑟夫(Josephus)的记录,户珥是摩西的姐姐米利暗的丈夫。圣经中只介绍他的孙子比撒列是造会幕的技术员(31:2)。还有当摩西上西乃山授律法的时候,他和亚伦一同去了(24:14)。
17:11-12 摩西何时举手:很早以前曾变成蛇,而且击打河水和磐石行神迹的杖,拿着象征神大能的那根杖的手。摩西的这种举止是为了教训人们,以色列的胜利是通过摩西的代祷,神所行的结果。如此神用人眼能看到的形象和行动启示属灵的真理是旧约时代的一大特征。
17:13 约书亚……杀了:在建立神政国家的过程中,如果摩西是以色列百姓的宗教、政治领袖,约书亚则是典型的军事领袖。他是领导以色列百姓进入迦南地,惩罚迦南本土人的战功赫赫的神的仆人。
17:14 亚玛力……从天下全然涂抹了:神如此彻底惩罚亚玛力人的原因是:①他们不顾同一血源的关系,残忍地袭击了软弱的,疲劳中的以色列百姓(申25:18);②出埃及后与以色列的第一交战国亚玛力,日后在反以色列行动中从来都是带头活动。另一方面,这句话通过扫罗与大卫王(撒上15:7;27:8),以及在希西家的统治下,被西缅支派完全成就(代上4:41-43)。
17:15 耶和华尼西:?“耶和华是我旌旗”的意思,在战场上旗帜象征勇气和牺牲。从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耶和华是让以色列人在战场上得胜的神,他是给跟随他的人的力量、是盾牌、是得胜的旗帜(诗20:5)。另一方面,今天的信徒是以耶稣基督为领袖,在属灵战场上是基督的精兵(提后2:3)。我们应以基督打败撒但的标志十字架为我们的旗帜,每一天都要过着得胜的生活<弗6:10-20,信徒们的属灵战争>。
17:16 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亚玛力人攻击了神的子民以色列人,所以他们也就是敌对神的人,因此他们将世世代代受到神的惩罚。特别是亚玛力象征着攻击神的国和其百姓的敌基督的形象。
18:1-27 叶忒罗寻访摩西:本章记录摩西的岳父叶忒罗寻访摩西。叶忒罗听到耶和华利用摩西把以色列百姓从埃及带出来的消息之后,一边祝贺摩西,一边将割礼事件(4:24-26)之后送来的摩西的妻儿再送回摩西身边。且特意寻到了西乃山附近的以色列阵营。叶忒罗的访问带来了两大益处:①通过摩西的见证,使叶忒罗对耶和华的信仰得到了坚固;②由于叶忒罗的劝告,使摩西拥有了具体的行政组织。
18:2 摩西从前打发回去的:摩西在何烈山受神的使命之后,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从米甸奔向埃及的路上,由于割礼问题差点被神夺去生命之后(4:24-26),再考虑到日后在埃及所要面临的种种困难,甚怕威胁妻儿的性命,所以把他们送回了米甸。
18:3-4 摩西的两个儿子革舜和以利以谢的名字。实在是摩西对过去岁月的真诚的信仰告白。而且通过他们的名字摩西会记住过去被法老追杀的逃亡生涯,更重要的是记念在此其间始终与他同在,并帮助他的神。
18:7-12 叶忒罗的信仰告白:在当时的近东地区人们除了敬拜自己民族的神,也承认别族的神也存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米甸的祭司叶忒罗(流珥)模模糊糊地听说过古代闪族的神,与摩西相遇之后,在他的见证下才真正认识了耶和华神,才有这样的信仰告白。
18:7 做为200万以色列民族的领袖,摩西迎接岳父叶忒罗的时候表现出了最大的热情和喜乐。
18:8 耶和华怎样搭救他们:概括起来就是降在埃及地的十大灾难、渡红海事件、使苦水变甜的玛拉事件、在旷野供给吗哪和鹌鹑的事件、使磐石出水的利非订事件、战败亚玛力人的事件等等。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引领自己百姓的神所行的是接连不断的神迹。
18:9-11 叶忒罗的赞美:可能神最喜悦这两件事,一是信徒知道自己的过错,在神面前痛改前非(诗34:18;51:17;赛66:2),另一个是,不信的人听到福音之后欢喜赞美耶和华(路15:7,10)。在这里外邦祭司叶忒罗的信仰告白和赞美,证明他已经知道了耶和华才是唯一的神。耶和华比万神都大:这句话体现了叶忒罗的多神论思想,即承认众神的存在,但耶和华比这些都大。但是,这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强调神伟大的能力(15:11;申10:17;诗136:2)。
18:12 这是重新获得耶和华信仰的叶忒罗献给神感恩祭之后,与以色列的众领袖共餐的场面。另一方面,摩西和亚伦还有众长老参加了叶忒罗的祭祀,而且与他一同用餐的行为表明认可了叶忒罗的祭祀是合法的。同时,外邦人叶忒罗象麦基洗德(创14:18)一样,被认可为神的祭司。这件事象征了,新约时代中万民皆祭司的思想(彼前2:4,5,)。燔祭和平安祭:?“燔祭用祭物和为其他祭祀用的所有祭物”的意思。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叶忒罗不仅献了燔祭,还献上了其他许多祭祀。
18:13-26 叶忒罗提议建立行政机构:通过与摩西的相遇叶忒罗不仅认识了耶和华,而且给摩西提议让以色列不合理的行政制度变得更为组织化,体系化,从而建立神政国家组织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建议是,让那些有能力的人分担摩西一人负责的各种事务。这不仅能减轻摩西的担子,也能给百姓也能带来许多便利。这种行政机构的必要性体现了:①在神国的建设和扩张事工中,利用人的智慧和经验使其更组织性、体系化、其效益也就更显著;②作神的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要有共同体意识,应该大家齐心协力。基督在地上的事工中也拣选并训练了12门徒,而且以两个人为一个组差遣了70人(路10:1)。
18:13 摩西坐着审判百姓:由于不完全的行政组织,摩西不仅要处理宗教性的事物,连的民事诉讼都要他一人处理。
18:14 你为什么独自坐着:看到摩西一个人艰难地处理200多万人如此庞大的集体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叶忒罗便提出建议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行政方式。
18:15 到我这里来求问神:可以看出摩西的审判是神的委托。即摩西的智慧是由神而来,百姓则通过摩西的审判看到了神的美意。这种神性委托的审判制度,后来以乌陵和土明制度律法化了(28:30;民27:21)<王上21:12,13,圣经中出现的审判制度>。今天神的旨意记录在了66卷新,旧约圣经里,所以我们可以:①每时每刻默想神的旨意;②而且把其应用在自己的生活里,抑制一切的欲望,满有基督成长的身量。(林前13:11)。
18:16 叫他们知道,神的律例和法度:由于当时还没有律法,所以根据神的旨意,摩西的判决是,百姓信靠并遵守的唯一的神律例。但是,至从在西乃山颁布律法之后,领袖需把律法正确地应用在各种情况之中。
18:18 你独自一人办理不了:提示在神的事工中必须应用共同事工的原理(罗12:4-8)。它具有神性起源,因为创造事工和救赎事工是三位一体神共同完成的。同时,这种原理与信徒的共同体原理(弗4:4),还有肢体原理(林前12:27-30),具有同等意义。
18:20 律例和法度:这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意义之区别。一般情况下“律例”指宗教法,“法度”(希,妥拉)指有关百姓生活的一般法律。
18:21-26 实行行政机构组织:听了叶忒罗的建议,摩西根据这种智慧的忠告和神的旨意,制定了有效的行政组织。第一,在百姓中选出了:①有能力且敬畏神的人;②诚实的人;③不贪财物的人,作为领袖。第二,编制上按各支派(申1:15),以10人,50人,100人,1000人为单位制定了一个负责人。之后,摩西对那些被选拔人进行了培训(申1:16-18),其内容是:①不论分富贵贱,一定要公正;②不能区别对待本土人和外邦人;③如有难判的事件,可以转给摩西(申1:9-18)。摩西将行政组织军事化(撒上8:12;王下1:9)。这是因为,因将近的征服迦南战争,以色列要时常迁移。无论如何,确立这样的行政组织的,不仅有利于处理有关以色列司法上的事情,而且更有效地安排有关战斗、报告、下达命令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