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環差 冬天爆凍瘡

Yanzhen-2187  01/30   6730  
5.0/1 


凍瘡常見於腳趾等部位,低溫時宜注意保暖。(資料圖片)
天氣寒冷,有人會在腳趾等部位,長出俗稱「蘿蔔仔」的凍瘡。有醫生稱,凍瘡與患者的血液循環不順有關,鼻、手指、腳趾等最易發病,建議應做好保暖;中醫師亦提議氣血均虛者,食當歸調理。

凍瘡患者會在手腳等長出腫塊,痕癢難當。皮膚科醫生史泰祖指,天氣寒冷,令血氣運行不順,引致皮下組織凍傷甚至壞死,常見於暴露在外部分,如鼻、耳、腳趾、手指等,倘凍傷處沾濕,會令散熱加快,更易引起凍瘡;但當患者身體回暖,患處會痕癢灼熱,並會疼痛甚至變藍紫,徵狀會持續最少一至兩天。

西醫:做好保暖 忌沾濕患處

他指,凍瘡一般發生在年長、體能較弱的人士,但若長期時間處於低溫環境,亦可能發病,建議做好保暖措施,切忌沾濕患處。

註冊中醫師許懿清指凍瘡患者多先天氣虛血弱如睡醒後手腳仍然冰冷;而手、腳、耳朵等屬身體末梢,離心臟較遠,若微循環不好,養份難傳到該處。

中醫:氣血兩虛 食當歸調理

要預防凍瘡,許懿清指入冬時應做準備,例如以桂枝、艾葉、薑皮、紅花等浸手腳,達溫經脈效果;氣血兩虛者可進食生薑當歸羊肉湯、八珍湯煲鳥雞等,但如屬「熱底」,應先戒吃熱氣食物及早睡,再調理氣血。

記者:蕭頴妍
凍瘡一般發生在年長、體能較弱的人士。 (網上圖片)
史泰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