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以赛亚书

JL-100333  10/01   4818  
4.0/1 

43:1-28 赦罪的恩典。两章经文主题与内容紧密相关。42:18-25论到犯罪的结果就是公义的审判。本段讲述神赐给完全堕落的人(Total depravity)无条件的慈爱的恩典(Unconditional grace)。若只强调42:18-25论及的公义层面,整个世界没有一人可以得救。神主动无条件地赐下救恩之路,人藉悔改及信心就能得到。或许有人错误地理解藉悔改及信心成就的救恩,认为悔改是得到蒙救恩的权利的根据或功绩。因此以为肆无忌惮地犯罪后,只在嘴上悔改,就能得救。其实,这不是真正的悔改。例如,某人偷盗时被发现并告知罪的严重性,物归原主。但他不能要求,既然已物归原主,就当受奖赏。因此,藉悔改得到的救恩应成为更加感恩的理由,而不是权利的根据(罗1:17;3:22)。正是神记念、眷爱、拯救的恩典,才使我们确信并称颂神。从选择与遗弃的角度看,42:18-25表明,被离弃的人无可抱怨;蒙拣选的人亦无可夸口,但这并非靠自己得到的,惟要靠顺服神,称谢神。

43:1-28 以色列得救的性质。43章分为四部分:①以色列蒙无条件的恩典——神主动提名呼召他们(1-8节);②惟有神有能力施行拯救(9-13节);③拯救的具体方法及结果——仇敌逃亡、旷野有水(14-21节);④救恩的性质——基于神无限的慈爱(22-26节)。

43:1 现在:字面意思为“然而现在”。以赛亚使用此词将审判的宣告转变为救恩的应许。造成你的那位……提你的名召你:创造天地的主直接拣选人,保障人生的尊贵及胜利,并带给人牢靠的安全感。

43:3-4 在此可以看到强烈的排他性。神应许即使牺牲别人也要拯救我,使我们可以认识到:①神绝对掌管整个历史;②神的慈爱,其本质是无条件的,对象是有局限的;③蒙这无条件的大爱的人,无可夸口,人原本无资格或能力蒙此大恩;④遵行神的诫命,努力与蒙召者的身份相称。

43:4 看你为宝为尊:强烈暗示人实在无尊贵可言,但神却视为尊贵。这与罗马书“称义”相同,是圣经主题之一(罗3:20-28)。

43:5-7 以色列的分散。预言的历史背景是以色列百姓的分散。巴比伦王尼布迦尼撒攻陷耶路撒冷,大多数以色列百姓被掳至巴比伦,或分散到各地。据cheyne所言,“一些犹大人逃亡到地中海地区,甚至逃到中国”。以色列散居各地,既不能成就神的旨意,也不能彰显神的荣耀。因此,神计划再次召聚他们。此预言在B.C.538借古列王的特赦令得以成就。

43:8-13 神的独一性。神为自己的独一性有力地辩护。神首先召出自己的百姓以色列(8节),又召集全世界各民族(9节),在他们面前宣告自己的独一性。这并非是自我礼赞,乃是真理 :①只有神是百姓惟一得救之路;②神有足够的能力施行救恩,也一直如此行;③以色列既是神的拯救对象,也是神的证人。

43:12 ①指示——启示神作为预定者的超越的权柄;②拯救——施行拯救的能力与慈爱;③说明——赐下凭据,显明再次劝勉我们的慈爱。其实,神没有义务和理由为我们如此付出。惟一的动机就是他绝对的爱。圣徒亏欠此大爱。

43:13 自从有日子以来,我就是神:“耶和华”意为“自有永有者”(I am Who I am)。以赛亚添加“自从有日子以来”,使人更亲切地感到神的超越性。

43:14-21 拯救以色列的具体方式。之前以赛亚谈论以色列百姓将要得到救恩的根据及性质。此时则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分为两部分:①论及巴比伦的灭亡(14-17节);②讴歌以色列的解放(18-21节)。神的救恩并非是抽象的,乃是具体针对个人的。

43:16-17 在此将巴比伦灭亡的情形,比作以色列出埃及时遭到歼灭的埃及军队(出14:21-31)。以赛亚认为,虔诚的回忆会提供智慧,克服危机。如同奥古斯丁所说“从那之后,我认识到您就居住在我的回忆中,并且,每当在回忆中探访您,便感到无限的喜乐”。

43:18 不要记念……也不要思想:将要发生的拯救事件,其荣耀远远超过出埃及事件,因此,不要迷恋过去的荣耀。基督教的历史观极其明显地指向未来,不同于东方人怀念尧舜时代、希腊人追想昔日黄金时代(golden age)。我们虽然失去了伊甸园,但正向着将来永恒的新耶路撒冷迈进。人确信必迎来永恒的胜利,必会充满进取与建设精神,能动而积极、乐观而虔诚。即圣徒的人生是有盼望的。

43:20 走兽随本能行动,有水有食之时,它们会尽情享受大自然。以赛亚将以色列百姓比作走兽,得知就要归回的以色列百姓,欢欣雀跃,尽情享受神所更新的自然环境,如同在大自然中尽情欢跳的走兽。包含以下意思:第一,以赛亚想到百姓要从巴比伦归回,就想起神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使磐石出水(出15:22-26;17:1-7);第二,以色列百姓从巴比伦归回,使外邦人蒙受福音恩典,畅饮永不再渴的活水(约4:10)。

43:22-24 神的慈爱藉震怒得以彰显。以赛亚在宣告救恩的应许来安慰以色列百姓,突然话锋一转,宣告神的愤怒。目的是显明神的恩典超越以色列百姓因罪当受的审判。以色列百姓被赋予敬拜耶和华的使命(出20:4-6),但他们不仅不敬拜神,甚至不肯寻求神(1:12-14;耶7:21-26;摩5:22-25)。他们只能受到震怒。然而,神却不永远愤怒,反而施恩典等待他们归回。可知,不是以色列百姓选择了神,乃是神先拣选以色列百姓的(约壹4:10)。

43:25 前一节,神的指责达到最高潮,预料下一句,应该是“现在我要灭绝你,不再眷顾你,要止息我手中的劳苦。”然而,以赛亚超越预料,宣告与指责无关的赦罪应许。藉此强调神“永无止境的赦免”(太18:21-22),使人认识到,宽恕是滋润心田的良方。

43:26-28 神涂沫罪孽。看似与25节内容相反,25节宣告宽恕,本段表明神赦免罪人,却不会饶恕所犯的罪孽(撒下12:9-12)。经文还预言以色列在巴比伦的俘虏生活,使人认识到,神审判圣徒所犯的罪,却不咒诅圣徒本人。

44:1-28 神是惟一的拯救者。本章与43章相对应,并逐渐扩展内容。即43章四个段落中若除去第三段,43章的第一段以色列的蒙拣选与本章的第一段(1-5节)相对应,但本段包括外邦人蒙拯救;43章第二段神的独一性扩展为本章第二段(6-20节)神对虚妄偶像的责备;43章第四段神拯救的恩典扩展为本章第三段(21-28节)命令众人赞美神。

44:1-5 外邦人也要得到救恩。神指出以色列的许多罪,传讲审判与安慰的话语,犹大人并未注意到隐藏在审判后面的更大祝福,只因临近的审判陷入绝望。他们甚至不信审判之后恢复的预言。神责备他们的不信,宣告不仅他们得到救恩,外邦人也要得到救恩,以此增添他们的信心。

44:2 耶书仑:与“雅各”、“以色列”相同,用于称呼以色列百姓。这些名字意思各有不同,雅各指“族长的后裔”,以色列指“神的军兵”,耶书仑富有诗意,指“公义的以色列”。

44:3 将水浇灌口渴的人:与“将河浇灌干旱之地”形成对偶句。并不是指身体上的口渴,乃是指对真理的无知。在新约时代,那些不认识属灵真理的外邦人,将藉着耶稣得到永生。

44:6 耶和华:专有名词,指神的名号。君……救赎主:表明神的身份和对我们的意义。首先的……末后的:显明神在一切事上具有超越性、主权、资格。启1:8也叙述同样内容。再没有真神:并非指其他神袛没有能力,乃是指除他再没有别的神。或许人们认为仇敌撒但驱使的邪灵也很灵验,然而,那些只不过是被造物,不能与造物主相提并论。

44:7 未来的事和必成的事:人无法知道未来的事,说明人的局限。神强调惟独自己能预知未来,要求人惟独信他。一些自由主义神学家抽象地理解神的拯救,宣称其他宗教亦可拯救人,这是不合圣经的异端邪说。只有基督教才是惟一可以拯救人的信仰。

44:10 谁制造……铸造:无神论者主张根本就没有神,认为神是因人惧怕或为象征自然的神秘或出于自私的本能,制造出了“神”的概念。并不是人造出耶和华,乃是耶和华创造了人。只看到偶像却看不到耶和华的人是何等愚昧。

44:12-14 拜偶像者错误地发热心。叙述匠人专心制造偶像。铁匠为制造偶像,精疲力竭;木匠为了寻找制造偶像的材料,踏遍森林,甚至亲手栽种培植,精心设计所选的材料。他们用尽心血地制造,废寝忘食地劳作。由此得到教训:①拜偶像者蒙羞,并非因不够努力,乃因努力的方法与道路、生命的方向出现错误。圣徒当走正确的道路 ;②服事虚妄之物的拜偶像者尚且如此热心,服事神的圣徒更当大发热心(罗12:11)。

44:15-17 拜偶像者的信仰。制造偶像者关心的不是信仰,而是物质。他们首先解决衣、食、住,再用剩余的东西制造偶像。信仰是生死攸关的问题,要摆在首位。他们却首先满足自己的欲望,然后才制造偶像。今天亦可看到此类“糟粕信仰”渗入基督教。许多信徒想先解决自己的事情后,再敬拜神,结果未能参加崇拜;欲将余剩之物献给神,毕生未能奉献。这样的信仰无异于制造偶像者。

44:18-20 拜偶像者的心被塞住,不能认识虚谎,随着岁月流逝,越加迷惑,最终陷入自我毁灭。

44:21 你是我的仆人……你是我的仆人:神称我们为仆人(42:19),因为神曾提我们的名召我们(43:1)。仆人是肩负使命者,或者成为良善的仆人领受奖赏,或者成为恶仆受到咒诅(太25:14-30)。与“要记念……必不忘记”相对称。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你们也当记念我。由此认识我们与神之间的永恒关系(诗17:5;44:17)。

44:22 以赛亚以明亮的阳光驱散阴暗天空中的云雾,栩栩如生地描绘罪未解决时的幽暗及解决之后的明亮。有人比较本节与55:7,争论“悔改在先,还是赦免在先”。55:7提到“归向耶和华……必得赦免”,本节则说“我涂沫了……你当归向我”。据加尔文解释,两种行为几乎同时发生,若细加区分,赦免在先、悔改在后。根据在于神从埃及及巴比伦拯救以色列百姓,不是他们先悔改,而是神以良善劝勉他们悔改。

44:23 以赛亚确信神的救赎恩典,抑制不住得救的喜乐,向世间所有被造物作出宣告,邀请他们加入赞美的队伍。得救与喜乐紧密相连。有些圣徒却不能在信仰生活中享受真正的喜乐。圣经说,耶稣受死是为使圣徒心里充满喜乐(约17:13)。荣耀自己:与诗23:3内容相似。不是神追求自己的名誉,乃是至尊的神藉着慈爱与恩典善待我们,他配得与他权柄、能力、慈爱相称的颂赞。人常常指着比自己尊大的存在发誓,但没有比神更伟大的存在,神的名字及名誉就是所有应许的根据。

44:24-28 称颂神的理由。现代人或许认为这是古代文学的产物,然而,神的救恩发生在我的生活中,我要在生活中赞美神。这些内容当时在以色列人中,必会引起深深的共鸣与感触。

44:25-26 说假话的……占卜的……智慧人:神定意击打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陷入人本主义的骄傲之徒,因为他们离开真理,鼓吹非真理。他们在沙土上建造房屋(太7:26)。这暗示神不仅是真理,而且有能力执行真理。

44:27 深渊:意指无穷无尽的痛苦状态。首先指以色列要被掳到巴比伦,遭受各样的痛苦 ;属灵意义上象征所有折磨圣徒的罪恶陷阱。

44:28 论古列……耶路撒冷……圣殿:以赛亚使用渐降法,表明君王登基、国家对外政策、民族的信仰生活,都在神的护理之下。使我们认识到,在属灵意义上,神不仅掌管我们生与死的问题,还介入到日常琐碎的生活中。

45:1-25 古列的登场,宣告指向万民的救恩。与43,44章形成对比。前两章宣告以犹大为中心的救恩,45章记载古列的登场,宣告指向万民的救恩。继续强调前两章的主题,神的惟一性、慈爱与超越。比较前两章和本章的结构,这点就更加明显。本章分为两部分:①藉古列的登场显明神的主权(1-13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预言神甚至介入外邦人的历史,使古列登上历史的舞台(1-8节);第二部分,显明神的独一性与主权(9-13节);②神的慈爱使救恩临到万邦(14-25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记述神的慈爱不仅拯救以色列,还会拯救外邦世界(14-19节);第二部分,强调神的独一性与主权(20-25节)。

45:1-22 掌管历史的神。本书第三部分第一段的后半部,以古列与巴比伦为中心展开。古列成为拯救犹大的工具,巴比伦与得救的犹大相反,受到神的咒诅。两者的结局按神的预言成就——蒙拣选者必得救、胜利。表明神不仅掌管犹大的历史,还掌管外邦的历史。对于接受并承认神治理整个宇宙的人而言,这是理所当然的;对于有着严重地域性、封闭性的古代人而言,肯定带给了他们难以领会的冲击与感动。现代人也要领悟,是神掌管人的整个生活领域。

45:1 我耶和华所膏的古列: 一般而言,受膏的人为祭司(出30:30)、君王(撒上10:1)、先知(王上19:16)、弥赛亚(诗2:2)。然而,以赛亚却将“受膏者”的称呼赋予外邦波斯国的君王古列。因他认为以色列百姓藉着古列,从巴比伦的权势得释放,象征人藉着弥赛亚,从罪的权势得释放(拉1:1,2)。

45:2-7 被神使用的古列。神曾藉梦向外邦君王启示(创41:1-25;但2:1-6),似乎没有直接说话。然而,神打破惯例,直接对波斯王古列说话。神特殊对待古列的动机 :第一,使古列认识到惟有耶和华是真神(3节);第二,使他成为拯救以色列的工具(4节);第三,彰显神的独一性与全能(5-7节)。虽然古列被神使用,但他并未作为百姓得救。如同亚述被神用作审判以色列与犹大的工具,自己却被弃绝(太7:19)。我们当谨慎免得遭遇如此不幸。

45:5 我必给你束腰:对男性而言,束腰象征加添力量(诗18:32;箴31:17)。神为小小的犹大国,甚至预先预备帝国的历史,应许古列拥有作为释放者的能力,生动地体现了神伟大的主权及对圣徒的深深眷爱。

45:8 比较此番向天所发的命令及先知阿摩司要求在人间实践正义的呼吁(摩5:24)。腐败的人虽然没有行公义的能力,但因神显明的慈爱与公义,当遵行神的诫命、渴慕救恩,有义务在世上实践神的慈爱与公义。正如月亮不能自己发光,却能反射太阳的光一样,我们亦当反射真光,完成灯的使命,照亮漆黑的夜晚。

45:9 圣经多次将神人关系比作窑匠与泥土的关系(29:16;30:14;41:25;64:8;耶18:2-6;罗9:21)。以赛亚如此比喻,因为当时有人对神的主权、拯救方法及施行持怀疑或不满的态度。神尖锐地对比有能力、权柄、按己意制造瓦器的窑匠与不过是泥土的瓦器,警告:①人毫无权利和根据抱怨神;②抱怨毫无益处;③反会遭来咒诅。

45:11-13 拣选古列的理由。前一节神断然斥责以色列的抱怨,本节鼓励以色列百姓:第一,向神祈求以色列的将来;第二,神有能力应允以色列的祷告(12节),指明拯救以色列的具体方法。

45:14 要属你:指波斯(Persia)帝国将会占领埃及、古实、西巴,古列会把从这些地方掳掠的钱财,馈赠给犹大建造圣殿,使这些国家的资财间接归于犹大(拉1:2-11)。犹大人归回时,埃及等国的人也会一并归回。其重要意义在于,在新约时代,外邦人将要悔改归向耶和华。

45:15 自隐的神: 以赛亚使用悖论性手法,表达对神的坚定信仰(伯23:8,9;42:5;诗10:1,16-18)。神虽然没有采取行动,看似隐藏,必会在决定性时刻出现,全然彰显自己,施行救恩。在人眼看来,神似乎隐藏自己,但这一刻他仍在鉴察人心(诗121:1-8)。

45:17 以色列……必不:相对意思为“列邦……必抱愧蒙羞”。包含末世的两种观点、审判与救赎。耶稣再来之时,他身兼审判者与救赎主双重身份(54:8;徒17:31;提后4:1;雅5:9)。

45:18-19 先知主张神的每个计划与活动都有其目的,神值得信靠。以赛亚陈明神作工有明确的目的 :①创造事工。神创造万物,没有使其处于混乱状态,神创造的目的是使人居住在其中(18节);②启示的客观性、正确性、公正性。神的启示不像外邦神,在背地里隐藏,只赐给某些特定人物。神藉先知向以色列百姓公开颁布启示,而且,这些启示适于实际的历史环境(申30:11-14),值得信赖。先知说“耶和华的启示并不像无路可寻的旷野或幽暗。反而像照亮奔向目的地之人脚下的亮光”(耶2:31)。

45:20 17节,神说以色列将得救、列邦将灭亡。此节记载神寻找“从列国逃脱的人”,就是悔改的外邦人。神没有因他们是外邦人而完全灭绝他们,乃是再次赐给他们悔改的机会。

45:22 人都当仰望我:?“仰望”希伯来语含有“面向”、“归回”之意。人应转离罪恶之道,转向神。如同神之前对以色列所说,现在向外邦人启示:惟有他是拯救者(43:11)。与耶稣劝勉众人,要人带着罪来到他面前一脉相通(太11:28)。

45:23 我指着自己起誓:发誓:①表明对未来之事的坚定决心;②证明对某一事实或状况的见证正当、诚实。本节,神发誓并不具咒诅性,乃要表明所说的话确定无疑。希伯来人不轻易发誓,只在难以证明自己的话或主张正确时,为提高主张或言论的信任度而发誓(出22:7,10,11;民5:19-22)。今日也具同样意义。希伯来人的起誓,使用不同的独特词语或形式。他们所使用的词语有在神面前(代下15:14,15;林后1:23;加1:20;腓1:8)、指着永生的耶和华(撒上14:39;19:6;20:3;撒下15:21),凭最高的至尊者起誓。形式为将母牛、母山羊、公绵羊等动物劈开两半,一半对着一半摆列,发誓人由中间走过(创15:17)、或向天举手(申32:40)、或把手放在大腿底下(创24:2;47:29)。神起誓的方法异于希伯来人,因没有比自己更大的(来6:13),神就指着自己发誓(创22:16;结17:19;摩6:8)。圣经教导,誓言虽含有祝福,亦含有条件性的咒诅,因此不可轻易发誓,一旦发誓就要履行(撒上3:7;14:44;撒下3:35;王上2:23;雅5:12)<民30:1-16,关于许愿与起誓>。

45:24-25 以赛亚记录外邦人对神的告白,他们受到神的邀请与以色列百姓一同蒙受救恩。他们告白由经验得出的神观:“公义与能力惟独在乎耶和华,凡进到他面前的都必得救”。 “公义”的希伯来文是复数,更加生动地表现了“神公义”的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