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传道书

JL-100333  09/18   1854  
4.0/1 

7:1-14 本文由简短的箴言组成。传道者论到了虚妄的人生与真正有意义的人生(7:1-10:20),督促人作决志(11:1-12:8),之后下结论(12:9-14)。

7:1-14 本文尤为频繁地使用了典型的箴言式比较法“强如” (7:1-20)。本文主要比较了智慧人与愚昧人,在13,14节强调神的主权,藉此暗示真智慧唯在乎耶和华信仰。

7:1-4 智慧人预备自己的死亡,而愚昧人却把心放在吃喝玩乐上(箴15:2;18:2)。

7:1 名誉:并非指一般的名声,而是指在神在人面前的永恒名誉(1:11)。 美好的膏油:指许多资财。智慧人为了名誉而使用资财(太26:6-13)。很多现代人却为了得着“美好的膏油”,轻而易举地放弃自己的“名誉”。人死的日子胜过:这并不是厌世主义,因为圣徒的死亡是有盼望的(箴14:32)。不以死亡为虚无,而视之为充满盼望的生命之始。使徒保罗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离世比在世更好(腓1:23)。但是,圣徒也不可努力离世。因为主希望我们能够在世过圣洁的生活,而不希望我们死去(约17:15)。真正的智者充满盼望地面对死亡,且为身后的名誉而活(箴22:1)。

7:2-4 愚昧人挂念属世的快乐,智慧人的心则放在留下名誉的死与之后的永生。我们可以从“遭丧的家”得到以下教训:①众人均会死亡(2节);②人死留名;③死后有审判(来9:27)。因此,智慧人必为自己身后的名誉,努力经营今天的生活。

7:5-6 “智慧人的责备”,会驱散愚顽;而“愚昧者的歌唱”却怂恿愚顽(箴29:5)。烧荆棘的爆声:在古代社会,荆棘树是有用的柴火(诗58:9)。它容易点燃,会发出爆声,烧得旺也灭得快。愚昧者的笑声就像烧荆棘的爆声,动静很响却转瞬就消逝。

7:7 智慧人所当警戒的四项内容中,第一个就是“勒索”与“贿赂”。两者均源自对属世快乐的自私追求,使人心败坏,使社会腐败(箴15:27)。

7:8 第二个危险就是不忍耐的态度,为了说明这一点,传道者比较了存心骄傲与存心忍耐。这也表明,忍耐是谦卑的一种属性。骄傲之人容易发怨言,且不能够忍耐,终必坏事(箴6:18)。

7:9 第三个危险是心里急躁恼怒。与出于正义的义愤不同,感情上的愤怒是对自己失去控制的一种表现,使人变恶,且无法成就神的公义(雅1:20),反而滋生罪恶(创4:5,撒上18:8)。

7:10 第四个危险是不为今天而知足,反倒迷恋过去。智慧人不会因固守过去而错过现实(民11:4,5,23),乃会直奔未来。

7:11-12 智慧的益处:这里的智慧并非指2:12-16所说的属世智慧,乃是指由信仰而来的真智慧。这种智慧正如祖先所留下的产业,是神所赐下的礼物。益处:就有用而言,世间万物均比不上金钱。然而,智慧却更有益处。因为智慧能够使人得着无法用金钱购买的永生。在世界上,真正贵重的事物均无法用金钱买到。主的恩典也是我们白白得来的(赛55:1)。

7:13-14 智慧人谦卑地承认神的护理。唯有敬畏神才是知识的开端(箴1:7;伯28:28)。圣徒承认自己的有限与神的绝对,而单单依靠神的慈爱。圣徒当在亨通时献上感恩,在困苦之日察验神的纯全旨意(雅5:13)。

7:15-18 讲述了合乎圣经的中庸之道。希腊哲学和儒家所说的所谓中庸,是指神在已经定下的道路中,不偏离左右(书1:7)。前者是人本主义思想,认为真正的生命之道只有一个,就是神的道路。若人的道路没有基于神的启示,就不是完全的真理与救恩之道。

7:16 不要……过于自逞智慧:这句话断不是指只须摆出一副样子,而不必彻底地追求智慧。它所说的乃是,不可离开神所喜悦的方法与方向,而自我陶醉或操之过急地追求“自义”。这等人在败亡时得不着神的救恩。

7:17 不要行恶过分:不可以16节的教训或以迫不得已地情况为藉口,妄行微小的罪。

7:18 敬畏神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无论是哪种情况,不能单单标榜自己的义或根据自己的判断而自行不义。当人以耶和华的启示为万事的判断标准时,就可以避免这两个极端。当遇到危机之时,有时应迎面而上,有时则应避 一时而图谋将来之事。这一切均应在祷告中作出判断,若任由己意而行,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局面。

7:19-29 比较了依靠神话语的真智慧之力量(19节),与人的腐败。与智慧相反的是愚昧,传道者对比了腐败与智慧,这是因为腐败即罪恶,与信仰上的愚顽具有同样的性质(箴1:2)。

7:19 十个官长:?“官长”是指城池的领袖或掌权者(10:5)、或治理的人(创42:6)。“十”是表示完全的数字(伯19:3)<启 绪论,圣经中数字的象征意义>。“十个官长”是指有能力从仇敌的攻击中守卫城池的领袖人数。然而,一位智慧人却比他们更有能力(士9:53;撒上25:33;雅1:5)。

7:20-29 首先以“义人,世上实在没有”来概括了人的诸般堕落光景,进而举几个例子进行了论证:①世人彼此咒诅(21,22章);②无法靠自己得着慧心(23,24章);③难以寻见有智慧的男子与女子(25-28节);④人的腐败之因(29节)。

7:20 论到了罪的普遍性(罗3:10)。“实在”没有人超越此范畴。因此,若有人说自己无罪或不曾犯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约壹1:8-10)。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或向人承认己过,对生活在罪之下的人而言,反而是种美德。

7:21-22 指出世人在神面前都犯了罪。因此,主曾命令我们,若有弟兄得罪我,就当饶恕他到“七十个七次”(太18:21,22)。每个人都非常清楚,自己在犯别人所犯的罪。

7:23-24 智慧却离我远:意指信仰所赐的圣洁智慧,无法与腐败共存。谁能测透呢:腐败之人既不能自己变得智慧,也无计获得完全的智慧。

7:25-28 讲述了一个人的堕落。找到一个:并没有强调得着。一千比一的比例表明难以寻到,而在女子中则更难寻到。圣经断乎没有教导男尊女卑的思想(林前11:11,12;弗5:25)。但是,常与女子夏娃在伊甸园堕落事件中起到的作用相联系,认为女子比男子更靠近罪(提前2:12-14)。

7:29 神造人原是正直……寻出许多巧计:指出了上文所列所有腐败的根源与责任。这一告白指出,创造之神所造的人原是甚好,人却自己作恶,作茧自缚而遭受痛苦。只有相信耶稣基督,才是 罪人重获智慧的道路(弗1:6-10)。


8:1-8 理解本文的关键是正确地解释,这里所说的“王”是何人。若说,王只是指世上的掌权者,本文所讲的不过是处世之道 。但是,本文所讲的王是指掌管生死祸福的永恒君王神。因此,智慧人对王的正确态度与7:11-14;箴1:17一脉相通。

8:1 “脸”是心灵之窗。圣徒最好每天用神的话语照照镜子,用神的话语妆饰自己的内心(彼前3:3-5)。

8:1 本章涉及到了比较独立的三个问题:①智慧人对主的态度(8:1-8);②认识恶人得享亨通与义人遭受痛苦的矛盾(8:9-14);③承认人昭然若揭的限制与神的主权(8:15-9:1)。

8:2-6 说明神的主权,与人必须服从的必要性。主权与服从的关系如下:①神是创造主而人是被造物,因此敬畏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②是美善之事。神是公义和慈爱的神,顺服神意味着与美善有分;③是智慧之举。认识顺服美善、美德与幸福,等于认识人的终极本质而躬身自践之,这无疑是满有智慧的举措。悖逆神是极其愚顽的,箴1:7也是在这一背景中说“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

8:7-8 承认对未来之事的无知、在死亡面前的无力,间接地反映了对神之绝对性的承认与顺服。

8:9-14 9,10节陈述了现实中的矛盾;11-13节则讲述了罪恶的灭亡及正义的获胜,14节再次论到了现实中的矛盾,此番逻辑似乎有些问题。若只看表面现象,善恶已被颠倒,恶人在压制义人而独享亨通。但是,若看穿内在本质,就会深信恶人终将败亡。本文讲述的正是这种信心之见。

8:10 埋葬归入坟墓:对古人而言,这意味着死后得到了礼遇。揭示了恶人在死后还受尊崇的矛盾。

8:11 不立刻施刑:寿则八十岁的人,盼望诸事能够立即结束,然而,永恒之神的时间概念却迥然不同与人(彼后3:8)。神延迟施罚,是为了留给人更加充分的悔改机会(罗3:25;彼后3:9)。若有人非但不肯趁此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地作恶,真是可怜可叹之事。

8:15 与9-14节相对应。虽然现实中依然有矛盾:①圣徒还要承认人所无法测透的神之主权;②为神所赐下的而知足(腓4:11,12);③努力行善而享受人生。这才是至善之路。

8:15 我就称赞快乐:这是在神里面,建立在信赖与诚实之上的满足与幸福,而非尽情的自我放纵(2:24-26;3:11-15;5:18-20)。

8:17 “查不出来”重复了三次。这是一种人的智慧极限的告白(3:11;7:14,24),并非在张扬不可知论或知识无用论,而是一种自我发现的极致——人原本就是有限的存在,无法测透神。若有人看穿了自己的本相,就会走出错觉与骄傲,认识到耶和华信仰为何是理所当然的,美善的及幸福的。若与箴1:7相比较,认识自己与醒悟到神与自己的关系而信仰耶和华,是真智慧的开端。


9:1 都在他们的前面:世人的最高目标乃是在世享受肴馔而身体康健。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竭力要过上富有的日子。他们嘲笑和无视诚实度日之人的痛苦。但是,正如传道者所告白的一样,对圣徒最重要的是未来的永恒救恩。因此,圣徒竭尽全力作蒙受神之永爱的真义人与智慧人,而不是徒有智慧人的虚表(伯36:7;诗92:12;太13:43)。

9:2-12 在绪论和各段注解中曾经指出,传道书揭示了日光之下的消极面,督促圣徒扪心自问:“在这空虚的世界,有没有国泰民安之道”。本文属于传道书的后半部。传道书的后半部记录了较多箴言式短语,那些消极观点极易混淆视听。因此,我们当注意传道者想要达到的写作意图,从传道书的整卷书脉络及圣经神学的角度,深入地理解每节经文,而不可断章取义地接受字面意思。 2,3节论到,若单看表面现象,死亡疾病等灾难同样临到善人与义人,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矛盾;4-10节则指出,圣徒当怎样面对这样的世界。在11,12节,传道者再次指出,人生并不被人的心怀意念或能力所左右,乃是为神所支配,人断然无计测透神的作为(8:15-9:1)。

9:2-3 讲述了传道者对善恶是非,及死亡的怀疑(2:12-17)。

9:3 在日光之下:? <1:3>。死亡之所以如此令人憎恶,是因为它是罪的工价(罗5:14;6:23)。

9:4-10 4-6节警告世人,死亡是脱离日光之下的世界而进入和谐的永恒天国的机会, 7-10节反复强调,虽然现实是幽暗的,但要在神里面尽心竭力,不论眼前的结局怎样,都当确信最后的胜利,享受生之喜乐,积极而乐观地面对生活。7-10节尤为强调生之欢愉和喜乐,即灵魂根本上的满足与和平,而非劝告人逃避现实(林前10:31;腓4:4)。圣经命令已蒙救恩的应许而得享灵魂之喜乐的圣徒,当同世界一同承受苦难(罗8:17;彼前2:20;5:10)。因为,圣徒可在苦难中享受更大的喜乐(彼前1:7)。

9:4-6 强调在存活之际尚有盼望。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狗是最受藐视的动物,而狮子则是最受尊崇的动物。这句话晓谕我们,现世的生活将决定来世的永生,神所赐给我们的仅只一次的生命是何等重要(路16:19-31)。

9:10 事:神最先赐给人的三个制度是,安息日制度、劳动制度和婚姻制度(创2:1-3,15,22-25)。劳动是成就神旨意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因着亚当的犯罪而受到咒诅的并不是劳动本身,而是人要在劳动时所要付出的劳苦(创3:17,18)。关于劳动的堕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劳动的目的不再是为着神的荣耀。凡不归荣耀给神的行为均是堕落的。凭着信心所作的均是良善的;没有信心而作的均是罪(罗8:28;14:23);②给劳动分类,厚此薄彼。传道者的教训是“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因此“为何劳动”比“从事哪种劳动”更为重要;③不肯全力以赴地劳动。圣经说这等人不可吃喝(帖后3:10),命令我们除了安息日之外,要辛勤工作六天(出20:9)。圣徒当将今天的劳动视为不再有的机会,而诚实地作工。

9:11-12 当时的机会:?“当时”意指神所定的合宜之时,“机会”则指发生或事件。时间与机会是人生的经纬,能够编织出各样的图案。然而,单靠人的智慧,绝对无法认识这时候与机会。因此,人不可为明日夸口,只要谦卑地行在神的面前(箴16:1-3;27:1;雅4:13-16)。

9:13 首先9:13-16指出了世人对智慧的错误态度;9:17-10:1则揭示了人的智慧本身的缺陷。如此看来,属世的智慧本身就不完全,且无法控制世界。唯有造物之神的智慧,才是自我充满的,且有能力直接掌控全地(诗104:24;箴3:19;但2:2,21;罗11:33)。

9:17 相对而言,人智慧的能力超越一切,却不能成为绝对的信靠对象,因为它有两个危险:①智慧有可能受到权贵的阻碍(9:17);②“一点愚昧”也有可能在顷刻之间摧毁智慧的经营(9:18-10:1)。因此,传道者警告到,人的智慧 并非人所能够依赖的终级对象。归根究底,人所能天天依靠的只有神(箴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