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传道书
JL-100333 09/18 18573:1-22 传道者在上文论到日光之下的生之空虚之时,首先宣告极端的空虚(1:1,2),之后再详述了虚空的实例。如今,传道者要教导若依靠日光之上的神,人生就会得享永恒的幸福和希望。此时,他也首先在2:24-26宣告乐观的人生观,之后在第三章说明其内容。三章的结构如下:①生命因神的主权护理而有秩序(1-10节);②圣徒的乐观人生观(11-15节);③教导人当思想神的审判。若综合考察第三章,就可以发现以下的教训:①神掌管人生;②只要敬畏神,在世也可以享受人生;③当铭记最后的审判,以渴慕永恒国度。
3:1-8 天下万物均有定期定时(1节)。“有定时”表明凡事都有神所定的时间。本文的教导如下:①掌管人生的并不是人,乃是神。因此,当在凡事上寻求神的旨意;②神既然掌管生命,生命就是安全而永恒的。因此,圣徒拥有永恒的保障;③生命有秩序和期限。因此,当遵守生命的秩序,认识凡事均有落幕之时,并预备迎接那个时候(太18:23;21:34;来9:27);④相信神在终极意义上介入所有的事件,并使我们结美好的果子,从而致力于美善之事(加6:9)。
3:5 抛掷……堆聚石头有时:战时为了行军而除去大道的石头(赛62:10),为要修筑防御阵地而堆聚石头。意指神建造或摧毁生命的时候。
3:9-10 作事的人……有什么益处呢:本节附属于1-3节,意指神在护理着一切,若有人不认识这一点而想靠己力作事,就会徒然付出努力,而毫无意义地结束人生。
3:11-15 至此,传道者才直接告白神按时掌管世界,我们如何才能得着真正的幸福。迄今为止,传道者所宣讲的均是消极的虚无主义,这是为了更具戏剧性地传扬关于真幸福的教训。这才是传道者的本意和本书的主题。本书藉着对神的信仰,将对世界的否定转变成对永恒的肯定。传道者之所以苦口婆心地强调否定性的一面,是为了使尚在迷恋“日光之下”的人,醒悟到自己的实际光景是何等悲惨。
3:11 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指出,在存在论意义上。人是渴慕永恒的被造物,一针见血地说明了,为什么人在诸多世间快乐中,依然不能寻见灵魂的真幸福。
3:12-13 我知道……是神的恩赐:这句话与2:22,23完全相反,背后隐藏着与神的关系被断绝之时与得到恢复之时这两个前提。如此看来,同样是吃喝劳碌,若与神无关就会痛苦而漫长,若在神里面则就会幸福而美好。关键在于对神的信仰。
3:14 神……都必永存:这句话与11b节均指出,神是绝对的存在,而人是相对的有限的存在,故人无法完全明白神的旨意。敬畏:强调信仰的对象。
3:15 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再寻回已过的事):首先指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神的护理将永不更改。这解决了2:16的苦恼,即人在死后将被永远遗忘。人是靠着神才获得永恒。
3:16-22 1:1-2:23与2:24-3:22是互相对比的经文。前者揭示了追求“日光之下”诸事之人所要面对的是空虚;后者则指出了追求“日光之上”即神的国度的人的幸福,传道者在这里对两方面的查考暂时告一段落,最后提出世上万民都要记住的问题,即死亡和死后的审判。这是为促使不信的人认识到人生的终点并不是死亡,从而去追求真理,走上正道。也是为要促使圣徒在这地上追求幸福,思想审判和之后更大的奖赏,在警醒和希望中度日。
3:16 “在审判之处”和“在公义之处”的堕落,意味着抑制世界的无秩序与堕落的最后堡 垒也已轰然倒塌了。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法律的盗用和法庭的堕落,是整个人类史所证明的现实(约1:5;罗3:10-18;帖前5:4)。
3:17 神必审判……都有定时:警告世间万物均有其成就之时,就是世界的末了,神将施行审判。神的审判与人间法庭的审判有以下区别:①公正而善恶分明;②是对整个人生的审判,而且是终审;③对象是全人类,无一人有例外。
3:18-20 本文应与21,22节放在一起进行理解。人因罪的工价而死,无力靠自己克服死亡,在这一点上“人不能强如兽”。人无法靠自己胜过罪的惩罚——死亡,在这一点上,人与兽均是屈服在死亡之下的存在(创2:17;罗5:14;6:23)。
3:21 人与兽在死的状态上却有天壤之别。灵是生命之源(创2:7),不论是人或兽,所有生命均来自神(诗36:9)。人与动物的区别乃在于,人拥有灵,即使是肉体死亡之后,灵也不会消亡,而存到永远。正是这一特点,才使人成为万物的灵长。若否认或遗忘这一点,就“如死亡的畜类一样”(诗49:20)。上……下:?“上”是指神所居住的地方,“下”或“地”则意指服在罪之下的世界(1:13;5:2)。传道者在神面前完全悟到了包括死亡在内的所有人生秘密。这正是传道者的告白。下一节的结论也当在这种脉络中进行理解。
3:22 喜乐……是他的分:人生诸事均在神的护理之下,神既爱我们又会审判我们,我们就当谦卑地感恩,享受人生而预备自己,这正是人的福分。视自己手中的工作为福分,岂有比这更积极的生活态度。藉着整卷传道书,传道者在讲述信心的两个侧面:①否定性的一面:强烈否定人的力量,彻底否定不承认神的万事万物;②肯定性的一面:神的主权介入使万物有序,而最后的审判则以肯定克服了否定。结果就是,我们现今所有拥有的生命是蒙福的,可以渴慕神而享受人生。圣徒有理由享受,进而在审判之日拥有对救恩的活泼盼望(彼前1:3)。不论是生是死,圣徒的生命中总是充满喜乐。
4:1-12 1:1-3:22以2:24为准,比较了日光之下的绝对空虚,与因着来自日光之上的救恩之光,而乐观地肯定人生。本文论及追求日光之下的生活是何等虚妄,时而插叙了短箴言形式的教训。1:1-3:22与本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主要是从个人性的,存在论性的层面论及人生的空虚;而后者则从社会伦理层面,谈到人间社会的矛盾与空虚。7:1-12:14并没有以各式各样的方法论证人生的空虚,而是直接地教导人当以什么样的态度经营有意义的人生。因此,本书的后半部具有更浓厚的智慧文学形式。若考虑叙述方法,本书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1-6:12是间接教导;7:1-12:14则是直接教训。
4:1-3 在贯穿人类历史的社会矛盾面前,传道者痛感绝望和无力,正如上文所示,这些皆当死的罪人,有的因为拥有片刻的权势,就欺压他人;许多民众置身于压迫之中,却没有任何解决之策。面对这些荒涎的现实,传道者在怀疑人生本身。传道者的苦恼:①对现存的人类社会感到绝望;②世界无法提供任何解决之策,就迫切地祈求神的国度能够介入其中。传道者的希望是指向未来的,他的苦恼并没有以绝望告终,他警告那些欺压别人的权贵,神将审判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罪恶(3节),激励受欺压的人当怀有希望(赛33:1;玛2:16;耶22:3;结18:7;来13:3)。
4:1 无人安慰:意指日光之下没有真心眷爱被欺压的人,同时有能力施行拯救的救主。只有日光之上的神才有爱与能力的拯救者(西3:17)。
4:2-3 胜过……更强:似乎是3:1-26的回声。这并不像约伯那样咒诅生命本身,而是指死亡优于充满痛苦的人生。
4:4-6 传道者在上文指出了人的劳碌并不能保障个人的得救与幸福(2:18-23)。在此,他进而指出劳碌的副作用,亦即在世只追求快乐的人,所付出的努力均是虚妄的。亨通了就会受到社会的猜忌和嫉妒,失败了则会使自己烦恼。因此,圣徒的劳动动机和目的理当是单单为着神的荣耀(soli Deo glpria)(林前10:31;弗6:5-8;西3:22-25)。
4:5 愚昧人……吃自己的肉:与4,6节的内容有所不同,指出过于贪婪虽然不好,但是懒惰也能够毁灭自己。若综合4-6节的内容,就是劳作本身并不是坏事,不好的只是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劳作。
4:7-12 7-8节斥责了共同体中自私的个人主义者将会落到何等下场;9-12节则对比说明了,在共同体里面互助互爱而得着的喜乐与平安。
4:8 到底是为谁呢:自私得尽乎冷酷的人,突然看到自己的本相而发出的呻吟。他的一切出于自私最终只给他带来了不安和痛苦。
4:9-12 当时,旅行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本文力言结伴旅行的益处,指出了互助何等的美事,传达 了共同体的喜乐与必要性。
4:9 两个人:并不是指字面意思上的两个人,而是指由许多人组成的共同体。同得美好的果效: 意指达到了目的。
4:10 举了在旅途中陷进坑里的例子。若这是在夜晚,就更加致命。此时,若有朋友在旁相助,是何等感恩之事。今天我们在人生旅程中,遭遇急难时,也需要能够相助的朋友。
4:11 巴勒斯坦的夜晚颇为寒冷。尤其是在旅途中独自露宿街头,则将更为难,此时,旁边若有能够一同分享的朋友,是何等庆幸的事!失败与诽谤,诱惑与疾病,会使我们的人生倍感寒冷。此时,我们切实地需要能够一同躺卧而驱逐寒冷的同伴(来3:13)。
4:12 巴勒斯坦的游人常常要面对来自强盗的威胁(路10:30)。三股合成的绳子:象征联合的力量。正因如此,越是接近末后的日子,教会就当越发努力聚集(来10:25)。我们所要面对的是仇敌更加剧烈,频烦的攻击(启12:12;帖后2:7;提后4:3约壹2:1)。
4:13-16 这一寓言可能是事实,也可能有人基于现实而编篡的。无论怎样,即便拥有至高权力的王,若不在共同体内接受他人的忠告和关爱,就会败亡。
4:13 有智慧的:智慧有诸多属性,在此指能够接纳谏言的,能够倾听别人劝告的谦卑。有智慧的人视朋友的忠告为“膏油和香料”(箴9:8,9;15:31,32;27:9)。此王虽已步入晚年,却不肯听从他人之劝。指出骄傲而独断专行的人是何等愚昧(王上12:8,13;伯32:9)。他身为君王与年势已高的人,却因骄傲:①变得愚昧;②饱尝孤独;③悲惨地被人夺去王位。须知,谦卑虽是社会的德行,但道德却是神的命令。
4:14 贫穷的:这位年青的少年刚从监牢中出来,却单凭智慧就作了一国之君。这虽然不易理解,却强调了智慧的伟大。
4:15-16 13-16节虽有微妙之处,却也反映了实际存在的真理。在人类共同体中,人可以靠着智慧大享亨通,但这也不是永恒绝对的。日光之下……不喜悦他:圣徒不仅要在日光之下,靠着智慧获取片刻的成功,更要凭神的智慧追求永恒天国的成功。在这种意义上,真正的圣徒比在世获得成功而暂时作王的少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