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箴言
JL-100333 09/04 420310:1-32 智慧人与愚蒙人的结果:本章与上文内容有所不同,主要是对比了义人与恶人,智慧人与愚蒙人,从不同角度谈到了这两类人的不同结果。古代社会,对恶人和义人,均有鲜明的界定,但是在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中这些概念却并不清晰,或者是常常很难明确界定何为善、何为恶。纵使这样,当今圣徒也应单单以基督为标杆,在这样的现实中,我们应分辨何为神所喜悦的事情,坚持不懈地走义路。
10:1-31 本文是本书的第三个部分,上文主要叙述了一般原则和结果,而本文则使用对偶句指出了关于智慧和愚蒙的具体例证。本文并不是按照某一特殊逻辑或主题来编排的,故不易严谨地分段。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作者,分为:①所罗门的箴言(10:1-29:27);②亚古珥的箴言(30:1-33);③利慕伊勒的箴言(31:1-31)。所罗门的箴言又根据编缉年代,分为所罗门时代的人所编缉的部分(10:1-24:34)和所罗门之后的人所编造的部分(25:1-29:27)。
10:1 箴言从家庭开始论及,这就使我们看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在神面前,圣徒的家庭与教会具有同样的概念。我们须铭记,本节所收录箴言的第一对象是一个家庭的子女。此训诲与十诫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第一诫命——孝敬父母相通。父亲与母亲均是指父母,用此文法避免了重复。智慧之子:之所以成为父母的喜乐,是因为智慧蕴含着生命、良善与卓越的道德,这样的美德可荣耀父母。
10:2 不义之财:指用不义的方法获取的财宝。若有人依靠世上的财宝,必会经历失去钱财所带来的绝望,不义之财自然更甚。耶稣曾教导说,当以悔改的心将不义之财用于交友,以此来预备灭亡之日(路16:9)。
10:3 不使义人受饥饿:诗篇的作者曾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诗37:25)。耶稣也曾应许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我们不能过于简化这些话语,因为有很多例子表明,义人的生活反而会经历更多的艰辛。若有人在这一切艰难中,依然珍藏生命的深远意义,其生命就比在罪恶中安稳度日的人,更加丰盛 。
10:4 手懒的:指“松弛的手”;手勤的:指“忙碌、紧张的手”。各种环境因素自然也是导致贫穷的原因,但放荡与懒惰是更主要的原因。怀着虔诚而质朴的心,努力诚实地劳作,必不会面对贫乏。
10:6 强暴蒙蔽恶人的口:若考虑与上半节的对应关系,亦可译为“强暴遮盖恶人的口”。麻疯病人会遮掩口(利13:45),而且吊丧的时候也会蒙脸(结24:17),蒙哈曼的脸正是表示死亡已临到了他(斯7:8)。本节强调的是,恶人用以谋害他人的一切诡计,最终将临到他自己(加6:7,8)。
10:7 上节描述了义人与恶人的现世生活,本节则描绘了过世之后的事。生前行恶的人,会使活人毛骨悚然,他们要么会遗臭万年,要么就永远不被人所记念。与此相反,“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但12:3)。
10:9 行正直路的:七十士译本译为“为人纯朴”,不隐藏或不忌讳什么。耶稣也称赞孩童般纯洁的心灵(太18:1-4)。但是单靠纯洁的心灵,是不能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故耶稣也对门徒说当灵巧像蛇(太10:16)。没有智慧的纯洁不过是白痴,而没有纯洁的智慧是邪恶。
10:10 口里愚妄的,必致倾倒:七十士译本译成“坦率责备人的必带来和平”。这句话似乎不应该出现在此处,可能是沿用了8节的下半句。
10:11 生命的泉源:诗36:9称“主”为“生命的源头”。结47:1-12描绘了神圣的水从圣所流出,赐万物以生机的场面。耶稣也将圣灵比喻成“赐人永生的泉水”。与神相交并顺服其话语的人等于是从生命之泉汲水供给众人。
10:12 恨,能挑启争端:一切争端都起源于心中的憎恨。若这样的恨恶之情发展到极点,就会毫不犹豫地杀人。血腥的复仇会使人付上血的代价,这就导致了罪的恶性循环。因此,当该隐杀害亚伯时,神也禁止人直接复仇(创4:15)。耶稣曾宣告了当爱仇敌的惊人之语(太5:44),使徒保罗也曾说过善待仇敌,好比将炭火堆在其头上(罗12:20)。归根结底,这句话意味着,我们尚在作仇敌之时耶稣为我们而死,我们既然在耶稣里面,有时就当为所有人接受逼迫与牺牲。这也意味着最后的审判权还是在神那里。但是,盲目的服从邪恶势力却不是美德。相反,正确的信仰态度,是勇敢地对抗恶势力。只是我们须察看展开争战的内在动机与对抗方式是否合乎神的旨意。
10:14 积存:指等候适当的时机而保存下来。有时最有智慧的作法就是保持沉默。沉默与慎重、慎思明辩息息相关。相反愚蠢的人因为不经思考就胡说一通,就陷入自己所设的网罗(9:13)。
10:15 穷人的贫乏是他的败坏:本节不单单是指物质上的穷乏者会败坏,也是指出灵性上穷乏的人所要遭遇的结果。
10:18 本节告诉我们,不能凭着人的外表或外在的行动来判断善恶。判断善恶的根据在于内在的动机与状态。我们不能说口蜜腹剑的人是良善的,应视之为伪善。耶稣也强调罪的根源乃是心灵(太5:8;12:34;15:18)。
10:22 并不加上忧虑:不义所带来的欢乐背后,总会尾随着不安与恐惧,但神所赐下来的祝福,却令人常常喜乐(腓4:4)。这句经文可译为“勿须人再辛苦”,因为神的应许是信实的,要毫无忧虑地凭着信心接受(太6:27)。
10:24 所怕的:惧怕是罪所带来的结果(创3:10),必伴随着刑罚(28:1)。现代人最为普遍的情绪,是不安和惧怕。不跟随真理的人正在重复亚当当年的作为,他没有承认自己的罪,也没有求恕,反而因惧怕而躲藏了起来。相反,与神有正确关系的人,即使是在患难之中也能刚强如狮子(约16:33)。
10:25 暴风:栩栩如生地描述了恶人必迅速灭亡。醉心于短暂快乐的人,丝毫不预备将来的灾难,就必忽然感到惊恐(3:25)。智慧人则预先预备灾难,其生命基石就是坚定的信仰,在患难中依然屹立不动(太7:24-27)。
10:29 神与彼列无法相和(林后6:15),因此神的真理对圣徒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房角石,对不顺服神的人而言则是使人跌倒的绊脚石(弗2:20 ;彼前2:6)。若有人听到真理——基督的福音,而没有接受基督为主,更是无法推诿自己的责任。路20:9-18是与本节相关的比喻。邪恶的园户们自始至终想要遮掩自己所作的恶,为了占据主人的地,甚至杀害了绊倒人的磐石——主人之子。然而,“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路20:17)。换言之,抵挡耶稣的人以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他们的胜利。但是,耶稣却复活了,他战胜所有仇敌而作了自己的身体就是教会的元首(弗4:15,16)。
10:30 恶人不得住在地上:?“地”是生活所需的最基本要素,但自从堕落之后,地就受了诅咒(创3:17),混乱与仇视充斥着这地。因此“客旅”这一词最为贴切地形容了那些怀着对于新地的盼望(彼后3:13)而生活在这地上的圣徒。亦即,永远的家既是在天上(林后5:2),就可以怀着寄居者的心态生活在这世界上。与此相反,恶人将这土地视为自己可赚取的全部机会,为了满足一己的欲望而倾注心血,最终却得不到寸草之地。
11:1-31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劝勉人在与邻舍的关系上行公义,比较了暴行与恶行,也特意谈到了智谋(4节)、作保(15节)、女子的贞德(16,22节)等问题。关于救恩的问题,本章清楚地指出了神为义人预备了永生的赏赐,而恶人的指望则必被死亡所败坏(诗49:14,15)。
11:1 诡诈的天平:公平的商业往来,是人们所当遵守的基本且重要的社会伦理。圣经多处记载了关于这一点的责备与劝告(利19:35,36;申25:13-16;结45:10等)。当时,可能处处泛滥着不公正的商业行为,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6:11;20:10)。
11:5 完全人:并非字面上的完美、全然无瑕之意。因为,亚当里的所有人,均是当受审判的罪人(罗5:15-17)。故此,完全人只是指在生活中顺服神话语的人(创6:9)。唯有靠着耶稣基督的恩典,圣徒才能达到完美(西1:28)。
11:8 圣经有几处记载了原想谋害义人的恶人,最终却掉进自己所挖的陷井的戏剧性场面(斯7:10;但6:24)。以色列百姓认为,义人必在地上蒙福,而陷入困境的人,是在偿付自己的罪价。这些过分简化的赏善惩恶思想,到了约伯这里就成为严重的问题。约伯说,有很多时候,恶人享通而义人却遭难,自己就是一例(伯12:6)。但神责备了约伯,之后却为他辩护说,约伯的患难并不单单来自罪恶,乃是出自神的护理(伯42:3,8)。这种思想到了新约时代就得到了深远的发展,耶稣也曾说天生的瞎子是为了显出“神的作为”(约9:1-3)<伯 绪论,认识神义论>。
11:13 往来传舌:指搬弄是非的人(利19:16),七十士译本译成“有两个舌头的人”。好诽谤人并不守秘密的人,不能得到别人的信赖,也不能与人深交。即使知道别人的缺点,我们也当尽量用爱心遮掩它。但这类人却凭空捏造谎言,散布谣言。传话的时候,最容易以讹传讹,且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11:14 智谋:也指“掌舵的技术”,“操航技术”,这里则指治理一个国家所需的智慧。 谋士多:一个人的知识或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地处理诸事。治理国家的时候,尤需明确分工。真正健全的社会,会使各样人才在各个领域得到认可并发挥其才华,出色的领袖是那些使每个人各尽其才,并且倾听他们的人。
11:17 耶稣曾说过,多蒙赦免的人的爱多(路7:47)。圣徒蒙受耶稣的大爱,因此必须以仁慈待人。与此相反,残忍的人会自已暴露内心的空虚。历史告诉我们,以残忍的方法达到预期目标的人,往往遭到残忍的报应。纵使巧妙地躲避了报应,他的邪恶灵魂也必会遭受沉重的痛苦。
11:22 如同金环带在猪鼻上:圣经将猪视为愚蠢的牲畜(利11:7;赛65:4;太7:6;彼后2:2)。本节通过这种直喻法,强调了女性的内在美(16节)。
11:24 圣经教导我们,施比受更为有福(太5:42;7:12)。但是,沉沦在罪恶的人,在一切问题上均会以自己为中心,不肯帮助不幸的邻舍。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服事他人。耶稣亲自作了我们的榜样(约12:23-25),他教训跟随自己的众人说,当过施予的生活(太5:42;路14:26)。圣徒既以耶稣基督为主,就当虚怀若谷,以致能够丢弃万事,看作粪土(腓3:8)。
11:26 屯粮不卖的:指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的行为。当时,一些认钱不认人的财主们,似乎大量购进粮食等生活用品,待出现缺货现象时,才拿出去卖。阿摩司也曾辛辣地批评这种腐败现象(摩8:4)。
11:28 倚仗钱财的背后隐藏着放荡与安逸等邪恶态度,这些人就像衰败的树叶。相反,以神为主的人,就像一棵树栽在溪水边,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诗1:3;92:13;赛66:14)。
11:31 “尚且受报”有两种解释:第一,是指“得赏赐”,倘若如此,本节就是指义人与恶人将要受到截然相反的报应。第二,是指“受审判”,倘若如此,本节则指“义人尚且根据其所行受报,何况是恶人呢?”。本书采用后一种解释。即世上的所有人皆会因自己所犯的罪而受罚,在神的绝对公义面前,所有人都必受到审判。只有藉着耶稣基督代赎的恩典,才能免受惩罚(罗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