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编辑总结:"学渣"在美读大学--会把孩子教傻的不是基础教育,而是观念
Oskarlre-1300 01/15 137494.0/6
前两天有好几个好友转发了“"状元"在美读大学:现在的基础教育会把孩子教傻的”一文(链接: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915411808&owner=234300405)。我自己不是状元,也没九所大学求着录取我。事实上,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偏科学渣:国内语文不错的同时数学150分的卷子只能考38分。以至于老师当时下结论是我高考没啥希望。。。后来来了美国后因为当美军打仗的缘故,一个本科读了8年。。。上大学后继续延续理科奇差的习惯--物理作业基本是我家领导给我参考的(领导是理科博士。。。)。。。噢,我本科GPA 2.97...甚至不够研究生的最低申请标准。。。
不过。。。偶本科的时候读了24个研究生学分(30个硕士毕业)做了研究生一般才做的tutor program manager啥的。最后老师还是破格把我留校读了硕士。(需要找dean wave GPA 要求)
然后我拿着我的小研究报告去哈佛忽悠了一下后,9个月以3.91的GPA 溜达的去当了一个小米国公务员。。。
当然,我这个绝对是特例,并不具有普遍参考意义,但是好歹我在米国大学里泡的时间(full time part time, contin. ed.等等加起来)超过绝大多数同学,而且鉴于我本科换过三次专业(从工科EE到商科旅管到文科汉语语言学)偶觉得至少偶见过足够猪跑可以唠叨唠叨。
首先,我必须强调:
我非常感谢我在中国受到的基础教育(小学--初中)。every bit of it. 而且我希望我的子女继续接受中国的初级基础教育。这并不表示我对高中和大学教育表示赞同,甚至可以说,系统性的基础教育也许的确让不少天才(或者我这种偏科的)很难受。但是它却保证了大多数学生有对科学,世界的基本认知。对于一个人口庞大,整体教育水平并不算高的社会来说。培养大家都认字接受基本系统教育,比集中力量培养几个“大师”有意义的多,也更能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即使我是一个学渣,但是国内所谓“填鸭式”的教学和机械性的训练也使得我在日常中省下了更多的时间。我仅在中国接受过初中教育的水平来说,加上美国高中的一点微积分就足以让我在GRE数学部分里得到一个过得去的成绩了(我老G数学只是85%,给大家丢脸了。。。)没有这些训练,我能考到这个成绩根本不可能。
其次,因为我自己热心公益(给自己贴贴金),一直在美国幼儿园到初中里当各种助教(双语的或者学科的),也目睹了美国公立学校里教育的现状。这更是让我确定了我的想法:
“美国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基础教育可不是其中之一。美国成天说自己的素质教育创新第一,中国也有样学样的整天说什么不知所谓的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能力。 这些人却不想想创新能力是更多的和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是和教育形式相关?如果连手机都没见过,你发明个iPhone给我看看?你连微信这样的app都写不出来。无论中美或者任何一个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只会随着人均生活水平、大众科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提高,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更不会是取消考试带来的。应试教育和创新教育并不矛盾。最简单的,可以在基础教育中增加批判思维能力的训练,强调“实证+逻辑”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并体现在考试中。考试形式和内容倒是可以向美国学习,比如高考作文采取批判写作形式,而不是采取培养文傻的话题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实质上鼓励了以偏概全、“以小见大”的《读者》体的泛滥。从这点上我看教育部的老爷们就是被“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这种骗人的陈词滥调说教给洗脑了。学习已有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因为这样才不至于重新发明车轮。你们话题作文不是喜欢举例子吗?我保证你连一个不学习就创新的例外也找不到。想站在巨人肩膀上,你首先得爬上去吧?没有掌握已有知识,谈何创新?”
话题扯的有点远了。 本来只想根据原文扯扯的,不过不说上面的话就没法评判原文。 毕竟原文的话题针对的是基础教育。
原文里提到:“今天接到一个妹妹的电话,她刚查到了高考成绩,问我明天填志愿该填什么专业,她爸爸说金融工程好,以后去银行就业,收入稳定,要不要报金融工程?我要怎么告诉她呢?我自己为了选择我的专业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思考,到现在还没有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下一个定论,我怎么样告诉她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快速地判断学什么专业好呢? 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 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 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
事实上我估计出国的同学(尤其是读博读硕的同学)都经常会遇到国内的这种咨询。我自己也是,但是仅从国内同学父母对这种思路的茫然就认为 ”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是”中国的教育“导致的,我个人认为有失偏颇。
原因很简单: 你去问问申请大学的美国同学他们知道自己申请的是什么么? 如果他们真的知道你说的那些问题,美国大学总体drop out rate 平均下来接近50%又是为什么?
其实答案也很明显,和教育无关,是学生缺乏选择的同时,人生被家长过分的限制。而这一切还有一个关键理由:成本。
这就涉及到了原文的第一部分 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里我要加一句。 如果他们家里足够有钱 或者自己足够心狠导致没有牵绊的话。
原作者提到”美国人一般会转行很多次,这也是他们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但是一般对于东亚人来说,重头开始总被认为是特别困难而且丢人的。”
这是为什么,因为东亚人认为一个人在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社会里,都要给予社会价值。而一个人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往往是一个家庭承担不起的,而社会里大量个体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过程中消耗的总资源则是社会承担不起的。
我深刻的被触动是一个姐们问过我一个问题,她在工作和读博之间犹豫,我认为她很喜欢读书,也善于钻研,因此鼓励她读博,直到她说出了那句话:
“我父亲是老三届,40多才生的我,一个博士至少5,6年,这个期间我还不怎么赚钱。我家也不富裕。如果我读书过程中我爸不在了,我就算毕业也会因为没有尽孝后悔一辈子的。”
当时我就无语了。个人的兴趣,想做的事情和自己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优先选择哪个?
同样,美国的人均资源能保证我三换专业,但中国的人均资源就那么多,强行要求这样是否现实呢?
说现在感觉不明显,当年我岳母兄弟三人,她是唯一的女孩,家里又需要人帮忙,所以家里把能上初中的机会留给了两个男孩。导致我岳母一辈子是小学文化。虽然她后来养了两个女博士。人到今天也非常聪明。但是她从人生角度来看已经错过了她想做的事情,上学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每个人并不平等,手里的牌不一样,有些人为生存挣扎的时候,另一些人这在追求最大的发展。这都没错。 唯一有错的是,告诉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会成功” 这其实等于“胡不食肉糜”
另外说一句,原文中“美国富人总觉得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低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爱学的,他们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必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的富人才敢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糊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 是正确的。 制定游戏规则永远比遵守游戏规则高端和有利。
但是请看好,原文是 “美国富人” 穷人呢? 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 中国教育也许扼杀了天才和淘汰了傻瓜。 但是培养的都是A-C 等级的人,并可以被社会使用。 而美国所谓的“素质教育”培养了1%的天才同时,学废了99%的人(甚至少于D)这些人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 亚洲人作为整体一直在美国社会里保持整体最高收入水平,why? 因为他们学的都是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虽然对第一部分有不同意见。但是第二部分千万不要继承父母不成功的思维模式 我却非常同意。不过出发点却不一样。
我很赞同文中提到的”我认识的大多数同龄人,都处在父母粗暴的人生规划之下,从小学这学那是父母决定的,选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是父母决定的,大学毕业马上读研究生或者考公务员是父母决定的,跟哪个女生在一起也是父母决定的… 那人生到底还有多少是自己的?“
但是他的解决方案却是和第一步相扣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却忽略了”这个人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我个人的解决思路则是:在可见的范围内观察和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尝试。观察父母及身边学长的成败。做出自己的结论并走一条尽量共赢的路。 在走前永远要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及是否愿意承受相应的代价。
无论是谁,再没钱的人当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都可以去做做职业性格测试。或者多接触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比如参加各种论坛和聚会)而不是天天打游戏或者看图片,问问他们的成长轨迹和新的。 至于有钱的可以禅修、去休学、去打工、去旅游。。。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让自己的内心走出喧嚣的环境,自习地听清楚内心的呼声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再去做事读书。再去花时间培养自己那一方面所需要的所有素养,而不是相反。
原文这段结束时候写的一部分我非常同意,这里也再转述一下:
”对于父母的建议,很多当然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但不要在自己独立思考判断之前就全盘照收,除非你不想发展得更好,只想复制你父辈的人生轨迹。父母永远都是为你好,没错!但是父母永远都不知道什么选择对你最好!做为司机的你,做为棋手的你,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自己手握方向盘、自己谋划大的棋局,而不是和父母一起握着方向盘、在争吵声中落棋…“
文中第三部分说的是“大学,不仅仅只是学好专业那么简单” 这句话我非常同意。因为从大学开始,一个有心人就应该建立自己的人脉。尝试把所学的运用到社会中,并试图根据自己的能力,家庭背景等给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方向定位。还有最重要的--谈恋爱。(学会和异性互动的同时分辨适合于自己性格家庭背景的异性)
不过我觉得由于系统设计原因,中国大学教育非常缺乏上面说的几点。
我记得我和朋友探讨时候说过,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功就在于在小学初中这种吸纳最强的时期给予了最完整的系统性通识教育的同时。最失败之处就是在最需要学习分析和判断的时期(高中大学)延续了基础教育的僵化和死板。。。说白了,高中以后的学科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在一个社会大分工的今天我们不需要每样都精通的人,这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一个对基础有了解,有科学素养(而不是宗教式科学崇拜)同时对某一方向有专精的人才是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对于大多数18岁的学生来说,大学的目的应该是创造尝试的条件,培养学生对整个社会体系的了解和对知识的兴趣。 而不是继续死板的集团性管理。 我对军训没意见,学习工业化社会的纪律性么。 不过对后面什么熄灯,禁止研究生结婚生孩子啥的就很不屑了。 这是成年的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不是小孩子,你干嘛还像小孩子一样在管? 没有意义的同时你也管不住?不信?中国每年1400万人流里多少是女大学生贡献的自己去查。
堵不如疏,面对成人就要用成人的思维。 让他们知道自己要为自己负责。把一个人当孩子这个人就会行为总像个孩子,不会长大的。
至于文中提到“在美国的大学毕业要求里,每个学生通常都必须修满定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课程,这三个领域也是构成一个人知识系统的基本分类,如果任何一个人,没有在这些领域都有过较好的教育,都很难称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我觉得这是因为美国大学之前没干别的,全去玩了啊。。。从中国教育系统出来的筒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已经是刚刚的了。 补补艺术就好了。(话说我很崇拜85后啊,例如 @周旸 啊 @刘聪Jessica 啊 @岳媛lulu~ 啊 @张霁 啊 。。。都是一群会多才多艺会乐器的筒子啊)我是既不会乐器也不识谱,更不会花花的艺术渣啊。。。唯一能做的就是写歌词有木有。。。自卑ing...
回到话题,我觉得这些领域的通识并不是为了做所谓的领导者。事实上,我很讨厌美国这边动不动就各种leadership的叨叨。 军队里最讨厌的也是 too much talker too few doer. 所谓领导力,更多的应该是实干的跟我上,而不是指手画脚的给我上。 有实绩,大家自然愿意和你走。这些领域的通识是你可以加深对世界的了解,最后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
我很欣赏对各科知识贪得无厌的人,我自己也是。但是这并不是为了我成为什么领导者或者成功的人。而是我愿意去了解学习这个世界,这让我能更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发展方向。这样会让我很开心。 that's all.
文中还提到了“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气力提高自己的GPA,这样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从一个懵懂的高中生,到进入职场,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有好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领导能力(包括演讲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你是否敢于挑战权威,永远保持冷静客观?尤其是在国内上学的学生们,更应该特别小心地呵护自己地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否则将造成非常大的遗憾)、写作能力、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素养… 其中的每一项都非常的重要,而且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严重欠缺的。”
我个人觉得基本正确,不过动不动就说 “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 很无聊。 因为这玩意不是被扼杀的,而是自己放弃的。 所谓来美国一个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就不会扼杀么? 看看这个想法本身是否客观是否批判? 所以说,不过是被谁洗而已。
文中所提到的解决思路如“好好地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吧!给自己一个阅读和锻炼的计划;去勇敢地开口和陌生人交谈,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去积极地参与几个有意义的社团,或者组建一个自己的社团;去旁听各类入门的课程,打开自己的知识面;去逼自己跳出舒适圈,不要交那么多的酒肉朋友,独立地应对挑战,并且和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吧;去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吧“
我个人建议还是我在上面提到的:
量力而为。 在可见的范围内观察和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尝试。观察父母及身边学长的成败。做出自己的结论并走一条尽量共赢的路。
不要因为别人做什么(如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自己也就盲目跟风去做。
记住,你不是文艺女青年的话就不用去西藏搭车然后用打炮清洗自己的心灵。。。
至于这个部分最后提到的”我尽量避免过多和中国学生“扎堆”“ 我个人也持不同意见。 这在我原来老文 O编辑总结: 关于华人如何融入美国人的圈子(链接: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870790291&owner=241551763)提到过。 这里不多陈述。
其他的如”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理解华大里的国际学生们背后的文化,去感受基督教、天主、摩门教徒们的信仰,利用交流访问、会议、采访、背包旅行各种机会,去到20多个国家,认识当地的人,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只想说,无论原作者你觉得不需要怎么花钱。你本身做这些事的成本是中国绝大多数人承担不起的。 所以我很赞赏你的开拓精神。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榜样,那么社会是无法承受的。 当然,对于有条件的同学,我则要说,像这哥们学习。 对你没坏处。
原文的第四部分是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自己没好处
其实作者却没说清,为什么重视个人主义的西方却一致在强调team work (在美国上学的中国同学一定有感触,美国大学的各种课里强调teamwork, 可是能力很强的中国同学一般都被猪一样的队友搞的头晕脑胀,甚至需要一个人干全组的活,不时感叹,没队伍多好),而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教育系统陪培养了完全不懂合作,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学生呢?
作者的答案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机制让我们一直参与非常盲目狭隘而且没有意义的分数攀比,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训就是现在学生的体质的严重下滑和近视的大规模发生。心理上,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还有更多的人为了一些情感上的问题选择自杀。。。”
我个人却持不同观点。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全盘否定作者的原观点。分数鉴定制所产生的攀比心理是资源紧缺社会里的一个典型表现。也是不少人的前进动力之一。(虽然这个动力不一定是啥好事情) 这个攀比并不只是学生,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起了非常差的作用。 “邻居家的孩子”的痛苦我估计和我一样的学渣们都有体会吧? (我家领导体会不到,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她只做过一次年级第二,第一是她孪生姐姐。。。)不过幸好自己是有想法的小学渣,所以我很早就学会了对老妈的比较左耳进右耳出。 再说就出王牌: “别人家孩子分数高,找别人家孩子当儿子,别找我。”
当然,偶还是比较彪悍的,而且有从小被打出来的抗击打能力。 所以细皮嫩肉的同学不要盲目学我。。。
我从小就给了自己两个标准,后来觉得对自己帮助很大:
1. 每次考试后和自己进行比较,我是否比上一次有进步
2. 这门课里教授的知识我理解了多少,能否变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运用?
熟悉我的朋友都会觉得我很能忽悠,也得益我自己一直在拿这两个标准要求自己,任何我学的东西我都要求自己能尽量深入浅出的给不懂的人讲会(从中国初中的时候我就开始这么做,来美国以后也是)并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我在讲述过程中他们提出的问题(尤其是我不能回答的问题)也是我自己继续学习的动力。
说到这里大概朋友能猜出我的哲学流派了。 正确,我是阳明心学的粉丝 :-P “知行合一”是我学习的动力。
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将知识运用进生活,不断修正,领悟并提高,使我能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自己,是我不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我能看到很多人学历比我高,学的比我好,但是求知欲却远远不如我,因为对他们来说,知识是负担,是责任。而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明确的兴趣目的:
我对军事感兴趣,所以去当兵,而且是作战部队里的战地工兵,参加实战,可以让我更好的体会和观察战争。
我对社会运行感兴趣,所以当了劳工部的联邦探员,能让我更好的观察社会的运行。
我对汉语博大精深感兴趣,所以我学了汉语语言学硕士。。。
我不知道我以后还会对什么感兴趣,但我知道,我感兴趣的就会去尽力去了解。
我并不求自己最后能达到什么圣人境界,我只知道,我在学习世界过程中了解完善自己,就够了。万物有始有终,人终有一死,能在走的时候对自己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就够了。:-)
跑题说了半天自己,回到原话题。
原作者说的情况其实说白了就是中国的教育竞争机制导致学生从小把自己的同学乃至每个人都看成了竞争对手。这点从同学会里就知道,全班学习最好的几个关系一般都不怎么样(除非他们是恋人,兄妹或者基友。。。)毕业后也不会和大家经常联系。而关系最好的反而往往是班里中游乃至中下游的同学,因为分数竞争对自己的影响不大。
当然,有那种天才型睡觉也能学好,没事就和大家打成一片的高富帅。。。我只有跪舔的份,人和人是有差距的我承认。。。(话说我米国高中微积分课同桌是个加拿大帅哥,这哥们上课就睡觉,考试就是A,是魁北克人,说法语和英语,后来自学中文跑天大和复旦交流,这哥们足球还踢得好,最后娶了个CBC(加拿大出生的华裔)做老婆,接手了老爸的公司。。。这种人,我只能说,土豪,我们继续做朋友吧。。。)
这种氛围下出来的所谓“精英”其实是敌视合作的。这些人往往认为自己能搞定一切,看不起“比他差”(他自认的)的人的同时往往嫉妒“比他好“的人。极端一些的,更有我如果过不好,TMd 谁都甭想过好,我过的好,谁都甭想过的比我好的心理。 这些人也是原文作者说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事实上,中国社会里很多时候还是鼓励这种人的,看看“杜拉拉升职记”里就知道。 但这是一种短视的利己主义。很简单一个道理,你再强一天只有24小时,你再聪明也必有一失。 你再强壮如兰博遇到全民动员搜山也要跪。 人类最强的力量不是个体,而是组织。一个运行良好的组织能成倍数的放大本不强壮的个体效应。这也是为啥我基本不信某些抗议是“自发”的还能和部队对抗,一个广场里放个1万人,给我500训练良好的士兵配合,不用枪械只用冷兵器我都能迅速镇暴。 这不是玩笑,阿布格莱布中央监狱里当年最高关押人员数接近3万,驻守部队也就700人。几次暴动我们都能迅速镇压凭的就是组织的力量。
那么如何在组织里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是个人主义。即最大程度的为组织发挥自己的特点。 人和人都是不同的,利用不同的长处互相合作才能使得一个组织得到更大的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学校里明知很多项目让学生单干会更好非要搞合作的原因。 也是习惯了单打独斗,靠beat others得到优越感的中国好学生不适应的原因所在。
你再牛X,也要用傻X能听懂的语言帮助傻X一起完成整个项目。 如果你觉得你牛X不和傻X合作,那你和傻X一样会得F。 这就是社会的现实。 懂得看到别人的长处并与之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是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 也应是我们教育系统培训的目的所在。
至于文章最后提到的“我在美国的体会是怎样的呢?我的国际研究课上有不少同学,他们在朝鲜进行过食品援助,他们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筹集物资善款,他们去非洲帮助难民解决用水问题… 这些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真的让我倍受感动,尽管很多人是出于自己的信仰去实现他们的善举,但不管信仰如何,这样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做真、善、美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就还有希望。我在云南看到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几乎完全过着原始人的生活的时候,深深地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么远… 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为自己没考上一本苦恼,那边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个大问题。”
我只能说,同学,成本,成本问题,你同学能去非洲是因为他们能买的起去非洲的机票,问题是他们想过并能说清楚,非洲的贫穷是因为他们在这个国际经济结构中占什么地位么? 如果不能,那再解决有意义么?治标不治本? 中国今天云南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但是如果你倒回几十年前,中国多少人一年只能洗一次澡?没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洗澡的基础么? 联合国的确完成了千年发展目标中把地球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问题是,那一半全是一个国家提供的--中国。(同时全世界其他第三世界地区贫困人口是增加的) 这是公益的力量么? 答案不是。而是埋头苦干和发展工业化的力量。
原文作者提到“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快乐,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要么直接取悦自己(比如游戏、吃喝),要么避免让自己陷于不快(比如赔偿、减肥)… 但是你们想过人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哪里吗?人的终极幸福感来自于感觉到被爱和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亲自参与公益,不去亲自帮助那么一两个人,我想这样的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没有办法体会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最伟大的幸福的追求,才会有屈原、鲁迅、南丁格尔、甘地这样的人像灯塔一样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这样的幸福,可不是豪华的汽车别墅和万贯财富可以比拟的。”
我也想问一句,你做公益的前提是否是不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做大的改变,如果让你放弃你现在拥有的一切,把自己的家产全部分享给最穷的同学们的同时改变社会不公正的分配基础,让他们生活更好些你会做么? 如果不会,你的公益是在做什么?看着他们感激的眼泪让自己感觉幸福?还是嗟,来食?
就像不少人一方面说我热心参加公益教育,一方面大骂不应让外地孩子进京参加高考挤占北京考生份额一样。。。
也就像某些人热心参与地球一小时,却对自己学校体育馆连年彻夜开灯熟视无睹一样。
小清新无过于此。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说他去做公益不对,而是希望做公益的人多想想,一方面利用系统的剪刀差得到了额外的资源,然后把一点点分出来给被压榨的群体,然后还说,啊我多么幸福。这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么?
与其这样,不如照实说,我们占据了更多的资源,退还一部分是应该的。不需要谢,这会让我心安些更好一些。
至于其他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我无意评判。只希望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学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并从中感受到美好,并传递给下一代。
仅此而已
完
不过。。。偶本科的时候读了24个研究生学分(30个硕士毕业)做了研究生一般才做的tutor program manager啥的。最后老师还是破格把我留校读了硕士。(需要找dean wave GPA 要求)
然后我拿着我的小研究报告去哈佛忽悠了一下后,9个月以3.91的GPA 溜达的去当了一个小米国公务员。。。
当然,我这个绝对是特例,并不具有普遍参考意义,但是好歹我在米国大学里泡的时间(full time part time, contin. ed.等等加起来)超过绝大多数同学,而且鉴于我本科换过三次专业(从工科EE到商科旅管到文科汉语语言学)偶觉得至少偶见过足够猪跑可以唠叨唠叨。
首先,我必须强调:
我非常感谢我在中国受到的基础教育(小学--初中)。every bit of it. 而且我希望我的子女继续接受中国的初级基础教育。这并不表示我对高中和大学教育表示赞同,甚至可以说,系统性的基础教育也许的确让不少天才(或者我这种偏科的)很难受。但是它却保证了大多数学生有对科学,世界的基本认知。对于一个人口庞大,整体教育水平并不算高的社会来说。培养大家都认字接受基本系统教育,比集中力量培养几个“大师”有意义的多,也更能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即使我是一个学渣,但是国内所谓“填鸭式”的教学和机械性的训练也使得我在日常中省下了更多的时间。我仅在中国接受过初中教育的水平来说,加上美国高中的一点微积分就足以让我在GRE数学部分里得到一个过得去的成绩了(我老G数学只是85%,给大家丢脸了。。。)没有这些训练,我能考到这个成绩根本不可能。
其次,因为我自己热心公益(给自己贴贴金),一直在美国幼儿园到初中里当各种助教(双语的或者学科的),也目睹了美国公立学校里教育的现状。这更是让我确定了我的想法:
“美国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基础教育可不是其中之一。美国成天说自己的素质教育创新第一,中国也有样学样的整天说什么不知所谓的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能力。 这些人却不想想创新能力是更多的和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是和教育形式相关?如果连手机都没见过,你发明个iPhone给我看看?你连微信这样的app都写不出来。无论中美或者任何一个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只会随着人均生活水平、大众科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提高,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更不会是取消考试带来的。应试教育和创新教育并不矛盾。最简单的,可以在基础教育中增加批判思维能力的训练,强调“实证+逻辑”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并体现在考试中。考试形式和内容倒是可以向美国学习,比如高考作文采取批判写作形式,而不是采取培养文傻的话题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实质上鼓励了以偏概全、“以小见大”的《读者》体的泛滥。从这点上我看教育部的老爷们就是被“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这种骗人的陈词滥调说教给洗脑了。学习已有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因为这样才不至于重新发明车轮。你们话题作文不是喜欢举例子吗?我保证你连一个不学习就创新的例外也找不到。想站在巨人肩膀上,你首先得爬上去吧?没有掌握已有知识,谈何创新?”
话题扯的有点远了。 本来只想根据原文扯扯的,不过不说上面的话就没法评判原文。 毕竟原文的话题针对的是基础教育。
原文里提到:“今天接到一个妹妹的电话,她刚查到了高考成绩,问我明天填志愿该填什么专业,她爸爸说金融工程好,以后去银行就业,收入稳定,要不要报金融工程?我要怎么告诉她呢?我自己为了选择我的专业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思考,到现在还没有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下一个定论,我怎么样告诉她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快速地判断学什么专业好呢? 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 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 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
事实上我估计出国的同学(尤其是读博读硕的同学)都经常会遇到国内的这种咨询。我自己也是,但是仅从国内同学父母对这种思路的茫然就认为 ”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是”中国的教育“导致的,我个人认为有失偏颇。
原因很简单: 你去问问申请大学的美国同学他们知道自己申请的是什么么? 如果他们真的知道你说的那些问题,美国大学总体drop out rate 平均下来接近50%又是为什么?
其实答案也很明显,和教育无关,是学生缺乏选择的同时,人生被家长过分的限制。而这一切还有一个关键理由:成本。
这就涉及到了原文的第一部分 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里我要加一句。 如果他们家里足够有钱 或者自己足够心狠导致没有牵绊的话。
原作者提到”美国人一般会转行很多次,这也是他们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但是一般对于东亚人来说,重头开始总被认为是特别困难而且丢人的。”
这是为什么,因为东亚人认为一个人在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社会里,都要给予社会价值。而一个人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往往是一个家庭承担不起的,而社会里大量个体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过程中消耗的总资源则是社会承担不起的。
我深刻的被触动是一个姐们问过我一个问题,她在工作和读博之间犹豫,我认为她很喜欢读书,也善于钻研,因此鼓励她读博,直到她说出了那句话:
“我父亲是老三届,40多才生的我,一个博士至少5,6年,这个期间我还不怎么赚钱。我家也不富裕。如果我读书过程中我爸不在了,我就算毕业也会因为没有尽孝后悔一辈子的。”
当时我就无语了。个人的兴趣,想做的事情和自己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优先选择哪个?
同样,美国的人均资源能保证我三换专业,但中国的人均资源就那么多,强行要求这样是否现实呢?
说现在感觉不明显,当年我岳母兄弟三人,她是唯一的女孩,家里又需要人帮忙,所以家里把能上初中的机会留给了两个男孩。导致我岳母一辈子是小学文化。虽然她后来养了两个女博士。人到今天也非常聪明。但是她从人生角度来看已经错过了她想做的事情,上学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每个人并不平等,手里的牌不一样,有些人为生存挣扎的时候,另一些人这在追求最大的发展。这都没错。 唯一有错的是,告诉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会成功” 这其实等于“胡不食肉糜”
另外说一句,原文中“美国富人总觉得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低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爱学的,他们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必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的富人才敢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糊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 是正确的。 制定游戏规则永远比遵守游戏规则高端和有利。
但是请看好,原文是 “美国富人” 穷人呢? 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 中国教育也许扼杀了天才和淘汰了傻瓜。 但是培养的都是A-C 等级的人,并可以被社会使用。 而美国所谓的“素质教育”培养了1%的天才同时,学废了99%的人(甚至少于D)这些人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 亚洲人作为整体一直在美国社会里保持整体最高收入水平,why? 因为他们学的都是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虽然对第一部分有不同意见。但是第二部分千万不要继承父母不成功的思维模式 我却非常同意。不过出发点却不一样。
我很赞同文中提到的”我认识的大多数同龄人,都处在父母粗暴的人生规划之下,从小学这学那是父母决定的,选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是父母决定的,大学毕业马上读研究生或者考公务员是父母决定的,跟哪个女生在一起也是父母决定的… 那人生到底还有多少是自己的?“
但是他的解决方案却是和第一步相扣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却忽略了”这个人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我个人的解决思路则是:在可见的范围内观察和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尝试。观察父母及身边学长的成败。做出自己的结论并走一条尽量共赢的路。 在走前永远要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及是否愿意承受相应的代价。
无论是谁,再没钱的人当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都可以去做做职业性格测试。或者多接触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比如参加各种论坛和聚会)而不是天天打游戏或者看图片,问问他们的成长轨迹和新的。 至于有钱的可以禅修、去休学、去打工、去旅游。。。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让自己的内心走出喧嚣的环境,自习地听清楚内心的呼声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再去做事读书。再去花时间培养自己那一方面所需要的所有素养,而不是相反。
原文这段结束时候写的一部分我非常同意,这里也再转述一下:
”对于父母的建议,很多当然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但不要在自己独立思考判断之前就全盘照收,除非你不想发展得更好,只想复制你父辈的人生轨迹。父母永远都是为你好,没错!但是父母永远都不知道什么选择对你最好!做为司机的你,做为棋手的你,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自己手握方向盘、自己谋划大的棋局,而不是和父母一起握着方向盘、在争吵声中落棋…“
文中第三部分说的是“大学,不仅仅只是学好专业那么简单” 这句话我非常同意。因为从大学开始,一个有心人就应该建立自己的人脉。尝试把所学的运用到社会中,并试图根据自己的能力,家庭背景等给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方向定位。还有最重要的--谈恋爱。(学会和异性互动的同时分辨适合于自己性格家庭背景的异性)
不过我觉得由于系统设计原因,中国大学教育非常缺乏上面说的几点。
我记得我和朋友探讨时候说过,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功就在于在小学初中这种吸纳最强的时期给予了最完整的系统性通识教育的同时。最失败之处就是在最需要学习分析和判断的时期(高中大学)延续了基础教育的僵化和死板。。。说白了,高中以后的学科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在一个社会大分工的今天我们不需要每样都精通的人,这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一个对基础有了解,有科学素养(而不是宗教式科学崇拜)同时对某一方向有专精的人才是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对于大多数18岁的学生来说,大学的目的应该是创造尝试的条件,培养学生对整个社会体系的了解和对知识的兴趣。 而不是继续死板的集团性管理。 我对军训没意见,学习工业化社会的纪律性么。 不过对后面什么熄灯,禁止研究生结婚生孩子啥的就很不屑了。 这是成年的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不是小孩子,你干嘛还像小孩子一样在管? 没有意义的同时你也管不住?不信?中国每年1400万人流里多少是女大学生贡献的自己去查。
堵不如疏,面对成人就要用成人的思维。 让他们知道自己要为自己负责。把一个人当孩子这个人就会行为总像个孩子,不会长大的。
至于文中提到“在美国的大学毕业要求里,每个学生通常都必须修满定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课程,这三个领域也是构成一个人知识系统的基本分类,如果任何一个人,没有在这些领域都有过较好的教育,都很难称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我觉得这是因为美国大学之前没干别的,全去玩了啊。。。从中国教育系统出来的筒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已经是刚刚的了。 补补艺术就好了。(话说我很崇拜85后啊,例如 @周旸 啊 @刘聪Jessica 啊 @岳媛lulu~ 啊 @张霁 啊 。。。都是一群会多才多艺会乐器的筒子啊)我是既不会乐器也不识谱,更不会花花的艺术渣啊。。。唯一能做的就是写歌词有木有。。。自卑ing...
回到话题,我觉得这些领域的通识并不是为了做所谓的领导者。事实上,我很讨厌美国这边动不动就各种leadership的叨叨。 军队里最讨厌的也是 too much talker too few doer. 所谓领导力,更多的应该是实干的跟我上,而不是指手画脚的给我上。 有实绩,大家自然愿意和你走。这些领域的通识是你可以加深对世界的了解,最后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
我很欣赏对各科知识贪得无厌的人,我自己也是。但是这并不是为了我成为什么领导者或者成功的人。而是我愿意去了解学习这个世界,这让我能更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发展方向。这样会让我很开心。 that's all.
文中还提到了“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气力提高自己的GPA,这样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从一个懵懂的高中生,到进入职场,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有好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领导能力(包括演讲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你是否敢于挑战权威,永远保持冷静客观?尤其是在国内上学的学生们,更应该特别小心地呵护自己地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否则将造成非常大的遗憾)、写作能力、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素养… 其中的每一项都非常的重要,而且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严重欠缺的。”
我个人觉得基本正确,不过动不动就说 “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 很无聊。 因为这玩意不是被扼杀的,而是自己放弃的。 所谓来美国一个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就不会扼杀么? 看看这个想法本身是否客观是否批判? 所以说,不过是被谁洗而已。
文中所提到的解决思路如“好好地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吧!给自己一个阅读和锻炼的计划;去勇敢地开口和陌生人交谈,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去积极地参与几个有意义的社团,或者组建一个自己的社团;去旁听各类入门的课程,打开自己的知识面;去逼自己跳出舒适圈,不要交那么多的酒肉朋友,独立地应对挑战,并且和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吧;去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吧“
我个人建议还是我在上面提到的:
量力而为。 在可见的范围内观察和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尝试。观察父母及身边学长的成败。做出自己的结论并走一条尽量共赢的路。
不要因为别人做什么(如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自己也就盲目跟风去做。
记住,你不是文艺女青年的话就不用去西藏搭车然后用打炮清洗自己的心灵。。。
至于这个部分最后提到的”我尽量避免过多和中国学生“扎堆”“ 我个人也持不同意见。 这在我原来老文 O编辑总结: 关于华人如何融入美国人的圈子(链接: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870790291&owner=241551763)提到过。 这里不多陈述。
其他的如”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理解华大里的国际学生们背后的文化,去感受基督教、天主、摩门教徒们的信仰,利用交流访问、会议、采访、背包旅行各种机会,去到20多个国家,认识当地的人,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只想说,无论原作者你觉得不需要怎么花钱。你本身做这些事的成本是中国绝大多数人承担不起的。 所以我很赞赏你的开拓精神。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榜样,那么社会是无法承受的。 当然,对于有条件的同学,我则要说,像这哥们学习。 对你没坏处。
原文的第四部分是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自己没好处
其实作者却没说清,为什么重视个人主义的西方却一致在强调team work (在美国上学的中国同学一定有感触,美国大学的各种课里强调teamwork, 可是能力很强的中国同学一般都被猪一样的队友搞的头晕脑胀,甚至需要一个人干全组的活,不时感叹,没队伍多好),而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教育系统陪培养了完全不懂合作,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学生呢?
作者的答案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机制让我们一直参与非常盲目狭隘而且没有意义的分数攀比,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训就是现在学生的体质的严重下滑和近视的大规模发生。心理上,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还有更多的人为了一些情感上的问题选择自杀。。。”
我个人却持不同观点。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全盘否定作者的原观点。分数鉴定制所产生的攀比心理是资源紧缺社会里的一个典型表现。也是不少人的前进动力之一。(虽然这个动力不一定是啥好事情) 这个攀比并不只是学生,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起了非常差的作用。 “邻居家的孩子”的痛苦我估计和我一样的学渣们都有体会吧? (我家领导体会不到,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她只做过一次年级第二,第一是她孪生姐姐。。。)不过幸好自己是有想法的小学渣,所以我很早就学会了对老妈的比较左耳进右耳出。 再说就出王牌: “别人家孩子分数高,找别人家孩子当儿子,别找我。”
当然,偶还是比较彪悍的,而且有从小被打出来的抗击打能力。 所以细皮嫩肉的同学不要盲目学我。。。
我从小就给了自己两个标准,后来觉得对自己帮助很大:
1. 每次考试后和自己进行比较,我是否比上一次有进步
2. 这门课里教授的知识我理解了多少,能否变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运用?
熟悉我的朋友都会觉得我很能忽悠,也得益我自己一直在拿这两个标准要求自己,任何我学的东西我都要求自己能尽量深入浅出的给不懂的人讲会(从中国初中的时候我就开始这么做,来美国以后也是)并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我在讲述过程中他们提出的问题(尤其是我不能回答的问题)也是我自己继续学习的动力。
说到这里大概朋友能猜出我的哲学流派了。 正确,我是阳明心学的粉丝 :-P “知行合一”是我学习的动力。
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将知识运用进生活,不断修正,领悟并提高,使我能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自己,是我不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我能看到很多人学历比我高,学的比我好,但是求知欲却远远不如我,因为对他们来说,知识是负担,是责任。而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明确的兴趣目的:
我对军事感兴趣,所以去当兵,而且是作战部队里的战地工兵,参加实战,可以让我更好的体会和观察战争。
我对社会运行感兴趣,所以当了劳工部的联邦探员,能让我更好的观察社会的运行。
我对汉语博大精深感兴趣,所以我学了汉语语言学硕士。。。
我不知道我以后还会对什么感兴趣,但我知道,我感兴趣的就会去尽力去了解。
我并不求自己最后能达到什么圣人境界,我只知道,我在学习世界过程中了解完善自己,就够了。万物有始有终,人终有一死,能在走的时候对自己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就够了。:-)
跑题说了半天自己,回到原话题。
原作者说的情况其实说白了就是中国的教育竞争机制导致学生从小把自己的同学乃至每个人都看成了竞争对手。这点从同学会里就知道,全班学习最好的几个关系一般都不怎么样(除非他们是恋人,兄妹或者基友。。。)毕业后也不会和大家经常联系。而关系最好的反而往往是班里中游乃至中下游的同学,因为分数竞争对自己的影响不大。
当然,有那种天才型睡觉也能学好,没事就和大家打成一片的高富帅。。。我只有跪舔的份,人和人是有差距的我承认。。。(话说我米国高中微积分课同桌是个加拿大帅哥,这哥们上课就睡觉,考试就是A,是魁北克人,说法语和英语,后来自学中文跑天大和复旦交流,这哥们足球还踢得好,最后娶了个CBC(加拿大出生的华裔)做老婆,接手了老爸的公司。。。这种人,我只能说,土豪,我们继续做朋友吧。。。)
这种氛围下出来的所谓“精英”其实是敌视合作的。这些人往往认为自己能搞定一切,看不起“比他差”(他自认的)的人的同时往往嫉妒“比他好“的人。极端一些的,更有我如果过不好,TMd 谁都甭想过好,我过的好,谁都甭想过的比我好的心理。 这些人也是原文作者说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事实上,中国社会里很多时候还是鼓励这种人的,看看“杜拉拉升职记”里就知道。 但这是一种短视的利己主义。很简单一个道理,你再强一天只有24小时,你再聪明也必有一失。 你再强壮如兰博遇到全民动员搜山也要跪。 人类最强的力量不是个体,而是组织。一个运行良好的组织能成倍数的放大本不强壮的个体效应。这也是为啥我基本不信某些抗议是“自发”的还能和部队对抗,一个广场里放个1万人,给我500训练良好的士兵配合,不用枪械只用冷兵器我都能迅速镇暴。 这不是玩笑,阿布格莱布中央监狱里当年最高关押人员数接近3万,驻守部队也就700人。几次暴动我们都能迅速镇压凭的就是组织的力量。
那么如何在组织里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是个人主义。即最大程度的为组织发挥自己的特点。 人和人都是不同的,利用不同的长处互相合作才能使得一个组织得到更大的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学校里明知很多项目让学生单干会更好非要搞合作的原因。 也是习惯了单打独斗,靠beat others得到优越感的中国好学生不适应的原因所在。
你再牛X,也要用傻X能听懂的语言帮助傻X一起完成整个项目。 如果你觉得你牛X不和傻X合作,那你和傻X一样会得F。 这就是社会的现实。 懂得看到别人的长处并与之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是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 也应是我们教育系统培训的目的所在。
至于文章最后提到的“我在美国的体会是怎样的呢?我的国际研究课上有不少同学,他们在朝鲜进行过食品援助,他们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筹集物资善款,他们去非洲帮助难民解决用水问题… 这些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真的让我倍受感动,尽管很多人是出于自己的信仰去实现他们的善举,但不管信仰如何,这样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做真、善、美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就还有希望。我在云南看到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几乎完全过着原始人的生活的时候,深深地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么远… 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为自己没考上一本苦恼,那边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个大问题。”
我只能说,同学,成本,成本问题,你同学能去非洲是因为他们能买的起去非洲的机票,问题是他们想过并能说清楚,非洲的贫穷是因为他们在这个国际经济结构中占什么地位么? 如果不能,那再解决有意义么?治标不治本? 中国今天云南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但是如果你倒回几十年前,中国多少人一年只能洗一次澡?没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洗澡的基础么? 联合国的确完成了千年发展目标中把地球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问题是,那一半全是一个国家提供的--中国。(同时全世界其他第三世界地区贫困人口是增加的) 这是公益的力量么? 答案不是。而是埋头苦干和发展工业化的力量。
原文作者提到“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快乐,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要么直接取悦自己(比如游戏、吃喝),要么避免让自己陷于不快(比如赔偿、减肥)… 但是你们想过人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哪里吗?人的终极幸福感来自于感觉到被爱和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亲自参与公益,不去亲自帮助那么一两个人,我想这样的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没有办法体会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最伟大的幸福的追求,才会有屈原、鲁迅、南丁格尔、甘地这样的人像灯塔一样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这样的幸福,可不是豪华的汽车别墅和万贯财富可以比拟的。”
我也想问一句,你做公益的前提是否是不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做大的改变,如果让你放弃你现在拥有的一切,把自己的家产全部分享给最穷的同学们的同时改变社会不公正的分配基础,让他们生活更好些你会做么? 如果不会,你的公益是在做什么?看着他们感激的眼泪让自己感觉幸福?还是嗟,来食?
就像不少人一方面说我热心参加公益教育,一方面大骂不应让外地孩子进京参加高考挤占北京考生份额一样。。。
也就像某些人热心参与地球一小时,却对自己学校体育馆连年彻夜开灯熟视无睹一样。
小清新无过于此。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说他去做公益不对,而是希望做公益的人多想想,一方面利用系统的剪刀差得到了额外的资源,然后把一点点分出来给被压榨的群体,然后还说,啊我多么幸福。这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么?
与其这样,不如照实说,我们占据了更多的资源,退还一部分是应该的。不需要谢,这会让我心安些更好一些。
至于其他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我无意评判。只希望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学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并从中感受到美好,并传递给下一代。
仅此而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