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约伯记

JL-100333  07/12   1240  
4.0/1 

23:1-25 对朋友们浅显的诽谤,约伯曾详细地展开过辩论(21章)。但是,如同空转的轮子一样以利法又原地踏步地提出原先的论点(22章)。约伯就放弃与朋友们进行辩论,独自吐露了心中的隐情:①约伯不再抱怨和埋怨继续沉默的神,似乎要以忍耐与顺服的心进到神面前。这种态度反映了想要信靠神的主权与良善的意志;②对罪恶猖獗的世界他表示出深深的厌恶,表明了自己决非庇恶护罪的伪君子(24:1-17);③在一定程度上恶人的亨通的确是事实,这与他迫切的心愿相反,然而,他主张这一切背后,必有神的护理(24:18-25)。

23:3-9 约伯依然相信神的主权、公义和信实(4-7节)。然而,约伯的信心很快就被现实所笼罩。超越者神具有远超现实的能力,他是我们灵魂的锚,所以我们才能在现实的逆流中站立得稳(来6:19)。

23:3 惟愿我能知道在哪里可以寻见神:表现出约伯即便在极度肉体的痛苦、朋友们的诽谤及精神上的徬徨之中,也依靠神直到最后的信心。对他而言,神是最后的信靠对象,也是可以替自己伸冤的唯一审判官。若说对约伯有一些遗憾,就是约伯的“操之过急”。在苦难当中相信神的主权和神的美善而静静地寻求神旨意,这是何等美好的信仰态度!因为:①神完全知道我们的所有需求,并且在最适宜之时,满足我们的需求(太28:20;约2:25;腓4:19);②我们的信仰是基于神的恩典而非基于我们的知识(弗2:8)。

23:7 我必永远脱离那审判我的:在这里,审判者指神。这句话表明约伯对自己的无罪充满确信,并为了得到公正的裁判,渴望直接与神相见。

23:10 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苦难的目的在于试炼(诗12:6;赛1:25;耶6:29;9:7)。约伯决不能赞同朋友们“苦难来自对罪行的惩罚”这一呆板主张,如今却终于认识到了如此成熟的苦难观。苦难的意义或目的更加生动地启示给圣徒。因此,我们不必惧怕或回避苦难,乃是要积极地在自己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2:7,关于苦难>。

23:12 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语过于我需用的饮食:以利法曾断言约伯已“废弃了敬畏”(15:4),约伯却吐露他尽自己的力事奉了神。约伯的此番主张并非毫无根据,神也曾亲自肯定过这一点(1:1,8)。约伯的告白令我们联想到诗篇119篇的作者。为了使自己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合乎神的典章(诗119:105),他趁天未亮就呼求仰望神的话语(诗119:147),并因切慕主的命令而张口喘气(诗119:131)。

23:13 他心志已定:论到了神的不变性。不变性是神的属性:①神的计划及对宇宙的护理是不变的(弗1:10);②神依然恨恶罪(申25:16;诗5:4;箴15:9;路15:15)。神对罪永远怀有震怒;③神的拯救之旨意也是永远不变的。神欲拯救人类的护理在亘古之前就已在耶稣基督里被预定,并且得以成就(弗1:4,9)。

23:17 这是约伯对神的怨言,埋怨神没有在灾难临到他之前就拿走其性命,却使他目睹了灾难与痛苦现实。在对神的信仰与现实的痛苦中,约伯不断地争扎,这是因为他尚未完全领悟神允许苦难临到他的目的与满有慈悲的恩典。

24:1 全能者既定期……为何:?“期”是指神施行公义审判的日子,众先知(赛2:12;珥1:15;2:1,11)常以“耶和华的日子”来指这一天。在这非人道而残酷的时代(2节以下),约伯抱怨神竟然使这种现实得以持续。但是,约伯也并没有一味地抱怨,他的怨言之中蕴含着对将要临到的神之公义审判的强烈期待(24:20)。有人认为神的应许耽延了,但这只是因神以怜恤来恒久忍耐罪人(彼后3:9-13)。因此,圣徒都当常常仰望等待主的日子,并以预备的心时刻警醒(太25:1;13:33)。

24:2 挪移地界:意指滥用权力和力量而夺取他人之地。强者压榨,掠夺弱者是神最恨恶的罪行,是惹动神的咒诅与审判的直接原因(申27:17;士5:6) 。

24:5 如同野驴出到旷野:表明了贫穷人的困苦。在当时社会中,野驴提供重要的劳动力,必须早出晚归。同样,贫穷的人每日虽然辛苦劳作,却依然深陷穷苦当中。靠着旷野:与所作的劳动相比,收获甚少。因此他们很难摆脱贫富分化的恶性循环。

24:9 从母怀中抢夺孤儿:在2-8节,约伯暴露了时代的黑暗,亦即那些连最基本的衣食住问题都没有得到保障的穷乏软弱之人,不但没有受到保护,反而遭到凌虐与剥削。本节则描绘了无比凄惨、暗淡的光景。母怀: 意指母亲的乳房,这句话是指从母亲的怀抱中抢夺尚未断奶的婴孩卖为奴隶(王下4:1;尼5:5)。无论以前还是现在,社会中总有一群受凌辱的人们,教会应当格外关心这些人<诗10:14,救济的对象和方法>。因为具体体现基督大爱的途径就是给饥饿的人食物,给饥渴的人水喝(太5:43-48)。

24:12 2-12节与13-17节罗列了恶人的罪名与罪状,本节则指出了约伯罗列这些的目的。神却不理会那恶人的愚妄:为了辩护自己的立场,约伯列举了恶人猖獗、罪恶横流,无罪之人遭受痛苦的现实。就现实而言,神并不眷顾被苦待之人的困苦(2-11节),也并不阻止邪恶的行为(13-17节)。然而,我们也可以说约伯强烈盼望神的公义得以实现(24:20,24)。若亲身经历了恶人横行称霸而敬虔人却遭到逼迫与嘲笑的事,我们亦会发出“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为什么远离不救我?”的叹息(诗22:1)。然而,神以火焰般的眼睛一一鉴察着世界的每一角落(28:24;诗33:13;帖前2:4;来4:12;启1:14),必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提后4:14)。

24:13 又有人背弃光明:意指拒绝理性、良心、律法等神的光而专行恶事之徒 。他们与真理全然没有关系,且没有领悟到世上有真光(约1:9-11)。因此,他们不仅厌恶神,而且存心喜悦不义之事,并以肚腹为自己的神。

24:16 盗贼黑夜挖窟窿:古代巴勒斯坦人一般生活在帐棚或简单的房子,房子的窗户很小,大都以门闩牢牢地别住。相反,墙壁则以泥砖砌成,由太阳光晒干(4:19)。因此,当时的夜贼主要采用挖窟窿的方法来偷窃。

24:17 他们看早晨如幽暗:直译原文就是“因为对他们而言幽暗犹如早晨”。亦即,白昼很难盗取,而黑夜则易于活动,如同白昼一般。故本节暴露了所有恶人的内心。耶稣基督的真理之光光照人的良心。然而,恶人却因自己的邪恶行为而拒斥耶稣的光(约3:19,20)。

24:20 胎(怀他的母)要忘记他:有人认为“胎”就是指“地”,但大多数解经家认为这是指“怀他的母亲”。母亲对子女的爱强烈得近于盲目。虽然如此,恶人甚至被母亲所遗忘。

24:22-24 本文表明恶人发旺也只有在神的认可和主权之下才有可能成为事实,强调了神对人类历史的绝对主权。恶人的亨通取决于神的护理,这句话决不意味着神积极地认可或帮助恶人的行为,而是强调了在遭遇苦难与得享亨通的这一点上,恶人与义人毫无区别。

25:1-6 本文是比勒达的第三轮辩论,是朋友们的最后一次辩论:①就内容而言,比勒达扬弃了鲁莽的诽谤(22:5-9)或粗鄙的威胁(20:5-29),主张关于神之威严与人之卑贱的主题,影射诽谤了约伯;②就份量而言,本文明显地短于其他所有辩论(22:1-31:40)。

25:3 他的诸军岂能数算:象征神的无限能力。本节所论及的军队是指天使,圣经有不可胜数的军队指天使(诗68:17;来12:22),且说明天使有一定的位格与秩序。

25:6 何况如虫的人,如蛆的世人呢:这句经文让我们回想起人的全部堕落(total depravity)(耶17:9;罗3:4,10-15)。在辩论过程中,比勒达的认识似乎涉及了人的普遍罪性,并因而克制对约伯的论断。除了虫蛆之外,圣经常用“尘埃”(诗103:14),比空气还轻的存在(诗62:9)、草(赛40:6)、云雾(雅4:14)来比喻人的腐败或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