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约伯记
JL-100333 07/12 133921:1-34 本章既是约伯对琐法的第二辩作出的抗辩,也是对三个朋友的答辩。此辩论在本书所记录的约伯的所有辩论中占有独特的位置:①约伯专注于驳倒朋友的辩论,并没有祷告;②本文具备论辩的格式。约伯逐一指出朋友们的错误论证,从客观的角度进行驳斥。约伯在本文中的强烈主张如下:①“这世界充斥着各样矛盾”。在今生,恶人不但没有困境,反而常常得享繁荣、亨通(18节),从呱呱落地之日到进入坟墓之时都得享荣耀与尊贵(31-33节)。然而,圣徒不应当随从世上的风俗,而应当走在信仰的正道上。因为我们确信神的公义必然会得到实现(诗33:5;赛30:8;徒17:31;提后4:14);②“对任何人而言,人生都是无意义的”。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最终,所有人都必归到坟墓。既然人生是如此可怜,就不必因富贵安逸而欣喜,也不必因贫寒困苦而苦恼(23-26节)。面临如此虚妄的人生,圣徒决不应陷入悲观主义或逃避主义或享乐主义里面。作为心怀永恒盼望的人,在这世上应行走不属这世界的窄路(约8:23;18:36)。
21:3 说了以后,任凭你们嗤笑吧:约伯的口吻无比坚定、断然,本节含有以下内容。①约伯再也不想说服朋友们。虽然如此,约伯却认为有些部分必须要交待清楚,就想明确地表达出来;②约伯悖论性地要求朋友们节制,不必一味地嘲讽讥笑他;③约伯已厌倦了与朋友们继续争论,只求向神倾诉(4节)。
21:5 用手捂口:意指不可随意开口说话,要求朋友们静静聆听约伯的话。
21:7 琐法曾强辩说恶人在用尽强壮之力之前就遭灭亡(20:11)。对此,约伯反驳说很多时候都会长久地享受繁荣。强盛:意思接近“勇士”,与天使长“迦百列”同义。在这里,则包含着身体的强健与事业上的昌达。藉着亲身经历的困境,约伯更加看到了现实中的矛盾,并因此看破今世虚无与对来世的期待。
21:10 畜牧业是古代近东地区的主要生计来源,故以牛羊之数计算财富的多少。圣经多处应许敬畏耶和华之人将会拥有成群的子孙和不可胜数的牛羊(申28:4,18;诗144:12-15)。神将这些应许赐给以色列百姓的终极目的,是为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永恒救赎计划,而并不只是为要保障现世的祝福。约伯的朋友们未认识到这一点,一味地坚持敬虔人必得现世祝福的因果报应逻辑。与此相反,约伯则根据自己的经历,为混乱迷茫的世界秩序叹息。
21:15 全能者是谁?我们何必事奉他呢:这与埃及法老对摩西所说的话相仿(出5:2)。古往今来,那些将神视为满足属世需求的对象或将人高举在至高、绝对之位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这样的话。并且,对这些天性不愿认识神的不信之人而言,信仰或敬虔生活都只是无意义的时间浪费(罗1:28) 。
21:16 恶人所享受现世的富贵荣华并不是他们自身的能力或努力所结的果子,乃是因着神的护理。然而,恶人却认为自己的通达靠的是自己的努力,约伯主张恶人的价值观异于自己的价值观。“离我好远”这句也含有“距离甚远”的意思。不认识神的人认为自己很富饶,约伯却主张,自己虽身陷苦难,仍不同于他们。
21:19 神为恶人的儿女积蓄罪孽:在本章,为了暴露朋友们的主张是何等虚妄,约伯从多种角度提出反论。①当他们主张“恶人绝不能繁荣昌达,象风前的碎秸一样败亡”时, 约伯以普遍而客观的实例来陈述相反的意见(9-12节);②当朋友们提出“恶人夸胜只是暂时”时(20:5),约伯就辩驳说有些恶人即便是在坟墓中也得享安逸和富饶(32,33节);③于是朋友们就强辩“本人所未受到的刑罚会报应在儿女身上”,约伯在本节就是驳斥了这种主张。在出20:5;申5:9等处神曾说过“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然而,我们不能按照字面意义来理解这些话语。神警告人不可犯罪,意指父辈的错误行经会给子孙带去不好的影响,促使子孙也犯罪而受到惩罚。因为对罪的责任决不会转嫁于子孙身上,本人的罪行所带来的刑罚必须由本人来承担(结18:2-4)。
21:23-26 吐露死亡之虚无:基于对朋友之见的强烈反叛,约伯竟主张恶人常亨通,义人常受苦。然而,约伯的这种主张也是另一个极端。人生过于复杂微妙,难以用如此简单的逻辑来进行说明。虽然生活是如此千姿百态而难以解释,但“世人都必归于尘土”这一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这里,约伯吐露了传道书的作者曾感悟到的对必死人生的虚无感(传2:14)。
21:29 你们岂没有询问过路的人么:过路的行人因没有个人的利害关系,就可以不带偏见地进行判断,因此可向他们询问真情。这句话既指出三个朋友因果报应观的虚妄性,同时也劝告他们不可被固定的观念所束缚,乃要直面现实和人所处的情境。
21:33 在他以后去的更多:有人认为这句话说明了追悼有权势之人的送葬行列。这似乎是在讽刺甘愿重蹈恶人覆辙的愚蠢之举。世人的钦慕对象是藉着人的权术手腕而赚取富饶的人,并且趋之若鹜地追随其后。
22:1-40 约伯与朋友们的第三轮辩论:与前两轮辩论相比较,本文的特征如下:①内容上并没有其它的论点,似乎只是重复了以前的辩论;②约伯的辩论占有很大比重。琐法干脆就没有参与辩论,比勒达的辩论也只有6节(25:1-6),而约伯的最后辩论却长达6章(26-31节)。据推测,朋友们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而有所节制地进行了辩论:①他们自己开始认识到难以确信自己抽象而极端的理论;②他们单方面地严厉斥责了处于极度的病痛所折磨的约伯,对此可能略感自责;③他们有可能意识到了自己的论争如同轮胎空转(原地踏步)一样毫无进展。
22:1-30 以利法的第三轮辩论: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气上,本文似乎都只是聚集了以利法的第1,2次辩论:①首先,他陈述了一般神论之后就以尖锐的言词诽谤约伯(2-11节),具体地列举了约伯的罪状,仿佛是要确认约伯的罪过一样;②暴露出了强解神之奥秘的愚拙(12-20节)。约伯因神深不可测的行事而陷入了烦恼的深渊中(21:7),但以利法似乎把约伯这样的态度,看作是怀疑主义,甚至是不信仰的结果。③以利法以安慰者的姿态,劝约伯要悔改并与神和好(21-30节)。
22:2 智慧人但能有益于己:意指“智慧人也只能对己有益”。人自己所领悟、积累的智慧或许对己有益,对神却毫无益处。这句话说明了人的有限性。
22:3 你为人公义,岂叫全能者喜悦呢:为了驳斥约伯主张自己纯全的观点,以利法举出了神的属性,就是充满一切,毫无缺乏。不料反而暴露了他自相矛盾的观点,他曾说过神是不关心赏罚的神,继而却依然固执自己因果报应的信仰观(5节)。以利法所关注的只是以下三段论法,就是“苦难是犯罪的结果。你正在承受苦难,因此你必犯了罪。”神喜悦与自己的被造物人进行相交,并且当这种相交不能圆满进行时,甚至还会忧虑,这是源于神的主权之爱(番3:17;弗4:30)。我们应当像婴孩渴慕母奶一样,积极地寻求神的恩典(来11:6)。
22:5-9 以利法逐一陈述约伯的罪行,如同他自己亲眼目睹过一样。然而,这些罪行却与约伯毫无相干,约伯反而比任何人都努力行善与救济(31:16-23)。一言以蔽之,以利法为了保护自己狭隘无比的信念而掉进了论断、诬陷纯全弟兄的境地。
22:6 无故强了弟兄的物为当头:意指约伯以债务人的物为当头,以不正当方式借钱给人。这是以利法的诬蔑,与约伯的行为全然不同。不当的当头不仅犯了神的律法,同时也苦待了弟兄,为以色列社会所严禁(出22:22-27)。
22:9 在以色列社会,孤儿与寡妇是特殊的保护对象(申10:18;14:29)。因此,使他们蒙冤是最严重的社会罪恶之一,理当受到审判(出22:22;申27:19),圣徒当眷顾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在天父面前成就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雅 1:27)。
22:12 神岂不是在高天吗:指出了神的绝对超越性,同时也强调了神知晓地上发生的所有事并且掌权治理。
22:15 恶人所行的上古之道 :大约是指该隐的后裔或者是宁录的子孙所行的悖逆之道(创6:12;10:8,9)。以利法似乎熟知挪亚洪水事件(16节),似乎想要从相似于洪水审判的角度解释临到约伯的灾难。
22:19-20 意指义人看到神审判恶人就喜乐,暗示了约伯的苦难是罪所带来的结果。
22:22 你当领受他口中的教训:以利法以神代言人的口吻参考4:12劝告约伯。其它两位朋友也曾作过类似的劝勉(8:5;11:5)。他们异口同声地喧嚷着认识神旨意其实是极其简单的事,将陷入沮丧与混乱的约伯视为极其顽固、愚拙的人。面对堆积如山的人生问题,约伯极度渴望能够得以解释(16:20,21;19:7等),因此对他而言,“神的沉默”是最难以忍受的试炼。以利法完全不认识约伯的内心世界,却根据自己想像中的神观进行令人啼笑皆非的劝勉。
22:24 将俄斐的黄金丢在溪河石头之间:?“俄斐”以多产黄金而著称于世(王上9:28;10:11;22:48;诗45:9;代上29:41;赛13:12),由此可知,本节是意指为了真正的信仰,可以视巨资为粪土。以利法虽然也讲出了普遍真理,对约伯却依然坚持论断的态度。即他把约伯视为不义地积累财宝或只知金钱之辈。耶稣曾将天国比作价值连城的珍珠(太13:46),使徒保罗也曾将耶稣基督的福音比作宝贝,而将自己比作瓦器(林后4:7)。
22:27 以利法提到藉着真正的悔改祷告会达到神的面前。虽然以利法没能理解约伯而论断了他,但他对祷告的认识却是正确的(约壹1:9)。你也要还你的愿:因罪而来的苦难使人无法还愿,但可以藉悔改而还愿。许愿是自然宗教的一部分,盛行于古代的宗教仪式<民30:1-16,许愿和起誓>。
22:30 他因你手中清洁,必蒙拯救:以利法在这里表现出了相当宽容的态度。他的结论就是,即便是像约伯这样的罪人,只要悔改就可得称为义,并且对他人得救也能予以极大帮助。他依然视约伯为罪人,这一点是理当受到批评,然而“只要悔改任何人都可以得救”的主张是非常具有福音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