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约伯记

JL-100333  07/12   1247  
4.0/1 

1:1-13 本书描绘了敬虔的义人约伯,在经历苦难之后,全然顺服神的主权并对来世抱有更强烈的盼望,从而信仰更加成熟。本书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1:1-2:13;3:1-26;4:1-31:40;32:1-37:24;38:1-42:6;42:7-17),①开端;②展开;③转折(危机);④高潮;⑤结尾。本文属于第一部分。作者使用递进的手法记录了东方的义人约伯陷入困境的场面,他不仅在瞬间失去所有财产与儿女,甚至全身还长满了毒疮。藉着本文所记录的事件,我们可以思想以下几点:①本文出现了两次天上召开会议的场面(1:6;2:1),这意味着属灵的存在介入到约伯的生活。在本文中,撒但是离间者和控诉者(启12:10),与我们的中保耶稣基督形成鲜明对比(提前2:5);②天上会议的场景,似乎让我们觉得神与撒但在玩一场赌博,约伯则是赌注。然而,神从不无缘无故地试验人(创22:1,何谓试验?)。神对未来之事了如指掌,他之所以允许撒但的奸计,只是为了藉着苦难将更加深奥的属灵洞察力赐给约伯。一言以蔽之,神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③就当时而言,本书的主人公约伯所过的信仰生活是最优秀的,他完全敬畏神,且伸手救济困苦不幸的人。这样的约伯竟然陷入不幸与困境之中,这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人们一般认为“苦难是犯罪的结果”。

1:1 完全:意指“无论在哪方面都纯全无瑕”。然而,我们不能按照字面意思将约伯视为全然无过之人。因为,自从亚当犯罪以后,罪就进入世界,世人就不得不面对罪带来的惩罚(罗5:12)。这句话表明:①约伯比任何人都努力过一种有信心、合乎道德的生活(创6:9;17:1);②强调约伯并没有犯任何罪,三个朋友单方面定罪与责难他。 敬畏神:意味着约伯并非单纯是恪守伦理道德的人,而是诚实的信心之人。只有敬畏神的信仰才是智慧的根源(箴9:10),也是恪守伦理道德的动因。因为若没有信仰作前提,人就行不出善来,耶稣基督那著名的登山宝训若没有信仰作前提,也不过是一个道德经。因此,使徒保罗也强调基于信仰的伦理生活(加5:4;腓4:8,9)。

1:2 “七”和“三”以及“十”皆象征完全<启 绪论,圣经中数字的象征意义>。然而,这种表达方式并不否认本书的历史性,约伯的儿女也是历史上的人物。在古代社会,多子多女象征着权势与财富。因此,本书作者在介绍约伯的昌盛尊贵时,把他的儿女列在首位;在记述约伯遭遇的苦难时,则把他儿女横遭惨死的事件放在最后(19节)。

1:5 约伯打发人去叫他们自洁:在神赐下摩西律法之前,家长具有祭司的权威。早在施行摩西律法的许久之前,就已开始献“燔祭”(创8:20;22:8;31:54)。约伯最担心的是其儿女从心中背叛神,这表明他是一个真正有信心之人,重视与神进行内在亲密的相交多于重视外在的仪式(约4:24)。约伯不仅亲自成为信仰的表率,而且周到地照料儿女们的信仰,可以说是所有基督徒家长的榜样(腓2:22)。

1:6 与米该雅的故事一样,本节天上会议场面极具讽喻意味(王上22:19-23)。为了描述有限的人用肉眼所不能看到的属灵世界,作者使用了这种文学手法。撒但与神的众子即天使一同侍立在神面前,我们必须清楚:①撒但并非与神同等,乃是被造物,服在神的统治之下;②撒但堕落之后,在被逐出天庭(启12:9),最后被丢进硫磺火湖之前(启20:10),会继续统治这世界(林后4:4),竭尽全力地诱惑圣徒堕落(太24:24;彼前5:8);③撒但也会装作光明的天使,愿意被人视为神的众子之一(林后11:13,14)。

1:9 约伯敬畏神岂是无故呢:本节是约伯记整体内容的核心。本书的核心主题之一就是人对神应有的正确态度,即全然的顺服:①撒但主张约伯的信仰只是获得现世祝福的手段,这就暴露了撒但的诡计,撒但总是向神控诉圣徒的过犯(启12:10),仿佛它是在为神效力。然而其终极目的就是想尽一切方法离间神与人的关系;②神并不是因中了撒但的阴谋而允许苦难临到约伯。相反,神利用了撒但的诡计,神的计划就是使约伯拥有更完全的信心与更深刻的洞察力。离间者撒但的“高级”计谋,反而为约伯属灵的长进作出了贡献;③为了经历神更大的恩典,圣徒要脱离功利主义的信仰,学会彻底顺服神。

1:13-19 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各样灾难就接踵而至向约伯袭来,约伯并没有把这些灾难视为偶然,而是承认它是神允许才发生的。希伯来人的神观就是否认偶然,相信神的护理介入到世界的大小事中,这与约伯的神观相一致。在古代近东地区,牛、驴、羊、骆驼等牲畜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需品。因此,全然失去它们意味着生存面临着威胁。

1:15 示巴人:是以残忍与掠夺而臭名昭著的阿拉伯人,指生活在乌斯与其南部的游牧民族(王上10:1;赛60:6),其地据推测是今日的也门。

1:16 神……火:似乎是“闪电”或“火与硫磺阵雨”。这火并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撒但欲加害于神子民之邪恶的破坏性行为。

1:19 狂风:据此风击塌房屋的力量来看,似乎是突然发生在沙漠的“旋风”或“龙卷风”。

1:21 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突出地刻画了约伯的信仰态度。亦即:①他告白神是万物之主宰,自己不过是管理从神领受之物的管家(彼前4:10);②告白掌管人生死祸福的是神,人作为被造物理当顺服神的主权,称赞神的名。然而,随着极度困境的长期延续,约伯如此忠诚耿直的信仰也开始动摇。虽然他并没有按照撒但的诡计而陷入咒诅神的地步,却被深深的怀疑与失意所困,以致咒诅自己的生日,而向神发怨言(3:1;10:18)。这些事实使我们:①充分理解约伯所承受痛苦的严重性;②目睹约伯起初所拥有之信仰的局限。然而,有一个明确的事实,那就是约伯竭尽全力想要持守对神的信仰,并且这一事实是耶和华夸赞约伯的主要原因(8节;2:3)。

2:3 无故的……仍然持守他的纯正:本节包含着以下两个意义:①神亲自见证苦难临到约伯,并非因他犯了特定的罪;②神喜悦约伯的胜利如同自己的胜利。人虽是神用尘土创造之物,却是神格外怜爱与关注的对象。因此,希伯来书作者不禁惊叹到:“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来2:6)。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样难题时,有时怀疑、抱怨,但若我们回顾神以往细致周密的看顾,就会重新有信心、有盼望,赞美神。

2:4 撒但看到绊倒约伯的第一个计谋归于虚无,便策谋更加奸诈的方法使约伯跌倒。撒但的逻辑如下:①约伯的信仰极其伪善而自私。约伯之所以在极大的患难中称颂神,与其说是因着纯全的信心,不如说是出于功利性的信仰,想要藉此重新蠃回所失去的一切;②约伯站在与神同等的位置,采取了以物易物的骄傲态度。按照约伯本人的计算法,他可以容忍失去财富与儿女,但决不会忍受躯体的损坏。以皮代皮:据推测这句话在当时以物易物的商人之间广为使用。撒但使用商人的用语,隐隐地暗示了约伯的信仰是祈福性的。

2:7 有人认为长满约伯全身的“毒疮”是麻疯病或丝虫病(filariasis),但据本书所描绘的症状来看,约伯似乎是患了巴格达疮(Bagdad boil)。在中东地区,此病的发病率极高,严重时甚至认不出人(12节)。随着病情的加重,便会出现严重的瘙痒症状(7,8节),并且逐渐演变为溃疡、化脓。简而言之,约伯遭受了多种灾难,不仅成为妻子和朋友的笑柄,甚至还饱尝了似乎被神离弃的凄惨境地(太27:46)。正因约伯经历了此番无以复加的疾苦,才能表现出对复活强烈的盼望。为了加深对苦难的理解,我们可以在本节注释中浅谈苦难的原因、目的、性质及克服的方法:①原因:i.对罪的刑罚:法老的压迫、出埃及、在旷野中的漂流生活、在迦南地与外邦人进行的持续性争战,迦南地的征服及被掳巴比伦等。当以色列遵行顺服神的命令时,神便祝福了他们;若以色列背叛神,神便惩罚他们;ii.磨炼并使之成熟的工具:神有时允许苦难临到未曾犯罪之人,如同约伯一样,这是神为了使自己的百姓如精金一样而试验他(彼前1:7);②苦难的性质(不可避免性):直到主再来之时,苦难因着人类的犯罪而必定会存在于这世界。不仅如此,凡立志敬虔度日的圣徒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圣徒当藉着苦难将荣耀归给神(来5:8-11);③圣徒对苦难应有的态度:i.承受苦难的圣徒当首先反省自己,把苦难当作悔改的机会(林后7:9);ii.当我们未曾犯有特定的罪而遭遇难以承受的苦难时,就容易陷入深深的怀疑。虽然在受苦期间我们会经历困惑和怀疑,但只要相信神的良善而顺服神,便会经历到神更加丰盛的祝福;iii.耶稣虽全然无罪,却为了人类的所有罪孽与罪所带来的咒诅而受尽苦难,亲自成为牺牲祭(约1:35;来4:15)。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最为有价值的苦难。跟随耶稣基督的圣徒不应该埋怨或畏惧临到自己的苦难,当要甘心乐意,并担当其它圣徒之苦难(罗12:15)。

2:9 约伯之妻认定丈夫是因神的不公平与不义而受苦难,便狠心苦待迫切需要安慰的丈夫,叫他咒诅神而后去死。约伯之妻的结论是对神之公义与苦难的错误认识。

2:11-13 三个朋友来访:随着约伯的三个朋友登场,宣告他们之间辩论的正式开始。通常,约伯的朋友们被视为丝毫不通人情而不予以理解的人。但是,正如本文所示,他们起初的访问目的却是全然纯正。约伯的状况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悲惨,为此,他们深感迷惑和悲哀,仅仅与约伯共坐七日而未能说出一句宽慰之言。在这一周之间,他们可能思想了临到约伯身上之灾难的原因,而以此作为基础与约伯辩论。

3:1-40 约伯与三个朋友的辩论:本文在结构上相当于展开部分,以诗剧的形态展现了三个朋友各自所作的三次辩论与约伯的反驳。当时,启示并没有像今天这样昭然若揭,三个朋友在本文中的主张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希伯来信仰。简而言之就是:①因果报应逻辑,现实中的一切灾难与祝福皆由罪行与善举而来;②视善行是得救的条件,三个朋友仗着自义(self-righteosness)定他人的罪(太7:3)。约伯之友欲以上述逻辑来说明约伯的灾难并力图说服约伯,最终却开始责难 约伯。有人认为约伯的三个朋友各自象征律法,先知书和智慧书。若除去耶稣基督的恩典,整个旧约就无异于定圣徒之罪的网罗(罗5:11)。

3:1-26 当患难达到极限时,人便全身心感到受挫折,心力憔悴,缄默不语。约伯也因骤然而至的极度苦难而掉进深深的沮丧与沉默中。尤其是,连妻子都非难约伯的信仰(2:9),这就使他饱尝极度的孤独。正在此时,约伯迎来了三个朋友的探访,便如同决堤一般向他们倾诉苦楚。开口时,约伯本是希望得到朋友们的抚慰与理解,但是,朋友们肤浅而偏于理论的辩论却无比冷酷。约伯的苦恼就越演越烈,甚至发展到在陈明自己信仰时自以为义的地步(10:1-4)。当时,神的启示尚不明朗,但约伯依然没有犯撒但所希望的咒诅神的罪恶,只是为自己的出生发出叹息且切望死。

3:2-10 分三个阶段,约伯咒诅自己的出生:?1)愿自己未曾出母胎(2-10节);?2)愿自己死在母腹(11-19节);?3)愿自己立时死去(20-26节)。本文属于第一阶段,以各种形式反复咒诅受孕之日,表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想像力。在本文中,日夜形成对偶,4,5节是咒诅落地之日,6-10节则咒诅受孕之夜。

3:7 愿那夜没有生育:意指“不孕的”(barren,RSV)、“坚硬如石块”,15:34则解释为“无生育”。因此,本节是指不能生育的石女。约伯如此埋怨生养自己的母亲,此叹息表露了约伯所遭苦难之巨大。

3:9 叙述了黎明时分的三个阶段。前半节描绘了临近破晓星辰逝去的场景,中间刻画了太阳升起之前的漆黑场面,后半节勾勒了破晓之景。黎明通常被用来比喻希望与生机,然而约伯却一味叹息埋怨。从本节,我们也可以窥视出约伯所遭苦难的严重性。

3:11-26 索弗克勒斯(Sophocles)曾说“不曾出生是至善;倘若已出生,就要归回死亡,这是次善”。从索弗克勒斯到叔本华,以及加缪,有些哲人甚至将自杀合理化(撒上31:3,4,自然与安乐死)。然而,约伯对生活的叹息及对死亡的切望有异于上述主张。约伯承认并信赖生命之主—神,他并非论及人到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只不过是因其痛苦的剧烈而热切盼望死亡。我们可从摩西(民11:10-15),以利亚(王上19章),约拿(拿4:3)等处见到类似的例子。根据本文所揭示约伯的死亡观,死后的世界被描述为沉睡的状态(13节)或接近非存在状态(16节;7:8)<绪论,希伯来人的阴间概念>。

3:14-15 重造荒邱的君王:指那些拥有财富与权力,修建宏大建筑的君王,就像金字塔或多见于中东的巨大岩石墓群一样,这些建筑凄然而荒凉。约伯期待死后能与世上的名仕一同居住,由此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约伯凄苦的孤独感、对人的思念及对死亡的切望,他被顽疾所缠累,感到与神隔绝。

3:17-19 在本文约伯丧失了一切对生命的激情,将坟墓视为释放与自由得以实现的地方。对圣徒而言,死亡意味着进入天国,在那里,所有人都将发现崭新的自我,并且得享真正的“公义、和平与喜乐”(罗14:17)。

3:20 约伯原本埋怨自己的存在本身,如今却将这抱怨的矛头指向造物主。约伯含有怨恨的诘问并不是在问为何使他降生在这世界,而是为何在这难以煎熬的苦难中延长其生命。所有圣徒都会在苦难中向神提出各样的疑问,而琐法正是对这些疑问作出了最好的回答。“你考察,就能测透神么?你岂能尽情测透全能者么?他的智慧高于天,你还能作什么?处于阴间,你还能知道什么?”(11:7,8)。

3:21 切望死却不得死:死亡具有双重要素。死亡既是有限的人类所不能逾越的绝望之壁,同时也是艰难辛劳的生命最后的终点。不过,这种死亡仅是肉体之死,圣经描绘了比这更加可怕的死亡<林后 绪论,信徒对死亡的态度>。在本节,约伯视死亡为脱离苦难的最后方法;可以说,更加深切地表现出了约伯所受的是何等的痛苦。

3:23 人的道路既然遮隐,神又把他四面围困:在1:10撒但曾以“保护的篱笆”来表达神的保护(hedge),然而在本节约伯则视其为“网罗与障碍”,发出了抱怨的叹息。这就表明了约伯在一定程度上已卷入了撒但的诡计。通过本节,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教训:①若要更加有效地防御撒但的计谋,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混淆不清的情况下,也顺服并依赖神(诗125:1;多3:1);②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少有像失去生命的方向更严重的问题。因此,圣徒要坚守信仰,并时常为实践信仰而努力(林前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