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中醫隨筆:中醫心理學從「氣」論治情緒病(二)
Yanzhen-2187 01/10 59915.0/1
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情緒,所有情緒的過度表現都會影響人的健康。一般情況下,懷有歡喜心情的人會因沒有受壓力影響情緒而得以保持健康身心,但若突然或長期過度開心興奮,會使心神渙散,導致神不守舍和無法集中精神,甚至有發狂的表現。
古時的範進中舉正是好例子。範進是一名科舉考生,他得知自己中舉後興奮過度發狂。而現實生活中,過去亦有不少新聞報道有學生因參加公開考試累積過量壓力,在放榜後喜見自己成績超乎理想或預期,導致興奮過度而暈倒或發狂,出現精神失常等症狀。
興奮過度易樂極生悲
由此可見,人在興奮過度的情況下會導致精神失常。這就是所謂的「樂極生悲」。相反,過度悲傷會使肺功能損傷,表現抑鬱、意志消沉;而長期處於過度恐慌、恐懼的心理狀態則會使腎氣不通,無法好好控制大小二便。這就是我們常說「嚇得屁滾尿流」的原理;思慮太多則會傷心脾,導致胃口欠佳及消化不良等腸道疾病。
因此,中醫講求心境平和。「陰」—負面情緒和「陽」—正面情緒互相補足、互相平衡,盲目單單追求陽而捨陰是不可能的。而中醫藥就可以在這方面協助病人從身體改變。
憂鬱症源於悲傷思慮
例如,中醫認為「憂鬱症」是由於悲傷、思慮的情緒刺激過久所致,這樣的情緒在初期會使氣血長時間停滯於某些器官或經絡,便產生了「氣滯」現象,所以初期的治療便是使用「理氣藥」來疏通停滯的氣。
由於血和水分的運行需要「氣」來協助,氣滯便容易連帶產生「血瘀」和「痰濕」的現象,就需要搭配「活血祛瘀」、「利濕化痰」的中藥來治療,這一來,使體內的陰陽得以回復平衡,心理問題亦會很大程度上得到解脫。當然,要真正達致心境平和,除了中醫診療外,還需要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樂觀雖然有天生的成分,但是事實證明,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適當的訓練變得更為樂觀。例如抬頭挺胸就能改變情緒,呼吸會比較順暢,而深呼吸則是壓力管理的妙方。又或者用愉快的聲調說話,包括了語調、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等等方面。使先用愉快的聲音說話,世界也會愉悅地回應你。
註冊中醫師 風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