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基本法

Yanzhen-2187  01/03   7036  
5.0/1 

女人筆金心 -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今日是2015年第一次跟各位姊妹見面,在此再次祝願大家事事順利,心想事成。奈何剛踏入2015年,上海又傳來樂極生悲的人踩人慘劇,導致大量傷亡,實在令人搖頭嘆息。

正因這些無法預計的意外,我們更應保持良好的理財習慣。就趁一年之始,讓我們重溫一下理財基本法。所謂理財,就是如何分配和規劃自己的財務資源,以滿足人生不同階段的理財需要和目標。

大家必須明白,每個人的財務資源都不盡相同,而理財目標也未必一致,所以,理財是個頗為「個性化」的過程。

資產根基應以儲蓄為主

從學術的角度,整套理財觀念就好像一個金字塔,所以,行內人叫這個做「理財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部,面積應該最大,而且是一些「堅實」的東西,因為這部分是我們理財的基石。

這個基石通常就是我們的工資收入,然後,對上一層是我們的儲蓄,當中至少包括6個月的應急錢,萬一遇着公司欠薪,又或者失業仍然可以支撑一段時間,其餘可以是一些非常保守,基本上等同現金的資產,例如貨幣、債券及儲蓄保險等等。

當我們有了工作,即是有了工資收入,又有合理的開支後(即是不會入不敷支),就等於有了儲蓄,但下一步(即金字塔的上一層)不是投資。很多人都將理財等同投資,又或者,當累積到少許財富之後便馬上想到投資,藉此賺取更多財富,這是錯誤的。其實,有了儲蓄之後,我們應該安排一些保障。

為甚麼?因為最影響我們理財部署的三件事,就是死亡(準確來說是過早死亡)、疾病和意外。試想想,如果我們突然遇到任何意外去世,就算投資賺了大錢,對妳也是沒有作用的。如果投資未見成效就去世,更可能影響家人的財政!

當然,萬一過早去世,也不會影響家人財政的話,意味着妳沒有太大的家庭負擔,那麼,針對死亡的收入保障就不太重要。但是,針對疾病和意外的保障卻十分重要,因為萬一患上重病,又或者遇到意外而嚴重受傷,便可能馬上不能工作,那何來收入;沒有了收入,生活可能頓成問題,又何來投資呢?!

先安排保障後再作投資

因此,安排好以上各類保障後,如果再有餘錢,才是投資的時候。不過,第一層的投資,也不宜選擇太高風險的項目。當然,具體的安排也要視乎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也不能一概而論。但理論上,我們最好先安排一些有紀律的投資項目,然後再上一層才選擇一些中高風險的項目。

好了,重溫過理財的基本法後,我想跟姊妹們談一下規劃健康的問題。我說的規劃健康,其實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從積極的角度,保持自己身體健康,免受疾病的煎熬。不過,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無論我們如何注重健康,都難免會有生病的一日。因此,為自己買定足夠的醫療保險,以防一旦患病,也不至於嚴重影響自己的財政。

我說的醫療保險,包括住院醫療和重疾保障。我身邊大約40歲上下的朋友,近年患上重病,尤其是癌症的個案實在不少,而且每個都是有病之後,才知道醫療開支是這麼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