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踩踏事件看城市管理细节 香港上海异同
Yanzhen-2187 01/01 9426元旦伊始就传来令人痛心的消息——上海外滩踩踏造成数十人死伤!
上海,号称中国城市管理最有序、最精细的城市!记得当年北京拿下奥运主办权,在内部讨论如何以最严谨的态度做准备时,有官员半开玩笑说这要交给上海就不用伤脑筋了。话里话外满含对上海做事的赞扬。而今天,在据称做了充分预案的大型活动中,在警方充分动员的上海市中心,却发生了如此惨痛而又低级的事故!
身在香港,经常拿周边常见的细节对比两地城市管理的异同,不能不经常感慨:内地城市硬件建设一日千里,但亮丽外表之下,管理水准相差甚远,可以说外观不逊于发达国家,但管理上仍然是第三世界!
就拿眼前跨年度迎新倒计时来说,香港也搞了大型活动,维多利亚湾两岸的烟花表演吸引了数十万热情观众。香港警方同样动员众多警力保障安全。但在采取的保障措施上细节考虑是否周到,才显现出预防措施是否到位。
圣诞节尖沙咀举行大型声光表演时,笔者到现场发现,尖沙咀往日观赏海景最佳的观景平台此时恰恰不开放,防波堤岸墙隔出一米空隙放置了“铁马”(铁栏杆),较狭窄地段警员专门驻守催促游人不要停留,开阔地段则用丝带隔出通过走廊和观景区域。游人也许不爽,本来地方就不甚开阔,还隔出观景较佳的靠海区域,岂不缩小了观景面积、影响观看效果?但举办大型活动,安全考虑最重要。对比此次上海踩踏事件,发生踩踏的最初区域恰恰是观景平台,有人想上去,有人要下来,密集人流推撞拥挤,事故最终发生。
如果说,关闭往日最佳、今日最有隐患的观景平台是减少事故触发点的话,如何控制人流是大型集会、活动之前更应充分考虑的。香港街道、活动区域极为狭小,各种集会、活动又多,对如何防范拥挤造成事故一直极为重视。有心人在香港街头巡视一番就会发现,不定那个地方就会存放一批“铁马”,人群易于聚集的公共场所尤其常见。这些“铁马”样式并不美观,也谈不上整洁光亮,但一组组存放有序。只要人多一些的场合,这些“铁马”就会立刻派上用场,警方会用它迅速组成隔离通道,让人流有序流动。
香港有个香火旺盛的黄大仙庙,每年农历大年初一前往的香客人山人海。警方于是拉出一个小足球场大的地方,离庙门很远就开始用“铁马”组成往复走廊,众香客被“铁马阵”自然约束成井然有序的队伍,顺畅入门。虽也人头汹汹,却基本见不到内地常见的无序拥挤。
任何完善的措施都是血淋淋的教训换来的。香港也曾发生踩踏悲剧,1993年元旦零时10分,在酒吧密集的兰桂坊,人潮失控,踩踏死亡20多人。事后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警方没有对参与大型活动的人数进行评估以及执行人流限制措施,场面失控。此后香港各方面汲取教训,形成一套成熟的应对机制,包括花车巡游和烟花汇演期间,都会分阶段封路,限制和分流人群,加强巡逻,控制场面。同时加强公共安全宣传,提醒市民时刻警惕。
有一种声音把此次上海发生踩踏事故归咎于所谓“撒美钞”行为。固然,这种罔顾安全的行为不妥,应遭受谴责。但数十万人参与的大型活动鱼龙混杂,很难说会发生什么事情,没有“撒美钞”,也会有其它莫名其妙的行为。主政者、管理者事先考虑的是预防措施细致、周密、到位,控制住人流,不使个别行为造成大的影响。而非一味指责所谓个人素质,把重大事故的发生归咎于某个不可预测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