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历代志下
JL-100333 06/26 105726:1-23 乌西雅的统治:乌西雅的统治(B.C.790-751)与前章所讲述的亚玛谢的统治一样,可分两部分:①对神的顺从及繁荣(1-15节):在统治初期乌西雅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4节),并推行了寻求神的统治(5节)。从而在战争(6-8节)、农业(10节)、军事(11-15节)等方面都得到了神的特别的祝福。犹大的列王中象乌西雅那样得到多方面祝福的并不多见。然而,他也象其他先王一样(12:1;25:14,19),心里有了骄傲情绪,便②不顺从神,被神惩戒(16-23节)。他的不顺从与其他王有所不同,他亵渎了祭司职位(16-19节)。因这件事,他被麻风病缠身,被迫把实权交给了儿子约坦,凄惨地度过了余生。
26:1 乌西雅:圣经的其他部分又称亚撒利雅(王下14:21;15:1,6-8,17,23,27;代上3:12等)。有关这一部分的论述,请参见(王下14:21)的注解。
26:3 登基的时候年十六岁:参见王下15:2。
26:5 撒迦利亚在世的时候,乌西雅定意寻求神:撒迦利亚通晓神的默示(Vision),在乌西雅作王时,起了顾问的作用。本节与24:2“祭司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约阿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句的结构相似。作者通过这种排比,把犹大诸王所得到的祝福和审判周期与他们对神的命令(先知的教训)的态度相联系。
26:6-7 本文记录了乌西雅的征战过程。乌西雅可能是为了确保横跨非利士平原的商路,进攻了非利士。他的进攻取得了成功,攻破非利士的首都亚实突之后,继续征伐,恢复了统一王国时期的疆域。此外,他讨伐以东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控制亚拉伯的商路。
26:10 在旷野与高原和平原建筑望楼:乌西雅除了耶路撒冷(9节)外,还在旷野建筑了望楼,以此控制了亚拉伯的商路,并看护了牛羊群。此外,为了给牲畜提供饮用水,还挖了很多“井”,并让农夫们在山地和田园种田。在大卫的家族中,象乌西雅这般重农的君王很少。
26:15 使巧匠作机器:即打造了新的武器。武器设置在塔顶上,是一种投石器,用途便是向敌军射箭或投石头。在同一时代的埃及的碑文中也有记录,可见当时在近东地区普遍使用这类武器。但也有人认为是保护投石者或射箭者的挡箭牌,而不是投石器。总之,经过这番新武器的开发,犹大的军力显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6:16 他……行事邪僻:英译本(KJV,LB,NIV,RSV)在此句前都加了“但是”,这说明在此之前乌西雅行善事,但因他的不顺从而受神审判的时期已经开始。他要在香坛上烧香的原因可推断如下:①企图兼任王位和祭司职位:当时埃及和近东地区的其他国家的君王都兼任王位和祭司职位。因此乌西雅可能也想象他们一样身兼两职;②象大卫和所罗门一样成为伟大君王的贪念:乌西雅极想尝试这两位王曾行使过的大祭司的职务,试图成为伟大的君王。如果这一推测属实,那么显然他是误解了大卫和所罗门所行使的大祭司职务的性质。大卫和所罗门实际上只管信仰仪式的排列、圣殿奉献礼上的奉献祷告,从未侵犯过祭司所专有的如在祭坛上敬拜或出入圣殿至圣所等特权(利10:1,2;民18:1-7)。不管是何理由,他的行为都是他内心的傲慢所使然。即他的傲慢促使他不顾一切地把祭司的公务归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其具体表现就是在香坛上烧香而亵渎神。我们应当以此为教训,坚决杜绝今天一些教会的领袖陶醉于自己的成功、名誉之中,而掌握教会的权力,操纵教会事务,甚至挑战神的权威的行为。
26:19 他向祭司发怒的时候……发出大麻风:祭司阻止乌西雅的行为,重申律法,但乌西雅仍然没有醒悟自己的罪行,反而发怒于祭司。结果得了麻风病(利13:1-14:57),这是:①神对他的傲慢的惩罚;②神对他亵渎祭司职位的惩罚。意味着对抗神的国度和信徒的势力必将遭到悲惨的结局。在圣经中象乌西雅一样,挑战祭司的权威,亵渎圣殿,而遭到同样下场的人有拿答和亚比户(利10:1,2),可拉的子孙(民16:28-35),乌撒(撒下6:6,7)等。
26:21 因此住在别的宫里:乌西雅得麻风病后被禁止出入圣殿,并在别宫过隔离的生活。“别宫”的希伯来语意思为“被隔离的屋子”或“自由的住处”。由此可见,为了防止传染,乌西雅被隔离独处。也可解释为,因为麻风病,不能处理公务(利13:1-14:57)。本节的后半部,即直到乌西雅死时,约坦以摄政王的身份治理国家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王下15:5)。
27:1-9 约坦的善政:本章简略地记述了继乌西雅登位的犹大的第11代王约坦的统治。除了没有废除邱坛之外(王下15:35),约坦基本上推行了善政(2,6节)。他大规模地进行土木工程(4节),并讨伐亚扪(5节)使其上贡品。但与此不同的是,百姓却依旧犯罪行恶,崇拜偶像(2节;王下15:35)。他们并不关心君王在信仰上的表率作用,也不聆听弥迦、何西亚等先知的忠告。他们之所以在约坦的良好的信仰人格和善政的引导下,依然走邪恶的道路,是因为:①犹大的偶像崇拜根深蒂固,已到了无法根除的地步;②在信仰方面约坦没能果断地引导百姓。
27:2 列王记对百姓腐败堕落的情况描述得更为详细,即“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没有废除百姓堕落和偶像崇拜的温床,不能不说是约坦的过失。
27:3 俄斐勒城:俄斐勒是古代耶路撒冷的一个地名,位于大卫城的东北部。后来的犹大王想把这里建造为要塞。
27:4 营寨:指能够抵挡任何进攻的坚固的要塞(撒下11:11;代上11:16),“高楼”指用于观察敌情的高塔(14:7;26:9;士8:9)。建造这些工程的目的是为了阻挡当时在北部地区扩张势力的亚述、以色列和亚兰的侵略(王下15:37)。
27:6 行正道:历代志的作者评价列王的标准就是“大卫的信仰”(28:1)。本节所讲的“正道”即是大卫顺从神的道,指约坦的善政。
28:1-27 亚哈斯的偶像崇拜:犹大的第12代王亚哈斯的统治可用两件特殊的事件来概括:①疯狂的偶像崇拜:亚哈斯在他统治期间自始至终肆行偶像崇拜。他铸造巴力像(2节),并在欣嫩子谷烧香(3节),在邱坛和山冈上献祭(4节)。他甚至崇拜摩洛,用自己的子女献祭。为了军事目的访问大马色后,他更加猖狂地对神不敬。如他侍奉大马色的神(23节),破坏圣殿的器具(24节),废除圣殿的侍奉(29:7),在犹大全地建造邱坛(25节)等。他的这一行为终于激发了神的忿怒(25节),神使犹大陷入了战争的旋涡之中。父亲约坦是一个虔诚的人(27:2,6),而其子亚哈斯却无恶不作。由此可见,对一个人的信仰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个人与神的关系,并且一个国家的领袖的堕落不仅对他个人,而且对整个国民带来悲惨的结局(耶22:1-7);②外来的侵略: i.亚兰王利汛和以色列王比加的入侵(5-15节):当时亚述在提革拉毗尼色的统治下施行了强硬的领土扩张政策。因此受到威胁的以色列王比加和亚兰王利汛结盟,并要求犹大加盟,却被亚哈斯拒绝。于是利汛和比加为了废除亚哈斯,另立一个有名无实的王,让犹大加入反亚述联盟,而发动了侵略战争(赛7:6); ii.以东和非利士的侵略(16,17节):以东占领了以拉他(王下16:6),俘虏犹大人,非利士又侵占犹大的两座城市,并定居在那里。在这场战争中值得关注的是,亚哈斯不顾神借以赛亚向他说的话(赛7:3-9),求助于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王下16:7,8)。亚哈斯不信神,想依赖人的力量躲过危机,实际上这两场周边国家发动的战争,都是神惩戒缺乏信仰的亚哈斯的手段(5,9,19节)。亚哈斯受到惩戒,不但拒绝悔改,反而更加猖狂地行恶(22-25节)。由此可见撒但的邪恶。
28:3 用火焚烧他的儿女:指亚哈斯崇拜摩洛(Molech),用人献祭的事情。摩洛与亚扪民族的神米洛(Milcom)与摩押民族的神基抹相同(王上11:7),它的祭拜仪式中有人身祭祀(利20:2-5),特别是让婴孩通过火焰而献祭的仪式(利18:21;王下23:10;耶32:35)。这一可憎的祭祀主要在欣嫩子谷举行,并且一直延续到犹大王亚哈斯和以色列王何细亚时期(王下17:17)。希西家进行宗教改革时禁止过这一祭祀仪式,但是从西番雅又将此定罪(番1:5,6)的情况来看,直到约西亚王时期,这种祭祀仍然在暗中盛行。
28:4 青翠树:暗示举行偶像崇拜仪式的场所时经常使用的词(申12:2;王上4:23)。迦南人一般在树木茂盛的地方举行崇拜仪式,而以色列人早在征服迦南时就应该废除这些仪式。
28:5 交在亚兰王手里:其字面意思为“交在手下”,意译则为“任他灭亡”。此句常用在完全相反的两种情况。即神的百姓打败敌军和敌军打败神的百姓时使用。前者指以色列百姓因依靠神,尽管处于劣势也取得胜利(申2:30;书10:8;士1:2),后者指神任凭犯罪的以色列被敌军打败而置之不理(撒上28:19;撒下21:9)。
28:8-15 亚兰和以色列联军的入侵:以色列百姓亲切地对待了犹大的战俘,其含义如下:①神对犹大(信徒)的关爱:犹大的百姓受神的惩戒是理所当然的。尽管如此,当他们被掳押送到撒玛利亚时,神临到俄德,通过他感动以色列军队,让他们自由回国。这正是神即便在忿怒中也不忘矜恤的爱;②真诚的兄弟之爱(信徒的爱):自分裂以来,以色列与犹大之间不断发生军事冲突,因此他们对犹大的反目情绪很强烈。而且南犹大作为神政王国,神在此展开了救赎历史,相比之下,北以色列是悖逆大卫王朝而建立的国家,暂时被排挤在神的拯救之外,因此以色列百姓必然有宗教上的自卑感和不满情绪。然而尽管内心压抑着不快,但他们却善待犹大的战俘,并释放回国,这让我们想起了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10:25-37)。特别是俄德称战俘为“弟兄(fellow countryman)(11节),从而表明了释放犹大的战俘就是出于真诚的兄弟之爱。
28:10 你们岂不也有得罪耶和华你们神的事吗:俄德的质问表明了以色列人把犹大的战俘当奴隶的想法不仅是不正当的,而且是无权的。因为,以色列人只是神惩戒犹大的工具而已,而且以色列的罪行决不亚于犹大。何况律法本身也禁止虐待同族或把同族当奴隶(利25:39)。这一质问与耶稣对要处死行淫的妇人的众百姓说的话相似(约8:1-11)。
28:12 本节暗示着尽管以色列在神面前犯了罪,但其中也有虔诚的人。本文的作者特别指出他们的名字,从而强调了王国时代以后尽管神的拯救暂时把他们排除在外,但北方10支派依然是弟兄。
28:15 如果北以色列军队欲求战功,贪恋战利品,那么也许对俄德要求释放战俘的警告充耳不闻。因为,当时他们全副武装,只要他们愿意,完全可以用武力达到目的。但他们顺应了先知的旨意,不仅把战俘和战利品交在大众面前(14节),而且还对战俘以礼相待,从而表现出了他们将自己的名誉和利益置之度外而去顺服神的行为。
28:16 那时,亚哈斯王……求他们帮助:受到以东和非利士侵略(17,18节)的亚哈斯王向提革拉毗尼色求助有他的理由。因为当时亚述在提革拉毗尼色的统治下施行了对外扩张政策,依次征服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小国,发展成了强国。因此亚哈斯认为与亚述结盟,借助他的力量是最安全的方法。但这种想法恰恰是自取灭亡的行为。因为支援犹大的亚述王反而占领犹大,并向他们索取庞大的贡品,于是亚哈斯不得已将耶和华殿和王宫的财宝献给了亚述王(20,21节)。
28:20 却没有帮助他,反倒欺凌他:这句话并不意味着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完全没有帮助犹大。因为,亚述的确应犹大的要求征服亚兰并杀死了利汛(王下16:9)。只是历代志的作者认为读者熟知这一事实,便省略,直接记录了亚述占领犹大的环节。“欺凌”是“压制”或“折磨”的意思,这说明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三世不仅没有帮助犹大击退以东和非利士,反而包围并进攻了犹大。
28:22 亚哈斯王……越发得罪耶和华:人面对神的惩戒时的反应有两种:①悔改归向神;②越发敌对神,走邪恶的路。本节的亚哈斯是后者的典型。他越是受到神的惩戒和灾难,越不肯悔改,反而变得更加邪恶。我们由此看到了恶人(撒但)的邪恶的本性。
28:23 亚哈斯亵渎神的罪行应归咎于他对大马色的访问。根据王下16:10的记录,他为了见亚述王,去了大马色。在那里他看到外邦的神殿之后,将它的结构和外观描画给了祭司乌利亚。乌利亚则根据亚哈斯的图纸,制造了偶像祭坛,亚哈斯回到犹大后便在那里举行了祭祀。亚哈斯没有供奉全能真神,而是被大马色强大的国力所压服,侍奉他们的偶像,可谓是愚蠢之极(25:15)。
28:24 将圣殿里的器皿都聚了来,毁坏了:指为了在偶像祭坛献祭,把圣殿里的器皿当俗物用,也改变了它的用途。根据29:3-19的记载,在亚哈斯的统治下,圣殿不仅被封锁,灯火也被吹灭,而且圣殿的祭祀仪式也被中断(29:7)。此外,燔祭坛和那里的所有器皿都被玷污,陈设饼的桌子放置在一边。当年犹大王亚比雅谴责堕落的北国,并为遵守神的诫命的南犹大辩护时,举出的证据中就包括了圣洁地使用圣殿器皿(13:11)。而如今亚哈斯统治下的南王国却把圣殿的器皿毁坏一空,与北王国一样堕落。
28:27 没有送入以色列诸王的坟墓中:亚哈斯是第三个因生前的恶行而失去葬在列王坟墓的荣誉的君王。其他两位是约兰(21:20)和约阿施(24:25)。乌西雅的结局尽管与他们有所不同,但同样因罪而患麻风病,而受到了同样的待遇(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