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91《僧事百講》禪淨供修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4/20   14590  
4.0/1 



  任何法門都是佛法,應該互相包容、互相融攝,不要排斥,不論是禪、是淨,都是佛所宣說的法,有這樣的認識,才合乎佛法的精神。

   佛學的內容與修證浩瀚無涯,宗派林立繁多,尤以禪與淨土在中國的發展最能契 合人間,流傳最為廣泛。 

  說到禪,歷代參禪的大德在人間悟道以後,當下的生活就能解脫、就能安住身心,獲得身心的自在。而淨土行者發願求生淨土,也要以現實的生活為立足點,老實念佛,尤其對於現在的家庭、忙亂的社會人生而言,淨土念佛無異是安定身心的良方。

   禪與淨在中國的發展,看起來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修行方式,卻都是佛所宣說的法門,同源所流,如果能彼此融攝、互取所長,更能合乎佛法中道融和的精神。

   在這個講次裡,就著禪淨思想在中國的階段性發展、修持實踐,以及如何推行禪淨共修等相關問題提出解說。


 問(1):什麼是禪淨共修?佛教禪宗的起源是如何開始的?

 答:在佛教裡,禪與淨土這兩個修行的法門,就如「鳥之雙翼,人之雙臂」,兩者都很重要,必須平等看待。不管禪師也好、淨土的宗師也好,要相互容納、相互尊重,因為都是佛陀教導的法門,何必分別彼此?所以,稱「禪淨共修」。 

  說到禪門當初是如何發起的?佛陀在靈山會上,有一次手裡拿了一朵花,大眾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座中的大弟子大迦葉微微一笑,這就是歷史有名的「佛陀的拈花、大迦葉的微笑」,意思是相互的瞭解、溝通,心意相互一致。

   釋迦牟尼佛當時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一個法門,要咐囑予大迦葉,將這個法門傳承下去。大迦葉接受佛陀的印可,成為禪門的初祖,禪門自此發展至今。


 問(2):佛陀又是在什麼因緣下宣說淨土法門呢?

 答:淨土是佛陀宣說的,甚至於現在我們的人間佛教,也是根據佛陀所說,是佛的教化,所以稱「人間佛教」。

   講到淨土法門的起源,在《觀無量壽經》裡提到,過去摩揭陀國的阿闍世太子受到提婆達多的煽動誘惑,想要篡奪王位,於是把自己的父親頻婆娑羅王幽禁起來,自己做皇帝。

   頻婆娑羅王雖然被幽囚起來,他依然深信佛陀的教法。佛陀就派遣他的弟子富樓那、目犍連到牢獄裡慰問國王、為他說法。 

  後來頻婆娑羅王在牢獄裡問佛陀:「這個世間是五濁惡世,地獄、餓鬼、畜生充滿其中,我不願意再來這裡。佛陀,您能不能告訴我另外一個比較好的、清淨的極樂世界、極樂淨土?我願意到那裡出生!」

   佛陀便為頻婆娑羅王及韋提希夫人說淨土法門。頻婆娑羅王一生護法,對佛教很有貢獻,他聽了佛陀的開示後,就遵照佛陀的教導,面對西方,一心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法門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問(3):淨土宗、禪宗,都是屬於中國大乘佛教的八大宗派。有一首偈語形容這八大宗的特色,這首偈的內容是什麼?

 答:為了方便大家瞭解,我在多年前就將這八個宗派的特色,用一首偈語來形容:「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密富禪貧方便淨」,八個宗派裡,如果要修學密宗,必須經濟豐富才學得起。因為密宗需要對上師有優厚的供養、壇場布置要精緻莊嚴、需要很多的莊嚴用具。學密,必須經濟、時間都很充裕的情況下才好修學,一般人不容易學成,因此說「密富」。

   「禪貧」,如果學禪,沒有錢不要緊,禪者的修行生活,不管是在山林水邊或茅蓬之處,雙腿一盤,地下、床上,乃至山林、水邊都可以打坐,所以窮不怕,也不一定要有寺廟為據點。雖然生活清貧淡泊,但禪定之樂卻是無窮的。

   「方便淨」,是指無論行、住、坐、臥,到那裡,甚至睡覺都可以念佛,因此說「禪貧密富方便淨」。 

  「唯識耐煩嘉祥空」,意思是學法相唯識的人必須耐煩,因為唯識的名詞太繁瑣,義理層次複雜,如果不耐煩,就無法將條理弄清楚,如墮五里霧中。我在青少年時就是學習唯識,感覺這很不容易,光是背名相就有百千則,所以說「唯識耐煩」。

   「嘉祥」指的是三論宗的嘉祥吉藏大師。三論宗所依的論典為《中論》、《百 論》《十二門論》,主要闡明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說「嘉祥空」。三論宗的 「空」,也許能折服當今社會的思想,空是真理、空是因緣,空是不變的真理。世間萬法,都可以用「空即是色」來解釋,「空」會建設「有」,「空」、「虛空」就能成就萬有。 

  「傳統華嚴修身律」,中國為大乘佛教的國家,而中國佛教的大乘思想,就是以華嚴思想為中心。華嚴宗是適合於中國的佛教,如《楞嚴經》、《大乘起信論》,講的都是真常唯心,華嚴講的是每一個人的佛性,因為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解脫,歷代大德對華嚴思想做不少的創新與發揚,使得華嚴哲學在中國佛教史上獨樹一格,成為中國佛教的傳統信仰,所以說「傳統華嚴」。 

  律宗講究修身做人,是要我們守戒律,對於眼睛應該怎麼看、耳朵怎麼聽、說話怎麼說、做事怎麼做,都有一定的規範。所謂「人成即佛成」,人格完成才能成佛,所以說「修身律」。 

  「義理組織天台宗」,在各個宗派裡,對佛學義理能建立嚴密的組織,有系統加以闡發的,當推天台、法華宗。天台智者大師將佛陀的一代時教分門別類,歸納於不同根性的眾生,大乘、小乘、東南西北;骨幹在哪裡、皮肉在哪裡,標示出整個佛法的關係,所以說「義理組織天台宗」。 

  這八大宗派,在中國佛教發展的歷程中,有的在思想上大放異彩,有的於生活中成為具體實踐的功課,每一個宗派都有它的重要性。


 問(4):禪宗傳到中國以後,是如何發展成五家七派? 

答:禪法最初傳到中國,佛法並沒有分門別派。到了梁武帝時,達摩祖師從印度到中國,在首都建康(今南京)遇到梁武帝,兩人不投契,達摩祖師於是獨自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 

  後來傳道給二祖慧可,慧可再傳三祖僧燦,僧燦傳予四祖道信,再傳五祖弘忍,然後到六祖惠能。禪宗傳到六祖惠能大師之後,就「一花開五葉」,分別開演出曹洞、雲門、法眼、臨濟、溈仰五家,再加上臨濟宗分支的黃龍、楊岐二派,形成了「五家七派」。 

  佛禪,是以心印心,講究心法,人人都有心,所以人人都有希望,禪,是可以從「心」來瞭解。

   禪門能流傳到現在,在世界上作為一個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思想,引起全世界廣泛的重視,其實人們不是重視禪,而是重視自己的真心,重視自我的完成。 


 問(5):既然禪有這麼多種名稱,它的內容是什麼?

 答:禪,有祖師禪、如來禪、野狐禪、山水禪、文字禪、藝術禪、茶飯禪,還有內心的生活禪。吃茶、吃飯也可以是禪,看花,能看出「禪」嗎?看水,流水也有一番禪意。過去青原禪師曾說,沒有悟道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了修禪的時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直到悟道以後,「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這是什麼道理? 

  蘇東坡是禪門裡一位悟道的在家居士,他也有類似於青原禪師的悟道階段。他以一首形容廬山的詩,來表達自己還沒有參禪時的境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當時他還沒有懂得禪的道理,不過參禪之後,思想不一樣了,他就用另一首詩來形容:「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可見他境界不同了。 

  等到他對禪悟入以後,境界更加不同:「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這三首詩顯示禪的悟境都有階段。 

  人到悟道以後,體悟到佛法不會去破壞現象的東西,「空」不破壞「有」,都是融通的,於是山就讓它還是山,水讓它還是水。 

  所以禪學、禪門,經過過去五家七派在中國的弘揚,形成了中國佛教的特質。


 問(6):淨土宗是以《阿彌陀經》為依止的經典,這部經一開始記載在場的聽眾有佛陀的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人,當中有比丘,還有很多的諸大菩薩。為什麼在經文獨列幾位大弟子、大阿羅漢及菩薩的名字為代表,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阿彌陀經》一開始就舉出「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十六位羅漢為見證人。在座的聽眾一千二百五十人,為什麼單獨列出那幾位為代表呢?

   列出舍利弗,是由於舍利弗有大智慧。講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大智慧如何能瞭解、怎麼能相信呢?目犍連擁有大神通,如果他沒有神通、沒有體驗,怎麼會知道有極樂世界呢?還有周利槃陀伽,他的心性比較愚鈍,這也顯示淨土法門連周利槃陀伽這樣的根器也能修學,因此是「三根普被」。這十六位羅漢各有特長,列出他們的名號,是為了替佛陀講述這一部經的各個殊勝之處,作一個見證。

   在這些人當中,除了羅漢,還有許多大菩薩,如常精進菩薩、常不輕菩薩、乾陀訶提菩薩等,意思是告訴大家,要修學淨土法門、念佛,必須像常精進菩薩、常不輕菩薩,要「常精進」、不可輕視別人。

   常不輕菩薩認定大家將來都會成佛,經常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展現出對人格的尊重。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和諧?對每個人的尊重是相當重要的。 


 問(7):淨土宗與禪宗,在宋代時,彼此曾有過意見上的分歧,這是如何發生的呢?

 答:佛教傳播的過程中,由於各學派的思想、立場不同,如主張「空」與主張「有」的人會互相對立,彼此批評對方。實際上「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與「有」是不二的,一旦落入某一邊就會產生爭論。 

  禪與淨土也是一樣,禪門的人主張「不立文字」,他們看不起念佛的人,認為念佛的人只有「一心念佛」,沒有出息,要靠阿彌陀佛、念佛,靠他力才能往生;而「禪」是講求明心見性,自己見性成佛,要直指本心、找到自己。念佛的人當然不甘示弱,認為修禪的人只是獨善其身、自我狂妄,於是禪與淨土就互相對立了。 

  禪宗批評淨土宗是「依靠他力」,不夠偉大;淨土宗批評禪宗狂妄、傲慢,不夠虛心,禪淨之間的對立相當嚴重。後來禪為出家人所有,出家人把禪帶到深山、寺院,自己修行悟道,因此中國的出家者,禪師、悟道的人特別多。 

  淨土,就到在家信徒中發展。在家人仰賴阿彌陀佛的信仰,他們組織居士林、蓮社,共修念佛,即「早也阿彌陀、晚也阿彌陀」,希望將來得蒙阿彌陀佛接引,於是淨土走入民間、社會。 

  「禪」與「淨」從此分道揚鑣,除了互相批評以外,彼此也互不相容。一直到宋朝,才由永明延壽禪師把禪淨調和起來。


 問(8):那麼禪宗與淨土宗是如何調和回來的呢? 

答:永明延壽禪師對禪淨深有體會,他有一首偈語談到禪淨的問題:「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面見阿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今世為人師,來世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銅床並鐵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一個人只有修禪,沒有修學淨土,十個人有九個會走錯路;如果只有淨土而沒有禪,這還不要緊,「萬修萬人去」。所以「有禪有淨土」,就如老虎戴角,更加的威猛;「無禪無淨土,銅床並鐵柱」,說明了地獄有分。 

  這首偈語調和禪和淨土,提出「禪淨雙修」、「禪淨共修」為最理想的修行方式,永明延壽禪師因此功德無量。自從他提倡這首禪淨雙修的偈語之後,中國的禪宗和淨土宗就比較能和平相處。 

  任何法門都是佛法,應該互相包容、互相融攝,不要排斥,不論是禪、是淨,都是佛所宣說的法,有這樣的認識,才合乎佛法的精神。 


 問(9):歷史上是否也有不是淨土宗的門人,但他一樣發願往生淨土的高僧呢?

 答:過去有不少禪師一面參禪,也修學淨土,到最後往生淨土,如宋代的天衣義懷禪師在雪竇重顯禪師門下開悟以後,依然兼學淨土。

   他曾問學佛的朋友:如果要厭離娑婆世界而發願往生極樂淨土,這是凡夫眾生的妄想分別;如果說沒有極樂淨土,又違背佛所說的經典,究竟要怎麼辦才好?接著他自己回答:「生則決定往生,去則實在不曾去。」他到了晚年,就是預知時至往生的。


 問(10):「往生」這兩個字實在很美,「往生」這兩個字的意義是什麼? 

答:「往生」,的確是很美好的名詞,那不是死亡,而是移民,到另外一個國家去生;死亡只是一個階段的轉換,是一個生命託付另一個身體的開始,能有這樣的認識,自然不會感到痛苦、害怕,沒有什麼悲哀,反而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就如我們聽說有親友要移民,會祝賀他:「恭喜,恭喜,你移民到美國了!」我們也應該有同等祝福的心:「恭喜,恭喜,你移民到極樂世界了!」現在的社會,不管有沒有信仰,大家漸漸習慣用「往生」這個名詞,家裡的長輩逝世都稱「往生」,這個觀念實在很美好,人人都能往生,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 


 問(11):如果要往生極樂淨土,除了念佛之外,還需要什麼因緣嗎? 

答:念佛要有信、願、行三個資糧才能往生淨土。即對淨土要絕對相「信」;對阿彌陀佛絕對要發「願」,不能舉棋不定,今天想要到這裡,明天又要到那裡;最後是身體力「行」,這也很要緊,不只是念佛,還要作福,因此要福慧雙修。 

  佛光山最近開辦一個推廣共修的示範道場「福慧家園」,就是提倡福慧雙修,希望這裡能成為大家長養「福德智慧」的法身慧命之家。平時大家在學佛路上,對於修福,舉凡布施喜捨、救災恤貧、義工行佛等多有參與,但是修福之外,也要修慧,福慧雙修才能圓滿佛道,有福有慧必能到達極樂淨土。


 問(12):如果我們要修學禪宗,在佛教的典籍裡,可以讀哪些書呢? 

答:禪,不是知識,無法言傳,因此歷代祖師以「直指人心」、「以心傳心」的方式,將禪世代相傳下來。禪門主張「不立文字」,既然不重視典籍,為什麼還有經典傳承,以及禪門歷代祖師的語錄、燈錄傳世呢?

   其實,「不立文字」,並不是「不依文字」,而是要禪門的行者不得拘泥於文 字、經教。語言、文字的目的,只是為了引導學人明心見性,歷來的祖師大德,總會留下一些禪門思想和智慧語錄流傳後世。 

  為了方便現代人深入經藏,佛光山出版《佛光大藏經》,其中分阿含、般若、 禪、淨土、法華、華嚴、唯識、秘密、聲聞、律、本緣、史傳、圖像、儀誌、藝文、雜藏等十六部,其中《禪藏》收錄數百卷歷朝大德編撰、著述的禪門典籍,共五十冊,我們將這套《禪藏》贈送給全世界著名的大學院校圖書館,將來都是很寶貴的文化寶藏。 

  大家要學禪,不能光靠文字,還是要有修證的體悟。如果要想從文字中領略一點佛法的味道,也未嘗不可,如在《禪藏》裡收錄的《六祖壇經》、《碧巖錄》《祖堂集》、《永嘉證道歌》,乃至歷來祖師的語錄如《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近代學者著述如《禪學的黃金時代》、《禪門綱要》等,這些都是瞭解禪的入門典籍。 


 問(13):如果是修學淨土法門,可以參考哪些典籍呢?

 答:說到淨土法門的典籍,在我十三、四歲的時候,是從黃智海所寫的《阿彌陀經白話解釋》來認識淨土法門,因為我看得懂。他所形容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及講述阿彌陀佛的道理,是針對初機的人而寫的,內容很淺顯易懂。

   如果要研究淨土法門,可以閱讀《淨土十要》,這本書收錄於佛光山出版的《佛光大藏經.淨土藏》裡,也有單行本流通。 

  除了《淨土十要》,還有《彌陀要解》,以及許多佛堂開示的書籍如《印光大師文鈔》等,都是值得閱讀的好書。


 問(14):禪宗在歷史上有哪些比較重要的禪師? 

答:在中國歷史上記載的幾千名禪師都很了不起,都很重要。

   自古以來,中國的禪宗大德,從禪宗初祖菩提達摩、斷臂求法的二祖慧可,一直到倡導頓悟的六祖惠能,之後馬祖道一創立禪宗叢林、百丈懷海制定叢林清規,以及百丈禪師的門人,溈仰宗初祖溈山靈佑、臨濟宗祖師臨濟義玄等等,他們都是了不起的大禪師。

   近代恢復高旻寺舊制並整治叢林規矩的來果禪師,以及復興禪門五宗的虛雲和尚等大德,他們對當時的佛教都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問(15):如臨濟禪師的禪法,是否有什麼不同的風格? 

答:臨濟的禪法,就是一般人所謂的「臨濟棒喝」、「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 他的教育,經常以叱喝來彰顯大機大用,無論你如何應對,就是打上前去,大喝一聲,嚇得你耳聾幾天。 

  在禪門裡與他齊名者,還有一位德山宣鑑禪師,他是以棒打的方式來接引學人,因此有「德山棒、臨濟喝」的說法。在他們的教育方式裡,無情無理的例子很多,但都有「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的深刻內涵,這是很特殊的風格。

   中國禪門宗派有「臨濟兒孫滿天下」的說法,我想臨濟禪師的徒眾散布在世界,而能夠名滿天下,門風興隆,是由於他的規矩很嚴苛,目前仍為我國禪宗最盛行的一派。 


 問(16):從淨土宗方面來說,中國歷來又有哪些重要高僧、大德呢? 

答:淨土宗、念佛的大德很多,所謂「萬修萬人去」,如唐代詩人白居易,還有宋朝的王日休,近代的何張蓮覺、李濟華、李炳南等,都是著名的居士。有名的出家人也很多,如淨土宗初祖盧山慧遠大師,曾三次見過阿彌陀佛;善導大師虔念佛號,到最後每出一聲佛號,口裡就現出一道光明,所以人稱「光明和尚」。永明延壽禪師提倡「禪淨雙修」,每念一句「阿彌陀佛」,十里之內都可以聽到;少康大師每念一句「阿彌陀佛」,口裡就出現一尊阿彌陀佛。其他像蓮池大師、智旭大師、印光大師等,都是在當時弘揚淨土不遺餘力的一代宗師。 

  念佛不是比賽誰念的佛號最多,最終還是要發願往生淨土。雖然我們也沒有看到他們是如何往生的,不過這許多人往生,都會留下一些訊息,或者自己也會事先告之往生的時間 為我們見證淨土的真實。


 問(17):既然有禪宗、淨土宗不同的宗派,是否寺廟、道場,也有專屬於禪宗或淨土宗的分別呢?

 答:有的。大部分寺院道場會標榜「這裡的宗門是參禪」、「這裡的宗門是念佛」, 如中國大陸有名的禪宗道場有揚州高旻寺、常州天寧寺,乃至過去寧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四川的文殊院、寶光寺,還有江蘇的金山、焦山,都是禪門的道場。 

  淨土宗著名的道場也不少,如蘇州靈巖山、廬山東林寺、長春百國興隆寺等,還有其他省份如上海、北京,也有很多的念佛社、居士林。

   不過有的道場兼具參禪與淨土念佛,同時還設有禪堂、念佛堂。基本上,佛法應該都是相通的,是圓融無礙、彼此尊重、和諧而不爭論的,現在佛門裡既參禪,又修念佛法門的情形也很多。


 問(18):中國佛教有八大宗派,何以到了現代社會,只有淨土宗與禪宗比較普及呢? 

答:近代的月霞法師很熱心於華嚴思想的宣揚,還有興慈、倓虛老法師,是弘揚天台,唯識有太虛大師、歐陽竟無;至於律宗,有弘一大師還有寶華山每年弘傳戒律。此外,弘揚密宗的人也有很多,尤其是西藏的藏密。但至今禪、淨仍最為普遍。 

  中國的八大宗派盛行於唐代,到了宋代以後,只有禪與淨獨步於世,主要是禪以觀心、淨以念佛,兩者都不受典籍流失的影響,也不需要有寺院殿堂為基地,山林水邊都可以參禪、行住坐臥也能念佛,為宗派的延續提供很大的方便。一直到永明延壽禪師融和禪淨,倡導禪淨共修,加上歷代祖師大力弘揚,禪淨就普及於民間社會了。


 問(19):禪宗跟淨土宗是否只有在中國盛行?中國以外有哪些國家也盛行? 

答:目前禪宗在美國的發展很普遍,尤其日本學者鈴木大拙在美國把禪推展到學術界,不過我們希望今後寺廟裡的禪能進入社會,對社會有所影響。除了禪,現在華人到全世界,都在推動淨土念佛,甚至如韓國,現在也盛行念佛法門;而日本,早在相當於中國的宋代,親鸞、蓮如、法然等,都是弘揚淨土宗的大將,一直到現在,日本的淨土宗也是很盛行。 


 問(20):大師歷年來在台灣主持過不下幾百場的佛七,您是否也是提倡禪淨共修呢? 

答:數十年來,我主持過的佛七不只一百五十次,也都是「禪淨共修」。甚至看到來參加的信眾都是禪悅法喜,感覺未來推動人間佛教,當以實踐「禪淨共修」為要務。基本上我除了早晚功課以外,也經常念佛,不過不敢刻意的宣傳、講說。其實從念佛裡,我也得到一些消息,從靜坐裡,可以得到修行人的一種啟示。 

  總之,有一分的修行,就有一分的收穫,功不唐捐,修行絕不會辜負你的。 


 問(21):從永明延壽禪師的偈子來看,禪淨共修是很殊勝的修行法門,寺廟應該如何來發揚?

 答:希望出家人在寺廟裡調和禪與淨的修行法門,實踐永明延壽禪師的「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甚至做到「有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大家互相尊重、彼此合作,因為禪淨本是一家,能夠禪淨雙修,就能契合人間佛教的思想。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