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果玉法師主讲《佛说阿弥陀经》第6讲@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8/26   13687  
4.0/1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接着学习《佛说阿弥陀经》。上节课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佛教徒的宇宙观,作为众生之一的我们人来说,是非常愚痴的、片面的。从外境上来讲,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少得可怜,大部分人的宇宙观,超不出地球,甚至超不出我们这个国家、地区;从心性来谈的话,我们对自身的认知也是非常可怜的。比如唯识学讲的五十一心所,我们又能了解多少呢?我们自己看不清楚自己,自己的心性、情绪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往往我们自己都是很陌生的。

从上节课讲的宇宙观来看,我们人虽是如此愚蠢,但往往还自以为是。本来由于我们的无知,就已经很可怜了,如果自己还觉得自己很聪明的话,就是更可悲的一件事情了。所以说,对我们未知的东西,一定不要心生诽谤。我们不知道的事物,不见得是不存在的。我们没看到的,不见得是假的;我们看到的,也不见得是真的。比如我们上节课讲的微观世界,我们看得到吗?他方星球、世界,我们也看不到,但这些却是真实存在着的。同时对我们个人的心性来讲,我们又能看清楚多少呢?所以说,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很聪明。我们接着看经文:

经文:并诸菩萨摩诃萨。

译:还有许多大菩萨。

菩萨摩诃萨,是梵语。翻译成汉语,是觉悟的意思。(觉、就是不迷;悟、就是醒悟)。由于我们的愚蠢,迷失了我们的本性,迷失了原本纯真的那个我。以我们的知见,相对于大宇宙观而言,是处在一个很愚蠢的状态里。(所以说,听法是需要一个连贯性的,如果没有学习过上节课的大宇宙观,有人一听愚蠢二字,就会很不高兴了,觉得自己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愚蠢呢?但如果上节课学习过佛陀对华藏世界的解释,那么相对于大宇宙观来说,我们就显得太渺小、太愚蠢了)。

这里的觉悟不仅仅是自己觉悟,还有使得他人醒悟的意思。菩萨是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舍己救人的人。我们平时理解的菩萨,不应该只是木雕泥塑、高高在上供奉在这里的这个相,而是广大的有情,觉悟之后,就叫菩萨。菩萨觉悟之后,自动发愿,自度度人,同时做到舍己救人。菩萨也是众生成佛必经的身份,众生要想成佛,必须要先去修证成菩萨,然后才能成佛。要成佛,我们必须要发愿,发自度度人、舍己救人的愿。也就是我们平时念的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学。所以说,如果想成为一位菩萨的话,绝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从我们自身来讲,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将自己与一切众生,一起从愚蠢之中解脱出来,就叫菩萨。如何解救呢?就是学习了,如果不学习的话,肯定是不知所云了。

我们知道,菩萨度众生的时候,不仅仅是开示一下,令其醒悟就可以了,不是这样简单的,而是要大大地化导他,让一切众生,最终都能够成佛。所以,大菩萨们发愿度众生的时候,都是生生世世不舍弃众生的。这也是从佛教教义上,出现小乘、大乘的分别所在。小乘的罗汉,先要自度,其他暂时都可以不做。(当然了,阿罗汉并不是不度众生,而是当自己有了一定的能力以后,才去度众生。)菩萨与阿罗汉的区别在于,菩萨自度的同时,还要度他,很多的时候,菩萨是把利他放在第一位的。

经文: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

这是四位大菩萨的名号。文殊师利法王子,就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有几种名号,第一种名号是文殊师利、第二种是曼殊师利、还有一种名号是妙吉祥菩萨。在菩萨里面,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第一,所以把他的名字。排在各位大菩萨里头的第一位。就如把舍利弗排在罗汉里头的第一位,是一样的意思。

阿逸多菩萨,就是弥勒菩萨,也称大慈菩萨。现在各处寺院的天王殿里,都有一尊笑口常开的菩萨,就是弥勒菩萨。这尊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是应化之身,是唐朝时候一位布袋和尚的像。传说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应化之身,因为布袋和尚慈悲济世,所以把他的像塑成弥勒菩萨的形象,供奉在寺院的天王殿里。一般情形下,我们进入寺院见到第一位菩萨就是弥勒菩萨,这也彰显了佛门的大慈悲精神。同时,弥勒菩萨的心胸特别地宽广,这在一首著名的偈子里体现无余: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这样宽广的心胸,以一个大肚皮的形象体现在世人眼前。所以说,佛教的塑像,都是很有意思的。每一尊像,都有不同的形象,而这不同的形象,都是用来表法的。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布袋和尚的形象,是一种罗汉像,菩萨像不是这样的,菩萨像是天官弥勒,跟地藏王菩萨有点儿像,也是戴了一顶天官,称为天官弥勒。有的寺院里供奉的是天官弥勒,有的寺院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罗汉像,大家不要对此疑惑不解。

这种应化之身,是菩萨、罗汉化现世间,来度化众生的一种形象,所以大家一定不能轻慢任何的一个众生,说不定你身边的众生就是菩萨。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注意慎独,不仅仅在寺院里或者是在菩萨像前,如法地行持;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也应该如同佛菩萨就在身边一样,恭恭敬敬地为人处事。弥勒菩萨也是释迦牟尼佛之后的继位菩萨。当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在娑婆世界消亡的时候,弥勒菩萨出世,应化世间度众生,那个时候的人寿,就到了八万四千岁了。这些在前面讲过很多,再讲的话,就又讲到华严上去了。

乾陀诃提菩萨,就是不休息菩萨。因为他不晓得经过了几千万万年,一直修行,从来不休息的,所以得了这个名字。

常精进菩萨,这里的精进,指的是度众生精进。大宝积经里讲,这位菩萨,为了度一个众生,不晓得费了多少的年代去劝化他,还是不肯受劝,但菩萨却仍旧跟著他,用种种的方法教化他,没有一丝厌倦心,所以称为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指的是自己修行不休息,常精进菩萨指的是度众生不休息。

佛说法的时候,来听法的菩萨很多,这里只是提了四位菩萨来做代表,如果要讲多了的话,无量无边的菩萨,不知要讲到何年何月去。但是为什麽提出他们这四位呢?佛讲经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修这个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方法,必定要有信愿行三种的心(信、是相信;愿、是情愿;行、是照了修行的方法修)。具足信愿去行持,方才能够成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若是没有大智慧的人,就不能够发起真实的信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上节课要讲华严世界的大宇宙观的原因所在。

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宇宙观,观待事物就会很浅显,没有智慧。没有智慧想生信,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好多修学净土的人,一直在那里谈信,说实在的,唯有了解了华严世界的真相之后,我们才能生起真实的信心。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本身并不了解,或者存在疑惑的话,你就不可能生起信心;即使生起信心,也是短暂的、浅显的,而不是真信。要想真信切愿的话,唯有对华藏世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才可以。所以上节课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宇宙观。

有了正确的宇宙观,就可以观待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取舍观;有了正确的取舍观,做事情才会有了原则、标准;才会懂得以何为标准,如何去取舍。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遇见事情的时候,你会如何取舍、如何去做?所以,现在大部分人的人生,是比较迷茫的,不知所从。有个口号叫“我的人生我做主”,要想做主自己的人生,就得真正地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同时对别人的人生负责任。那么我们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呢?就是不做错事,专做好事。而所谓的好坏,就是一个分别的问题,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了。

正确的价值观是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上;而正确的人生观,又是建立在宇宙观的基础上。你对宇宙的了解有多少,就决定了你人生观的趋向。所以如果我们要想真正学佛,想了脱生死,想去解决烦恼的话,就要对华藏世界下一点功夫去了解。对大宇宙越了解,你就越相信佛说的因果是真实不虚的。否则的话,你所谈的因果,都很空虚、很苍白。

如果对华藏世界不了解的话,就会这样的情形:对你有利的因果,你就信;对你不利的因果,你就不信;或者是在关键时刻,你会不懂得取舍,不知道如何去做。这就是我们现在学佛之人的种种弊端。现在佛弟子的可悲之处,就在于讲说华严的人少了,耐心去学习华严的人就更少了。佛教徒本身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加上对华藏世界的不了解,因此就没有一个清晰的宇宙观;没有一个清晰的宇宙观,相对地就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说,想对现实人生负责任的人,就应该好好地去学习佛讲说的华严世界。

我们要想生起真信切愿,就要了解事物本身。佛讲的浩如烟海的三藏十二部的经典,就是让我们去了解宇宙人生的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相,进而慢慢地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就已经告诉了我们,宇宙是什么样的,地球是什么样的,日月星辰是什么样的,……,就如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太阳系、银河系的大宇宙观。如果对事物了解了,就会产生了真实的信心,自然就产生了愿心。

这里的愿心,一是能够生起解脱的愿心,同时还能生起度他的愿心,从《佛说阿弥陀经》来讲,还有一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心。如果我们连这种想法都没有的话,我们又如何去往生呢?所以说,首先要有切切实实的信心、愿心,接着就要老老实实地念佛,持名念佛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了。

上节课我们讲过,西方极乐世界从真实地上来讲的话,就是距离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十万亿国土的地方。这样遥远的距离,我们怎么去呢?坐飞机火箭肯定是去不了,唯有持名念佛,一念即生。信愿具足,一念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现在的学佛之人,修学净土法门的人还好一点,最起码不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是子虚乌有的。但好多非佛教徒,或者是对佛教空性的了解,连皮毛都算不上的一些人,对西方极乐世界就持否定的态度。从唯心净土,或者是现在人讲的人间佛教(人生佛教)来谈,虽说有一定的道理,并非完全是无稽之谈,但如果从胜义谛上来谈净土的话,我们首先应该空掉的不是极乐世界,而是我们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对我们的现实人生,不执着、不贪恋,有一个真空妙有的观待,不执着于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如果对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切,都还在执着,却去空掉极乐世界,这是不对的。

现在的学佛之人,只空掉极乐世界,用空性的理论,认为佛说的这个极乐世界,唯心所变,唯心所现:我的心在极乐,即是极乐;心在地狱,即是在地狱。这一点从理论上来讲,是没错的。但这一点是从胜义谛上来谈的,其前提必须你的思想也是在胜义谛上面;而不是你的身在俗地、心在胜谛的状态下,来谈唯心所现的极乐世界。如果你的身在俗地,你的心也应该在俗地。

如果我们认为现在的这个娑婆世界是真实的,比如我看到的佛像、灯、花、香、烛等等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包括我自身,也都认为是真实的我,那么你就应该认为,距此十万亿国土的那个极乐世界的真实性。那个极乐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十万亿的距离也是真实的,这是从真实地上来谈的。

如果从胜义谛上来讲的话,从唯心所变、唯心所现的理论来讲,你首先应该观待你当下的这一念,当下的这一念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就是什么样的状态。你当下的这一念是地狱,就是地狱;你当下的这一念是天堂,就是天堂;你当下观待的境界是极乐的话,就是极乐。

现在的我们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因为现在的我们还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一天都被五欲所煎熬:一会儿在地狱里,一会儿在天堂里,……,看看我们自己心性的变化,一秒钟都难以安住下来。从唯识学上来讲,我们这一刹那的时间(用一刹那来形容一秒钟的时间),就有十万亿个念头生起。所以我们要关注在当下,谈任何的事情,从哪个角度来谈,就非常重要了,不要胡搅蛮缠。

现在稍微学了一点《金刚经》的空性般若、唯识学的人;学的不到位,反而拿出来卖弄的这些人,很可怕,同时也很可悲。说起空啊有啊的大理论一套一套的,甚至济公和尚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理论,都说得是口若悬河,但做起来的时候,却是一塌糊涂!这就是观念上的错乱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单讲这一句话的话,也没有错的,你心中有佛即是佛,你心中无佛,即是众生。就像苏东坡打趣佛印禅师,说看到佛印禅师是一堆牛粪,而佛印禅师却说,看到苏东坡是一尊佛。苏东坡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占了便宜了,殊不知在佛印禅师的境界里,观众生皆是佛,所以看谁都是佛;而苏东坡的思想里如果全是牛粪的话,就会看谁都是牛粪了。

如果我们要从空性上谈,就谈空性;如果我们要从真实地上来谈的话,就从真实地上来谈,所以不要认定西方极乐世界是子虚乌有的。就像佛所说的这个娑婆世界是真实的一样,佛所所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真实不虚的。不要将空性理论与真实地混为一谈。不要以为没有看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存在西方极乐世界。你能看到什么呢?我们的肉眼,一叶就可障目。我们身坐在这个房间里,房间外面所发生的一切,你能看到吗?刚才有辆车开走了,你看到没有?没看到的话,车为什么会少了一辆呢?虽然你没看到,但车确实开走了一辆。所以说,我们不要以我们的愚蠢,去测度佛的境界。

有了真实的信愿,老实念佛,我们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必定要学习文殊菩萨的大智慧、真智慧,发起信心来;学习弥勒菩萨的大慈悲精神,发起愿心来,落实到生活之中;再学习不休息、常精进二位菩萨修行的样子,常行精进不休息。所以这里举这四位菩萨,是一个榜样的意思,告诉世人修学次第的一个问题。所以说,读诵佛经,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它的涵义都是很深的,也是有连贯性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经文: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译:同这样许多的大菩萨在一起。

也就是说,不止同这四大菩萨在一起,还有许多的大菩萨。

经文: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译:还有释提桓因等,许多天上的人、以及各种的人,都在一块儿听经闻法。

佛说这部《阿弥陀经》的时候,不仅仅是佛的罗汉弟子、大菩萨弟子,还有天人。释提桓因是一个统称,就是道教里头所说的玉皇大帝。从佛教来解释,就是第二层天上的天帝。据《华严经》讲,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一直上去,总共有二十八层天。第一层天叫四天王天,在须弥山山腰的四周围。我们上节课解释过,我们身处的四大部州,在须弥山底座的四周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在须弥山的南面,叫南瞻部洲。第一层天的四天王天,在我们娑婆世界的上面。在须弥山的山腰四周围的位置,各有一位天王:东天王,名叫持国天王;南天王,名叫增长天王;西天王,名叫广目天王;北天王,名叫多闻天王。这四大天王,都是佛教的护法,每次佛讲经的时候,他们都会去听经闻法、护持佛法。须弥山是一个上面大、中间细、下面大的漏斗形状,四大部洲是在底座的四周,四天王天是在中间最细的山腰四周,所以盖不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

第二层天,叫忉利天,在须弥山的顶上,就是我们头顶上的天。这层天的天王,就是释提桓因,也叫帝释。佛经上说过,他从前在迦叶佛的时候,是一个平常的女人。因为看见迦叶佛入了涅槃,就发一个大愿心,要造一座塔来供养迦叶佛的舍利。在那个时候,有三十二个女人,帮助她造塔,就成功了这个大愿心。靠了这种善业,他就做了忉利天王。忉利天的四边,东、西、南、北,每方各有八天,总共有三十二天,各天的天王,就是那三十二个女人。但是这三十二天,都归释提桓因管。可见得造塔造庙的功德,是大得不可思议 ,大得可做天帝。

从忉利天再上去的天,一层层分别叫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从我们这个世界下边的最下一层地狱,叫阿鼻地狱起,(阿鼻地狱的阿字是无的意思;鼻字是中国的间字,中国人以鼻为中,所以又叫无间地狱。就是常常不停歇地受苦、没有一些间断的时候。地狱的种类很多,这阿鼻地狱是最苦的。犯罪最重的,就要堕到阿鼻地狱里头去的。)向上经过我们的这个世界,一直到他化自在天,总共六层天,都叫做欲界。因为生在这里头的人,都有男女情欲的,所以叫做欲界。

从欲界六天再上去,叫做四禅天,就是色界,总共有十八层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这三层天,叫做初禅三天;再上去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这三层天,叫做二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津天这三层天,叫做三禅三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这九层天,叫做四禅九天。凡是生到这十八层天上去的人,都没有淫欲了,并且只有男人,没有女人的。不过那些人的身体,都还是有形状颜色、可以看得见的色身。(色身就是有形状颜色、可以看见的身体)所以这十八层天,叫做色界。

从这个色界再上去,又有四层天,叫做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住在这四层天上的人,连色身都看不见了,所以叫做无色界。(用现在人的理解,就是说,外星人有的是有形状的,有的是没有形状的。到了无色界天的时候,用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色身的存在。犹如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我们接触到的一些神秘领域里的事物,可能就是无色界天的众生在干扰了。以我们目前人的智慧,以及现在的科技,也是没办法去解决的。)总共二十八天,都叫做天道。佛经里头常常说的三界,就是这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无岸,犹如火宅”,三界也还是没有超越轮回。即使是到了无色界天的时候,众生都无形了,却也没有超越轮回。

无量两个字,是很多很多的意思。诸字,是许多的意思。因为天多得很,不但是一直上去的二十八天,同忉利天四面的三十二天,所以叫诸天、大众两个词。不单是说天上的许多人,并且包括阿修罗,以及别的世界的各种人,还有龙王等,都在里头。不仅仅是天界的众生在听法,还有其他界的旁生也在听法。比如龙,是非天也非娑婆世界的众生。俱字、就是在一块儿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不单是大罗汉、大菩萨,还有好许多天上的人、各方世界上的人,以及龙王等。都在那里听佛说法。

普通人所认为的龙王,以为是生活在我们娑婆世界的海里,但龙王并不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海里,而指的是在须弥山四周的香水海里面,寄生的一种生物。我们中华传统神话世界里的龙王,是真实存在的龙族。龙族是众生里的一种物种,《华严经》后四十卷,是龙树菩萨去龙宫里取回来的。所以说,《华严经》的内容,好多不是讲给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人听的,而是讲给龙王、天界的人听的,我们听不懂,就再正常不过了。因此,我们也没必要硬性地要去了解它。不懂就不懂,那一层的知识不是我们人的智慧能够理解得了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经文: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

译;在那个时候,佛告诉长老舍利弗道。

尔时两个字,是那个时候的意思,是佛说法的时候。佛经里都是以“那个时候”作为时间说明,而不是以哪天哪月哪日作为时间说明。这也与印度人的习惯有关系,一直到现在,印度的历史都很混乱,没有具体的历史时间记载印度的历史。

佛向来说法,都是先有人问了再说的,独有这部阿弥陀经,是佛无问自说的,没有人问,自己先说的。这是因为佛看见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造业造得太多了,受苦也受得太深了,哀怜我们世界上人的心思太悲切了。急急地要告诉我们有这么一个好地方,有这麽一个好方法,可以使得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不要再受种种的苦,所以等不得有人问,就先说了。就像为人父母的,看到一个好地方,急于告诉自己的儿女,让孩子能尽快地去哪里。

但是这种很深很妙的方法,若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恐怕听了,心里头不免要有些疑惑。倘若有了一丝疑惑心,那就不能够发起愿心来,照着这样的方法切切实实去修行了。要知道天下的事情,都是靠了这个切实的信心做成功的,何况修佛法呢。舍利弗在佛的弟子里,是智慧第一,对佛说的这种道理,容易明白些。如果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都没有疑惑,相信佛讲的话,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好疑惑的呢?所以佛叫了舍利弗的名字,讲说了下面的法。虽然像是只同舍利弗一个人说,实在是同大众说的。并且佛说的时候,凡是在那里的大众,没有一个不听的。他们看见舍利弗这样有智慧的人,听了佛说这种方法,都没有心生疑惑,大家就知道,这个方法断断没有可以疑惑的地方,都应该要发起信心、愿心来,所以佛特地单单叫了舍利弗,来讲说下面的法。对我们而言,这些大菩萨、大罗汉都相信了的话,我们还有什么好疑惑的呢?从这一句起。下边都是佛说的话了。

经文: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译:从我们这个世界,一直向西方去,经过十万亿个佛的世界,另外有一个世界,叫做极乐世界。

上边的许多话,都是阿难编集这部经的时候,说明白佛说法的种种情形。从这里起,都是佛所说的话了。从是的“是”字,是指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两个字是梵语,是会忍耐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会忍耐众苦。现在我们所住的地方,叫做南赡部洲,是凡圣同居土,叫秽土。这里的众生是苦多乐少。不仅仅是我们人,包括旁生等所有生活在这个秽土上的众生,都是苦受。虽是苦受,但众生还都能忍受。

现在的人矫情得很,说自己不能受苦,那是没有逼到时候,逼到时候,你就能忍了。腿断了、胳膊断了,甚至腰部以下都没有了的人,还都意志坚强地活着。还有过去皇宫里宫斗时,将落败的妃子残害成人彘,种种的戕害,残忍之至,但被害之人还能活着,这也说明,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能忍耐众苦,所以称为堪忍。

一个佛土不是指一个须弥山的范围,而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什么叫做三千大千世界呢?一个世界,指的是日月所照射的范围。照直的讲起来,从地狱起,一直向上到大梵天,在这个里头,有一个日、一个月、一座须弥山,日月都在须弥山的山腰周围运行的;照横的讲起来,在须弥山外边,有香水海,再外边,有七金山,每一座金山,隔一道香水海,总共有七道香水海、七座金山。这样组成了一个小世界。一千个这样的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其中含有三个千的倍数,故称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国土,是一个佛所教化的范围。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范围,不仅仅是我们这个地球,而是指的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须弥山在水底下,有八万由旬;在水面上。也有八万由旬。我们肯定是看不到水的,这实际上讲的是一个太阳系的概念,用我们的肉眼乃及现在科技的望远镜,都是没办法看到须弥山的全貌。佛说的这一个世界,指的是一个太阳系;一个中千世界,就是一个银河系(即由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了一个银河系)。这也是与现在的科学相吻合的。佛在《华严经》里讲,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在宇宙中是无量无边的,且形状也各有不同,如椭圆形、蝶形等等。

经文: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译:在西方极乐世界里头,有一尊佛,名叫阿弥陀佛,现在正在那里演说佛法。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所以永远在西方极乐世界,并且永远在西方极乐世界说法的。经典里讲,那里的众生是无量光、无量寿的,相应地,阿弥陀佛应化到那里,示现成佛,度化众生的时候,也是无量光、无量寿的。不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应化示现之后,还会示现涅盘,示现生命的缘起、轮回。

释迦牟尼佛应化的这个娑婆世界是秽土,是不圆满的世界,是一个轮回的世界,我们是没有机会听佛亲自讲法的。我们虽然还能听闻佛法,但却要依赖僧人宣说。所以说,佛教讲说皈依时,讲的是皈依三宝,如果没有僧的话,也就没有人来说法了。有人会说,不是还有经典文字吗?经典文字仅仅是文字而已,你理解得如何,理解到何种程度,都是有待考究的。所以说,我们学习佛法,有三宝住世,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

我们在娑婆世界轮回,遇佛出世非常地难;既遇佛出世,我们信不信佛也还不一定的。如果我们生在当时佛出世的时代,我们也是没有机会亲近佛陀的,因为我们生在中国,而没有生在印度;即使我们生在印度,也不见得有机会遇到佛陀;即使遇到佛陀,也不见得对佛陀的教法生起信心。所以说,我们娑婆世界是很苦的。相应地,极乐世界的殊胜也就彰显出来了,它不像我们得遇佛世非常地难,而是阿弥陀佛随时都在那里讲法,我们随时都可以听法,且是亲听佛讲法,而不是我们这些凡夫在讲法,所以我们要去极乐世界。

经文: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译:佛又叫舍利弗道,那个世界为什么叫做极乐世界呢?因为生在那个世界里头的人,没有种种的苦恼,只有种种的乐受,所以叫做极乐世界。

这部《佛说阿弥陀经》里,除了舍卫国的国字,所有别处的国字,都是作一个大千世界解释的。因为一个大千世界,就有一尊佛做教主,凡是这一尊佛所教化的一个大千世界,就像一个王,管理一个国,所以这一尊佛就称做教主,这一个大千世界也就称做佛国。若是照我们现在所称做国的概念,单是一个南赡部洲,就已经有许多的大国小国,那么一个大千世界里,要有无穷无尽的国了。但是这种国,都是人的国,不是佛的国。《佛说阿弥陀经》下边的解释里,凡是讲到国字的地方,都是说佛国的,就是一个大千世界。

这里的其国众生的国字,是指西方极乐世界说的。阿弥陀佛是教化西方极乐世界一切众生的。所以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教化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除了佛。其他都可以统称为众生,包括菩萨、缘觉、声闻、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这部经里头所说的其国众生,虽然也有天道、人道在里头,但都是已经成了菩萨、声闻的圣人的了,也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聚会的地方,是没有天道、人道众生的,更何况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四种恶趣的众生,就更没有了。(阿修罗道是善恶夹杂的一类众生,因为其嗔恨心比较重,且好斗,极易生起战争,所以有的时候同了天道、人道叫做三善道;有的时候同了畜生、饿鬼、地狱,叫做四恶趣。)有人会以《无量寿经》里带业往生来质疑,但虽是带业往生,可你莲花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最低也是证得圣果的圣人了,所以才叫不退转。西方极乐世界是没有恶人的,如果有恶人,就会有苦受了,但那里是极乐,是没有苦受的。

众苦两个字,是单指娑婆世界而言。那么我们有哪些苦呢?我们最直观面对的有八种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苦。第一种叫生苦。佛经里讲,一个人在母亲子宫里孕育的时候,是非常苦的,气闷得不得了。母亲吃些热的东西下去,就像在火山旁边一样地热;母亲吃些冷的东西下去,就像在冰山旁边一样地冷;母亲吃得饱了,又像有一座山压下来一样地重。等到出生脱离母体的时候,像是有两座山夹住了,硬是从这两座山中间钻出来。这都是些说不尽的苦,所以小儿生下来都是哭的,就是这个缘故。刚出生的婴儿,接触风的时候,就像被刀割的一样。即使是用了很柔然的衣服、被褥,也像躺在火毡上一样。

不仅仅是这样的苦,小孩一出生就面对众生不平等的苦:男女之别、相貌的美丑、高矮胖瘦,……,都容不得自己做主,都是你过去世的业力所牵引:生在这个地方、这个家里,身为男人还是女人,有残疾还是无残疾,漂亮一点还是丑陋一点,……,就像是大海里的浮木一样,被业风所吹,吹到哪里就是哪里了。现在人提出要解放、要平等,怎么能平等得了?你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不平等。平等二字只能说是从人性上来说是平等的,人的生命的权利是平等的,不能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

我们为什么要放生呢?因为我们尊重其他众生生命的权利,生起慈悲心,救赎众生的痛苦,所以我们才去放生。也就是说,从人性和人的生命权利上来讲,是平等的,抛开这些,哪里平等得了呢?这边的男人和那边的女人,怎么平等得了呢?他的头发那么短,你的头发那么长,头发越短,就越好打理。出家人为什么剃光头?因为好打理,不用梳来梳去的,所以是不可能平等的。

众生都是堪忍着这种苦,来到这个世间的。慢慢地习惯了这种苦,就不觉得苦了,也就不想着要出离了。这就是习气了。就如我打过的那个不太文雅的比喻,大粪坑里的蛆虫,呆着很快乐,并不是这个大粪坑不脏,也并不是那个大粪坑很舒适,它只是习惯了那种生活环境而已。我们人也是如此,在天人眼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像是一个大粪坑,非常地污秽,天人路过南瞻部洲时,都掩鼻而去。在天人眼里,我们就跟大粪坑里的蛆虫一样。从生命来讲,我们人自认为生命百年,好像很长,但在天人眼里,就是一种朝生暮死的生物而已。就像我们人看一些朝生暮死的微生物是一样的道理。在天人眼里,人间的一百年,只是他的一天而已。早上出生晚上就死了,你说生命苦不苦?

第二种苦叫老苦。就是人到了老的时候苦恼得很:要看什麽东西,眼睛看不清楚,眼花了;要听什么声音,听不见,耳聋了;吃什么东西,牙齿脱落了,咬不动了;要走到什么地方去玩玩,脚又没有力了,走不动了;冷起来,格外的怕冷;热起来,格外的怕热;季节更替的时候,又觉得腰酸背痛了;……。这种苦,那里说得尽呢。对普通人而言,如此苦的生命,任谁都不舍得放弃的。老苦在时刻折磨着我们,有人为了保住青春、容颜,特别是女士,拼命地化妆,无非是为了遮丑。化妆不是为了美,只是为了遮丑而已。长得美的人,不用化妆就很漂亮,怎么还用化妆呢?现在的饮食男女,为了所谓的美,不惜在自己身上动刀,这样的整容、美容,又有什么用呢?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明星,哪里敢以素颜示人?卸妆之后的明星,一样逃脱不了这样的苦。

第三种苦叫病苦。生病是最公平的了,不管是富贵的还是贫穷下贱之人,也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也不管是老还是少,都会得病。什么时候得病,你说了不算;得个什么样的病,你说了就更不算了。明明知道药是苦的、有毒的,还要拼命地往自己肚子里灌。身体上种种的难过、浑身种种的不舒服、疼痛,一天到晚,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第四种苦叫死苦。一个人到死的时候,伸手牵脚扮鬼脸。看着这种种的样子,就晓得这种苦,实在是不容易受的:想要说话,但舌根硬了,说不出来;或是神志不清楚了;或是人虽然清楚的,但喉咙里被痰塞住了,说不出来了;要透气,气又逆了,透不转来了;浑身痛苦,四肢百节,处处像是硬把他拆开来一样的;要死又偏偏气不肯断,死不下去,看了自己家里的人,真是心痛难熬。

为什么我们要念佛,说实在的,好多人念佛谈不上往生,能求个好死就不错了。骂人最毒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得好死了。实际上就是如此的,如果不得好死的话,真的就是太痛苦了。就如佛经里讲,人到临命终时,四大分离的时候,就如有百虫在啃噬你的身体,酸痛胀麻痒,一关一关地过,非常地痛苦。我们好多时候只修善法,而不修解脱法,仅仅是为了得个好死而已。你辛辛苦苦修了一辈子的善法,如果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无非就是在临死时,少遭了一点儿罪而已。

更有甚者,有人做了一点点的善法,就妄想着中彩票、发财,妄想着一帆风顺,…...。说实在的,你想求的这些,都是妄想,你的功德相对你的所求,也太微弱了。你所做的那点儿善法,能得个好死就不错了。所以说,你们好好地行善积德,临死的时候,才不会那么痛苦。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那些善人临死的时候,都不会怎么痛苦。有人虽然生命很短,但却不会得重病,遭受躺在床上几十年的痛苦,这就是大福报之人了。好多人想痛痛快快地死,都不可能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人,福享尽了,但罪却没有遭够,就更苦了。我们从今生来讲,今生所受的,是过去世所造作的种种业决定的,所以如果我们过度地浪费福报的话,就像现在人办的透支卡,提前把钱消费了,就欠钱了,也就是把你以后的福报提前现前花了。还有一种所谓的修财神法,并不是天上掉下馅饼,给你发财,那个财神可不傻,才不会无缘无故地给你一个大元宝呢!你所谓的修来的福报,都是把你以后的福报,提前拿来用了而已。如果你不能赶紧修福的话,你很快就花光了你的这点儿福报,剩下的就全是苦受了。

好多有钱人,依然是苦的。怎样的苦?花了很多的钱,在医院里保养,一个身体里装了十几个支架,心脏再搭几个桥,能不受罪吗?一个支架难道会很舒服地就给你装进去了?还有好多人在那里拼命地化疗,这都是福报享完了,就剩受罪了。所以佛经里讲,培福不如惜福,惜福更重要。

培福是未知的,你种下了种子,什么时候收获,收获多少,都是未知的。而惜福是节省你已经拥有的积蓄,所以要节省着用你的福报,不要浪费。故佛教里以节俭为要,不得浪费,要不然到临命终的时候,求死无期。从这一点来看,有的人的生命短暂,也不是什么坏事。生命是无常的,谁能保证今天晚上脱下鞋睡一觉,明天早上就一定能爬起来?生命是无常的,所以我们如何去活着,是很重要的。佛教的智慧非常地伟大,不仅仅让你如何解决死的问题(来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你如何解决现世人生的问题。

你的死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生(如何活着)。也就是说,我们好好活着,才会好好地死。你活都活不好的话,死就死得更不好了。所以说,我们要认真地去活着,不要稀里糊涂、马马虎虎地活着。稀里糊涂、马马虎虎地活着,到死的时候,就会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生老病死苦就讲到这里,如果单讲八苦,就得要几节课的时间。

我们要认真地讲一下八苦,如果不讲清楚这些,我们对这个娑婆世界就不清楚。上节课解决了对极乐世界的认识,对宇宙观的认识,这节课就是想让大家,对娑婆世界的苦受有个深刻的认识。不要在那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个人的样子,觉得挺美的,天天在那里化啊、描啊的,自认美得不得了。看清楚你的这个五漏之体,到底忍受了怎么样的苦!人在苦中却不知苦,是最可怕的了,就像蛆虫在大粪坑里不觉得臭是可悲的一样。我们人应该活得明白一点,对这个娑婆世界应该了解一下,了解一下这个堪忍的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为什么要出离!就像蛆虫,如果看清这个大粪坑的污秽的话,就得赶紧往外爬呀,不能再在里面呆着了。下节课我们再接着讲剩下的苦。

今天就到这里,大家请合掌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