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讲故事#56:赎罪日
Karen-102804 05/28 6872
4.0/1
赎罪日
上一篇故事说到利未记第十章,亚伦和儿子们任职祭司不久,两个大儿子就横死在神的祭坛前。遭遇丧两子之灾的亚伦在悲哀中顺服了神,因为神继续祝福他和他的家族。接下来,利未记的第十一至十五章讲各种洁净法则,神不厌其烦地告诉百姓,何为洁净与不洁净的食物,产妇如何才算洁净,各类病人怎样得洁净,衣服、房屋发了霉怎么洁净。这些洁净条款,乍一看好像卫生健康守则,确实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卫生健康知识,但设立这些条例的主要目地,不可能是为了卫生和健康的原因,因为神至少在新约时代就已经撤销了关于食物的条例,用主耶稣代替百姓赎罪满足了礼仪上的全部要求。现在,我们在食物上享有自由,“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为圣洁了。” (提前4:4)
神设立这些规则的目的还需要神自己告诉我们一声,“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成为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 神要求祂的百姓有别于他人,要求祂的百姓把生命中的每一部分,都交给祂亲自掌管。“要圣洁”这个命令,在利未记里反复出现,在那个时代,是强调以色列人必须与世上其它民族不同,要遵守神的律例典章,守礼仪节期,从而向世界证明他们是蒙捡选的族类。今天,真正的基督徒也命中注定“要圣洁”,因为“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希12:14) 在这个时代,“圣洁”照样是我们与众不同的标志,我们之所以不需要守形式上的礼节,是因为住在我们心中的圣灵,时刻提醒我们效法基督的圣洁。
利未记的第十六章整篇都讲赎罪日,角度是给祭司们看的,因此着重解说献祭和大祭司的工作。利未记的二十三章,按照犹太历法顺序记载了每年的六大节期,角度是给敬拜神的百姓们看的,强调百姓当行的事。赎罪日这天要求百姓禁食,不像别的节日期间,百姓们可以一起吃喝。从十七章到二十二章,神告戒百姓不许吃血,严禁乱伦淫荡,还颁布了其它的禁戒及犯罪应得的刑罚,祭司当守的条例,什么样的祭物不蒙悦纳。神对百姓的生活细节关怀备至,条款列得细致入微,神要求祂的百姓事无巨细按照祂的心意行,成为迥然不同的族类,分别出来单单服侍祂。
可是,在人类的历史上,无论是以色列百姓,还是外邦人,除了道成肉身的主耶稣,没有一个人心甘情愿地严谨遵守律法条例,令圣洁的神满意。除了耶稣,其他人都是神眼里的罪人,要想和圣洁的神建立关系,必须先认罪,看清楚自己没办法赎罪的悲剧,伸开双臂,打开心扉,接受神为人们预备的赎罪计划。
神早在亚当和夏娃刚刚犯罪的时候,就开始逐步向人类启示祂的救赎计划。亚当,夏娃犯罪后,神宰杀动物,用毛皮做衣服给他们遮掩,很可能告诉了他们流血才能赎罪的概念。亚伯拉罕献以撒时,神预备了一只公羊代替以撒成为祭物,这一头牲畜为以撒一个人牺牲了。当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前夜,也是第一个逾越节之夜,每个以色列人家都要宰杀一只羊羔,血涂在门框门楣上,免这家头生的人和畜之死亡,这一头牲畜为一家人牺牲。在利未记里,神设立赎罪日,让大祭司为全体国民的罪献上一只山羊,这一只山羊为一国之民牺牲。在此之后一千多年之后,施洗约翰指着拿撒勒人耶稣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这次,耶稣成为一个完美的祭物为全人类牺牲,代赎了全人类的罪。
赎罪日所献的祭,要赎全体以色列民的罪,由大祭司献上。不过大祭司也是罪人一个,他必须先为自己和本家的罪献上一头公牛犊赎罪,再为百姓的罪献一头公山羊为赎罪祭,然后打发一头公山羊去旷野,让它死在那里。这两只公山羊启示人们,需要发生什么事情,才能让犯了罪的百姓,从惩罚和罪的权势中被释放出来,一只山羊为百姓的罪承担了刑罚,另一只山羊把百姓的罪带到遥远之处,百姓不再面对犯罪产生的愧疚。此处两只山羊的功用,主耶稣这一只替罪羔羊都成全了,祂使我们的罪得赦免,换来神因为罪对我们的怒气消除;又让我们愧疚不存,能够摆脱愧疚感的纠缠,这种感觉好极了,“东离西有多远,祂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 因为“祂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 我们。天离地何等的高,祂的慈爱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 (诗103:10-12)
大祭司打发走代罪的山羊后,还要为自己和百姓各自献上燔祭,也是代表赎罪,但这不是赎罪祭。这最后的两个燔祭,表示经过赎罪之后,整个民族重新归向神,他们因着赎罪祭的果效,不再受罪恶捆绑,能够分别为圣归给神,成为烧尽献给祂的燔祭。
今天的基督徒们,主耶稣的牺牲是我们已经知道的,一次完成的,永远有效的赎罪祭。主耶稣要求我们这些被赦免的罪人,把我们的新生命“献上,当作活祭”,因为这“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 你我是否愿意不计代价,定下心意,把自己分别出来给神使用,烧尽为献给祂的燔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