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云迪和朗朗


公平至上-108318  05/09   6773  
4.5/2 

这篇长文是想尽我所知来介绍一下这两位华人最著名的钢琴家。深层的原因是希望增进对他们的了解,这样华人能更多地理解和支持他们而不会去轻易责难。往浅里说,希望是至少有点娱乐性的文章吧。

李云迪我知道得少一些,就先谈谈他吧。他从小被母亲逼迫学琴,曾提到童年没有多少娱乐,而且因练琴过多(可能方法也不对)造成小手指永久变形。但是苦功没有白费,他18岁成名成为中国第一个肖邦赛的冠军。而且是国际肖邦赛15年来第一个冠军(前十年都水平不够,空缺),18岁就获奖更是肖邦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非常可贵!他一举成名完全是名至所归。

他成名后,音乐会,录音等机会非常多。而且他颜值高,被称为钢琴王子。由于他主要在大陆活动,又是大陆自己培养出来的高水平钢琴家,当然受到国内更多关注,被人反复和郎朗相比。郎朗虽然小时候是国内培养,但15岁进入Curtis,17岁在美国成名,不能完全算是大陆自己培养的。所以在国内舆论中,很长一段时间云迪都更受中国粉丝的喜爱,还有一些粉丝对郎朗的风格和长相出言不逊。

云迪也到美国来过,外国粉丝也很多。连我孩子的第一个老师都提到去他的concert,很崇拜他的技术和音乐。云迪个人是有艺术家的气质。水平也真是很高。一开始路有点窄,因为他号称只学肖邦,因为“肖邦就够学一辈子了”,发展上吃了亏。后来扩到李斯特,现在有没有再扩展我不知道,因为听得不算太多。

再往后,云迪在国内发展大多顺风顺水,但是好像到国外来得不够多。以他的水平和肖邦赛的成绩名气,其实如果多往国外发展,绝对能获得很大的成功。但他好像是个艺术家个性,比较淡薄成就。再后来他和娱乐圈的人交往多,尤其是春晚的“找力宏”事件弄得谣言纷起,一时报道大增但人气下跌。再之后除了高调找了个女友,好像至少花边新闻不多。

再次听到云迪较多是去年的肖邦赛。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评委。这事当时还有点争论,因为他太年轻,离他自己赢比赛的时间也不太远。不过他的水平,艺术鉴别力在那里,最终入选。在正赛上,他的评分中规中矩,没有多少跟别人不同的地方,至少说明他音乐鉴赏和其他评委比较一致。但在肖邦赛上,比较少见的是他缺席了三天,飞回国去参加了一个婚礼。这造成不少责难,不少人觉得他不务正业,不分轻重。但是肖邦赛评委主席替他分辨说他参加婚礼的计划是在选评委之前,而且肖邦赛历史上也有过别的评委部分缺席的现象。

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肖邦赛结束没多久,云迪在韩国的演出出了个大错,不少粉丝当场倒戈。当时他表演的是最拿手的肖邦第一协奏曲。这曲子他不知道练过,表演过多少遍。而且刚结束的肖邦赛上,10个决赛者,9个表演的是这首协奏曲,听得也很熟。但就是这么熟的一首曲子,云迪在中途突然忘记曲子。一开始指挥还试图挽回,因为他本以为云迪只跳过了一小段。但其实云迪跳过了一大段,所以指挥不知道他弹到哪里,最后不得不完全把乐团完全停下来,大家重新找个地方再开始。

本来,大师弹琴表演也会出错,也不算太大的事。但是这次有点不一样。不光这首曲子是他成名曲之一,本该极熟,不应该出错。而且更重要的是当时据说云迪没有任何道歉的表示,也没有增加encore,粉丝就气愤了。不少粉丝闹着要退票。据说第二天云迪通过助手发表了道歉。但这事闹得纷纷扬扬,再加上不少人本来就觉得他好像娱乐圈混得太多,不务正业,就导致这事被用作一个非常重要的云迪江郎才尽的例子。

从音乐来讲,云迪的音乐细腻,朴实。没有过多的花哨,但表达出深刻的理解和感情。技术上,他弹难的肖邦曲和中等难度的李斯特的钟都驾轻就熟,彰显功力。也许有人比他纯技术会强,但音乐技术的综合他在他弹的曲目上,不亚于任何人。不过他的曲目路子较窄,营销方面不够正确,也好像不大上心,再外加最近出的一些花边新闻和问题,确实让人觉得他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认真对待以便卷土重来。要不然大家可能就会有点伤仲永的感觉了。

好了,再说郎朗吧。郎朗成名比云迪早,很小就因为技术好,比赛得奖,外国音乐家的喜爱而声名鹊起。他小时候父亲推琴推得前无古人,虽然后可能有来者。12岁时第一次获得一个国际青少年的比赛奖,Ettlingen国际比赛。这比赛具体有多高水平,我不太知道。只知道当时是第四届,不算太新,而且奖金较低。鉴于当时也许比赛少,所以竞争可能还是会激烈。但可以肯定的是,自从郎朗出名后,这个比赛也出名了,比赛竞争是越来越激烈,虽然由于奖金偏低的原因不见得所有高手都去,但去的大都是高手。再往后郎朗又勇夺柴可夫斯基青少年国际比赛第一。这个比赛也难以判断到底多厉害。能去的肯定也是高手,但多高很难说。我知道美国孩子中有通过初试但最后因为觉得意思不大就没去的。但这往往也和地域有关。亚洲欧洲尤其是东欧俄国的比赛,美国选手会少些。

总的来说,郎朗小时候水平已经非常高是肯定的,是不是比李云迪高,这是很难比较的一件事。李云迪在比赛方面,得的奖绝对完胜郎朗。肖邦赛众所周知,而且在那之前他还赢了美国举行的最大的青少年国际比赛的第一名。不过比赛并不是衡量钢琴水平的唯一标准,具体其他方面我会继续比较。

郎朗15岁那年进入Curtis学习,师从Curtis校长Gary Graffman。总的来说,中国大陆钢琴家,音乐表现力上相对欠缺一些。往往技术都非常好(这也是去年肖邦赛中国选手纷纷折戟的重要原因)。不过,例外也很多,像云迪就是技术音乐都好。但是,我毫不怀疑在Curtis的学习,对郎朗的音乐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然的话,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王羽佳,张昊辰都跟随郎朗的脚步,在15岁进入Curtis学习了而且后来都功成名就了。去年的肖邦赛第三和第四名都是Curtis的华裔选手。张昊辰则在18岁成为Cliburn国际比赛最小的第一名得主。无论从比赛成绩还是钢琴表演生涯的成功来看,Curtis都是世界顶端的。

在学习期间郎朗也去各地表演。更重要的是,他也去面试作为知名音乐家的备用钢琴家。因为钢琴家可能临时生病不能上场,所以重要的表演前,通常都准备好备用钢琴家。郎朗17岁那年,Andre Watts在Ravinia和世界顶尖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合作由于Andre Watts突然生病,无法成行。但是郎朗在备用钢琴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表演大获成功,好评如潮,就此一举成名。所以郎朗幸运地不需要继续去比赛证明自己,而是签约不断。名气越来越大。

郎朗成名后,世界各地巡演。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一般人通常要么被他的炫技折服,要么非常反感他弹琴时头,眼神和全身的大动作。而评论家则有的也为他的技巧和音乐叹服,但很多批评他的动作和音乐本身都太夸张,内涵不够,而且不像传统的古典钢琴家。但也有人认为古典音乐就是要这样激情四射的表演家来带动更多人的喜爱,带动年轻人的热情。

无论怎么看,不可否认的是,如果郎朗弹得不好,他不会年复一年地有一百多场全球巡演,更是多次卡内基个人独奏,次次销售一空。这绝不是沽名钓誉能做到的。无论人喜不喜爱他的风格,他的水平实打实的在那里。

我对他的个人看法,是他早年的炫技和动作是有点夸张,虽然技术和音乐相当不错。但是近年来他不仅动作小一些了,而且音乐的细节处理,轻重缓急和对音乐的深层理解都值得称道。成熟了很多。而且他的曲目众多,所以一次次去他的音乐会不会厌倦。过去认为他不过就是靠动作哗众取宠的朋友不妨再去看看他现在的音乐会,多半会改变看法。

郎朗在音乐上也重视拓宽自己的视野。和很多传统的钢琴家一样,原来他从来只是弹古典钢琴曲,很少涉猎爵士乐。但是他几年前曾经和Herbie Hancock多次合作爵士钢琴表演,更向他虚心求教学会了点即兴创作。他在李斯特两百年纪念和别的场合上也结合舞台用光和背景来表演,别出一格。大家可能看过他用橙子弹肖邦练习曲吧?最近他还在水下表演过(水族馆的巨型拱形鱼缸下)。他还出演和伴奏了短篇动画片魔术钢琴。电影本身一般,但和肖邦的第十号练习曲配合非常值得称道,值得一看。

他也以多种形式与很多其他领域里的著名音乐家合作过,比如Andrea Bocelli,Joshua Bell,Johnny Legend等。和他合作过的世界大乐队数不胜数,而一些特别的场合也常常请他表演,比如北京奥运会,春节晚会,格莱美颁奖,白宫国宴,诺贝尔颁奖,白金汉宫,联合国大会等等,简直没有他没去过的顶尖殿堂。他甚至还给销量上千万的电子游戏Gran Turismo 5录制了古典音乐配曲的畅销唱片。他试图把古典音乐带到每一个角落。你可以说这是营销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很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了解。对整个古典音乐界的正面影响都是巨大的。而且他的受欢迎程度和反复被邀请,则是他音乐水准和敬业的强有力的证明。

而郎朗除了音乐表演,更令人称道的地方是他对孩子的音乐教育,以及公益事业的关注和推动。很早以前他就是联合国亲善大使,儿童基金的大使,及和平使者了。他一直为联合国致力推动各地的音乐教育。2008年,他又建立了郎朗国际音乐基金会,提携小钢琴神童们,更在多个国家举办”101个钢琴家“让更多小钢琴家参与和传播古典音乐。他还筹款捐款在各地建立“keys of inspiration”钢琴实验室,给接触音乐机会少的地区的小学生带来学习的机会。他的基金会的奖学金得主也参与给各地的孩子们表演和互动。

郎朗的成功不少人归功于高超的技巧,再加上成功的营销和运气。的确,作为中国钢琴界第一个在中国长大,国外成名而且成功走向世界的钢琴家,他的优势得天独厚。无论何时,大家想起中国的成功钢琴家,首先想起他。中国政府也乐于邀请这样成功的中国艺术家表演,更进一步增加了他的知名度。而千万中国琴童都是以他为榜样学习长大。随着中国的崛起,外国人也更重视中国的各方面。作为中国人又是在美国非常知名和受欢迎的钢琴家,属于他的市场可说是前无古人,也许甚至会后无来者。

不过在土生土长,中国自己培养的云迪在多个世界级大赛获得前所未有的荣誉后,再加上他的颜值超群,他一时风头无两。在中国的市场完全可以被他垄断,而且各国音乐界都为他的才华倾倒,海外市场前景也非常好。但是,渐渐地,大家发现,他局限于中国市场,而且并没有席卷市场的情况。不少人归结这为他的营销团队做得不好。估计这可能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我个人认为,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的差别。云迪有一种忧郁的艺术家气质,本人似乎也比较在乎作一个钢琴家,而不是一个表演艺术家。他只想把琴弹好,甚至只想把肖邦和部分李斯特弹好。这无疑决定了他的格局受到自己的限制。他弹琴的特点是非常准确,深情而不炫耀。正当你觉得曲子有点弹得太正而无聊时,一个小rubato,一个出人意料的处理,又把你的注意力拉了回来。他的肖邦协奏曲No.1和李斯特协奏曲No.1 CD让我百听不厌。可以说,他的演奏可能就是肖邦作为作曲家的原意。难怪当年他在肖邦赛第一轮比赛过后,评委就暗暗高兴起来:今年可能终于会有第一名了 (前述过,在云迪前已经连续两届十几年没有第一了)。就算是去年的肖邦赛的第一,我也感觉比不上他。不过由于格局和曲目的限制,以及令人分心的花边新闻加上失手最拿手的曲目,导致他品牌的空前危机。虽然肯定最后有惊无险,但是造成的坏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

而郎朗是一个天生的钢琴家和表演家。他就是适合在人们的聚焦下,做出炫丽的表演来吸引观众,影响观众。他不但曲目路子宽广,而且很敬业,表演不掉链子。他演奏的风格多变,对各个时期和作曲家的曲目都有深刻理解。虽然他弹浪漫时期的曲目非常著名,但他的古典时期曲目如莫扎特的奏鸣曲等也极其出色。虽然大幅动作,夸张的表情是他的标签,但他华丽的技巧,热情的演绎,强烈的强弱对比,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处理都让他的表演回味无穷。他本人的性格非常开朗,人来熟,对朋友热情而且不势力。就算你是个普通朋友,他见到你,会上来跟你拥抱拍手。他表演时,见到认识的孩子甚至会挥手打招呼。而且他就算推迟一些正式的事情,也要把给孩子们的课上完。即使是普通人和孩子跟他交往都觉得很受尊重。他小时候父亲过分地推琴造成的困扰和压力没有一点后遗症。正是因为这样的阳光性格和出众的才能,他的朋友遍布天下,能量不可估量。他的这个品牌价值是不可复制的。

郎朗的成功真的是天时(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走向世界,儿童培养井喷的时候)地利(中国培养,美国成名)人和(音乐天才加非常合适的性格)的绝佳体现。虽然就像任何一个公众人物一样,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他的成功是值得所有艺术家钦佩和学习的。而云迪在中国的成功也是理所应当。我相信所有真正喜爱古典音乐的人都希望他们共同成功,更提携更多像他们这样成功的钢琴家,能把古典音乐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