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读后感 – 再读“虎妈”


三国-1222  04/25   13706  
4.8/4 




           闻名美国的“虎妈”Amy Chua 在一年多以前,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她所认识到的族裔成功的原因。很有见地。早就想写个读后感。既是读后感,里面就有很多我自己的“私货”,各位看官若想看原文,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现今的美国,按族裔分,就平均家庭收入而言,印度裔是最高的。紧随其后的,是华裔,伊朗裔,等等。犹太裔自是不用说,属于收入很高的。还有一个绝大部分人不清楚的,就是摩门教信徒。虽说用收入来衡量成功,是非常片面的,但至少收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有人会想当然地说:他们的父辈有钱,所以后代跟着受好教育,占据社会的优势。简单点:拼爹!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比如,摩门信徒中,后来成为大公司领导的,相当一部分都是来自非常贫苦的家庭。亚裔中,上“藤校”的,相当一部分是做苦力活的一代移民的后代。越南裔的第一代移民,教育程度都非常低,从战火中逃出生天,来美国时都是赤贫。可是,这并不妨碍越南裔在美国获得成功。
           既然不是靠“拼爹”,那所有这些族裔,有些什么共同点呢?虎妈不愧是超级名校的教授,总结出来三点:不安全感(insecure),优越感(superior),自我压抑 (impulse control)。
           首先是“不安全感”。所有这些成功的族裔,全部都是社会里不占主流的。犹太人和摩门信徒,由于宗教信仰,曾经备受主流社会的排斥。其他的一代移民,来美国以后,语言不通,没有社会网络,没有足够的经济储备。我来美国的第二天,就基本花光了带来的钱,一个星期以后,就去系办公室贷款了。还好,有个本科的哥们在同一个系里。这种突然间落入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社会的感觉,立即滋生出不安全感,是非常自然的。这种不安全感,就成了迫使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驱动力。想一想,当年的绿卡,就让多少兄弟姐妹白发上头。
           其次是“优越感”。这个很有意思,不安全感和优越感居然共存!是的。所有成功的民族,都在心底里有着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优越感。这一点,老中们太明白了,哈哈!在美国多少年了,就是不肯吃西餐。很多人还瞧不起美国短暂的历史(殊不知美国传承的是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化的总和)。这种优越感,阻碍了他们完全地融入主流社会,把他们圈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通过他们认为的可以成功的途径,获得自己的地位。而这些途径,又通常是教育!
           第三是“自我压抑”。在翻译这一点时,我费了一个脑力。最后觉得“自我压抑”是最准确的。在没有多少资源可以使用的时候,不管用任何一种走向成功的方式,都需要极为艰苦的努力,需要放弃其他人所惯有的娱乐。这基本就是说,要活得像“苦行僧”一样。美国的主流娱乐是体育,我们老中有几个有闲情逸致,经常去看球的?当这一种生活方式传递到第二代身上,出现的问题,是另一个话题了。
         总的说来,虎妈的文章,相当不错。读过以后,颇有感慨。

http://www.nytimes.com/2014/01/26/opinion/sunday/what-drives-success.html?_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