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掠:毛主席接見紅衛兵 一場青春與熱血的時代回響】~𣁽省山寨

蒙城老張-101698  08/15   19945  
4.0/1 1 2 3 4 5













【歷史回掠:毛主席接見紅衛兵 一場青春與熱血的時代回響】~𣁽省山寨

1966年8月18日,陽光灑在天安門廣場,紅旗如海,歌聲如潮。那是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紅衛兵小將與首都革命群眾的歷史一刻。這一天,毛泽東主席以他一貫的親切與威嚴,向無數朝氣蓬勃的青年人揮手致意,彷彿點燃了整個時代的火焰。而這一刻,也正式推出了那句響徹神州的口號:

「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萬壽無疆!」

這「四個偉大」的口號,如雷鳴般響徹廣場,成為文化大革命中最具標誌性的吶喊。它不僅是政治宣傳的結晶,更是無數青年心靈的激盪。那一刻,廣場上的紅衛兵小將們身著綠軍裝,臂纏紅袖標,手中高舉《毛主席語錄》,眼中閃爍著對理想的執著與對未來的憧憬。他們的青春,彷彿與整個國家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成為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熾熱而耀眼。

毛主席曾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這句話最早是在1957年毛主席訪問蘇聯時,對中國留學生說的,後來被文革的浪潮推向高潮,成為無數青年心中的信仰燈塔。他還教導青年:「要朝氣蓬勃,要謙虛謹慎。」這些話語,彷彿是對那個時代年輕人的囑託,也成為紅衛兵小將們前行的動力。

當我回看那段歷史影像,廣場上人聲鼎沸,紅旗飄揚,青年們的歌聲與口號交織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那種純真、那種狂熱、那種「要革命到底」的激情,即便隔著時空的距離,依然讓人心潮澎湃。我的腦海中,總會浮現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的身影——他們或許就是我的鄰居、我的親人,背上行囊,胸懷理想,風塵僕僕地從全國各地湧向北京,只為在天安門廣場見到心中的領袖,感受那個時代的脈動,讓自己感到在紅色的洪流中,自己做一個小小的浮萍,跟隨洪流滾滾向前的那一份亢奮與存在。

在這段歷史中,還有一段我的倆個老姐上北京見毛主席的小故事,一位姐姐平安順利抵達現場,接受毛主席檢閱,也親眼目睹領袖的真容相貌,感受了現場萬眾歡呼的激動人心的一刻。
而關於我的另一位姐姐,卻出現了狀況,請讓我用略為藝術加工的手法再現當時的這一幕:紅色姐姐年輕時英姿颯爽,美若天仙,身著標準的紅衛兵裝束:綠色軍裝,紅色袖標,腰間繫著軍用水壺,肩上背著簡單的行囊。她與她的戰友們,懷著滿腔熱血,加入了全國「大串聯」的洪流,踏上了北上北京的征途。然而,路途的艱辛與北京的交通管制,讓他們這支串聯小組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天安門廣場時,卻已是活動尾聲——偉大的領袖已經離開。
那一刻,姐姐與她的戰友們席地而坐,汗水與淚水交織,順著臉頰滑落。她從行囊中取出潔白的毛巾,擦拭著眼淚與汗水,然後將軍壺中的水一飲而盡。淚流滿面,情緒激盪,她猛地將毛巾擰乾,讓汗水與淚水滴落在天安門廣場的石磚上。隨後,她拍地而起,昂首大喊一聲:「走!」那聲音,響亮而淒美,帶著不甘與堅定,彷彿將所有的失落與豪情都凝結在這一瞬間。
每當我品咪這一幕,心中總是五味雜陳。那一聲「走」,是對未見領袖的遺憾,也是對革命理想的執著。那一刻,姐姐臉上的淚痕與堅毅的神情,彷彿是那個時代年輕人的縮影——純粹、激昂、紅色革命、充滿力量的美感,無關對錯,單純就是那個時代的年輕人真實寫照。這種美,帶著青春的衝動與時代的印記,深深地刻在傳奇的記憶中,成為我對那些大姐姐、大哥哥們無盡的回望與敬仰的源頭。

8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毛主席和我們在一起》,開篇寫道:

「1966年8月18日,我們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穿著人民解放軍軍裝,同他的親密戰友林彪同志,以及其他同志,在天安門上檢閱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百萬大軍。」

這是「四個偉大」口號首次完整亮相,標誌著這一時代符號的正式確立。它不僅是政治語言的集大成者,更是那個時代精神的象徵——它激勵著無數青年投身於理想,奔向未知的未來。

回望這段歷史,我認為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和好好的品味細讀思考這段歷史,在這裡我們不做討論,我並不想簡單地評判對錯,而是希望在細節中品味那個時代的真實。毛主席的語錄,至今仍值得我們細細咀嚼,因為它承載了一個時代的理想與激情。那些大姐姐、大哥哥們的青春,那些淚水與汗水交織的瞬間,那些響徹天安門的口號,都化作了歷史長河中的一抹亮色。它們或許不再重現,但那份朝氣蓬勃、那份純真與熱血,卻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魁省山寨·歷史未曾遠去 青春永遠閃光)







                



Font Size...
Font Family...
Fo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