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耶利米书

JL-100333  10/16   4207  
4.0/1 

4:1-4 悔改所带来的灵性更新:指出了能使犯了罪的以色列和犹大走上公义的方法:①丢弃一切神看为可憎之物(1节);②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2节);③要开垦荒地(3节);④为心灵行割礼(4节)。这些要求催促他们首先解决现有的问题,之后设定正确的目标而向前迈进。真心悔改的人,应切断对昔日罪孽的所有迷恋,使灵性基于神话语更新,遵行真理和公正、公义之神的旨意。在本文:①可憎的:指一切放诸于神之上而敬拜的;②荒地:指拒绝神话语的关闭之心;③心里: 是指包括知、情、意在内的整个内在生命,即指仍然存留着的外邦人之心。

4:5-31 警告逼近的审判:在施行审判之前,神通常会予以警告。本文亦如此(5-31节),共两次警告。第一次警告(5-18节)较为简单,只要求他们“洗去心中的恶”(14节);第二次警告(19-31节),则清楚地描绘遭受审判之时的情景,强调这就要成就所警告的一切。审判工具被喻为“从密林中上来的狮子”(7节)和“从旷野净光的高处刮来的热风”(11节),这些均指巴比伦。巴比伦于B.C.60占领亚述,继而开始掌握近东地区的霸权。他们如同饥饿的狮子走出密林而吞吃食物一样,吞灭了周边的列国;犹如吹干植物的热风(11节;拿4:8)一样,使周边的列国变成荒地。神之所以在施行审判之前先予以警告,是因他以恩慈之心想给选民赐下悔改的机会。同时,日后施行审判之际,也使人心与之同证神的信实。神非人,必不致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致后悔;他必然会成就自己所说的话(民23:19)。

4:5-6 “角”和“大旗”均用在军队行军<民2:2,旗帜的用途>之际或大敌逼近之时(6:1;珥2:1)。本文则是在后者的涵义上加以使用。早在百余年前,以赛亚、何西阿和弥迦等先知均预言了巴比伦的入侵(赛29:1-16;何8:1-4;弥3:12)。然而,百姓却对此漠不关心。神命令这些百姓,要吹角竖旗以警报战争已来临,从而造成审判的紧迫感。这幅图象勾勒了督促悔改到底的神,与判逆到底的百姓。

4:10 主耶和华啊……耶路撒冷:神绝不会欺哄人。惟有人才欺人并自欺(9:4;雅1:26;约壹1:8)。然而,耶利米似乎在指责神欺哄了百姓。事实上,此番言论并非是对神的直接抗议,乃是在讽刺百姓的愚顽。他们行恶必然惹动审判,却听信假先知的话,以为不会有审判。如今,他们看到审判已临到,就误以为神欺哄了自己。这就是本节的背景。本节:①揭露了百姓的愚蒙。他们混淆了神所应许的一般恩典(林后8:9)和假先知所预言的“平安”。神的一般恩典是浇灌给那些履行应许条件之人的(出20:6;申7:12),但是这些民从未想过要履行那些条件,反而违背了它;②表明假先知宣告平安而欺哄了百姓。他们假藉神的名字,发出了假预言(23:17;27:9)。虽然真先知一再予以警告,百姓却听信了假先知的预言。就这一点而言,百姓又一次被自己所欺骗。

4:12 有一阵更大的风:与11节的“热风”相同,只是强调了热风作为自然现象的性质,而后者的隐喻意味较强。所谓“热风”是指从巴勒斯坦东部的沙漠地带吹来的高温干燥之风,它的破坏力极强,足以使植物枯干(拿4:8),与来自地中海的高温、潮湿之风截然不同。“更大的风”则比喻了吞灭列国的巴比伦之威风,当时,她是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兴势力。

4:14 洗去心中的恶:?“洗去”不仅仅是指用手搓洗,且意味着用脚踩踏来使之更干净。有人认为本节是指,只有藐视罪、甚至不存邪恶的心怀意念,才能得救,如同清洗衣物时用脚踩踏一样。亦即,他们认为本节蕴含着救恩的必备条件是悔改的思想,并将悔改归于人的自由意志。但是,本节的对象是已蒙拣选的子民,因此有别于使人得救的悔改。本节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应除去假冒为善的仪式或形式,乃要全然顺服神,从而保持属灵的圣洁。而不是用手蹉着洗。有些人主张说应漠视恶如用脚踩着洗去污,丝毫不怀恶念时才能得到救赎。即认为包含了“救赎的必要条件是悔改”,并且也包含了悔改的自由意志。这句子适合于已被拣选的百姓,与得救的悔改是不同的,即本节意味在日常生活中,丢弃假冒伪善的意识或行为,在顺服神的旨意中保守属灵的贞洁。

4:15 从以法莲山报祸患:以法莲山与耶路撒冷相去不远(代下19:4)。故这句话是指耶路撒冷与整个犹大的灭亡已迫在眉睫。

4:19 心疼痛……烦燥不安:耶利米藉着默示看到了来入侵的仇敌,藉着心灵之耳闻听了战争的警报,便怀着心如刀割一般的痛苦,作了一首哀歌(19-31节)。耶利米之所以如此痛苦万分,悲伤不已,是因:①敌人的攻势威猛可怖;②他清楚这些可怕的灾难之所以临到百姓,是因他们顽梗不以警告为警告。耶利米冥思苦想,欲以警告之外的其它方式,破除他们的愚顽,最终作一首哀歌,来描绘战争。先知耶利米充满激情,为要铲除百姓的罪行而用尽了方法,且冒着污辱和逼迫,矢志不渝地忠于自己所蒙的呼召。

4:21 我看见……到几时呢:在上文,耶利米指出仇敌即使是在天涯海角,也必比鹰更快地抵达犹大(13、15节)。在本节,他则预言仇敌(巴比伦)无须花费很多时间,来占领犹大。这一点要比以往的预言有所发展。耶利米之所以渐进而具体地暴露仇敌的侵略性,是为了强调审判已逼近,从而警告百姓。

4:23-26 预言犹大将被毁灭:使用了创1:2节中“空虚”和“混沌”这些原用来描绘神创造世界之前的状态,此处则指巴比伦对犹大的摧毁惨不忍睹。因着人的过犯,神的震怒波及到了天和地(23节)、大山和小山(24节)、人和空中的鸟(25节)以及肥田和城邑(26节)。这些事实表明,蒙神祝福的人理当过着顺服与感恩的生活。当他开始无视神的护理之时,祝福反而会演变为巨大灾祸。耶路撒冷在被毁之时,其光景也极其悲惨,但尚不及此预言。由此看来,此预言的完全成就(太24:3-31),可能是在这世界的末了。

4:28 我意已定……也不转意不作:表现出了神的强烈意志。亦即,巴比伦对犹大的大举入侵是出于神的计划,而神必不会取消它。神是永恒之神,他的所有话语和意念也必存留到永远(民23:19)。然而,神的意愿并非要永远地除灭犹大这一国家,乃是出于慈爱而欲永远除净犹大的罪(27节)。

4:30 修饰:红衣、金饰、修眼,均是娼妓用来招引客人的手段。有时,这些是比喻拜偶像之人的装扮(赛3:18-23);有时则用以比喻被强大国家侵略的弱小国家,满载礼物去求得其它国家的帮助。本节属于后者。亦即,犹大遭受巴比伦的侵略,为了摆脱危机献礼物给南边的埃及,以求得帮助。然而,犹大的此番举动极其愚顽,等于是无视先知单单信靠神的劝告(赛31:1),而去领带伤人之手的苇杖(王下18:21)。因为犹大百姓背判了神,神也从自已的土地驱逐了他们,夺回其自由,使之沦为奴隶。人若离弃了神,唯有空虚相伴(路15:11-17)。

4:31 我有祸了……我的心发昏了:犹大被至信不疑的盟军所背判,终于被巴比伦侵略者所沦陷,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本节将犹大所受的痛苦,比作人间最大最重之痛苦——生产的痛苦(创13:16)。这可以说是人软弱的一面,他原千方百计地搜寻走出危机之策,这一切终成徒劳之举之后便坠入绝望。愚顽之人不全然信靠神掌管历史的主权,而去投靠军事大国,最终走向悲惨的结局。

5:1-31 审判的必然性:陈述了神施行审判的必然性。耶利米强调,犹大的罪孽深重,使神的审判无法再迟延。这既是耶利米第二篇讲道的主题(3:6-6:30),也是神对习惯性犯罪的惩罚。

5:1 你们当……寻找:客观事实证明了犹大必会灭亡。人人皆知耶路撒冷是犹大的圣城,然而无论怎样苦苦寻索,都不能找到一个合神心意的义人。这一事实表明,整个犹大的罪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多玛和蛾摩拉,曾因城中无十个义人而灭亡(创18:32);而耶路撒冷大于它们,且经历了更多的神恩,却因找不出一个义人而面临灭亡。这些事实证明,神之所以毁灭个人或是一个国家,并非因其外在的因素,乃是因其内在的腐败和堕落。

5:2 所起的誓实在是假的:犹大百姓以自己为神的百姓且遵行律法而自诩,事实表明,他们的行为全盘否认了这一切。他们的信仰生活充斥着言行不一的假冒为善(多1:16)。他们或许能够欺骗人的眼睛,却不能欺骗对人心了如指掌的神。言行不一致的人,无法逃避神的审判(雅2:17)。

5:3 你的眼目,不是看顾诚实吗:有人认为这句话是指“神的眼目竟然不看顾诚实”。但是,神“显大能帮助那些向他心存诚实的人”(王下16:9),“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16:7),因此这句话是指“主的眼目单单看顾诚实的人。 你击打他们……他们仍不受惩治:神为了使所爱之人离开罪恶,而不惜惩戒他们。然而,对那些灵性被热铁烙惯,而受鞭打也不知疼痛的人,神必加以审判(提前4:2)。本节论证了,神在施行审判之前已鞭打他们以示惩戒,但是他们的灵性却没有觉醒,因此神必施行审判。

5:5 他们……折断:耶利米控告了尊大之人,即君王、首领和祭司、先知的罪。轭和绳索象征仆人隶属于神(提前6:1),折断这些表明他们明知神的旨意,却故意违背神。他们将神的律例教导给百姓,自己却违背。这种邪恶行为,既欺哄了神,又利用百姓的无知,谋取自己的私利。“齐心”具有“联合”或“异口同声”之意,强调所有尊大之人无一遗漏,均为恶人。

5:6 狮子、豺狼、豹子:?“狮子”是百兽之王,拥有威严和强大的力量(士14:18;箴30:29,30)。“豺狼”是夜里偷偷掳羊的动物(约10:12)。“豹子”是敏捷而凶猛的动物(赛11:6;哈1:8),捕捉食物时从来不会扑空。耶利米列出这些动物是为要比喻,犹大的仇敌巴比伦,即将凭借强大的力量,迅猛而残忍地攻击犹大。

5:7 审判的理由——犹大行淫:叙述了犹大遭受巴比伦入侵的又一理由。第一:属灵的淫行(7节),所谓属灵的淫行是指偶像崇拜(3:6-9),耶利米将拜偶像的人,比作聚集在娼妓家的一群人。人若有一丝一毫的良心,都会为自己的淫行感到羞愧,且欲隐藏它。他们却悖逆得恬不知耻,反而公然拜偶像。第二:肉体的淫行(8节),他们邻人之妻的欲火如同脱缰的马一般难以驾驭。悖逆的他们,将神所供给的丰盛恩典(罗2:4)挥霍于偶像崇拜与行淫上。

5:10 你们……只可除掉他的枝子:?“枝子”,意指“树枝”,亦指“高约人肩的墙”。有人据此主张本文只是指部分城墙的毁坏。耶稣曾经将圣徒比作“枝子”(约15:2-5),由此可知,城墙的毁坏当然包括了犹太人的被杀。巴比伦代神执行审判(15节),而且1-13节则记录了犹大遭此审判的原因。

5:11-13 审判的理由——不认神:继续陈述了耶路撒冷被毁。居民被杀戮的审判原因(10节):①他们因悖逆而不承认耶和华是神(12节)。这就意味着他们全然无视神的存在。不仅从记忆中将神抹去,甚至不认神;②他们将真先知的话当作耳边风(13节)。耶利米利用希伯来语的双重意义,既可指圣灵,亦可指风,揭露了百姓的愚顽。亦即,百姓将真先知受圣灵的感动而发出的信息,当成了耳边风。先知是宣告神话语的人,因此轻看先知的话,就是嘲笑差遣先知的那一位。

5:14-18 审判犹大的方法和代理人:耶利米再一次叙述要审判犯罪的犹大,并指出执行审判的人。之所以使用诸多比喻而反复描写同样的内容,是为了确证预言必将要应验。亦即,强调了耶利米的话如同撒母耳的话,“一句都不落空”(撒上3:19)。因为与撒母耳一样,耶利米的预言根据亦是信实的神。审判的方法是刀,即战争(代上21:12),执行审判的是巴比伦,她被描述为“古老而强盛的国家”。及至耶利米时代,他们已拥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于B.C.620,自拿布撒拉撒王起,他们一跃成为巴勒斯坦的新兴强国。

5:14 我的话在你口中为火:耶路撒冷居民曾嘲笑先知的话是“风”(13节),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这句话预言了,先知的话将烧灭百姓,如同火烧灭柴木一样。

5:16 箭袋是敞开的坟墓:?“箭袋”是指盛放箭的袋子。米所波大米士兵,大都是善于射箭的名弓箭手,本节喻指了巴比伦士兵的弓箭将惨无人道地杀害犹大百姓。有人认为,抄写时将“口”误抄成了“箭袋”。倘若果真如此,本节就可以译为“他们的口是敞开的坟墓”,喻指巴比伦士兵贪得无厌的征服(诗5:9;箴30:15,16)。这两种解释,均明确地显示了巴比伦将残酷地对待犹大。

5:18 到那时,我也不将你们毁灭净尽:意指完全的毁灭,而不是部分的毁灭。因此,本节表明神的审判虽然会临到耶路撒冷,但内中有神的怜悯。先知宣告审判之时,时常使用这种言论(4:27),其作用是安慰余剩之人<拉9:8,余剩者思想>。神会藉着凄惨的审判来惩戒犹大残暴邪恶的罪行,其目的是要洁净和更新以色列百姓,而非将他们毁灭净尽。这就表明,神真正的震怒对象不是犹大,而是在背后操纵他们的邪恶撒但。

5:19 在不属你们的地上侍奉外邦人:神必会惩罚藐视自己而事奉偶像之人。为此,大卫曾吟颂到“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诗16:4)。因为犹大百姓背判了神,神也从自己的土地驱逐了他们,夺去其自由,使之沦为奴隶。人若离弃了神,唯有空虚将伴其生命(路15:11-17)。

5:20-29 不断犯罪的犹大:虽然先知屡次发出警告,犹大却继续放纵罪恶,将自己引向灾难之路。耶利米曾试图唤醒他们的理性、眼目和听闻,却均告失败。如今,他试图改变百姓不可理喻的性情:①连自然都懂得遵行神的律例,你们何竟违背神的律例(22,23节);②你们虽然饱常了神随时帮助的恩典(来4:16)。却没有敬畏神,甚至不存感恩之心(24,25节);③你们不仅欺骗、剥削同胞,而且专下不义的裁决(26-28节),亦即他们并没有对以公平判决被保护对象——孤儿、寡妇与穷人的诉讼。这些愚蠢的特征是,犹大首先是开始违背神的律例,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开始拒绝神本身,最终落到了彼此相残的地步。由此可知,当人际关系发生问题时,圣徒当首先反省自己与神的关系(太10:32;雅1:15)。

5:24 秋雨春雨:参见3:3。

5:26 埋伏窥探,好像捕鸟的人:指出犹大百姓为了积攒财富,而施以诡计谋害邻人。这些极端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邻舍的所有痛苦。他们沦为贪婪的奴隶,完全破坏了神的法度和对邻人的爱。贪婪的另一种偶像崇拜,必害人害己(西3:5)。

5:29 本节与9节一样,论到了神的公义性情和施行审判的权柄。神不仅在历史中审判恶人、拯救被压迫者,而且在末后的日子作审判主。倘若我们常常纪念神以公义介入历史且施行最后的审判,每一天的生活均会留下更加敬虔的痕迹。当时犹大所最欠缺的正是正确的神论和末世论。

5:31 先知将圣城耶路撒冷竟然没有一个义人的事实(1节),视作“可惊骇,可憎恶的事”(30节)而发出了叹息。先知与祭司离开自己的岗位而图谋邪恶之事,百姓亦赞赏随从他们,这种社会风气是罪恶滋长的温床。由此可知,倘若蒙召归给神的人,忘恩负义推卸责任而追求世俗宴乐之时,他所属的群体将失去全部的的希望。

6:1-30 审判的确切性:为了使犹大免遭审判,耶利米在全城寻找一个行公义、求诚实的人(5:1),却未能发现。因此,只有城毁枝折的审判在等候着他们(5:10)。本章则更加具体地论及了审判的确切性。同时,本章也再次重复了4、5章中所论到的三个主题。那就是:①预言巴比伦的入侵(1-8节);②神对犹大的弹劾(9-21节);③预言审判之日的惨状(22-30节)。

6:1-8 巴比伦侵略犹大:栩栩如生地描述了来自北方的外邦军队蹂躏犹大的情景。亦即,以紧迫的口吻描述了耶路撒冷顷刻间就被巴比伦所占领而灭亡的光景(4-6节)。漫延于社会中的罪行,固然是他们受惩罚的原因(7节),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他们厌弃神训诲的宗教性罪行(8节)。神虽然已作出了万般准备除灭犹大,却再一次督促其悔改(8节),显明了神恒久忍耐的怜悯之情。

6:1 在提哥亚吹角,在伯哈基琳立号旗:警告战争来临,似乎表明耶路撒冷已遭受了审判。因为,此二城均位于耶路撒冷南部,吹角暗示耶路撒冷已被攻占。倘若此二城是在耶路撒冷的北部,它们就会先遭到侵略,而耶路撒冷则会吹角示警。

6:4 你们要准备攻击他:神命令巴比伦准备作战。巴比伦侵略犹大而使那地荒废,且掳走百姓,这并非是一般的征服战争,乃是属神的战争,因为神为了惩戒犯罪的犹大而使用了巴比伦。事实上,我们不能否认世界的每一件大小事件与战争背后,总是隐藏着神的圣洁旨意与护理。神是万物之主,他积极地介入人类的历史(罗11:36)。

6:8 耶路撒冷啊,你当受教:意指犹大受惩是因藐视神的教训,只要是他们为惩戒之因——不顺服而悔改,神就会转意收回审判。即便是在审判迫在眉睫之际,神依然在寻找施恩的机会(箴4:13)。

6:9 掳尽以色列剩下的民:?“剩下的民”是指耶路撒冷被占领之后,没有被俘虏去而留在犹大的百姓。因本节意指入侵的迦勒底人将掳尽这些余剩者。受到审判之后,余剩者理当大大悔改,然而本节暗示我们,连这些人都未曾归向神。神曾经命令以色列百姓,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利19:10;申24:21),但是当时的犹大人却被贪婪所蒙蔽而无视此律例。神论到此罪与将受的审判相关。

6:10 耳朵未受割礼,不能听见:耶利米预料到,他们均会将审判的警告当作指责,却不会信以为真。亦即,犹大百姓虽在身体行了割礼,却未曾受属灵的割礼,故必掩耳不听神的话语。在这一点上,当时的犹大百姓可以说是属灵的耳聋之人(结12:2;徒7:51)<创17:9-14,割礼>。

6:11 真信仰的出发点是聆听神的话语,犹大却拒绝听,这就使他们完全丧失了脱离罪的希望(10节)。正如本节所示,罪恶就会大肆为虐,且影响上到老下到小的所有人,一同沦为刑罚的对象。正如漆黑的大海需要照亮航线的灯塔,邪恶势力四处寻找可吞恶灭之人时,则更需要真理即神的话语的光照,然而他们却漠视了这一点。这无异于污辱神不断以话语相劝的忍耐之工夫,促使神发出了愤怒的预言。当时的犹大百姓,与新约时代抵挡真光耶稣基督的犹太人毫无二致(约1:9-11)。

6:13 贪婪……行事虚谎:?“贪婪”具有“猜忌”或“以不正当的方法获取”之意,这就表明犹大极其邪恶,为了自己的私利,可以毫不犹豫地伤害邻人。下到小上到老,微至贫贱庶民,尊至在位掌权之人,均深谙此道。对这些因物欲而犯罪的人,神的审判就是夺取他们所看重的。实际上,对人而言没有比神更重要的存在。若有人看重其它过于神,必因此倍受挫折和痛苦。耶利米另行叙述了先知与祭司的罪,这是因为祭司原是被任命将律例教授给百姓。因此,即便是君王与百姓一同败坏了,至少祭司是不应与他们同流合污。然而,连这些理当给万人带去光明、教导得救之道的人,都沦落为背道者而没有敬畏神。

6:14 轻轻忽忽地医治:?“轻轻忽忽”具有“不予重视”或“轻蔑”之意,暗示祭司和先知并没有认为百姓的罪已极为深重。事实上,百姓的罪行已严重得足以引发严厉的审判。然而,先知不断重复“平安了”,从而使问题更加恶化。当时的宗教领袖,缺乏属灵的洞察力和诚实,故犯了瞎子领瞎子的过错(太15:14)。

6:16-17 从两方面概括了上文所指出的犹大之罪(9-15节):①失去了列祖时期对神的纯正信仰(16节);②拒绝了先知悔改的呼吁。第一项罪显明了他们未能正确认识历史教训的愚蒙;第二项罪则揭露了他们未能直面现实,而留于肤浅的安逸状态。今日的圣徒,理当慎思明辩,神在过去历史之中的护理对今天的意义;也要认识到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当如何行事。

6:20-21 责备了空虚而伪善的敬拜仪式,因为内中没有对神的爱与顺服神的诚实行为。大多数先知都曾责备过这种假冒伪善的宗教行为(赛1:10-17;何6:6;摩5:21-24;弥6:6-8)。当时犹大的献祭过于偏重形式,这是愚弄神的可憎之举。因为神喜悦顺服神而行公义、求公平,恨恶形式上的祭祀与燔祭(撒上15:22;箴21:3;罗12:1)。因此,虽然他们献上了贵重的乳香和菖莆,神却看穿了其内心(撒上16:7),而予以拒绝。耶稣也抨击了这样的形式主义(太23:23)。

6:22-30 审判之日的惨状:继对恶事的责备之后(9-21节),展现了审判之日的惨状。不思悔改之人的结局,亦即犹大作恶的结果,就是倒在仇敌刀剑之下与被扔进火炉。

6:22-23 逼真地描绘了自北入侵的巴比伦,扼要如下:①手拿“弓和枪”,这表明了巴比伦军队的好战性,他们的装备均是攻击性武器;②性情残忍,不施怜悯。他们如同玛代人“不注重银子,也不喜爱金子”,是只知速速行军而杀戮百姓的蛮族;③他们的声音如海浪砰訇。意味侵略军行军时的军歌声和军号声,大得足以使犹大百姓惊恐万状。巴比伦军队的这些特点与撒但相似。亦即,巴比伦军队的好战性,可以比作撒但的嗜血成性,它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巴比伦军队的野蛮,与撒但的奸诈邪恶相仿,它甚至胆敢试探基督(太4:3);巴比伦军队的可怖,与迷惑人心的撒但一脉相通(林后4:3,4)。到了新约时代,使徒约翰直接将巴比伦描述为撒但(启14:8)。今天,撒但通过宗教便利主义、物质万能主义、科学至上主义来迷惑人心。

6:26 腰束麻布……痛痛哭号:事实上,在宣告巴比伦入侵之时,22-23节所描绘的景象仅仅是预告,巴比伦军队尚未征讨犹大。因此,本节是在一般意义上督促悔改(斯4:1;结27:30)。耶利米所说的悔改是指出于全人的真正悔改(珥2:12)。众多的子孙象征着祝福(创15:18;22:17)。在这种意义上,丧独子意味着祝福的断绝。生命与祝福的根源——神,必离弃不肯悔改的人。今天,到处可见无须悔改的宗教和无须痛悔的敬拜。有些宗教领袖取悦于信徒的便利主义,只传讲祈福性的信息。这些都是无视神的行为,必成为灭亡的根据(赛1:10-17)。

6:27-30 犹大的悖逆:本文以冶炼金属的过程,比喻了不被神的惩戒所炼净的犹大之悖逆。冶炼金属时,通常会将要冶炼的金属和铅放进火炉或熔炉,之后用高温熔化它。而铅就会带着金属中的杂质沉淀下来。耶利米藉此比喻揭露了百姓的可憎之罪。他们虽然听到了审判的警告却依然不思悔改,就像即使是用烈火也无法炼净,而终被弃绝的不良金属一样。人一旦离开了神,就会在罪恶中越陷越深,哪怕是神加以惩戒(罗1:18-32)。

6:27 使你……为保障:保障保守城中的居民不被外敌的入侵。在本节,耶利米称自己为神的保障。这是指耶利米向百姓宣布警告的信息而使其悔改,从而事先预防仇敌的侵略(箴10:29)。这就是基督徒真正地服务于社会和爱国的方法。亦即,藉着宣告神的话语,推动灵性的复苏和道德的更新,使社会更加健康,使国家更加坚固。

6:28 他们是铜是铁:唤醒犹大百姓,他们在神面前已沦为毫无价值而不再有尊荣的存在。轻看神的话语,一味地追求属世欲望的人,将会被神所离弃,沦为毫无用处的存在(太5:13)。神所视为最可爱的人,就是奉神为自己生命之主宰的人。使徒保罗称这些人为藏有宝贝的瓦器(林后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