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瑕随笔:姥姥死了,妈妈伤了,爸爸垮了,老虎火了,孩子呢?


清瑕-100770  07/31   6887  
4.0/1 

姥姥死了,妈妈伤了,爸爸垮了,老虎火了,孩子呢?

几天前,老虎“火”了,动物园的虎即便在人的驯化下依旧不会改变它的本性。它咬人了,一死一伤,就在北京野生动物园,而且咬的振振有辞:No zuo no die,危险区域下车,送入“虎口”,因为人不守规则!

网络上,我们看到了事发现场恐惧的视频;公众号里,我们看到了妈妈被咬后图片的血腥;观众席上,有真心评论的,有喷子围观的,有得瑟活该的,那恨不得不踩上千万只脚也决不罢休的架势,张开的是又一张血盆大嘴,形成了强大的网络的虎骂。

情绪、规则、夫妻关系、检验爱情标准……都成了议论的话题,远离“垃圾人”的规劝甚嚣尘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这一事件的看法,可少见对死者伤者的同情,多见的是众多的“虎啸龙吟”。

姥姥死了,妈妈伤了,爸爸垮了。这个事件不断发酵,可我们似乎却遗忘和忽略了一个人,一个年仅五岁,出事那天坐在车里唯一没有受到直接身体伤害的孩子。没有人去讨论他当时的惊恐无助,没有人去问询他现在的心理状态,更没有人关心他所受到的巨大心理伤害。

骂妈妈,说爸爸,嘘姥姥,可没有人“疼孩子”。孩子被遗忘了?!

是的,他真的被忘掉了!如果那天,她的妈妈没有忘掉孩子还在身后,怎么会做出那样危险的举动?!如果我们没有忘掉孩子的存在,怎忍心看到孩子将会在铺天盖地的网络负面评论中艰难长大?!如果我们没有忘掉孩子的存在,怎忍心让在老虎面前蜷曲颤抖的小身躯受到再次心理伤害,如果我们想起了孩子,或许我们的语言会更多一些理性和平和!好遗憾,孩子真的被我们忘掉了!

这是成人面对孩子世界常会犯的错误!只愿就事论事,没去换位思考,忽略了还有个孩子无辜的眼睛在看着我们。

                       

虎性和人性

虎是凶猛的象征,成语就有“谈虎色变、与虎谋皮、虎视耽耽、虎口余生、虎穴龙潭”等说法,形象地反映了人对虎的恐惧和敬畏。虎是大型食肉动物,自然不能如绵羊一般温驯,否则就会饿死,所以凶猛的性情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野生老虎吃人屡见不鲜,《水浒传》中李逵的母亲被虎吃掉,祥林嫂的儿子剥着毛豆也被老虎吃掉了。即使人工驯养的虎也可能吃人,

1997年,美国一家马戏团在宾夕法尼亚州演出,第一个节目驯虎,团长亲自担任驯兽员,场上表演的孟加拉虎突然向团长猛扑上去,团长当场死亡。北京野生动物园这次老虎疯狂咬死这五岁孩子的姥姥,咬伤孩子的妈妈也就是它的本性。

虎性是凶残的,可人性应当是温暖的!

同样有一个五岁的孩子,在失去了妈妈,修复巨大创伤过程中,美国的小杰瑞得到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前不久,在网络上热传的感人故事视频:一天,警察局电话响了,一个5岁的男孩杰瑞,想请警察帮忙找到在天堂的妈妈,听完孩子的叙述,听着孩子唱起他腿疼妈妈给他揉腿唱的歌时,警察汤米落泪了。

他让男孩找一面镜子,让他在自己身上寻找妈妈的影子,并告诉他:“爸爸妈妈都住在你的身体里,在你身上做了记号,所以你的妈妈一定知道你现在心里想什么。让爸爸帮你买个红色的气球,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卡片上,绑在气球上,天堂的妈妈就能收到了。”

杰瑞信了,他把写满对妈妈思念的卡片绑在红气球上,每天,每月,杰瑞对妈妈的思念,都会随着红气球飘向天空,可妈妈一直没有回信……杰瑞再次拨通了911电话。老警官汤米接了他退休前最后一个电话,小杰瑞急切地说:“我每天都给妈妈寄信,但她好像没收到。”

第二天,汤米带着整个警队,载着许多红色气球,出现在杰瑞家门前。告诉杰瑞:“你的妈妈已经收到了信,她非常高兴知道你过得好。但她还在旅行,所以不能回来。她要我们告诉你,她非常非常爱你,而且非常想你!”

退休后的汤米一直以妈妈的口吻给他回信,仿佛妈妈真的就在身边陪伴着小杰瑞长大……

没有了母亲,孩子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个不起眼的灵魂,等待被遗忘。

感谢像老警官这样善待失去亲人的孩子,他用最暖心的方式答复了孩子,并用心守护孩子的纯真,使他远离悲伤。他们用爱填补了孩子内心的空白,让孩子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温暖。

爱心故事能热传,说明人性正能量的一面;虎咬人事件被消费,说明人性负能量的一面;在虎性和人性面前,人类该更多一些善良,多播散一些爱,相信我们这位五岁的孩子也会渐渐从虎性的阴影里走出来,投入温暖的人性怀抱。


                    

理性和同情

社会环境对人类的成长乃至人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就孩子成长而言,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在悄然润泽孩子,因为我们就是他们的环境。

这次经历并目睹老虎伤害事件中5岁的男孩,她妈妈的确犯了严重的错误,可她是这个孩子的妈妈。孩子世界里的妈妈是可爱的,亲切的。有妈妈在他就是安全的。可是,就在这最需要心理安慰的时候,妈妈没有给他带来安全,网络也没有给他带来安全,他依旧还在惊恐之中。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是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组织起来的。但是在创伤后常常出现的一个典型反应是,基本生存的需求会逆转,对于安全感的需求会占据主导。也有大量证据显示,儿童遭受过度惊吓,是很多心理障碍形成的根源。心理创伤往往会引起儿童的个性缺陷,会对儿童产生长期严重的影响。那些来自于重复负性情绪和体验的“软件”,会成为发展中大脑的“硬件”,以至于最终这种痛苦状态会成为一个人自我价值或是存在方式的个性化特征。

悲剧已经发生,而且这一家人已经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当我们谈起这样事情的时候,在指责之余,更需要的的是表达足够的同情和恻隐,特别是在未经人事的孩子们面前。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受到更小的创伤,进而知道爱的价值,体会怜悯的意义。

此时的孩子他会更思念妈妈,更想姥姥。因为记忆中的妈妈姥姥才会给他更多的安全感。我们中有多少人能够顾及孩子的思想,给予他怎样的安全感的保护,我们社会机构/政府的心理干预机制是否在像那位老警察那样在精心呵护杰瑞的身心灵。如果有,向你们致敬!

成人社会的理性平和,才能造就儿童世界的温馨和谐。认真评价这件事情的是非曲折,让所有的人从中接受教训,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但是,当所有人把指责的目光投向这位年轻妈妈的时候,我们似乎在犯着和这位妈妈一样的错误,忘记了事件的背后还有一双孩子的眼睛。我们是不是忘记了表达一个基本的同情,忘记了那种面对灾难起码的悲天悯人,忘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种感同身受的基本价值。

而这些,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得以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基本遵循。让理性平和、同情悲悯的情怀弥漫占据我们的内心,是不是会让我们的反思更具价值,更有意义。

6月12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事。凌晨,奥兰多市一家名为“脉搏”(Pulse)的同志酒吧发生恐怖枪杀事件,49人死亡,53人受伤,创下美国国内恐怖枪杀事件死亡人数最高纪录。

当天凌晨的五时许,天还没亮,当得知大批重伤者送往奥兰多急救中心时,市民们就像接到了无声的命令,纷纷来到急救中心,围绕着医疗急救中心的建筑群,献血的队伍排到2公里以外。献血者多,平均等候时间需要长达六个小时。

队伍里不乏有同性恋的强烈反对者,不乏有对这个酒吧灯红酒绿的厌恶者。但是,这一天他们没有选择去冷眼旁观甚至幸灾乐祸,人类的同情怜悯之心,让他们选择来到这里为伤者奉献自己的血液。因为此时此刻他们知道,那晚在酒吧里的伤者很多已经失去了亲人或朋友;因为在他们的心里,生命的意义重于一切!

面对今天老虎咬人这样的恶性悲剧,不要让一些激烈的评论迷离了双眼,不要让一些铁面的反思泯灭了同情,不要忘记我们古老价值的坚守传承,不仅是我们成人社会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是孩子世界健康成长的价值皈依。恻隐之心和规则意识同样重要,理性和人性不可分割。


规则与教训 

认识规则、懂得规则、遵守规则伴随着每个孩子的成长,是他们人生的必修课。自然,这更是成人世界的必修课!成人世界,规则应该不再是一种客观外在的强制,而是自然而然的素质表现,人必须在规则中进行从规范走向素质的深刻转变。

尊重并保护孩子隐私,在重大创伤中不刺激折腾,懂得让他修复,让他有健康的未来,这也是规则。应该说,这是更高的道德规则!当我们在不断讨伐别人不守规则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遵守自己的心理法则。面对这样的悲剧事件,消费甚至娱乐别人的错误绝不应该成为我们的选择。

教训是极其惨痛的。同样,那位可怜而无知的妈妈,应该引起我们所有父母的警醒警觉!当她打开车门的时候,不仅把规则抛在了脑后,更把孩子抛在了一边。她不知道这样的动作有多危险,不知道自己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危险吗?

或许在生活中,我们不会激动到在猛兽区随意打开车门。但是公开场合如果发生口角,我们是否注意过孩子那双盯着的眼睛。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情绪管理,我们是否也会让孩子学会用吵架和暴力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无视规则的存在,即使是面临险境也偏向虎山行,我们的孩子也一直会遵守规则,安然无恙吗?

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成人社会,就是儿童世界最强的映射。如果父母不能做到心有所戒,那孩子一定会视规则如儿戏。如果成人社会充满了软暴力,那儿童的世界一定缺少平和和理性。

在这里,希望少一些措辞激励、图片血腥的展示评论,多一些理性平和、富有价值的反思文章。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最终塑造我们的孩子。给孩子一个更加充满爱心,既不缺乏反思但又充满人性光辉的未来,是我们成人社会的集体责任!


眼光与未来

眼光决定未来。人类做的许多事情,都如堆放在阿基米德杠杆的一头,当支点到一个恰当的位置时,就会撬动地球。这力量足以让人类美好,也足以让人类灭亡。

让我们放大格局,走进世界,看看尊重并对待孩子有着怎样的份量!

美国大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谁拿到了话语权,谁说到了大众的心里,谁就有可能是未来的总统。

就在本月25日,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一段演讲,为希拉里的总统竞选背书,震撼了世界,甚至有媒体评价称,这是美国总统竞选以来最直击人心的演讲,因为她围绕了人性最柔软的的话题,孩子!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女儿从白宫第一天出发去新学校的场景。那个冬天的早晨,我目送我们7岁和10岁的女儿钻进黑色的SUV车里,陪着她们的全是持枪的壮汉。我看着她们把小脸贴在车窗上往外张望,那时候我想到的唯一一件事是:我们这是做错了什么?”

“对,就是在那一刻,我意识到,在白宫的日子将会对她们的成长蜕变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若能好好地应对这段经历,这段日子将会成就她们;如果不能,这些经历则会把她们带入歧途。”

“这就是我们和奥巴马总统每一天所思考的问题。我们努力地引导我们的孩子,保护她们不受这聚光灯之下的不寻常生活的伤害,鼓励她们不去在意别人对她们的爸爸的国籍或信念的质疑。我们坚持让她们相信,电视上那些公共人物说出来的满带恨意的话并不能代表这个国家真正的精神。”

“我们向她们解释,有些人可能残忍而霸道,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堕落到与他们一样。绝不可以,我们的信条是,当别人往道德的低处走时,我们要继续向高处前行!”

作为一个总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一件事,要为孩子们争取更美好的未来。为了孩子而团结起来,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不断进步的。不论是志愿做学生队教练的人,还是去当主日学的教师,他们都明白,培养下一代,需要整个国家的力量。”


中美之间有着太多的纠结,那不是我今天要评论的,美国也有很多我不喜欢的,但来美国这些年,我第一次听一个美国人演讲听流泪了,那份泪,不是因为她是第一夫人,而是因为对孩子的重视,当一个国家为了孩子的未来而去不断努力发时候,这个国家就会蒸蒸日上!

When they go low,we go high. 当别人往道德的低处走时,我们要继续向高处前行!

老虎已伤人,人切莫再伤人!别忘了,孩子们清澈无辜的眼睛在看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