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海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纪要》的出台历史】~𣁽省山寨·𣁽山雪夜温酒话海军系列(七十五)

蒙城老張-101698  07/13   9398  
4.0/1 

























       海军军委党委按中央军委的指示签发《关于为萧劲光、苏振华、杜义德、刘道生等彻底平反的决定》,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打击迫害的萧劲光、苏振华、杜义德、刘道生、卢仁灿、梅嘉生、邓楚白、饶守坤、郭炳坤、康志强、方正平、傅继泽等海军高级将领彻底平反,为被迫害致死的陶勇、张学思、雷永通、李呈瑞、齐勇等将领彻底平反昭雪,完全恢复名誉。 
       此文就是阐述了在当时的背景下,海军面临着新的大跨越,新人事新班子,也完全标志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军委领导层对全军的完全掌控。
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大山头的精英汇集军种之一,此决议案中的海军高级将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山头的佼佼者与代表人物,在苏振华政委住院并接受军委批评时期,由叶飞上将以海军党委第一书记的身份签发的此决议,也等于是公告全军,军队的方向和政策有了新的开端,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层的一次全军的重要公示之一,所以这个决议文件是相当相当的有份量与相当的重要性,它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𣁽省山寨
















   





    
【简述《海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纪要》的出台历史】~𣁽省山寨·𣁽山雪夜温酒话海军系列(七十五)

        1979年2月7日 海军政委苏振华因病逝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海军党委第一书记、海军第一政委苏振华追悼会在京举行,邓小平致悼词。
葉飛上將由鄧小平點將在1979年2月正式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政治委員,次年1月任海軍司令員。

1977年4月,李耀文重返军队,被任命为国防科委政治委员。11月,又兼任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副主任。
  海军在十年内乱期间是受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破坏的重灾区,历史问题很多而且复杂。邓小平点将叶飞由海军政委改任司令员。1980年11月,军委任命李耀文为海军政委,海軍進入葉李搭擋時期。在此期间,海軍黨委接到许多海軍干部的来信来访,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要求处理海军“查整改”运动中的遗留问题,落实政策,恢复工作。葉李俩位首長认为,首先要解决好海军领导层的认识和团结问题。为此,海军连续召开常委扩大会和民主生活会,统一思想认识。是时,总政副主任甘渭汉又给他俩通报了北海舰队的情况,过去对300多人的组织处理,大都搞重或搞错了。叶飞、李耀文更加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1981年4月1日,邓小平单独找李耀文谈话。听了李耀文的汇报后,邓小平高屋建瓴地对海军的政治建设作了具体指示:对海军原主要领导的错误,“不能回避,要明确讲,要研究如何搞好”;海军原某主要领导“批的人有错的,有的不完全错,有的同志整得过分不对,但自己的错误不能完全推掉,如果有的同志有错不认错,今后还会犯错误的”。邓小平还对海军领导班子建设作了指示。
(注:鄧小平的這段指示,其實就是對蘇正華政委主政海軍時期的一種反思,當時鄧公人心民心所向,個人威望達到頂峰,已完全取得了黨政軍的控制權,可以說是解除了後顧之憂,但是對海军老部下蘇振華的處理,鄧公開始有了一些反思考量。)

        海军上将李耀文政委遵照邓小平指示,海军党委常委研究了贯彻落实的意见和方案,并上报军委办公会议批准实施。紧接着,海军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进一步分清是非,统一思想,有一部分同志还作了自我批评,会议形成了《海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纪要》。李耀文着重抓了军以上干部,连续办了几期干部读书班,提高思想,统一认识。同时指导各级党委坚决纠正海军“揭批查”特别是“查整改”运动中“左”的失误,在肯定运动的必要性和成绩的前提下,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不错不纠正、部分错部分纠正、全错全纠正或平反的要求,海军有600多名受到审查处理的干部、战士、职工得到重新处理。随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深入学习贯彻,终于使海军从思想上政治上完成了拨乱反正。

1982年8月,葉飛卸任海軍司令員。海军开始了刘华清主政海军的新进程。

1982年,海軍司令員葉飛因為身體原因退居二線,鄧小平親自點將劉華清重返海軍,出任海軍司令員。1982年8月28日,劉華清正式擔任海軍司令員、海軍黨委副書記,開啟了振興重建海军的步伐。

葉飛1983年6月起連續當選第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並擔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華僑委員會主任委員。1984年4月,葉飛當選全國僑聯名譽主席。

(當年海軍政治部编研室副主任王发秀大校,在2004年8月21日《人民海军》报上也有所题文章发表。)

1979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军委任命叶飞为海军第一政治委员,同时任海军党委第一书记。上任后,叶飞根据邓小平首先要解决海军党委不振作,内部不团结、不协调问题,再抓好海军发展方向,恢复我军雷厉风行、严格作风问题和要害部门人选问题的指示,首先以弄清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打击迫害的军以上干部问题为突破口,解决党委“不振作”问题。4月20日,叶飞以海军党委第一书记的身份签发了到海军的第一份党委文件《关于为萧劲光、苏振华、杜义德、刘道生等彻底平反的决定》,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打击迫害的萧劲光、苏振华、杜义德、刘道生、卢仁灿、梅嘉生、邓楚白、饶守坤、郭炳坤、康志强、方正平、傅继泽等人彻底平反,为被迫害致死的陶勇、张学思、雷永通、李呈瑞、齐勇等人彻底昭雪,完全恢复名誉。7月20日,海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在青岛召开,研究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讨论补课问题,讨论拟定海军建设十年发展规划。邓小平在军委常委粟裕陪同下接见出席会议全体人员,并作重要讲话。叶飞在总结讲话中说,邓副主席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海军建设的方针、任务,传达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传达、学习、贯彻好邓副主席的讲话。1980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对海军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叶飞由第一政治委员改任司令员。海军政委暂时空缺,由叶飞主持全面工作。由于长期工作劳累、旅途辛劳,5月6日上午,叶飞在看望东海舰队机关部队团以上干部大会上讲话时,突发心肌梗塞,经紧急抢救,6月初被接回北京治疗。1982年初,中央和军委首长根据他的身体情况,同时考虑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侨务工作量越来越大,也需要有得力的人去做,便提出将叶飞调出海军,到人大主管侨务工作的方案。总政领导专门找叶飞谈话征求意见,叶飞虽然舍不得离开部队,但仍坚决服从了组织决定

海军党委《关于为萧劲光、苏振华、杜义德、刘道生等彻底平反的决定》,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的海军高级将领和干部平反昭雪,是中国在“文革”后拨乱反正、恢复历史真相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文件的背景、原因及意义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来研究分析。

特殊时期歷史背景
1.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 “文化大革命”(1966-1976)期间,中国社会经历了极端的政治运动,许多高级干部、军人和知识分子被错误批判、迫害甚至致死。海军作为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其领导层也深受冲击。萧劲光(海军首任司令员)、苏振华(海军政委)、陶勇等人被打倒、迫害,甚至被迫害致死;张学思、雷永通等人也在此期间含冤去世。
   - 这些迫害多以“反革命”“走资派”等莫须有罪名进行,严重破坏了军队的正常秩序和战斗力。

2. 文革”结束与拨乱反正
   - 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国进入拨乱反正阶段。1977年,邓小平复出,提出要全面纠正“文革”中的冤假错案,恢复被错误批判的干部名誉。这一政策为军队系统内的平反工作提供了政治基础。
   - 1978年是拨乱反正的关键年份,中共中央和军队系统开始系统性为“文革”受害者平反,恢复其名誉和职务。

3. 海军的特殊情况
   - 海军在“文革”中受到林彪集团和“四人帮”的严重干扰,许多高级将领被打倒,导致海军建设和发展受到阻碍。叶飞作为1978年海军党委第一书记,负责领导海军的整顿和恢复工作,签署平反决定是其职责所在。
   - 此次平反涉及的萧劲光、苏振华等人是海军的核心领导人物,他们的平反对恢复海军的正常秩序、重建领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平反决定的内容与意义:

   - 萧劲光:新中国海军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海军司令员,在“文革”中被错误批判,遭受严重迫害。
   - 蘇振华;海军政委,同样在“文革”中被打倒,后在1976年复出,参与平反工作。
   - 陶勇、张学思等人:这些海军将领有的被迫害致死,有的蒙受不白之冤,平反为他们恢复了历史真相。
   - 其他如杜义德、刘道生、卢仁灿、鄧楚白等人均为海军重要干部,他们的平反有助于恢复海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 拖延时间的原因
   - 政治环境的复杂性:虽然“文革”在1976年结束,但政治斗争并未完全平息。“四人帮”余毒和部分左倾思想仍然存在,平反工作需要克服阻力,逐步推进。
   - 证据收集与程序:为被冤屈者平反需要详细调查、核实冤案事实,整理档案材料,耗费时间。
   - 军队的特殊性:军队内部的平反工作涉及国家安全和军事稳定,需要谨慎处理,确保不引发新的矛盾。
   - 政策逐步推进:1978年是全国范围内平反工作的高峰期,海军的平反文件是这一大背景下的具体行动,可能因优先级或程序原因稍有延迟。

3. 体珼邓小平掌控中央掌控军队的意义
   - 恢复历史真相:平反决定为蒙冤的海军将领正名,澄清了“文革”期间强加的罪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历史问题的正视。
   - 稳定军队:通过平反,海军内部的冤假错案得以纠正,有助于恢复军心士气,重建领导体系。
   - 推动拨乱反正:海军的平反工作是全国拨乱反正的一部分,为后续更大规模的平反工作(如刘少奇等)积累了经验。
   - 激励后人:为这些为新中国海军建设作出贡献的将领正名,激励了军队和人民对国家建设的信心。

- 叶飞上將的角色:叶飞在1978年担任海军党委第一书记,负责领导海军的整顿工作。他在“文革”中也曾受到冲击,因此对平反工作有深刻的理解和推动力。

  - 萧劲光大將:作为海军的奠基人,他在“文革”初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军事路线”,被迫害多年。平反后,他的历史功绩被重新肯定。
  - 张学思少將:张学良的弟弟,海军早期的重要将领,因“文革”迫害去世,平反为其恢复了名誉。
  - 陶勇中將: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因不堪迫害自杀,平反决定为其彻底昭雪。
- 此次平反后,海军得以恢复正常发展轨道,为改革开放初期海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978年4月20日海军党委的平反决定,是“文革”后拨乱反正的重要一步,体现了党和军队纠正历史错误、恢复真相的决心。拖延至1978年是由于政治环境复杂、程序严谨等原因,但这一文件的发布对海军乃至全国的平反工作具有深远意义。通过为萧劲光、苏振华等人平反,不仅恢复了个人名誉,也为军队的稳定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收集整理檢索資料后的再论述

- 关键点
  叶飞于1978年4月20日以海军党委第一书记身份签署的文件,可能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大革命受害者平反进程的一部分,研究表明这一进程在1978年邓小平领导下开始,但具体文件细节尚不清楚,可能涉及叶飞在海军事务中的早期角色。

歷史背景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导致许多官员被错误迫害,毛泽东1976年去世后,邓小平领导的共产党开始在1978年着手平反。1978年是这一进程的早期阶段,可能是海军内部首次正式文件,涉及萧劲光、苏振华等人的平反。

为何拖延至1978年的分析
证据显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需要时间稳定局势,清除四人帮影响,并确立新方向。1978年第三次全会标志着经济改革和平反的正式开始,这可能解释了为何海军的平反文件直到1978年才签署。

蘇振華住院並接受軍委批評
虽然叶飞1979年2月才正式成为海军政治委员,1978年时苏振华仍是政治委员,但叶飞已經全面接掌海軍,已經是實際上的海軍一把手,作为海军党委第一书记在海軍主持工作。

叶飞于1978年4月20日以海军党委第一书记身份签署的首份海军党委文件《关于为萧劲光、苏振华、杜义德、刘道生等彻底平反的决定》的背景原因。

文化大革命冤案与平反背景

文化大革命(1966-1976)是中国共产党内部和全社会的一场重大政治运动,旨在清除资本主义和传统影响,但导致了广泛的迫害和混乱。许多高级官员,包括军方人物如萧劲光、苏振华等,被错误指控并遭受打击。毛泽东于1976年9月去世,四人帮随后被捕,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根据历史记录,平反工作在毛泽东去世后逐步展开。维基百科上的文化大革命条目指出,彭德怀于1978年被平反,而彭真、贺龙等人在1980年第五次全会后被平反(参考:[文化大革命 - 维基百科]([invalid url, do not cite]))。这表明1978年是平反进程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在军方内部。

邓小平在1978年领导的第三次全会(12月)标志着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开始,同时也推动了对文化大革命受害者的平反。根据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资料,这一时期党面临平等社会转型与经济现代化的紧张关系,平反是稳定局势的重要步骤(参考:[The Life of the Party, Carnegie Endowment]([invalid url, do not cite]))。

1978年海军平反文件的具体情况

用户提到的文件是叶飞于1978年4月20日签署的首份海军党委文件,内容涉及为萧劲光、苏振华、杜义德、刘道生等彻底平反,并为陶勇、张学思等被迫害致死者昭雪,完全恢复名誉。萧劲光的具体平反时间据维基百科记录为1979年5月5日(参考:[萧劲光 - 维基百科]([invalid url, do not cite])),这表明1978年的文件可能是海军内部的初步行动,正式中央平反可能在次年。

叶飞的角色需要特别关注。根据维基百科,叶飞在文化大革命中因海外关系受迫害,1975年被平反并任命为交通部长,直至1979年2月被邓小平任命为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委员(参考:[叶飞 - 维基百科]([invalid url, do not cite]))。然而,用户提到1978年叶飞以海军党委第一书记身份签署文件,这与现有资料有一定矛盾。

进一步调查海军领导层,1978年海军政治委员为苏振华(1973年3月至1979年2月),根据对海军政治委员维基百科页面的浏览,结果显示(见下表):

| 年份 | 政治委员姓名 | 中文姓名 | 军衔 | 任期开始 | 任期结束 |
|------|--------------|----------|------|----------|----------|
| 1978 | 苏振华       | 苏振华   | 上将 | 1973年3月 | 1979年2月 |
| 1979 | 叶飞         | 叶飞     | 上将 | 1979年2月 | 1980年1月 |

这表明1978年4月20日,苏振华仍是海军政治委员,而叶飞尚未正式担任该职。可能“海军党委第一书记”这一头衔在当时有特殊含义,或叶飞以其他高位身份参与,例如中央军委成员或临时授权。

拖延至1978年的原因分析

为何平反工作拖延至1978年?历史背景显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需要时间稳定局势。1976年四人帮被捕后,华国锋短暂领导,提出“两个凡是”,但邓小平在1978年逐步确立领导地位。根据亚洲研究协会的资料,1978年后共产党开始改革和放松政治控制,民主墙运动反映了社会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参考:[From Red Guards to Thinking Individuals,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invalid url, do not cite]))。

军方内部的平反可能需要更多时间,特别是在海军,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高级将领被清洗,恢复名誉需经过党内和军内的多层审批。1978年可能是海军内部首次正式文件,反映了邓小平改革初期的政策落实。

鄧公用叶飞上將整頓海軍,平息海軍內部矛盾,為劉華清主政海军輔路

尽管叶飞1978年不是海军政治委员,但他可能以其他身份参与。例如,作为1975年被平反的高级将领,叶飞可能受命处理海军事务,或作为中央军委的代表。维基百科记录,叶飞在1979年被任命为海军政治委员,可能在此前已有参与海军党务的迹象,但具体细节需查阅中国历史档案,当前公开信息有限。

丰富解释的额外信息

-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根据卫报的报道,文化大革命导致50万至200万人死亡,平反工作不仅是恢复名誉,更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步骤(参考:[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ll you need to know, The Guardian]([invalid url, do not cite]))。
- 海军的特殊性:海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相对未受太大干扰,但高层清洗仍需后续处理。1978年的文件可能是海军内部恢复秩序的象征。
- 邓小平的改革:1978年第三次全会后,邓小平推动经济改革,同时平反数百万“冤假错案”,这为海军平反提供了政策支持。


1978年4月20日叶飞签署的海军平反文件,是在邓小平领导下平反文化大革命受害者的军内早期行动,反映了党在稳定局势后的政策落实。尽管叶飞1978年不是正式海军政治委员,其“海军党委第一书记”身份可能反映特殊安排,具体细节需进一步研究。拖延至1978年的原因在于以邓公为首的老一代领导核心层需时间清除四人帮影响并确立新方向,这一进程在1978年第三次全会后加速。


(𣁽省山幂·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