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98《僧事百講》五年學戒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6/15   15370  
4.0/1 





  五年學戒,要先從眼、耳、鼻、舌、身、心六根開始修行:眼睛看,要看清淨的、正派的;要看好的、善的; 聽到什麼聲音,我也可以轉換它的內容,你說它不好,我就轉變這個形象,換個角度看,你就能轉壞為好。 

   在叢林裡各個不同的學習階段,如「五年學戒,方得聽教參禪」。一個人出家入道最初五年,必須學習佛門生活教育,如搬柴運水、行堂典座、出坡作務等勞苦、結緣培福的工作,以及忍耐、慈悲、道德、待人接物等人格教育,具足因緣條件學習佛法。

   五年學戒,對於一個出家人的僧格養成很重要,在這個講次裡,就五年學戒的意義、學習內容、基本德目,及初學者應有的心態、境界來時如何調伏自己,乃至現代僧青年如何做好五年學戒的功課等作解說。


 問(1):在佛門裡有一道規矩,即出家以後,必須經過「五年學戒,方准聽教參禪」,什麼是「五年學戒」呢?

 答:學戒是佛門裡的生活教育。一個人出家了,如果沒有先受生活教育就去學教、參禪,容易傲慢自大,學到最後,往往如空中樓閣,浮而不實。

   五年學戒就是從基礎的學走路、學吃飯、學禮貌開始,將這些規矩學會了,即使沒有學教、參禪,你有生活教育,別人也會看重你、尊重你是一個出家人。

   假如沒有受過生活教育、沒有戒行,平時走路不像出家人,吃飯也不像出家人,佛門威儀不夠、僧格沒有養成,就算是學問滿腹,禪坐功夫很好,懂得很多公案,也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所以,五年學戒是一個初入道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弟子們最重要的課題。


 問(2):具體來說,五年學戒期間要學習什麼呢? 

答:五年學戒要學習什麼呢?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各有戒法。即使還沒有出家,帶髮修行的式叉摩那學法女,要持守「六法戒」;皈依三寶的佛教徒,也要進一步領受五戒、菩薩戒的學習。 

  戒,是學佛者的根本,實踐佛道的基礎。戒,有防非止惡的功用,是戒定慧三學之首:依戒能生定,依定能發慧,所以五年學戒的內容,除了以上提到的生活教育、人格教育,還要能「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問(3):一個初出家的人,他在道場除了學戒,是否也需要到各個堂口去學習?要到那些堂口學習?

 答:做事也是學戒的內容之一,不是學戒就不做事了。在做事當中,行立坐臥、吃飯參禪都是生活,所以一個初學者要先學戒,學習苦行,如挑柴擔水、到廚房裡煮飯燒水,或到庫房管理油鹽柴茶米、為大眾服務;到齋堂裡為人添飯、添菜,到大雄寶殿燒香、打板等,讓自己養深積厚,舉心動念都具諸佛法。 

  這五年的生活教育,要慢慢學得純熟,就如到軍隊當兵,從小兵一直升到上將,還是要從一個稍息、立正開始學習。為什麼呢?稍息、立正的動作做得好,才像個軍人。一個出家人也一樣,如果可以把戒律持守得好,行立坐臥四種威儀: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以及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都學習得周全,都不需要人開口,不管在哪裡,只要一站下來,都能得到他人的讚歎。因此學戒,就可以養成我們的道行、威儀。


 問(4):對一個初入道的出家人來說,除了勤於作務之外,是否也需要背誦一些什麼經咒? 

答:背誦戒條,也包括在「五年學戒」的範圍之內。至少要熟讀《毗尼日用》裡的經咒及〈楞嚴咒〉、《普門品》、《阿彌陀經》,這些都是受戒時需要背誦的內容。 

  此外還要背誦五堂功課、各種規矩、祖師大德的語錄,及根本經典、佛學名詞,如在南傳佛教國家,會要求初學佛道者必須先將大辭典裡的佛學名相全部背誦起來。


 問(5):佛門裡的威儀,有四種威儀、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等,具體來說,就是身口意三業的威儀。一個人要如何自我訓練這些威儀呢? 

答:如果所有的威儀都必須靠老師來教我們,這是下等的學習,不容易成功。因為老師教,我們才做,老師不教,我們就不做,這是不行的,因此威儀還是要自我學習。 

  佛教裡講究「身口意」三業,身口意本身就是威儀的學習。身,要求最起碼的做事、走路、動作,都要合乎威儀,甚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些都是身體方面的威儀。 

  口,要做到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口中不出惡言,久了都會出妙香,香口沙彌就是修行的證據。

   意,指的是我們這一顆心。心裡的貪、瞋、愚痴、邪見、疑惑、嫉妒,會造成修行的障礙,要去除心裡不好的東西是不容易的。修行,外表還可以偽裝,但是心裡的東西看不到,要如何偽裝呢?所以心裡的慈悲、智慧、忍耐,這是我的根本、我的本性、心性,這些都必須磨練。

   就如「黃金需要洪爐煉,白玉需要妙手磨」,即使是鋼鐵,也是要「叮叮噹噹,久煉成鋼」,需要時間磨練,不是說說就算了。說,是沒有用的,要從身口意去訓練自己,威儀自然會慢慢養成。 


 問(6):對於學戒的生活,如日常作息或舉心動念,要如何下功夫?

 答:以吃飯這件事來說,不能挑肥揀瘦,揀擇什麼要吃、什麼不要吃,因為叢林裡粗茶淡飯,沒有個人的喜歡、不喜歡,過堂吃飯,吃飽就算了,喜不喜歡都要忍耐,團體的生活哪裡能為了一個人,天天要煮他歡喜吃的食物?到處都能有茶水供應?這是不可能的。

   即使到河邊喝口水,也要覺得很感謝,大地山河能有這麼一掬水供應我。大家共住,同參都要對我好嗎?都要對我行禮、都要照顧我嗎?沒有的。自己要先服務大眾、恭敬他人,每天要能讓別人來接受你、肯定你,其中必須經過很多的辛苦、很多的表現,因為這個世間萬物沒有不勞而獲的。所以學戒要下功夫,要經過時間的磨練,要慚愧感恩,你的人生才能成功。


 問(7):五年學戒期間,眼睛所見、耳朵所聽,以自己的標準來看,經常會認為這當中有很多的是非、不公平,我們應該如何管理自己的六根,如何調伏自己的心?

 答:在世間上,我們不可能對於自己所看到的事物都能認同、都能接受,還是會有很多看不慣的事。耳朵聽到的,也不可能都是讚美自己的聲音。看不慣、聽不慣的,都要學習忍耐、學習接受,學習自己能磨練自己。看不慣的事,慢慢磨練到看得慣,這就是修養;聽不慣的,慢慢學習聽得慣,這就是進步。

   五年學戒,要先從眼、耳、鼻、舌、身、心六根開始修行:眼睛看,要看清淨的、正派的;要看好的、善的;聽到什麼聲音,我也可以轉換它的內容,你說它不好,我就轉變這個形象,換個角度看,你就能轉壞為好。 

  這是五濁惡世,用我的身心去改變這個世界,所以「一切唯心造」;世界隨著我的心,去創造一個淨美的世界。我要求別人,別人做不到,因為那是他的世界,我只能要求自己從身心來改變外境,不要看到一件不如己意的事,就要吵架,聽到一句話不高興,就要生氣,這個世間上看不慣、聽不慣的太多了,難道都要用吵架來解決嗎?

   學戒,戒就是一個功夫、一種力量,慢慢把戒學習成功,就能擴大自己的力量。


 問(8):對一個出家人來說,僧格養成,有所謂的慈悲、智慧、勤勞、忍耐等,都是很重要的修行。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學習慈悲? 

答:要如何學習慈悲?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一個人修行到最後,一點慈悲心都沒有,就不像是一個修道的人。一個人儘管在世間上沒有錢、沒有名、沒有地位、沒有人理睬他都不要緊,但是不能沒有慈悲。

   你有多少的慈悲?有多大的慈悲?在佛法裡,要學習慈悲,要先能做到「人我互換」。這件事情我能不能原諒他?這件事情我能不能幫助他?這件事情我需要跟他計較嗎?彼此的立場調換一下,如果我是他、你是我,你窮苦,我要幫助你嗎?可以假想:「如果我窮苦,我希望人家幫助我嗎?」經過不斷的人我互換,自己的慈悲就會有進步。 


 問(9):智慧是很重要的,要如何學習智慧? 

答:智慧,在佛法裡有所謂「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透過聞思修,能增長智慧。

   第一個要增長智慧的,是要聽聞、諦聽,也包括看。透過眼睛、耳朵接收進來的,等於收音機,接收的都是好音好語;聞,即聽開示、聽經聞法,所謂「如是我聞」,透過聽聞,就能得到好多的道理。

   第二個是思,現在的年輕人光是讀書,要讀碩士、博士,不能沒有思想,因此除了讀書,還要能訓練思想。什麼思想?如參禪,參,就是訓練思想,參就是提問:身體是我嗎?眼睛是我嗎?鼻子是我嗎?手是我嗎?有那麼多的「我」嗎?那麼,究竟哪一個才是「我」呢?

   訓練自己有沒有思想,凡事能有「一、二、三、四」分點條列,就是思想的訓練。做什麼事,都要有好幾套解決辦法。一句話也有第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等等,都是分析條理有序。訓練智慧,可以給自己多一些提問:如果這樣、如果那樣;思考,可以讓一個人理路清晰、明瞭,依理路思維,有思想就能產生智慧。

   有了「聞」、「思」,進一步還要「修」。修,就是行持、就是實踐。萬里的路程,只要你肯起步,還有什麼不能到達的?千里的事業,只要你去實踐,還有什麼不能成功的呢?所以,佛教鼓勵人要聽聞、思維,進而實踐,以聞思修才能入三摩地。


 問(10):身為一個出家人,勤勞很重要,應該如何學習勤勞?

 答:勤勞就是發心,光靠學習是學習不來的。發心是主動的,即:我開發我的心田,開發內心的土地,開發我心裡的世界。心田裡有寶藏,你要去開發;心田裡有智慧、有慈悲、有道德,有好多的寶貝,也要開發,就需要勤勞、辛苦。 

  所以一個青年人,懶惰是不會成功的。「黃金隨著潮水流來,你也要起早把它撈起來」,不可以遇到事情都是懶洋洋,見到享受就很歡喜。因為工作是快樂,工作是營養,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數不盡的樂趣,有無限的法喜,在「忙」中,能安身立命,能多所體悟,忙,才會有自己的成就。 


 問(11):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學習,就是忍耐。要如何學習忍耐呢? 

答:一個出家人要學習禪、學習智慧之外,還要學習什麼呢?最重要的,是要學習忍耐。世間上的布施、金錢,都不算最好的成就,唯有忍耐;忍耐就是力量,忍耐就是智慧,「忍」這一個字,從字形上來看,忍是心上的一把刀,很苦。如果刀插在心上都能接受、忍耐,眉毛都不皺一下,這時候的忍,就是一種生存、生活、生命。忍,可以維持你的生命,維持你的生活;忍就是認識,就是接受,就是辨別,就是負擔,就是負責,就是化解。 

  我要化解這許多外境上的分別,我的生存、我的生活才不會辛苦。 

  凡事都能接受、能認識,就能忍耐,所以忍耐的力量很大。一個出家人初學佛法、初入門學道,首要學習的,就是忍耐的功夫、忍耐的力量。 


 問(12):《百丈清規》有一句話「是非以不辯為解脫」,這要如何修行呢?

 答:人要有所作為,首先要能摒除一切人我是非。一個人最初要學習的,就是要能「重是非,輕利害」。但是慢慢的,也要看輕是非,不能總是每天讓是非、得失來困擾自己,必須超脫是非好壞、利害得失。

   修行的人對於是非,要先學習看待這個世間、這個人,凡事都往好處看、往好處想,慢慢的,自己的觀念就會是好的。如果看的都是別人的錯誤、是非,好話記不得,他人的是非都聽得清清楚楚,就會生起計較分別。所以學道要能「提得起、放得下」,善事、好事、正派的事,都要能提得起;不正派、不當的是非,就要能放下、隨他去。 


 問(13):在叢林裡讚歎一個人,會說他「做人很本分」,一個出家人要如何做,才算是本分? 

答:不去侵犯別人、妨礙別人就是戒律。佛教的戒律實在說只有一戒,即不侵犯他人。以佛教最根本的五戒來說,不殺生,即不侵犯他人的生命;不偷盜,即不侵犯他人的財產;不邪淫,即不侵犯他人的身體;不妄語,即不侵犯他人的信用;不喝酒,就是不侵犯自己的頭腦,也不去侵犯他人、妨礙別人。整體的戒就是一條戒,不妨礙、不侵犯別人,就能得自由,五年學戒,就是學一個不妨礙別人、不侵犯別人。


 問(14):叢林裡常說「油瓶倒下來,也不要去扶」,這句話有什麼意義? 

答:這一句叢林語言,是對一個初學者的勉勵,唯恐他多管閒事,在什麼場合都喜好講話,好管人、好表示意見,所以他的師父、大德或職事們,會提醒他管好自己,油瓶倒下來,你都不要扶。

   事實上卻不是如此,人要有正義感、要有幫助別人的心,人要發心、要服務別人,不要說油瓶倒下來要把它扶起來,即使地上有一張紙屑,我也要把它撿起來;哪怕一個子擺不好,我也要把它擺正,所以這一句話要看是用在什麼地方。

   在一個清淨的和合僧團裡,不要多事,如果是閒事、不重要的事情,當然「油瓶倒下來不要扶」,你去扶它,就是干涉、擾亂,即所謂「吹亂一湖春水」。但是有關正義、好事、善事,你去做,這是見義勇為,兩者是不一樣的。 


 問(15):在叢林裡,有的職務屬於行單,即修苦行。一般人總認為行單是比較沒有智慧的人才去做,這種觀念正確嗎?難道在行單中不能開智慧嗎? 

答:這是錯誤的觀念,有智慧的人才懂得行單的重要。一個人出家學道,這是福慧雙修:行單是修福,要修智慧,可以讀經、看書,這很容易;可是修福要有環境,還要有人、有對象才能修福。所以「福慧雙修」,有福再修智慧比較容易,然而有智慧要想修福,如果自己懶惰、懈怠,還不容易成就。 

  行單、苦行,是培養自己的福德因緣,學道是要學習吃虧,學習給人佔便宜,多讓別人一些,自己多吃一點虧也沒關係,要有「吃虧就是討便宜」想法,才能與道相應。 


 問(16):一個人如果領了行單,除了作務以外,有沒有必要修學慧解方面的功課,如看書、讀經或研究等等? 答:無論講「知行合一」、「行解並重」、「福慧雙修」,都是說明「行門」與「解 門」同等重要。 

  一個人領了行單、修苦行是屬於行門,必須還要搭配解門的看經、讀書。行單是有時間性的,如行堂、典座,此外還有與大眾共同作務的工作像出坡、到山林砍柴、挑水,工作之餘有了閒暇時間,看書就是個人的事。做行單的人,可以在袋子裡放一本書,有空檔就拿出來閱讀;或者在家裡、抽屜裡、桌子上都有書,隨時可以拿出來看,只要是好書,對自己就是「開卷有益」。 

  相對的,一個初學道的人,不管是讀佛學院、讀大學,或者寺廟裡的知識分子,除了讀書,還要多修苦行;如果領的工作是行單,也不要忘記讀書。五年學戒的光陰很快,如果能福慧雙修、行解並重,道業、道行就容易有成就。


 問(17):在五年學戒中,除了解門上的佛學,是否也要修學世間學?兩者在學習的比例上應該如何調配? 答:世間的學問太多了,不能每一項都學,即使是大學裡的教授,也沒有每一項課程都能教,有教物理的、教法律的、教化學的、教醫學的,一樣是分門別類,各有專家。 

  因此五年學戒期間,要研究佛法,可是佛法很難,不容易研究;而光有佛法也不行,還是要懂得一些世間社會的文學、哲學、歷史等常識。讀書有精讀、略讀,有深讀、有廣讀,自己總要有所運用。學習上,以佛法為本,世學為輔,這兩者還是有所分別的。 


 問(18):五年學戒對一個出家人而言,是重要的養成階段。可是有些人等不及,沒有經過這些養成,就忙著從事法務、弘法的工作,可行嗎? 

答:一個人還沒有學成,就忙著去弘法,這就是「滿瓶不動半瓶搖」。但問你弘的是什麼法?這叫「以盲引盲,錯誤百出」,佛法還沒有精研透徹,就想去當家、住持,收皈依弟子、做別人的師父。

   很慨嘆現今的佛門,到處是「師不師、徒不徒」,師父不像師父,徒弟也不像徒弟,所謂「高門出弟子」,老師的門風要高,弟子們也不要急於求售,不要急於求出頭,最好是「大器晚成」,多一點時間來磨練。一旦因緣到了,龍天推出,要你出來做事、服務,這時要再去學習就很難了。   所以能有時間學習、養成時,就應該好好把握因緣。不管做事也好、讀書也好、參禪也好,凡是多用心還是很重要的。 


 問(19):這幾十年來,出家人的學歷普遍提高,如果一個出家人擁有碩士、博士學位,是否就不必再去做行單、苦行的工作? 

答:有的人因為擁有碩士、博士學位,他會成功,這是他有福德、有智慧。但有的人有了碩士、博士資格,反而是害了自己。就如過去有兩個師兄弟,一個修福,一個修慧,結果「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這些碩士、博士,福德沒有修足,所以「羅漢應供薄」,到最後真的生活困難,縱然有學問,也會讓人看不起。

   今日的社會,碩士、博士多了,對社會不利。就如董事長、總經理只一個,下面的科長就多一點,再下面的員工就要更多一點了,如果員工都是董事長、總經理,這家公司誰來做工呢?因此博士、碩士雖然有需要,但不宜太多。但問你是博士、碩士的人才嗎?恭喜你,你有智慧又有福報;如果本身沒有思想、沒有智慧,就要及早多發心求福,有了福報,慢慢再來求智慧。 

 問(20):出家人經過五年學戒,學習各種的作務、行單,五年之後已經有一點資歷了,是不是從此以後就不必再去從事行單的工作? 

答:我想這不必掛念,因為經過五年的養成階段,已經習慣於勞動,他認為作務、行單的工作輕而易舉,做得也很歡喜,我見過好多位大法師,有了五年學戒的成就,將來要做什麼都方便,不管他做什麼事,始終是為人服務。就如我到了現在,你要我煮飯、當行堂,我覺得這也很好,反而做法師很辛苦。

   因此五年學戒以後,做什麼都習慣了,如果有少部分的人認為他好不容易得到解脫、不必再做苦工了,這樣的心態很可惜,因為道行是無限的,何必讓它停頓、不進步呢?


 問(21):叢林裡的行單,等於做苦役,這與社會上的勞工有什麼差別嗎? 答:社會上的勞工和佛教的行單不一樣,勞工是職業,是有報酬、有利益交換的。除非是在慈善機關或行善,他要多做一些時間、多用一點心,當然就另當別論。 

  佛門裡既不為名,又不為利,只為一個發心、為一個服務、為一個道德,當然這樣的付出還會有很高的成就。 

 問(22):佛門裡的工作,大多是由常住指派,當然工作有輕重,有的比較辛苦,有些比較輕鬆,在佛門裡會不會有勞逸不均、不平之鳴的聲音呢?

 答:只要心平,到處都平;如果你心不平,所看、所聽,一切都不公平。寺廟裡的工作也有輕重,但這不能以眼前所看到的來比較。例如,他每天的工作只要蓋個印、簽個名,看似輕鬆,可是背後他要負多少責任、擔當多少風險?再說,他過去有多少的閱歷、成就,才能有資格來簽名、蓋印章,你才來學道多久,就看不起他、妨礙他、嫉妒他,那是不行的。如果覺得勞逸不均,你可以多做一點、多辛苦一點,做得比別人更多,這就平均了。

   因此要學習「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你心平,到處都是平的。再說,「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他做得少是他的事,我多做一點是我的功德,因此我不認為這有什麼好比較、有什麼勞逸不均的情形。 


 問(23):在修行的過程中,難免有挫折、不順心,一般人遇到這種情形,大多是用抱怨來發洩不滿,出家人可以抱怨嗎? 

答:抱怨是自找麻煩,難道你抱怨,就會有人同情你嗎?你抱怨,就會有人跟你合作嗎?抱怨,等於自己拿石頭來砸自己的腳,這是得不償失。只有讚美別人、幫助別人,不要抱怨,「吃些虧處原無礙」,學習吃虧還是最重要的。 


 問(24):在佛門修行的過程中,很講究沉潛、陸沉眾中,這樣的修持有什麼意義? 

答:在佛門裡,這種情形太廣泛了,大概每個出家人都不喜好出頭。 

  俗話說,「出頭的椽子先爛」,意思是一個人出頭太早,就不能成功,就如花開得太早也容易凋謝,所以要大器晚成。陸沉在大眾裡,沒有名、沒有利,可以慢慢醞釀、韜光養晦,潛藏在大眾裡慢慢學習,等到哪一天實力養成,自然萬方來歸,就會有成就。 


 問(25):經過了五年學戒的過程以後,最起碼應該養成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出家人?

 答:經過五年學戒的學習之後,要養成的是一個有因果觀念的出家人、一個有修行的出家人、一個很本分的出家人,這才不空費五年學戒的時光。一個初學的人必須經過五年學戒,才像個出家人,這是自己成就的根本。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