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時電子報: 馬雲4年前犀利言論-老人搞創新 台灣沒希望

Johnson Choi-1008  09/20   7441  
5.0/1 1 2 3 4 5

台灣中時電子報: 馬雲4年前犀利言論-老人搞創新 台灣沒希望



隨著阿里巴巴19日於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該集團主席創辦人馬雲也登上中國大陸首富之位,即便如此,他卻直言,對此沒有什麼感覺。成為首富對馬雲來說或許無感,但他對其餘許多事情不僅有感,還有獨到見解,像是馬多年前曾說過,若7、80歲的人還在搞創新,那台灣就沒希望了;對照起台灣的現況,似乎頗為一針見血。

2010年,馬雲在「中國綠色公司年會」的演講提到,當年稍早他曾前往台灣,於一場飯局上,許多已白髮蒼蒼的企業家在大談創新,當下他就覺得,「台灣沒希望了,假如7、80歲的人還在創新,我們問題就大了。」

「假如這些人還是認為一定比後面的人聰明,災難就出現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馬雲覺得,這代表台灣的年長者不相信年輕人比他們更會創新。他認為前輩應該是要盡全力幫助年輕人創新,甚至是建立一個平台扶植創新。

就馬雲的觀點,對下一代沒信心的人,就算展現出對未來有信心,那也是假的;他甚至認為,儘管自己所屬的這一代懂得開放,但相較之下,更了解未來、更願意一肩扛起責任的卻是年輕人。

馬雲2010年於「中國綠色公司年會」的演講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4NDA5Nzg0.html

在馬雲發表這番言論的4年後,也就是今(2014)年,不論創新是否為年長者主導,但台灣整體的創新表現確有進步空間。以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日前發表的《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來說,台灣在144個受評國家排第14,比去年退步2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創新與成熟因素」領域排第13名,不如去年的第9名。

另外,針對近年來不斷引起討論的勞工低薪問題,前國科會主委、現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院士朱敬一今年初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也曾表示,台灣GDP平均成長率不佳非景氣循環問題,而是必須轉型,成功轉型的關鍵就在創新,必須找到新的成長動能,經濟才會脫胎換骨,薪資也才能有感成長。









                



Font Size...
Font Family...
Fo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