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霖:香港居民人民幣兌換上限將取消

Johnson Choi-1008  09/16   6741  
5.0/1 1 2 3 4 5

陳德霖:香港居民人民幣兌換上限將取消



陳德霖昨出席「2014財資市場高峰會」後表示,爭取在滬港通落實前,取消人幣兌換限制

大公財經9月16日訊(記者 邵淑芬)香港居民期待已久的個人人民幣戶口每日兌換兩萬元限制,可望於滬港通落實前取消。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出席「2014財資市場高峰會」後表示,「金管局的同事和人民銀行同事剛剛溝通過,人行表示取消限制沒有大問題,所以我們爭取在滬港通落實前可以確認這項安排」。以後香港居民無需再螞蟻搬家的將手頭港元轉做人民幣,可隨時隨地無限制地轉換,為未來通過滬港通投資內地股市鋪路。

除兩萬元兌換上限將會取消外,為迎接滬港通的推出及支援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管理,陳德霖並宣布,將推出兩項新政策,一是在中銀香港作為人民幣清算行為參加行所提供的日間資金安排以外,金管局會設立日間回購交易機制(intraday Repo facility),額度初步定為100億元人民幣;二是委任五至六間活躍於離岸人民幣市場(CNH)的銀行為「一級流動性提供行」(Primary Liquidity Providers),即人民幣市場莊家。

匯豐:加快人幣離岸發展

對於金管局推出兩項優化本港人民幣流動性措施,及本港居民每人每日兩萬元兌換限制可望取消,銀行業界均表示歡迎。匯豐香港區總裁馮婉眉表示,金管局公布的安排將有助加快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整體發展,以及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與全球金融市場融合的進程。她指出,即將推出的滬港通,以及人民幣兌換上限的取消,都是投資者渴望已久的項目。後者的放寬,更可激發更多嶄新人民幣產品的湧現,並刺激市場對人民幣計價投資產品的需求。

對港人幣流動作用關鍵

目前本港人民幣的流動性足夠滬港通推出初期使用,整體而言會否對本港流動性造成壓力仍是未知之數,但相信利率波動會較大,故金管局剛宣布的新增日間流動資金回購安排及委任數間銀行作為一級流動資金提供行,對本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非常重要。他又指,除非市場資金流出流入出現大差別,否則相信新措施屬備用的性質,認為當個別日子發生流動性緊張時,新措施可維持市場的秩序。他續稱,若人行放寬兩萬元兌換人民幣上限,將會對滬港通帶來大幫助,將會便利一般市民兌換人民幣,亦間接容許融資融券,方便市民以孖展買A股。

中銀申一級流動性提供行

作為清算行的中銀香港,該行總經理兼投資管理主管陳少平表示歡迎金管局有關措施,指業界有此需要,而市場要有足夠流動性才可發展新產品。他又透露,該行亦正研究擴大現時日間資金安排的抵押品清單,將由現時的國債及政策性銀行人債,擴大至接納金管局的外匯基金票據。他續稱,該行亦研究申請成為「一級流動性提供行」。

渣打香港行政總裁陳秀梅亦指,有關安排對進一步加強本港人民幣資金的流動起了關鍵作用,人民幣流動資金回購安排,將為本港人民幣交收及滬港通股票交易提供更大的資金流。而增加一級流動資金供應行,將有助促進人民幣外匯、息率、衍生產品及回購市場的發展,刺激產品開發,對本港作為全球一個主要離岸人民幣中心帶來莫大裨益。

內地與國際接軌需港幫助

無論推行滬港通,或是基金互認,香港作為中國內地對外的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都是不能動搖的。中國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副主任徐浩昨於論壇上表示,香港有豐富的國際交易經驗,而且基建、人才充足,未來料繼續為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提供經驗,及憑藉香港在國際上建立的認受性,帶領中國內地與國際合作。

中國內地持續發展及開放,香港未來如何定位?有人擔憂香港失去競爭力,但昨日出席財資市場高峰會論壇的多位講者都認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豐富的國際交易經驗,及於過去一百多年來辛苦建立的國際地位及國際認受性,都是極求走出去的中國內地所極度需要的,徐浩認為,中國內地未來與國際接軌,需要香港的幫助。

德盛安聯亞太區行政總裁余義焜亦表示,中國內地未來需要將人民幣國際化,由目前的封閉貨幣,發展為開放型貨幣,需要透過香港作更多「實驗」,從過往中國內地發展B股所面對的困難,可見國際化並非一帆風順,香港與上海推出的滬港通,可為中國內地尋找一條出路。

中銀香港資產管理行政總裁區景麟認為,中國內地近年積極開拓多個自貿區,如上海及前海,料未來將會吸引更多資金返回中國內地,香港未來可為中國內地提供更多這方面的增值服務,香港的專業知識、人才等,都可支持人民幣的在岸市場發展。

台滬港通障礙不大

雖然韓國、英國、中國台灣、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都獲得RQFII額度,但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行政總裁黎智德稱,香港仍是最主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國際上大部分的人民幣資產,都在香港管理,相信未來中國內地會繼續提高香港的RQFII額度,而中國內地推出滬港通,亦是希望透過香港協助中國內地與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

滬港通實施後,將吸引不少境外投資者透過香港買入A股。台灣金管會官員透露,正研究容許台灣專業投資者以「複委托」的方式向香港券商下單,買賣內地A股,形成「台滬港通」,長遠更可能放寬投資者的限制,讓一般散戶參與。雖然政策仍在研究中,但理論上現時的法例並沒有障礙,相信一旦提出方案就能很快能夠落實。

「台滬港通」對於沒有取得QFII或額度不夠的機構都是很吸引。而台灣一直以來,當地股民都以「複委托」的方式買賣外國證券,即投資者委托當地券商,再由該券商透過外國券商下單至外國市場。而明年將實施45%富人稅條款,當地人欲轉移資產到海外,有台資券商透露,台灣投資者查詢滬港通的熱度不斷增加,對投資港股的興趣亦漸漸濃厚。

推百億即日資金回購安排

金管局推出即日流動資金回購安排,額度100億元(人民幣,下同)。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為配合滬港通落實後,因股票交易而產生的兌換、資金轉撥及同業拆借活動增加,故需提升銀行的流動性管理,銀行可以拿合資格的抵押品向金管局拆借人民幣資金。被問及100億元額度是否足夠,他坦言,滬港通開通初期產生的交易及支付量將頗大,但與銀行初步商討後,認為100億元額度應該足夠。

金管局的資金來源方面,陳德霖表示,金管局與人行簽署的4000億元回購協議,加上金管局本身亦有一定資金,指市場無需擔心。他續稱,即日流動資金回購安排會向銀行收取利息,細節亦在厘訂中。他解釋,即日流動資金回購安排目的是希望銀行支付時有更多流動性,若不收取利息,恐銀行坐擁資金而不即時作支付。他又透露,現時T+0(即日交收)的使用量不多,但指銀行對於這些不時之需的資金支援十分重視。

至於委任數間銀行作為「一級流動性提供行」,陳德霖表示,有關莊家要於CNH市場作更多開價活動,如外匯、遠期及拆借方面,提供更多流動資金予客戶及海外銀行之餘,並承諾盡量將香港的平台用作發展全球海外業務的中心及跳板。他續稱,相關提供行獲委任後,金管局會與他們各自簽署一個雙邊回購協議,他們可以向金管局拆借人民幣資金作為日間或隔夜使用。他透露,有關雙邊回購協議細節仍在草擬中,金管局亦正厘訂「一級流動性提供行」的名單,希望可於數周內一並作出公布。

被問及會否規定莊家的開價,陳德霖認為,不適合用一刀切的方法去計算開價幅度。他解釋,雖然本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於過去5年發展非常快,深度及闊度均改善中,但始終是新幣種,與其他主要貨幣不同。他續稱,近年莊家開價差價一直收窄中,他認為有關過程將持續,人民幣產品的開價會愈來愈優化。

責任編輯:青石









                



Font Size...
Font Family...
Fo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