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93《僧事百講》佛教成語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4/28 14679
佛教為中國社會拓展了大量的辭彙,許多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大多源自佛教的典故、教義,乃至修行的實踐與經歷。
佛教成語不僅通俗生動,且喻意深刻,應為出家人所熟練。 佛教傳入中國後,在佛法的弘傳上,積極走入民間,與百姓的生活作結合,因此,舉凡中國的建築、雕刻、音樂、戲曲、舞蹈、文學、哲學、語言等,都深受佛教文化的影響。
以語言來說,佛教為中國社會拓展大量的辭彙,許多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大多源自佛教的典故、教義,乃至修行的實踐與經歷。例如:與教義有關的「不可思議」、「自作自受」、「勇猛精進」;與典故有關的「一廂情願」、「盲人摸象」、「破顏微笑」;與修行實踐及經歷有關的「頑石點頭」、「立雪斷臂」、「面壁功深」等;其它尚有:「三生有幸」、「三頭六臂」、「手忙腳亂」、「葉落歸根」、「森羅萬象」、「有口皆碑」、「拖泥帶水」、「逢場作戲」、「單刀直入」等等,可謂不勝枚舉。
佛教成語不僅通俗生動,且喻意深刻,應為出家人所熟練。因此,在本講次裡,列舉數個佛教成語,說明典故與涵義。
問(1):一般人對於事情有錯誤的認識,或是不正確的見解時,都會被形容為「盲人摸象」。這句「盲人摸象」正是出自於佛教的成語,那麼它的典故為何呢?
答:「盲人摸象」這句成語出自於《涅槃經》卷三十,主要說明人我的見識狹隘,對於許多事情只知其一,不能全面瞭解真相,如同「盲人摸象」。有一則「盲人摸象」的故事:
有一位國王,讓幾位盲人用手來觸摸大象的身體,並詢問大家大象的模樣。
第一位盲人摸到大象的鼻子,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像一支鉤子。」
第二位盲人摸到大象的耳朵,說道:「大象不像鉤子,像一把扇子。」
第三位盲人摸到大象的肚子,就說:「大象像個大鼓。」
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說:「它像一支掃帚。」
摸到大象雙腿的盲人說:「它像一根柱子。」
究竟大象像什麼?雖然盲人們各自說出大象一部分的模樣,但是大象的全身像什麼呢?唯有我們張開智慧的雙眼,才能看清大象的真實面貌。
所謂「夏蟲不可語冰」,井底之蛙又如何知道天地有多大?因此,做人要廣學多聞,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還要看內容;不只是看正面,還要看外面;處事要全面性瞭解,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對於佛教成語,我們也要瞭解它的意義,那麼當它從別人的口裡說出時,我們才能會意。
問(2):「不二法門」也是源自佛教經典的成語。請問大師,這句成語是什麼意思呢? 答:《維摩經》的〈入不二法門品〉,記述維摩居士與諸大菩薩、眾羅漢討論「不二法門」。
有一天,維摩居士示疾,文殊菩薩奉佛陀之命,帶領著諸大菩薩、諸大羅漢前往探病。席間,大眾就「不二法門」這個議題進行討論。菩薩們這樣說、那樣說,前前後後舉出幾十個例子來闡述「不二法門」的見解。最後,大家問文殊菩薩的看法,文殊菩薩表示:「不二法門,是不可以用語言、文字說明,不需要思惟的。」
話一說畢,文殊菩薩再問維摩居士:「老維摩!您認為什麼是『不二法門』呢?」
維摩居士雙眼一閉,默然無語。文殊菩薩被他這個舉動所攝受,說道:「妙哉!妙哉!像維摩居士這樣,不以語言、文字思惟,才是真正的入不二法門。」「維摩一默如雷」就此成為千古佳話。
「不二法門」是沒有辦法解釋的,不必妄加分別,不必將一分為二,什麼都是融和的,什麼都是一致的,所謂「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就是「不二法門」。好比有人說:「東方文化為體,西方文化為用。」東西文化合流,體用合一,就是「不二」。
在現實生活裡,我們要如何體會「不二法門」的妙用呢?就像太陽從東邊升起,黃昏時分又從西邊落下,落下之後,太陽就消失了嗎?不是,明天又會再升起。升起不能常住,落下也不是永久,升也未嘗升,落也未嘗落,這就是不二。
又好比生與死,這是兩個嗎?生也不是生,死也未必是死,因為生了必定會死,死了還會再生,所以生死是不二的。
我們果真能夠將「不二法門」的道理應用在生活當中,便能自由自在而無有分別了。
問(3):佛教用「醍醐灌頂」這句話來比喻以智慧為人加持,讓人心地清明。請問這有什麼原由嗎?
答:「醍醐」是從牛乳中提煉而得的乳酪,佛教常把它比喻作「佛性」、「涅槃」、 「無上法味」。 「灌頂」,原為古印度國王即位及立太子的儀式,國師將四大海取來的水,灌於新任國王的頭頂上,以表示祝福。後來為密宗所沿用,只要有弟子入門,上師就會以甘露水為其灌頂,以表示繼承佛位的意思。
現今我們經常聽到的「醍醐灌頂」,也就是說,對於某些迷糊度日,無論你對他講什麼,他總是語焉不詳,馬馬虎虎會意的人,我們給予灌輸智慧,使他從不瞭解、不明白之中醒悟的意思。一旦他有「原來我看到的是……」、「我聽到的是……」、「原來這當中的意義是……」、「你講的話,我懂得了」、「你做的事,我明白了」、「你所表達的,讓我進入真正的意境」的愉悅感受時,就真如醍醐灌頂一般,啟迪了他的智慧,開發了他的靈感,除卻他的疑慮、煩惱,身心頓時獲得清涼。
問(4):在佛教裡,常見「五體投地」這句成語,是什麼意思呢? 答:「五體投地」是佛教的一種禮法。「五體」,指的是頭頂、雙手及雙腳。當我們在佛菩薩座下,或者見到聖賢,乃至父母,要向他們表達禮敬時,以五體投地的方式,頭頂、雙手、雙膝俯伏在地上,就表示行最尊敬之禮。
在佛教裡,「五體投地」又稱作「接足禮」,用我的頭頂來承接你的雙足,就在表達我對你崇高偉大、至上無比行止的恭敬之意,藉此也能折服自己憍慢的習性;頭頂禮了,心也昇華了。
問(5):佛教有句成語「放下屠刀」,用以勸人改惡向善,這裡面包含什麼樣的道理呢?
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旨在奉勸世人,做錯了事,只要立刻改過,就能得救。
過去,在浙江的一座寺院裡,有一位小沙彌不慎踏死了一隻青蛙,師父說:「你傷生害命,嚴重觸犯了戒律,必須受責罰。」
小沙彌問:「要怎麼處罰呢?」
師父說:「你必須從後山的懸崖上跳下,才能贖殺生之罪。」
師父的話不能不聽從,小沙彌只好走到後山懸崖邊上準備一躍而下。他心想,這一跳鐵定粉身碎骨,但是師命難違,他感到左右為難,不禁大哭起來。
這個時候,一位屠夫經過,聽見小沙彌的哭聲,就問:「沙彌!沙彌!你哭什麼啊?」
小沙彌將事情的經過向屠夫娓娓道來,屠夫善念一生,說道:「唉呀!你才踏死一隻青蛙,就要跳崖殉難,我天天殺豬,罪過有多重啊?你罪不致死,而我的罪業嚴重,應該讓我代替你死。」話語一落,屠夫立刻奮身跳下,這時,山谷裡出現了一朵蓮花,托著他的身體,慢慢地往上升。
這說明什麼道理呢?一個人只要肯改過,過失就會消除。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會犯過,只要「知過能改」,則「善莫大焉」。
問(6):有些人會對做錯事的人說:「你是自作自受!」「自作自受」這句成語也是源自於佛教。它主要是在說明什麼樣的觀念呢?
答:「自作自受」這句話合乎因果的法則。佛教講「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娑婆眾生一切順逆因緣,都是自己業力的感召,並非有一個神明來左右,來降罪或者賜福。自己身口意所造的業,若是善業,就要受善報;若是惡業,就要受惡報,誰也不能替我們增加一分或減少一分。正如《地藏經》說:「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因果是公平的、平等的,你作惡多端,受惡報時,任誰也救不了;你廣做善事,受善報時,誰也不能少給你一分。瞭解這一番道理之後,對於自己身、口、意的行為,就要更慎重了。
問(7):社會上的人常說,佛門中人是「看破紅塵」。請問大師,究竟要「看破」什麼呢?
答:所謂「紅塵白浪兩茫茫」,生存在這個錯綜複雜的世間,燈紅酒綠的社會,處處是陷阱,不小心跌落,就要淹沒其中。有人就說,我看破紅塵了,社會上的金錢財富、男女愛情、功名富貴我都看破了,我要皈依入道,修學佛法去了。
世俗人在學佛出家之後,雖然沒有紅塵裡的名利、地位、夫妻、兒女,但內心裡卻是清淨安然,少煩少惱的。如果在佛門裡依然苦苦惱惱,還要與人計較、事事執著,也就無法享受清閒之福了。所謂「未著袈裟嫌事多,著了袈裟事更多」,若將此「事」指為苦惱事,那麼清福既沒有享到,鴻福也沒有得到,可真是划不來啊!
問(8):在佛教裡,形容佛陀、高僧大德說法時,天雨曼陀羅花,紛紜四落,為「天花亂墜」,能不能請大師為我們例舉說明?
答:大陸南京有一座雨花台,相傳南北朝梁武帝時代,法雲寺的雲光法師在此處大開法筵,宣說《法華經》。當時他的說法極為生動,因而感動諸天如雨般地落下各色香花,藉由花的芬芳、花的美麗、花的飄飄然來讚歎他的說法無礙、道行高妙。
自古以來,就常有高僧因善說佛法而馴服野獸,或出現百鳥和鳴、花雨繽紛等種種奇異、靈感的現象。所以,如果我們能經常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相信也會感得天地的歡喜,那麼大自然界也就與我們融和在一起了。
問(9):在日常生活中,常比喻借用他人的東西來作人情為「借花獻佛」。「借花獻佛」一詞的由來為何?
答:在佛經裡,有許多釋迦牟尼佛對弟子講述過去世行菩薩道的事蹟。
佛陀過去世曾經投生婆羅門子弟,名叫雲童,在一回參訪時,來到蓮花城,聽說燃燈佛將到此處說法,雲童盼望能夠以鮮花供養燃燈佛。但是他尋遍各處,都覓不得一朵鮮花,後來才知全城的鮮花早就被國王買完了。
之後,他在井邊見到一位捧著七莖優缽羅花,年輕貌美的女孩子。於是向前問道:「妳可以給我一朵花,讓我供養燃燈佛嗎?」
這個女孩子被雲童的虔誠感動,答應給他五莖,另外兩莖請他代為獻佛。但是她向雲童提出一項要求,就是希望能與雲童生生世世結下好因好緣。雲童求花若渴,也就應允了。
隨後,雲童趕到城門,以花供佛。燃燈佛授記雲童將來成就佛身,佛號釋迦牟尼,而獻花的女孩就是後來的耶輸陀羅。由於這一段因緣,兩人在一世裡結為夫妻。
所以,一念好意,就能成就好因緣。「借花獻佛」尚且感召一段好事,那麼我們在人世間,給人一點布施、給人一個服務、給人一聲問候,所謂「善有善報」,未來總會有好的果報的。
問(10):對於不切實際的空想,我們往往會用「空中樓閣」來形容。這句成語出自《百喻經》的譬喻故事,能否請為我們談談?
答:佛教的《百喻經》,集錄了一百則善惡報應的譬喻故事,其中一則「三重樓喻」,是這麼說的: 過去有一位富翁,到朋友家坐客,見朋友擁有三層樓房,高廣華麗,心生羨慕,心想自己的錢財並不少於朋友,何不也來蓋一棟呢?於是一心想要建造一座三層樓的富翁,隨即找來工匠建造。工匠依照吩咐,便從地面開始砌磚。富翁見狀,十分疑惑,問道:「為什麼這樣建法?」
工匠回答:「要做三層樓啊!」
富翁聽後,急忙喊停:「我不要下面兩層,只要蓋第三樓就好!」工匠萬分驚愕,心想:「沒有第一層、第二層,怎麼會有第三層樓呢?」
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沒有打下基礎的「空中樓閣」,是不能建成的。好比今日,有的人好高騖遠,老想要中狀元,卻不用功讀書,怎麼能成就呢?有的人想要發財,卻不勤勞發心,又怎麼會發財呢?
佛法講「因緣」,因緣聚合則成,因緣不聚,則事情難成。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功,需有養深積厚的工夫。
問(11):佛教有句成語叫作「石火電光」,主要是在說明什麼樣的道理呢?
答:人生幾十年歲月,猶如石火電光,兩顆石頭碰撞,迸發出的火星,剎那間就消失了;天空中轟隆隆的打雷閃電,一閃就過了。因此,佛教常將「石火電光」用來譬喻人生如過眼雲煙。
生命既如曇花一現般短暫,我們就應把握人生,把握現在,好好做人處世。待人好是功德之事,何不趁人身具足時,廣結善緣,多做好事,將來才能超生呢?
問(12):「空花水月」,主要是譬喻虛幻不實的景象,這與佛教哪一部分的教義有關?
答:《維摩經》云:「修習空花萬行,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裡魔軍,成就夢中佛果。」所謂「空花水月」,眼睛往虛空看去,繁花繽紛,那不是實在的,只不過是個幻相;低下頭看,水面上映現的月亮,也不是真實的,它只是個影像。所以,「空花水月」,就像海市蜃樓一般,不具真實的意義。
世間上的功名富貴,種種享受,也如空花水月般不實在,爭執、計較的結果,最後不也是如夢幻泡影?人生不必在假相上貪戀、執著,因為實在划不來。
問(13):「水中撈月」一詞,語出《摩訶僧祇律》獼猴捉月的譬喻故事,它主要是表達什麼意義呢?
答:過去,在波羅奈國的一座森林裡住著五百隻獼猴。有一天,這群獼猴遊玩到尼拘律樹下,旁邊有一口井,其中的一隻獼猴發現月亮出現在井底,便對同伴說:「不得了了,月亮掉進井裡面,世間再也沒有光明了,我們想想辦法到井底把月亮撈起來好嗎?」
「怎麼撈起來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這時,獼猴王向大家說道:「我有個辦法,我先捉住一根樹枝,你們其中一位抓住我的尾巴,另一位再抓住牠的尾巴,這樣輾轉相連,就可以下到井底撈出月亮了。」
獼猴們依法照辦,一個接著一個往井底去。不久,脆弱的樹枝撐不住獼猴的重量,截成兩斷,獼猴們相繼掉到水裡,淹死了。
「井中撈月」是佛陀對弟子的開示,這則故事中的獼猴王就是佛世時,經常與佛陀作對的提婆達多,其他的彌猴則是當時喜好成群結黨、不守戒律的六位惡比丘。佛陀希望藉此告誡弟子,以邪見引導人,而分不清是非的愚痴人,不過是將自己推向危險的境地,最終是沒有好結果的。
問(14):一般要向長於演說而能感動人者,表達讚美時,都會說他具有「頑石點頭」的功力。能否請大師為我們談談這句成語的故事?
答:南北朝時代,鳩摩羅什大師在甘肅一帶弘法,門下大弟子很多,其中有位專門研究《涅槃經》的道生法師,他和其他人在佛法上的體會、見解不同,尤其是戒律,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道生法師主張世間「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自然的花草樹木也能成佛。這樣的學說,在大乘思想還未傳入中國的時代,受到大家的排斥。道生法師只有回到南方,在蘇州虎丘山隱居,專心研究佛法。
相傳他在虎丘山上聚石為徒,宣說佛法:「各位有情!你們都會成就佛道的。」沒想到那許多石頭頻頻向他點頭,表示認同。因而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成語流傳後世。
這句成語,彰顯了佛法的圓融,同時也勉勵後人,一切行事,只要有誠心,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沒有辦不成的。
問(15):一個人辦事不得要領,我們形容他「磨磚作鏡」,是不能成功的。這句成語與禪宗一則公案有關,能不能請大師談談?
答:江西馬祖道一禪師年輕的時候,曾向般若寺住持南嶽懷讓禪師參學。道一禪師時常在佛殿打坐參禪,某日他又在佛殿打坐,懷讓禪師便上前問道:「你在這裡做什麼?」
「打坐。」
「打坐做什麼?」
「成佛。」
「打坐怎麼能成佛呢?」道一禪師一時語塞,也就不予理會。
由於懷讓禪師有心想要度他,便隨地找了一塊磚頭,走到道一禪師的身旁,開始磨起磚來。一天、兩天過去了,道一禪師心生好奇,問道:「喂!你在磨什麼?」
「我磨磚頭啊!」
「磨磚頭做什麼?」
「要做鏡子。」
「磚頭怎麼能做成鏡子呢?」
懷讓禪師就說:「磨磚不能作鏡,打坐又怎麼能成佛呢?」
道一禪師再問:「老師!那怎麼辦呢?」
於是懷讓禪師告訴他:「這就好比以牛拉車,假若車子不走,你是打車,還是打牛呢?」道一禪師聽後就覺悟了。
牛車指的是「身體」,牛指的是「心」。意思是說,一個人光用身體打坐是沒有用的,還要在心地上下工夫。禪不在坐臥,而在見性成佛、直指人心。
問(16):對於有啟悟的教訓一般稱作「當頭棒喝」,這句成語與禪宗的教學法有關。禪門祖師以「棒喝」方式教育,有什麼特別用意嗎?
答:禪門有句話說:「德山棒如雨點,臨濟喝似雷奔。」「德山棒」指的就是唐代德山宣鑑禪師,他棒打起學人來,猶如雨點之多;「臨濟喝」是指臨濟義玄禪師,他喝罵弟子的音聲,就如同雷奔一樣,既快速又猛烈。
德山禪師擅於用棒打來點撥學人,所謂「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任何人來到他座下參學,都要被打得莫名其妙。德山禪師的棒打教學,主要是希望學人直下承當,去除我執、妄想,將清淨的本性顯現出來。
臨濟禪師的風格則是,無論什麼人來,都是猛然一喝,要你在大吼一聲中,破除無明,照見本性;粉粹虛妄,直達佛心。
在禪門,「棒喝」被視為機用的代表,德山禪師與臨濟禪師,一個是棒的教學、一個是喝的教學,對於後世的教學法,影響深遠,有許多參禪學道的人因此而覓得佛法入門處。所以,中國禪的形成,兩人的教學風格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問(17):古來禪師們不是以「棒」,就是以「喝」來教育弟子,可是又說他們「老婆心切」,這是什麼樣的教學法呢?
答:禪門裡有許多老婆心切的老師,其中又以黃檗希運禪師的教學法為最。
臨濟禪師在黃檗禪師座下參學多年,從不曾向他問法。後來在睦州道明禪師的建議之下,向黃檗禪師問道,但是他前後問了三次,每次都被打,打得臨濟禪師覺得自己愚鈍,而決定拜別老師,下山參學。
後來臨濟禪師前往高安大愚禪師那裡學禪。大愚禪師問他:「近來你的老師黃檗有教你什麼嗎?」
臨濟禪師回道:「我在黃檗禪師那裡學禪,幾次向他問道,他不但不講,還舉手就打,舉棒就打。」
大愚禪師聽後,哈哈大笑說:「唉呀!黃檗!你真是老婆心切。」
臨濟禪師這才知道黃檗的禪法,原來不是那麼簡單。
從相上來看,黃檗禪師是嚴厲的,其實那才是真正的慈悲。就如同母親打孩子,是因為恨他才打他的嗎?不是的,是出於愛護的心。所謂「棒打出孝子,慣養忤逆兒」,打罵有時也不是壞事,一個人能經得起各種磨練,才能成長,正如《禪林寶訓》所說:「煦之嫗之,春夏之所以成長也;霜之雪之,秋冬之所以成熟也。」
因此,愛的方法,不光是給予讚美、呵護,讓他吃好、穿好、住好而已,在教育方法上,還有許多的方便權巧,都是可以善加運用的。
問(18):「鸚鵡學話」是由大珠慧海和尚對學人的譬喻所產生,究竟什麼意思叫作鸚鵡學話?
答:朝暮課誦是佛門的例行功課,而越州大珠慧海和尚擔任住持時,卻將念佛誦經視為「客語」,也就是「客套話」的意思,因而嚴禁寺內僧人做早晚課。
有一位僧人十分疑惑,向大珠和尚問道:「為何不許誦經,要叫作『客語』呢?」大珠和尚解釋說:「佛經要傳達的是佛的意思,如果只是誦讀經文,而無法理解佛意,也就像鸚鵡學話,所以不准大眾誦讀。」
在佛光山裡,也有幾隻九官鳥,你對牠說「阿彌陀佛」,牠就回應「阿彌陀佛」;你說「早安」,牠也說「早安」;你說「ok」,牠就說「ok」。說牠懂得意思嗎?不懂!這就叫作「鸚鵡學話」。
大珠慧海和尚掛念的是,徒弟只曉得表面的語言、句子,卻不明深義,也就失去念佛誦經的意義了。
縱觀古今,許多的學生從老師學習,只學了一些皮毛語句,卻學不到精神骨髓,學不到真正的意義,也就如鸚鵡學話,不知其義。參禪學佛者應當知道,禪不是鸚鵡學話,而是要從心中去悟道。
問(19):百丈禪師與大安禪師有一段問答對話,叫作「騎牛覓牛」,請您為我們開示?
答:長慶大安禪師向百丈懷海禪師問道:「欲求識佛,何者即是?」 百丈禪師說:「大似騎牛覓牛。」
大安禪師又問:「識得之後,又該如何?」
百丈禪師答道:「如同人騎牛回家。」
大安禪師再問:「如何保任?」
百丈禪師說:「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其犯人苗稼。」
從此以後,大安禪師如是修行,把持自己的內心,不讓心向外馳求。
許多人修學佛法,渾然不知自己已經騎在牛背上,卻還在到處問人:「我的牛呢?」這就如同有的人把眼鏡戴在頭頂上,卻四處找眼鏡:「我的眼鏡在哪?」
「你的眼鏡不是在頭上嗎?」
「唉唷!原來在這裡啊!」他才恍然大悟。
所謂「騎牛覓牛」,牛就等於是我們的心,該往哪裡去找心呢?《金剛經》云:「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的心不住在顏色、聲音、香味、感觸等六境裡,因為六境只不過是一時的,我們的心是「無住而住」,是住在禪定裡,住在佛法裡,住在清淨裡,住在涅槃裡。騎牛找牛是永遠找不到牛的,就如同你有了心,還要另外找心,找得到嗎?
問(20):今日許多成語與出家人的行腳參學有關,一般常用的「一絲不掛」就是其一,能否請大師講說這一段參訪的公案?
答:這是出自唐朝的一段公案故事。
溫州玄機比丘尼去參拜雪峰禪師。雪峰禪師與他初見面時,問道:「哪裡來?」
玄機比丘尼說:「我從大日山來的。」
雪峰禪師再問:「日出也未?」太陽出來了沒有?
玄機比丘尼也不甘示弱,答說:「假如太陽出來,早就融卻了雪峰。」意思是說,我要是開悟,早就沒有你雪峰了!
雪峰禪師覺得這個玄機不錯,是個根器,又再問道:「叫什麼名字?」
「玄機!」
「日織幾何?」意謂你玄機,每天織布織多少?
「一絲不掛!」禪門就求這點不執著、不計較。
「很好,下堂吧!」說過了話、見過了面,可以離開了。
當玄機比丘尼走到門口時,雪峰禪師隨口說道:「唉呀!玄機!你的袈裟拖地了。」
玄機比丘尼一聽,趕緊回頭看袈裟的衣角,雪峰禪師見狀,哈哈大笑說:「好一個一絲不掛!」意思就是「說的」與「做的」還是不能相應。
問(21):「家賊難防」通常是指內賊很難防範。其實,這個成語與佛教的六根修持有關,能不能請大師談談?
答:佛經常將人的身體比喻為一個村莊,裡頭住有六個份子,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心是主人,是他們的首領。不過這個心,究竟是好的,還是壞的呢?心有好有壞,心好,一切都好;心壞,就如同盜賊,領導眼、耳、鼻、舌、身五根攀緣外境,為非作歹,二六時中掠奪我們的功德法財,劫持我們本性中的善法。
明儒王陽明先生有句話說得好:「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心賊難防,心不好的時候,確實不容易管教。所謂「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擒賊要先擒王,只要懂得調伏其心,其他六賊就會跟著聽話了。
問(22):一個人講話沒有重點,讓人不知所云,就說他講話如「丈二金剛」,讓人「摸不著頭腦」。這句成語與佛教有何關聯呢?
答:「丈二」指的是一丈二尺,「金剛」指的是寺院中高大的天王像。正因為金剛的高大,人們要想用手觸摸金剛的頭,就難以辦到了。所以,舉凡一個人講話不切實際,沒有頭緒,讓聽者一頭霧水,就會以「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來表示所言令人不知所以然;這有取笑人不會講話的意思。
說話能溝通彼此的思想和見解,因此,一句話說出口,要能讓對方聽得明白、聽得歡喜為目的。
問(23):當一個人不知變通時,我們會用「刻舟求劍」來形容他。在《百喻經》裡就有這麼一則「刻舟求劍」的故事,可否請您說一說?
答:從前,有一個人在乘船渡海的途中,一個不小心,讓隨身的寶劍掉入了水裡,他心中十分掛念,就想:「我先在船身上做個記號,等到回程時再來撈取。」
當船隻行走了兩個月,回頭後不久,這個人突然想要下水尋找掉落的寶劍。大家問他:「你想做什麼?」
「想找我之前遺失的寶劍。」
「多久以前遺失的?」
「兩個月前。」
「已經兩個月了,為什麼在這裡尋找?」
「遺失的時候,我在船身上作了記號,今天我正好看見船上的記號,就想下水去打撈。」
大家聽了,無不大笑起來。有人就說:「水確實沒有差別,但是你先前是在那邊遺失的,如今卻在這裡尋找,怎麼可能找到呢?」
人事、時間、地點隨時都在改變著,因此,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時空的變化、不知道人我關係的輕重,運用不周全,也就難以成就大事了。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