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ice Zhang 张怡 散文 《我奶奶生命中的北京城》
Janice Zhang 张怡 微信号 : janice4168388306-102106 04/02 31164.0/1
《我奶奶生命中的北京城》
文:Janice Zhang 张怡
2017-04-02
爷爷出生于广东英德的一户书香门第,家中出过举人。从小爱读书的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学经济。这太为张家长脸了。他老爸按当时家乡的规矩,为十七丶八岁的他找了个十六岁的好姑娘成亲,之后才准赴京。很快,我奶奶怀孕了,家族中人大为高兴。爷爷去了北京后,奶奶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因自身年纪轻丶当时卫生条件不好丶脐带伤口感染,孩子夭折了。此事对奶奶造成沉重打击,失去这条骨肉的纽带,她怕男人不再回到身边,亦怕家中地位不保。而爷爷果真是一去几年未归。她在夫家生活压抑,却一直尽本份服侍一大家子。得到许可后,原读过私塾有相当于中学文化水平的她去学了接生,成为当地一名出名的接生婆。她以工作赚钱帮补夫家丶存钱为将来自己的小家(她一直深信丈夫会回来,当他回来,他们能有个较好的基础),同时看着别人家孩子能健康地出生丶活下来,是她最大的欣慰。
过了好些年,学成的爷爷开始回家了,但回来一下又离开,他的工作在大省城才有发展机会。这样短暂的相聚,奶奶始终没能怀上孩子,都以为这辈子不能为张家生下一男半女了,已听耳边亲属们提议为丈夫纳妾了。二十九半那年,她终于怀上了我的大伯父,后来把他安全地生下来。当时,女人三十岁才生第一个孩子,几乎是天方夜谭。而她,则是入门第十四年了…… 之后,爷爷条件好了生活稳定了,也把她接到广州一起居住。之后她陆续再生下了三男一女,共五个孩子。丈夫在外任会计师,也教书,她持家养育儿女。我曾问奶奶,生这么多养得辛苦吗?她说很辛苦的,但曾以为今生不育了,生得一个就是上天恩赐。不过到了后来,身体不好,也由衷希望能有安全的避孕方法了,但当时中国没有,很可惜。
我也向伯父们打探爷爷离开那些年可有什么故事,男人们都支吾以对。后来唯一的姑姐,奶奶贴心的女儿,感慨地说:妈妈也没多讲,不过人之常情……一个这么优秀的男人独自在外多年,怎么会没有故事?妈妈很努力丶很伟大,她所做的一切为她留住了她一辈子的爱人。我常在想:这就是徐志摩与张幼仪的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徐是我最崇拜并常模仿的民国诗人,林徽因也是我偶像。但我高兴林嫁给了梁思成,成就了一对建筑界才子才女夫妇,又差点儿挽救了京城的老建筑。唯一可惜的是那个"差点儿",假如北京当局有听梁林二人苦口婆心的相劝,今天的北京将能与巴黎一样,古老与现代完美结合。
爷爷在排老三的爸爸还是小伙子的时候就患癌去世了,未来得及看到儿女成家立业丶生儿育女。而他答应带奶奶去北京,看天安门丶故宫丶长城丶北京大学的承诺便从未兑现。直到后来我九岁,爸妈带上我和奶奶,暑假里坐近四十小时的火车,从广州到北京,全家只有两张卧铺票,轮流着休息。去到了北京住进了黑黑的一个单位招待所。我们三个女的住一个十几张上下铺的床的女宾部,爸爸每次来都在门口叫,我们出去见他。北京酷暑期间热得要命,好象房里风扇都没有,一班女住客只穿个背心短裤什么的摇着扇子,男人们的确不好意思进来。而奶奶,是个文静而内敛的广东女人。北方大婶们嘻嘻哈哈地开玩笑,查户口似的问家庭状况时,她只回了一句:我是来看我男人来了,这是他学习丶生活丶工作过的地方。他常跟我说起北京。原来,北京是这样子的⋯⋯
当时我们家和北京城的条件都不太好,但妈妈说一定要带奶奶来一次北京,否则到她身体不好了,受不了这些旅途的劳累,来不了就麻烦了。后来我长大了,才明白,妈妈是多虑了。北京,于奶奶,不是首都丶不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丶不是中国地图上红色的五角星。北京,是她的家丶她一生的中心丶她与丈夫的情感纽带。她只要还有一口气,便会尽全力赴约,去那里为爱情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