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讲故事#75:士师俄陀聂和以笏


Karen-102804  02/20   10516  
4.0/1 








【士师记2:20-3】

读历史的时候,发现朝代更替的前夕,史官们都毫无悬念地记录一些异兆,来交代一下上天有意弃掉旧代,兴起新朝,给百姓们吃个定心丸,让他们从心里认同新君上任是上天的旨意,所以百姓们应该顺天由命,拥戴新君。我一直纳闷,为什么这些史书的作者,当朝的权贵,以及黎民百姓,都这么强调天意呢?难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不也说得过去吗?有本事的就当王,没本事的就作贼,和天意真的有关系吗?改朝换代要顺从天意这个理念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人们自己想出来的,还是真的有天意,人们不得不认同呢?我成长的背景和所受的教育都告诉我,没有“天意”这一说,如果真的有“天意”,我们这些自称“伟大人民”的,努努力,可以“人定胜天”。可现在的我,不这样想了,我知道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一定是顺着“天意”行的,是顺着神的旨意走的。神是设计历史的,无论是我们个人不值一提的经历,还是邦国值得大书特书的兴亡,都在神的“天意”掌控下。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神的旨意是怎样借着以色列族的历史彰显出来的。在以色列族的第一位士师登台上场之前,“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祂说,“因这民违背我吩咐他们列祖所守的约,不听从我的话,所以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 闹了半天,是神把迦南“各族”留下一些人,混在以色列人中间,共享迦南美地的。不是因为以色列人太弱,赶不走“各族”;也不是因为“各族”太凶,赖着不肯走。神的怒气从本质上是有别于人的怒火的,神想怎样就怎样,不用跟人一般见识闹别扭,所以神的怒气不会是要单纯出口气,神在愤怒中也会把祂自己要干的事都干了,也会让祂自己的旨意成就。神告诉我们说,祂留下“各族”残余的人和以色列人共享迦南,是“为要藉此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肯照他们列祖谨守我的道不肯。” 

神无所不知,祂通晓过去,现在,未来,以色列人将来什么样,祂早就知道了。祂知道以色列人不会遵行祂的道,祂不用为了找这个答案试验以色列人。那么,神试验他们的目的何在呢?神的目的是要以色列人知道,他们是不会谨守遵行神的道的,尽管摩西老前辈给他们留下了五经,约书亚老前辈给他们留下了约书亚记,圣经的前六卷书里,神对以色列民交代得清清楚楚,真神是哪一位,以色列民是如何被神捡选出来,应该敬拜独一真神,应该把神对他们的话语代代相传,分别为圣,等候从他们中间降生那位被亚当,挪亚,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历代先人们翘首期盼的“女人的后裔”,这位”女人的后裔”可以救他们和世上的其他人脱离罪恶的捆绑,这位救主是主耶稣。经上告诉我们,“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侍奉耶和华”。到了士师时期,以色列人的人数众多,在迦南地过上了繁荣的日子,他们在迦南出生的众多儿女”不曾知道与迦南争战之事”。这些后代们没亲眼见过“迦南争战之事”,但是肯定亲耳听到过,他们听了长辈们三番五次地跟他们说起“迦南争战”的陈年旧事时,是完全相信呢,还是当作传说?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他们会不会认真对待他们祖宗们传给他们的前六卷经书,照着独一真神和他们的祖宗们对他们的期望,敬虔度日呢?士师记的第三章开始,也是先提出了想“知道他们肯听从耶和华藉着摩西吩咐他们列祖的戒命不肯”的问题。然后,士师记的作者以列传编年的方式记录了历代士师的事迹,内容非常生动,精彩,扼要,毫无掩饰,人物形象的光辉与瑕疵跃然纸上。圣经没明确说明士师记的作者,但是被犹太人公认的士师记作者是撒母耳。士师记的第三章,记录了士师时代前期的两位士师俄陀聂和以笏,以及一位民间英雄珊迦的英勇事迹和他们的成就。

第一个士师俄陀聂登场前,经上说,“以色列人竟住在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间,娶他们的女儿为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并侍奉他们的神。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忘记耶和华他们的神,去侍奉诸巴力和亚舍拉。” 神对以色列人发怒是因为他们不专心敬拜独一真神,转身去拜偶像“巴力和亚舍拉”。而以色列人很可能三心二意,拜真神的同时,还拜偶像,神是忌邪的,不允许他们如此行。以色列人在迦南地开始拜偶像的诱因,是他们和迦南当地人混居后通婚,以色列男子娶迦南女子为妻,以色列人的家庭也把女儿嫁给迦南人。这种互相通婚的行为有效且迅速地导致以色列人背叛真神,转去拜偶像。一般来说,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组成家庭,互相尊重对方是应该的。但是,真神只有一位,毫无悬念;人们敬拜的对象也只能是这位真神,毫无商量的余地。神早早就严严地警告以色列人,要分别出来单单敬拜创造宇宙万物的独一真神,不可以拜偶像假神。以色列人随意把迦南女子迎娶进家门,这些迦南女子把当地拜偶像的习俗轻而易举地带进了以色列家庭,真是得不偿失啊!因此,“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 这第一个来到迦南地压迫以色列民族的侵略者,是从遥远的北方美索不达米亚来的,这个北方的敌人大老远地跑来,强迫“以色列人服侍古珊利萨田八年”。这八年期间,以色列人肯定受够了屈辱,终于想起来向真神寻求帮助。当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神时,“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就是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 

这位拯救以色列人的俄陀聂,就是以色列历史上的第一位士师。他曾经是夺取基列西弗城的英勇先锋,并凭着这个壮举,娶了迦勒的聪明女儿押撒为妻。所以他的妻子和他一样,是专心敬拜独一真神的,他的家庭是敬虔的。耶和华神把俄陀聂捡选出来当第一个士师,会不会和他娶了敬虔的妻有关呢?神挑好了要使用的人,一定会亲自帮助这个人成为合用的人。经上说,“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师,出去争战。耶和华将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便胜了古珊利萨田。” 耶和华的灵亲自带领俄陀聂,带领以色列人争战,当然会打败仇敌了,而且胜了仇敌之后,以色列“国中太平四十年。” 受了八年压迫的以色列人,能享受四十年太平日子,是神的恩典啊!因为以色列人旧习不改,在士师俄陀聂死后,可能还没死的时候,就又开始”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他们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开始拜偶像了。

在说下一位士师前,我还想说一说俄陀聂,因为圣经上留给他作士师的篇幅超短,只有短短的五节经文,一点细节都没记录。我认为圣经在他身上如此惜墨,是避免让人们把他当成偶像,因为他恳定是个罪人中的奇葩,若把他的光辉事迹写详细了,难免有人对他起崇拜英雄的心。难道不是吗?像他这样攻城池,娶贤妻,被神呼召出来当领袖的人,把他的故事写出来,该有多精彩啊!但是我认为,士师记的作者和俄陀聂本人更愿意我们清楚地记住,这第一位士师的所做所行都是因为神捡选了他,赐圣灵降在他身体,让他得以完成神的旨意,不负所托。俄陀聂的短短记录,提醒我们只需归荣耀和感恩给独一真神。

接下来,耶和华使“摩押王伊矶伦强盛,攻击以色列人。伊矶伦招聚亚扪人和亚玛力人,去攻打以色列人,佔据棕树城。” 这里明确告诉我们,是耶和华使摩押强盛兴旺,从迦南的南边杀上来,占了以色列人的城,压迫以色列人,“于是以色列人服侍摩押王伊矶伦十八年”。看来以色列遭到侵略,不是因为民族弱小,敌人强大,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神使敌人“强盛”起来收拾他们。这个南边过来的侵略者称王称霸,比北方的美索不达米亚过来的侵略者,多压迫了以色列人十年后,以色列人才想起来“呼求耶和华”,寻求帮助,是不是受压迫也能练得更逆来顺受啊?以色列人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求靠耶和华,耶和华可是一分钟都没耽误就回应了他们。“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就是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以笏,他是左手便利的。” 便雅悯这个名字的原意是“右手之子”,以色列民是以右为上的,这个”右手之子”生的”左手便利”的后代,不知道是不是一个被族人们瞧得起的人,不管族人看不看得起他,神“兴起”他成为族人的”拯救者”。

看来以色列人隔三岔五地要给压迫他们的人送个礼,这次,以色列人讬左撇子以笏送礼物给摩押王伊矶伦。以笏一看机会来了,“打了一把两刃的剑,长一肘,带在右腿上衣服里面。” 这把两刃的剑大约长18英寸,被这个左撇子藏在右边的大腿侧,抽出来的时候并不方便,用劲儿别扭。“他将礼物献给摩押王伊矶伦,...便将抬礼物的人打发走了。” 他自己跟着也走了。不过,他走到“靠近吉甲磐石之地”时就掉头回来了,这吉甲磐石之地是在约旦河西岸,属于迦南地界了,这个地方是当年以色列百姓初次过约旦河的聚集地,他们在这里摆了十二块从约旦河里抬出来的大石头,记念神以大能之手使约旦河截流,让以色列百姓走干地过河进迦南。他们还在这个地方给应该受割礼的男丁统统行了割礼,对神表达专心敬拜之意,然后过了在迦南的第一个逾越节。我想以笏身上藏着剑,走到这样一个地方,看见那十二块大石头,想起以色列人拜偶像,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被外族压迫,他本人还沦落成了给外族统治者送礼的人,要多耻辱有多耻辱,一定心里难过之极,终于下定决心,毅然决然地转身回头,要去找欺压他们的摩押王算账。

以笏回到伊矶伦王那里时,先煞有介事地对王回报,”王啊,我有一件机密事奉告你。” 经上说“伊矶伦极其肥胖”,这个细节告诉我们,伊矶伦根本就没有征服者的气场,一般来说,统治者,征服者还没功夫发胖吧?至少还没时间发到“极其肥胖”的地步。经上还告诉我们,这位“极其肥胖”的侵略者不仅没有一点儿征服者的气场,还极其缺乏作为侵略者应有的机警,他一听以笏有机密事相告,马上傻乎乎地对左右侍立的人发话说,“迴避吧!” 他知不知道对受他欺压的人要存点戒心啊?他知不知道“极其肥胖”的他,是没什么本事保护自己的呢?那些侍立在他左右的人,有没有个聪明人呀?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没存戒心,不能自卫,周围侍立的人也没个聪明的。看来这欺压以色列民的征服者,从上到下,都不具备征服者的气场,应该是没本事征服独一真神的子民的。不得不承认,只能是神自己出手教训祂的子民,让摩押人捡便宜当了回征服者。

左撇子以笏眼看着伊矶伦王喝退左右,根本就不敢相信神给了他这样的好机会。他急忙上前,来到王身边,马上就冒出来一句话,“我奉神的命报告你一件事。”  看来,以笏这个刺客要给被夺命的人交代清楚死因,让死者死个明白。“极其肥胖”的人不仅很难征战,恐怕从椅子上站起来都费劲,可是这个时候,肥胖的伊矶伦王竟然听见神的名字就站了起来。我认为是神催着他站起来,为了方便以笏行刺。“以笏便伸出手,从右腿上拔出剑来,刺入王的肚腹,连剑把都刺进去了。剑被肥肉夹住,他没有从王的肚腹拔出来,且穿通了后身。” 这个行刺的细节交代的太细了,想不读明白都不可能。刺杀案发生的场所是王的“凉楼”,毫无防御意识和能力的伊矶伦王,和看上去手无寸铁,满脸忠诚的以笏单独在一起,连个求救声都没来得及喊,就被以笏轻而易举地刺杀了。以笏得手后,“就出到游廊,将楼门尽都关锁”。

“以笏出来之后,王的仆人到了,看见楼门关锁,就说:‘他必是在楼上大解。’” 王的仆人这样猜测,很可能是因为以笏那把两刃的剑,使王的肚腹破裂,肠子里的脏物流了出来,味道刺鼻,仆人们都闻见了。他们也知道此刻应该是王的最隐私时间,绝不能进去打扰,所以他们就等了又等,终于“等烦了,见仍不开楼门,就拿钥匙开了。不料,他们的主人已死,倒在地上。他们耽延的时候,以笏就逃跑了。”

经上特意再次提到“磐石之地”,说以笏逃跑时,“经过磐石之地” ,磐石之地提醒以色列人,也提醒以笏,要对神忠心,专心敬拜祂。而专心敬拜神的子民,是无人能敌的。以笏“逃到西伊拉。到了,就在以法莲山地吹角。以色列人随着他下了山地,他在前头引路。” 住在山地的以法莲等族人,响应了左撇子便雅悯人以笏的集合号角,齐心抗敌,这不能不说是神的恩典和旨意。以笏对跟着他打仗的众人交代得也明白,“你们随我来,因为耶和华已经把你们的仇敌摩押人交在你们手中。” 以笏对敌人,对战友都清楚地交代了神的旨意,一点儿都不含糊。接下来,以色列人“把守约旦河的渡口,不容摩押一人过去。那时击杀了摩押人约有一万,都是强壮的勇士,没有一人逃脱。” 以色列人在摩押人手中,受欺压了十八年;现在神让他们“制伏”摩押人后,享受“国中太平八十年”。

士师记第三章的结尾处,只用了一句话交代一位勇士的故事,说到“以笏之后,有亚拿的儿子珊迦,他用赶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救了以色列人。” 这位叫珊迦的勇士用的武器竟然是一根“赶牛的棍子”,而且还单打独斗地杀了“六百非利士人”。是根什么样的棍子能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啊?有人会想到,这个叫珊迦的人太凶猛了,以色列人杀摩押人也太不留情了,圣经在这里的记载血腥气十足。我也有过这种感觉,但是仔细读经会发现,这章经文对侵略者,压迫者对以色列人的暴行,根本就没提任何细节。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经上告诉我们,他们都是很残酷的压迫者,以色列人在他们的残暴下,苦不堪言,所以才跟神哭求拯救。神要以色列人“制伏”侵略者,一定公义,不容置疑。

神要教训以色列人时,一个“极其肥胖”的摩押王都能带着人战胜以色列人。神要拯救以色列人时,一个左撇子,胆子也不一定大的以笏都能被神“兴起”成为刺客。神的时候到了时,以色列散居各处的民众竟能一呼百应,成了精兵强将,同心合力地抗敌,“制伏”侵略者。神降下恩典时,一根平常的“赶牛棍”都可以成致命武器,杀死成群的敌人。

士师记第三章的记录,大约涵盖了一百五十年的历史,是士师时代的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