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中國嚴守「北大門」 重視周邊外交 凸顯中國自信

Johnson Choi-1008  08/22   3885  
5.0/1 1 2 3 4 5

中蒙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中國嚴守「北大門」 重視周邊外交 凸顯中國自信



我國外交奉行『第三鄰國』政策,我國的領導人也多次申明,蒙古的任何雙邊外交政策絕不會幹涉到其他的國家。無論是美國,還是北約,在合作過程中我們會考慮到中方和我方的利益。」

大公網8月22日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8月21日至22日訪問蒙古,這是習近平2013年就任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對蒙古進行國事訪問,也是中國國家元首11年來首次出訪蒙古。大公網注意到,包括美國媒體在內都關注一個問題:習近平為何對蒙古有興趣?蒙古駐華公使對大公網記者強調,中蒙外交與能源合作都再上新台階。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習近平訪問蒙古,是繼7月訪問韓國以來,又一次「走親戚式」的專門訪問。中國外交部說,這體現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蒙關係,將發展對蒙關係作為中國周邊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的報道,習近平邀請額勒貝格道爾吉11月赴華出席APEC期間舉行的東道主夥伴對話會,並稱中方讚賞蒙方在台灣、涉藏等問題上堅持正確立場。雙方還簽署了中蒙《關於建立和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蒙古也將在中國設立文化中心。

有美國媒體注意到,雖然蒙古與中國接壤,但是,蒙中高層近年來的互訪並不頻繁。中國高層領導人上一次訪問蒙古,還是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10年6月的訪問。而中國國家主席對蒙古的上一次訪問,是在2003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訪問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法國的行程中,對蒙古進行了訪問。

因而蒙古駐華公使巴特爾琪琪格女士對大公網記者表示,蒙古對習近平專門來訪感到非常榮幸,「上上下下都在期待習近平」。

習近平的此次訪問醞釀數月。今年5月,蒙古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訪問中國,參加在上海舉行的亞信會議。額勒貝格道爾吉在與習近平會晤時邀請習主席訪問蒙古。6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蒙古,被認為是為習近平的訪問鋪路。

美國媒體引述有關專家說法,習近平此行是中國拓展周邊外交努力的一部分。「在南面和東面與周邊國家陷入麻煩的時候,中國加強與北方近鄰的聯係,也有地緣戰略上的考量。」

不過美國對蒙古日漸增長的興趣可能也讓中國擔憂。從2002年開始,蒙古與美國舉行名叫「可汗探索」的雙邊戶外戰術演習。今年4月,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訪問蒙古。

除了美國之外,日本與蒙古的交往也日漸增多。7月,蒙古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訪問日本,雙方就日蒙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達成基本協議。

大公網記者在采訪蒙古駐華公使巴特爾琪琪格時,公使女士強調,中國不用擔心蒙古和西方走近。

「我國外交奉行『第三鄰國』政策,我國的領導人也多次申明,蒙古的任何雙邊外交政策絕不會幹涉到其他的國家。無論是美國,還是北約,在合作過程中我們會考慮到中方和我方的利益。」

西方媒體還報道,蒙古還可能借助中國獲得更大的國際平台,蒙古長期以來尋求加入亞太經合組織(APEC),中國是今年APEC峰會的輪值主席國。

大公網記者從蒙古駐華使館處了解,中國和蒙古在習近平訪問時將簽署一個聯合聲明,其中會提到習近平支持蒙古的外交活動。此前習已經表態支持蒙古加入APEC。

習近平訪問的第二個重點在於能源和經貿。巴特爾琪琪格稱,此次訪問期間,雙方會就此機會簽署一些雙邊的合作協議,其中也包括能源領域,

兩國經濟貿易往來密切。中國已經連續10年是蒙古最大貿易夥伴和投資來源國。中蒙貿易額從1994年的1.2億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0億美元。

日本外交家雜志說,蒙古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煤炭資源讓中國對蒙古感興趣。據悉,中國今年煤炭進口將在3億噸左右,來自蒙古的煤炭將占1/10。蒙古官員表示,未來20年將向中國出口10億噸煤炭。

大公網記者從蒙古駐華使館處獲悉,中國是蒙古最大的出口對象,出口商品主要是銅礦、金、煤炭等能源產品,而中國對蒙古的出口產品主要是手工業制成品等。雙方都認為,蒙古需要進一步增加對中國出口商品的種類,這是兩國合作擴展的很大空間。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綜合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昨日(21日)抵達烏蘭巴托,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當天同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舉行會談,兩國元首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一致決定將中蒙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共同見證多項合作文件的簽署,涉及外交、經貿、過境運輸、礦產、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文化等領域。

習近平在抵達蒙古時指出,這是一次走親戚式的訪問。中蒙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形成了源遠流長的深厚友誼,希望以此訪為重要契機,推動兩國關係邁上新台階。

國防等部門建對話機制

習近平在與額勒貝格道爾吉會談時指出,中蒙建交65年來,友好和合作是兩國關係主流。中方將發展中蒙關係作為中國外交政策重要方向,願意同蒙方增進睦鄰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中蒙雙方一致決定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習近平強調,第一,要加強政治安全合作。習近平願同額勒貝格道爾吉總統繼續通過多種形式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保持溝通。中方讚賞蒙方在台灣、涉藏、涉疆等問題上堅持正確立場,支持兩國立法機構、外交、政黨、國防等部門建立並用好對話交流機制。

盡早啟動商簽自貿協定準備

第二,全面擴大務實合作。中方有意願、有能力通過中蒙緊密合作,幫助蒙方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雙方要繼續用好中蒙政府間合作機制,實現2020年雙邊貿易額100億美元的目標。雙方要堅持礦產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合作「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原則,把互聯互通和大項目合作作為優先方向,加強礦產品深加工、新能源、電力、農牧業、邊境口岸等領域合作,盡早啟動商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準備工作。

第三,活躍人文交流。雙方要加強兩國青年、媒體、語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跨境傳染病防控、荒漠化防治等領域交流合作。

第四,推進國際和多邊領域合作。中方支持蒙方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支持蒙方加入亞太經合組織,支持額勒貝格道爾吉總統提出的東北亞安全「烏蘭巴托」對話倡議,支持蒙方提出的舉行中蒙俄三國元首會晤倡議。

兩國簽署多項合作文件

額勒貝格道爾吉表示,蒙方高度重視發展蒙中睦鄰友好合作,這是蒙方外交政策首要方針。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標誌蒙中關係邁入歷史最好時期。蒙方願意同中方在國際地區事務保持密切溝通和協調,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會談後,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並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關於建立和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並共同見證兩國多項合作文件的簽署,涉及外交、經貿、過境運輸、礦產、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文化、住房建設等領域。

重視周邊外交 凸顯中國自信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對蒙古的兩天訪問行程,這是他十八大後訪問的第七個周邊國家。北京的國際關係專家表示,習近平多次選擇鄰國出訪,呈現高效率、成果豐等特點,並顯示中國已將周邊外交提升至與大國外交「平起平坐」的高度。這不僅因為中國周邊形勢較嚴峻,更凸顯出中國的心態更加自信,重視經營與鄰國的關係。

「這次訪蒙,除政治互信、經濟合作外,反恐也應是焦點議題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中蒙兩國有約4,700公里的共同邊界,中蒙如何聯手反恐,將是重要看點。

近年來,中國周邊外交形勢變化複雜,包括南海、東海等問題頻發。習近平繼7月訪問韓國後,再次出訪鄰國蒙古,顯示出周邊外交的重要性。「中國的周邊問題比較突出,需要下功夫處理,這是形勢使然。」金燦榮說,這也顯示出中國更加用心經營與鄰國關係。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曲星表示,習近平此次專程訪蒙,是中國經略周邊大外交的又一重要步驟。過去一年間,習近平與周邊國家外交活動密集,對一些國家還採取點對點訪問,這些訪問總體呈現常往常來、高效率、成果豐富等特點。











                



Font Size...
Font Family...
Fo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