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劉淑儀女士: 美國眼中的對手

Johnson Choi-1008  08/19   4541  
5.0/1 1 2 3 4 5

葉劉淑儀女士: 美國眼中的對手



上文談到, 美國地緣政治智庫Stratfor 分析哪些國家可能威脅美國的一哥地位,指出阿富汗和中國的威脅相對較小,更大的威脅來自伊朗和俄羅斯。


 
伊朗多山,依賴步兵,武裝水平和空中作戰能力不高;而且資源貧乏,除了石油,其他物資都依賴進口,經濟發展落後。然而,伊朗有兩大優勢。第一,伊朗是什葉派國家,和中東各地的什葉派群體有密切聯繫。第二,其軍事力量足以威脅荷姆茲海峽的航運,截斷全球40%的海運石油供應。伊朗一直希望把勢力擴張至隔鄰的伊拉克,而美國的策略則是要用伊拉克制衡伊朗。評論提到美國和伊朗曾就伊拉克的定位談判,擔心若然美國全面撤離伊拉克,這片產油重地就會落入伊朗這個敵對勢力手中。
 
不過,近來伊拉克局勢峰迴路轉,聖戰組織「伊斯蘭國」肆虐,不但殘殺非回教徒,連什葉派教徒也不放過。美國再次要軍事介入,甚至可能和伊朗合作。
 
當今世上最能威脅美國全球霸主地位的其實是俄羅斯。俄羅斯橫跨歐亞,幅員遼闊,但也有不少地理限制,例如天氣嚴寒不利耕作,缺乏適合航行的河道,與其他國家接壤的邊界極長等。和中國一樣,俄羅斯為了管理龐大的多民族國家,克服地理限制,不得不採用高度中央集權的體制。俄羅斯還發展出世上最厲害的情報系統,有效管理眾多少數民族。
 
美國牽制其他國家的招數,對俄羅斯並不管用。俄羅斯不倚重對外通商,本身軍事實力強大,不論在經濟還是軍事上都毋須靠美國。俄國只有一些人口較多的地區面對波羅的海和黑海,不受美國海軍力量威脅。美國向來愛利用其他國家來圍堵對手(例如以日本、越南、菲律賓圍堵中國),可是俄羅斯卻能透過其強大的情報網絡推翻鄰國的反俄政權。
 
俄羅斯擴大勢力的意欲十分明顯,吞併克里米亞後,下一步就劍指烏克蘭。Stratfor 認為美國如不在俄羅斯鄰國駐重兵,恐怕難以牽制俄羅斯,但美國軍民近年極為厭戰,令俄羅斯有機可乘。
 
美國仍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不過, Stratfor 和許多美國謀士認為這樣並不足夠,他們要阻止其他國家在任何一個地區成為一哥。就算德國和美國相對友好,Stratfor 也警告要防範德國藉歐債危機取代美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美國堅決要維持全球霸主的地位,不容任何挑戰。

-------------------

葉劉淑儀,GBS,JP(英文:Regina Ip Lau Suk-yee、綽號:葉劉,1950年8月24日),本名劉淑儀,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曾任香港政府官員,在主權移交前於殖民地政府出任人民入境事務處處長,是香港歷史上首位出掌紀律部門的女性。在特區政府成立後,葉劉淑儀在1998年7月獲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委任為香港首位女性保安局局長。

在保安局局長任內,葉劉淑儀的政績備受廣泛爭議。在向各國爭取特區護照免簽證、解決困繞香港多年的越南船民問題、制定中港兩地有關被扣押港人之通報機制雖有建樹,但在處理居港權問題和《公安條例》修訂等議題上過於強硬,以及被批評不尊重香港司法制度。2002年9月開始推銷《基本法23條》(簡稱《23條》)立法,由於被指態度輕佻傲慢,又時常發表富爭議性言論,其民望不斷下滑,至2003年7月1日50萬人上街遊行後,其民望更跌至谷底,成為最不受歡迎的政府官員,最終迫使《23條》擱置立法,她本人亦在同年7月16日辭官,成為首批辭職的問責局長之一。

卸任後,葉劉淑儀在2003年赴美國留學,2006年回港,並重新投入政壇,成立匯賢智庫,自任主席,就社會事務發表意見,使外界一度揣測她有意競逐2008年立法會選舉,以至於2012年的特首選舉。至2007年9月27日,她終向外界公佈參加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爭奪馬力逝世後出缺的議席,不過最後被陳方安生擊敗下落選。葉劉淑儀在2008年立法會選舉中再次在港島區參選,最終成功當選。

2011年8月,葉劉淑儀表示自己會「犧牲」自己參選第四屆行政長官[1]。2012年2月20日,葉劉淑儀宣佈參選行政長官選舉,她認為另外兩位候選人出現嚴重誠信問題,希望自己參選能給選委和市民多一個選擇。不過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放棄參選。











                



Font Size...
Font Family...
Fo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