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哥“掀桌子”让美中关税战升级:全球经济博弈的临界点】~ 𣁽省山寨·𣁽省老張

蒙城老張-101698  04/11   316  
4.0/1 1 2 3 4 5




















【川哥“掀桌子”让美中关税战升级:全球经济博弈的临界点】~ 𣁽省山寨·𣁽省老張

美中之间的关税战愈演愈烈,宛如一场没有硝烟的全球经济对决。美国对华关税已飙升至145%,中国则针锋相对,将对美关税从84%提高至125%。这一轮“关税对飙”不仅标志着双边贸易关系的全面紧张,更预示着全球经济格局可能面临深刻重塑。

中国外交部强硬表态,称即便美方进一步加征关税,也已失去经济意义,只会沦为“世界经济史上的笑柄”。公告指出,美国输华商品的市场接受度已几近枯竭,若美方继续执迷于“数字游戏”,中方将置之不理。这番言辞背后,是双方经济联系近乎完全脱钩的现实。

美中关税战已逼近爆点,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国是否会做出妥协。然而,冷静分析当前局势,美国以霸权姿态强推高关税,双方均不愿示弱,短期内僵局恐将持续。究竟谁能在这场耐力赛中笑到最后?答案或许取决于谁能承受更长时间的经济压力,而不至于自乱阵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连续两天转发引用前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论述,引用1953年毛主席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时间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这一表态展现了中国“硬刚到底”的决心。
然而,无论立场如何,全球公认美国仍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绝对强者。在这场硬碰硬的较量中,美国似乎占据先天优势。

1. 美国会成为赢家吗?

美国以仅占全球5%的人口,创造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市场规模,是中国市场的两倍有余。全球各国无不视美国这一科技强国为首要目标市场,欧盟、中国、印度等均无法取代其地位。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出口仅占中国对美出口的五分之一。即使美国对华出口完全中断,对其经济的冲击也相对可控。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却是其外汇储备的最大支柱,直接关乎国本。

诚然,高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民众面临物价上涨、部分商品短缺等短期阵痛,甚至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不满。但在一个信息自由流通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意识到,面对高达37万亿美元的国债,美国已无退路。无论政权更替或外部压力如何,支持特朗普“以战促和”、恢复公平贸易的呼声已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共识,短期波动难以逆转这一长期趋势。

与此同时,国际知名企业正加速“回流”美国,纷纷在美设厂。关税收入的累积进一步为美国经济注入活力。综合来看,美国在这场博弈中胜出的概率绝非偶然。

2. 西方世界会占据上风吗?

自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然而,部分国家——特别是某些专制或未民主化的体制——在加入WTO后,长期无视规则,拒绝履行承诺。这些国家往往缺乏公平、契约与互利共赢的现代文明理念,凭借“地痞式”手段处理国际贸易关系。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正是试图矫正这一失衡的迟来之举,堪称全球贸易公平化的最后窗口。

WTO规则被肆意践踏的现状早已引发全球不满,但囿于无人牵头,变革迟迟未能实现。于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及其后续的CPTPP等区域贸易组织应运而生。这些组织以公平贸易、互惠互利为目标,明确排斥破坏规则的国家。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和头号强国,是任何贸易体系不可或缺的核心。没有美国的背书,任何贸易组织的公信力都将大打折扣。

当中国过剩产能因美国高关税受阻后,必然转向其他发达国家寻求替代市场。美国率先树立标杆,其他国家也可能效仿,采取类似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与可持续性。尽管一些国家碍于内部压力或民族主义情绪,可能在表面上与美国争辩几句,但内心深处却更希望通过与美国合作换取筹码。越南便是典型例证,其已与美国签约,承诺对北方邻国征收高关税。

在特朗普“掀桌子”的强硬姿态下,西方世界或许正暗自窃喜。

3. 最终的胜利属于谁?

维护全球贸易的公平原则,不仅是美国立国的基石,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WTO这一早已支离破碎、被不平等贸易关系侵蚀的体系,其终结已成历史必然。新兴国际贸易组织的涌现,折射出全球对规则破坏者的普遍厌恶与愤怒。特朗普的全球加关税政策,非但不会导致美国孤立,反而可能催化一个更加公平的新贸易体系诞生,让文明国家继续繁荣昌盛。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西莫格鲁等三位学者提出的“包容性制度”与“攫取性制度”理论,为理解国家兴衰提供了深刻洞见。他们指出,包容性政治经济制度是实现长期增长的关键,而中国当前的“攫取性制度”注定无法支撑持续繁荣。早在2014年,阿西莫格鲁就预言了中国经济不可避免的衰退。如今,这一预言正在关税战的背景下逐步显现。

关税战真正的胜利标准只有一个:彻底瓦解WTO框架下不平等的贸易关系。有人认为,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然而,从历史与现实看,不平等贸易从来不是长久之计。1840年的中英战争中,商品输出国凭借武力打开市场,但最终也未能长久维持。如今,若某些声音寄望通过扩军备战、甚至挑起地区冲突来转移贸易战压力,无异于饮鸩止渴。

这是历史的抉择吗

当前,中国舆论高呼“天塌不下来”,官媒鼓噪士气,似乎胜券在握。然而,面对美中贸易可能完全脱钩的现实,内部矛盾的转移与民族主义的煽动恐难掩盖经济压力的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某些极端声音甚至将统一台湾作为缓解贸易战困境的“解药”。一旦台海风云演变为残酷现实,恐将重演人类历史上无数次因内外交困而引发的悲剧。

图片七 馬雲:「你改變不了川普,你要改變自己」。7年後中國網路再次熱議馬雲這句話。

在这场关税博弈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规则的回归与公平的重塑。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包容与互利才是全球繁荣的基石。无论最终结局如何,这场大战都将深刻改变世界的面貌。

这也就是目前流行的“世界正在经历着千年的变局”的由来。
让我们拭目以待。

(𣁽省山寨·整理分析评论)








                



Font Size...
Font Family...
Fo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