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63《僧事百講》淨財信施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1/27 12583
說到佛教的淨財,出家人可以用智慧來換取財富。
例如寫文章、著書立說,有的是為人誦經、做佛事,有的以農林、栽植山產來維持經濟。
也有的是靠信徒資助、添油香護持或繳交會費,讓這個寺廟能維持下去,這些都屬於佛教的淨財。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經濟,經濟是一門「經世濟民」的學問。自古以來,佛教的淨財來自信施,也重視經濟,主張發展淨財、善財,甚至還有無形的智慧財。佛教的淨財是十方大眾所共有,因此要以慎獨的精神,將十方的錢財用之於大眾。
綜觀佛教的發展,佛教的經濟健全與否,關係佛教未來的發展。在這個講次中,就淨財信施的來源及應有的觀念提出說明,期勉當今佛弟子對佛教經濟有積極正面的宏觀。
問(1):在這個世間上,不論是一個國家、一個社團,乃至家庭、個人,錢財是很重要的動力;佛教需要淨財,才有弘法度眾的資糧。首先請和我們談談,佛教的淨財有哪些?
答:世間的錢財,不只一般人所看到的錢財,錢財分很多種,如:共有的錢財、私有的錢財,這裡的「財」,意義就不一樣。佛教講到布施喜捨的財富,一定稱「善財」;做善事需要淨財,來得清淨、去得清淨,就稱「淨財」。
錢財如拳頭,有善惡之分:用拳頭打人,可能對方就要到派出所提出告訴,如果用拳頭替人搥背,對方會感謝你,它又變成好的。錢財也一樣,用在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好的錢財,用在好的地方,就是善財、淨財。
在這個世間上,無論國家、團體、個人,沒有錢財就無法生活。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錢財要合法、要清淨,要為自己用、為別人用,對於錢財的使用,要能「一錢不苟」,這是非常重要的。
說到佛教的淨財,出家人可以用智慧來換取財富,例如寫文章、著書立說,有的為人誦經、做佛事,有的以農林、栽植山產來維持經濟,也有的是靠信徒資助、添油香護持或繳交會費,讓這個寺廟能維持下去,這些都屬於佛教的淨財。
問(2):寺院接受了淨財信施,都做些什麼用途?
答:佛教的淨財來自十方,有佛、法、僧三寶住持的地方,自然會有淨財。然而我們要關心的,不是錢財怎麼來,而是如何使用淨財,例如社會上有了急難或需要做善事的地方,我們要盡一分力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地方。
現在的佛教也興辦安養院、孤兒院、醫院、急難救助,或捐助希望小學的工程建設及獎學金等,這些善行義舉,都應該經常舉辦。尤其在接引兒童、青年方面,可以組織童軍團、女童軍團、青年團等社會團體,給予青年們支援、贊助,讓他們在學習參與社會服務中,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將來佛教也會獲得很大的力量。
問(3):寺廟既然有淨財信施的收益,又要做各種公益服務,身為財務管理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觀念、操守?
答:在寺院道場裡,管理錢財者首要重視的,就是要有因果觀念。例如,錢財不能任意使用,即使用了錢財,也要知道這是來自十方,不能不明不白。所謂「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來自十方的錢財,就不能私自隨意花用。
錢財任意使用,人不知道,因果知道;人不知道,佛菩薩知道,有這樣的因果觀念,就會戒慎恐懼的把錢財管理好,點點滴滴都會依法歸公,因此有因果觀念的人來管理財富、錢財,最為理想。
問(4):一般人講到「添油香」,總認為是信徒到寺廟裡布施、奉獻。然而您曾說過,出家人要有「為信徒添油香」的觀念,這又是什麼意思?我們應該如何為信徒添油香?
答:信徒到寺廟喝一杯茶、吃一頓飯,認為不能侵損常住、叨擾常住,所以要添一點油香;或者他感到自己難得到這個道場來,要結個緣,在信徒的心理上,總覺得「錢進山門,福歸施主」,因此他也會添一點油香。
不過站在寺廟出家人的立場,我認為信徒到寺廟添油香,出家眾也要為信徒添油香。我們要如何為信徒添油香呢?可以讚美他、鼓勵他、為他開示,讓他得到你的開示、鼓勵之後,能夠很有精神的做人,在事業上不灰心、奮發上進,這就是為他添油香的功德。
一個出家人除了學習接受十方信施,更要學習如何為十方的信徒添油香。如果我們能把歡喜、佛法,把利益布施給大眾,那麼「佛光普照、法水長流」的理想就不困難了。
問(5):有些信徒到寺廟布施、捐獻,是針對他所尊敬、仰慕的某一位法師;也有人認為捐多少錢,功德會愈多,在寺廟裡受到的待遇也會更多,對於這類信徒,寺廟應該如何引導他有正確的觀念?
答:信徒會有這樣的差別心理,這是人之常情,在所難免的事。比方說,在一個寺院裡,有道德、有學問、有能力、有公眾形象的出家人,通常信徒都願意把錢布施給他,來經營淨財,弘揚佛法。我們不要對此有太多的計較,在六和僧團裡,有所謂「利和同均」,說明僧團裡的利益是共有均等的,不是任何的個人所有。
有些人到了客堂,看到知客師親切接待他、招呼他吃飯,於是他會和知客師結緣、供養他,那麼在廚房裡煮飯的人更辛苦,難道就不應該接受供養嗎?信徒到寺院供養錢財,不一定只有知客師父能接受,一個寺院的出家人很多,無法一一供養,又唯恐造成人的分別心,假使統一供養常住,就一切都平等了。
我倡導「供養常住,不供養個人」。例如過年了,信徒給寺廟、常住一個紅包,就讓常住集合起來統一處理,不需要給個人,對大眾來說,這是最平等、最公平的做法。
問(6):有的人到寺廟布施、供養、添油香,但是他的錢財是不如法所得,這樣的錢財佛教能接受嗎?
答:不如法得到的錢財、利益,站在佛教寺院的立場,假使知道那是偷來的、騙來的、搶來的,就不能收這樣的贓錢、贓物,這是不淨財,寺院在收受布施供養上,還是要有所揀擇。
如果寺廟不知道他布施的錢是偷來的,或不如法得來的錢財,偷,固然是不對,但他還懂得拿一點出來供養三寶,這是不滅善根、善心,仍可以嘉許。若要窮究他的功過,在布施者、施者、受者之間,也有「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問題就不是那麼單純了。
對於世間的善惡好壞,我們很難去嚴格加以分別,不過要儘量鼓勵社會大眾,能往善的、往好的方向去做。
問(7):出家人在寺廟服務,平常也有待遇或領薪水嗎?
答:過去的寺廟道場,應該都沒有個人的待遇或薪水,從我幾十年前出家,在大叢林或哪個小廟都不曾有過;頂多是過年或大法會時,才會發給大家一個紅包。
現在經濟發展,出家人偶而出門要坐車,或者生活用品會用得到錢,即使打電話也要零錢、寄封信要郵票,現在的出家人也有待遇,不過待遇不是很多,這個稱「單銀」。有時候一個單就有一點零用錢,稱「零用金」,各地、各個寺廟的情況都不一樣。我想最好的待遇,也只是兩、三千塊錢台幣,一般寺廟的大眾也不過二、三百塊台幣的零用金。
一般的出家人不在乎這個,因為他的心中沒有。即使有了單銀,也是讓常住幫他存到自己的福田庫,等到要用的時候再去領。出家人平常沒有買的習慣、買的生活,所以一個人能夠不購買,就是最富有的修行人。
問(8):寺廟或出家人與信徒之間,可以有金錢上的借貸往來嗎?
答:出家人和信徒不可有金錢往來。假如有金錢往來,那是信徒布施給常住,是用來救濟的;除此之外,如借貸、周轉,那是生意人、企業界做的事,出家人既不做生意,也沒有賺錢,在金錢上沒有來源,哪裡有經濟能力來週轉、借貸?因此我主張,出家人和在家信徒,即使有再好的交往,都不可以有金錢上的往來。
問(9):如果寺廟做法會或弘法利生的行事,可以定價錢嗎?
答:目前這個社會的發展,佛事法會或弘法行事,定不定價錢很難有一個定論。有時候我們不定價錢,信徒不放心。例如替人誦一天的經要多少錢?你告訴信徒「隨喜」,他心裡不安,萬一寺廟要得多了,他也怕會負擔不起,於是不得不方便定個價。
不過定與不定之間,我常講「定法可以,但要隨緣」。例如,我要為信徒誦經,一天下來要兩千塊,如果信徒說「我沒有兩千塊,只有一千塊」,那就一千塊,不計較了。如果信徒要多給一些,給你五千塊,也沒有關係。多,你都能接受,少了也不要緊。所以我覺得出家人應該要有這樣的淨行。過去有這麼一段趣談:
有一位年輕人的父親過世,請一位出家人到家裡唸經。年輕人問:「誦一卷《彌陀經》要多少錢呀?」出家人看看這位年輕人,就說:「一千塊。」年輕人嫌貴,說:「唉唷!誦一卷《彌陀經》就要一千塊,打個八折好不好?八百塊。」這位師父一聽,誦經還要討價還價,於是說:「好啦,就八百塊了。」
誦完《彌陀經》,要祈願回向時,出家師父開口祈願:「佛祖呀!現在《彌陀經》念完了,請把這一位亡靈帶到東方世界去!」這個兒子一聽:「師父,不行呀!人去世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呀!你怎麼叫他到東方?」師父幽默說:「到西方是一千塊,你說八折,八折就只能到東方。」
年輕人一聽,心想:「唉!為了我節省這兩百塊錢,叫爸爸只能到東方,好啦!請您重新祈求一下,讓我爸爸到西方,我加你二百塊。」於是師父再回向,說:「佛祖啊!現在這個年輕人加了二百塊,總共一千塊了,祈求把他帶到西方吧!」這個時候,亡者忽然從棺材裡面跳出來,指著這個兒子罵道:「你這個不孝子,為了二百塊,讓你的爸爸一下到西方,一下到東方,很辛苦啊!」
這則寓言主要是告訴我們佛法無價,經懺佛事也應該是隨喜的、是為人服務的,不應該論價錢。
問(10):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我們要如何讓信徒感到布施是很容易,甚至是很歡喜的事?
答:佛教裡講到布施,信徒以財布施為重,出家人以法布施為重。布施不一定要用金錢,沒有錢財,可以用力氣來幫忙;沒有力氣,可以講好話,說佛法;不會說佛法,以心來欣賞、祝福別人,這是心香一瓣的布施。以教義、佛道傳人,以心為對方祝福,希望對方好、希望對方大、希望對方高、希望對方有成就,就是歡喜的布施。
布施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讓自己發財。就如一把稻種播灑到田裡,看起來是灑出去,可是它將來會長出纍纍果實,是我們收成;同樣的,一個人布施出去,以後的功德果報是由布施者受用,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有一首偈語說:「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梁武帝過去世因為布施一頂斗笠,後來做了皇帝,所以布施功德不可思議,能夠以一顆歡喜心來行布施,是值得讚美的好事。
心意的布施容易做到,財富的布施,則要視自己的能力,在不自苦、不自惱、不勉強、不比較、不計較的情況下,能夠隨喜、隨緣、隨分布施,如此才不失布施的真義。
問(11):有的寺廟設有納骨塔、墓園,本意是為了服務信徒,這些寺院收了善款都做些什麼用途?
答:家裡的先人過世,他的遺體是土葬還是火葬?土葬會佔用土地空間,現在有人提倡海葬、樹葬,不過一般人還是選擇火葬。因為一個人火葬到最後只剩下骨灰,把它裝進骨灰罐,捧到寶塔,或者放在納骨堂,佔用空間有限,也比較容易做到。自古以來,寺院的靈骨塔提供亡者一個安置的場所,令遺屬得以安心,可說是服務社會、為大眾奉獻的慈善事業。
人有生老病死,現在人口增加,死亡人數也隨著增加。社會上很多的工商企業,也開始建靈園、蓋寶塔,把喪葬視為商業經營;佛教雖然有納骨堂、納骨塔,卻不一定和這些商家爭利。
事實上,佛教講求服務,納骨塔收了功德金進來,早晚要燒香、換水、誦經,平時還要打掃清潔、看守門戶等種種服務;到了春、秋二祭,要舉行法會追薦亡靈,可以說,出家人把納骨塔、納骨堂當作自己住的地方,對亡者也有一份的親切感。
儘管現在商業化經營的墓園、靈園、納骨塔很多,但在意義上,仍不能與佛教相提並論。佛教的納骨堂、納骨塔即使收受功德金,是本著服務第一,與對方結緣的,不以經商為目的。
問(12):現在日本、大陸的寺廟都有收取門票的現象,我們要如何看待寺廟收門票的問題?
答:寺廟收門票,似乎不是很如法。因為寺廟和信徒是信仰的關係,信徒到寺廟純粹來禮拜,是一種信仰,不應該收門票,讓寺廟和大眾成為一種商業關係。
現在一般信徒要旅遊,他們到寺廟,總希望能看到一些特殊的建設、特殊的文物,寺廟為了因應大眾需要,會專設一些展覽品供人參觀,也要有人管理;乃至額外的水電費、種種開支,都需要經費,因此酌收一點管理費、清潔費應不為過。如果收得太貴、太多,讓人感覺是個負擔,慢慢讓佛教與信徒之間成為商業往來,這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我希望有規模的寺廟可以是慈善團體、可以大眾化一點,少收一點門票。這些寺廟原本就有歷史,如敦煌、龍門,都是過去先人遺留下來的文化財產,難道就應該讓我們坐享其成嗎?既然是屬於公眾的,利益就應該付諸大眾,少收一點門票為宜。
問(13):過去的寺廟有田產、生產來維持經濟運作,現在的寺廟就不是如此;佛教是否可以經營事業?有哪些可以經營的事業?
答:過去的寺廟都是靠田產、經懺佛事,靠建房屋收租、出租土地來維持經濟生活;現在的寺廟沒有那麼多土地、房屋,誦經拜懺仍很盛行,可說是佛門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但這也要有人誦經、拜懺,要靠辛苦、辛勞才能有所得。
今後的寺廟經濟,還是要有道德、有佛法,以講經說法、弘法布教為本務,讓信徒主動來供養,這是最上等的淨財。如果不能,還可以設一個素菜館,讓信徒或旅行的人方便吃素齋,他們也會願意供養寺廟。
此外,可以辦一些社會事業如學校、育幼院、養老院、孤兒院、救濟院、醫院、各種慈善事業,可以有營收,又能為社會服務,可說是皆大歡喜的好事。
問(14):過去的佛書皆屬於善書,可以免費與人結緣。到了現在,佛教的出版品很多,尤其是社會教化的課程就需要各種不同的書籍;在人力、物力成本方面的各種考量下,佛教書籍應不應該收費?
答:佛教的書籍應該收費,佛教徒應該養成買書的習慣。基本上,現在的佛教徒有一個缺點,多數不喜歡讀書;他願意來念經、做功德,但是不肯買書。如天下遠見出版公司創辦人高希均教授,提倡把家庭的酒櫃變成書櫃,鼓勵大家買書,每天少吃一碗飯,多讀一本好書,對人的一生很重要,唯有讀書的營養,才能幫助人變化氣質、增加知識。希望現代的佛教徒,人人都能多讀書、讀好書、讀善書、讀佛書。
現在的佛書、小叢書多半鼓勵人助印,都是「隨喜」就好,助印習慣了不但自己看,也給更多的人看。我主張每一個佛教徒,家裡都有一個小小的圖書館,我稱它為「萬元(緣)圖書館」,十塊錢一本書,花一萬塊錢就有一千本,這個小圖書館可以讓左右鄰居都來借書,藉此和大家結緣。
希望佛教徒都能自我建設「書香人生」,每個家庭都能成為書香世家,每個人都要產生一個佛法的至善之家、善書的贈送流通之家,能這麼做,社會就會很美好了。
問(15):一般信徒的家庭,每個月總有固定收入,不但生活上需要種種開銷,信仰上又要布施。以一個家庭的經濟來說,應該如何規劃信仰與生活的比例?
答:在家信徒如何分配家庭經濟?《雜阿含經》裡佛陀提出這樣的指導:「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密藏,以輔於貧乏。」到了現代,可將家庭經濟分配如下:
十分之四:生活費 十分之二:經營商業、事業 十分之二:應酬、交通、各種人際往來的費用 十分之一:看病、保險 十分之一:行善、布施功德 不過佛法信仰的開支要養成習慣,布施不光是給人,實際上收益最大的還是自己。佛教就是福田,這塊田地平日不耕耘、播種,到最後荒廢,就沒有收成了。
所以一個家庭裡,平時以多少的比例來種福田,要視情況而定。如果連十分之一都無法做到,也沒有關係,就二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一百分之一,即使是小小的財布施,都是值得學習的。
問(16):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信徒很熱衷於布施,每項功德都希望參與,直到後力不繼就起了懊惱心。寺廟應該如何在布施、捐款方面開導信徒,讓他們能有細水長流的觀念?
答:一個正派的出家人,必然要有這樣的道德。信徒對佛教、寺廟很有信心,因此不顧一切,身家性命都可以布施出去。這樣的信仰固然很好,但我們不能藉助這種衝動的信仰來接受信徒的善款。
布施要細水長流,量力、量入為出,衡量自己的能力可以捨多少才布施,不能超乎自己的能力以外,那是不合法的布施。即使這種布施要給我們,我也認為不可以接受,否則要先看看自己的道德能力有多少?需要接受這樣的捐獻嗎?能夠把信徒家人的所有,來歸為自己所有嗎?這種不勞而獲的心態是應該的、合理的嗎?如此一想,出家人的道德觀、信徒的信仰心就有了。
因此,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收受信徒的布施、捐款,我認為「儲財於信徒」很重要。佛教平時不應任意向信徒化緣,也不可募「不樂之捐」,要讓大家都能儲蓄充足;即使信徒要布施,也是鼓勵隨喜、隨緣、隨分就好。等到佛教真正需用時,信徒就有力量來為佛教盡一分心,何樂而不為呢?
問(17):目前的佛教,出家人、在家人都很熱心參與弘法工作,是否我們也可以鼓勵一般在家信徒興辦佛法事業?信徒可以經營的事業有哪些?
答:佛教現在慢慢發展,佛教徒可以經營哪些事業呢?例如,資金寬裕的人,可以開五星級大飯店,可以開工廠、農場、織布廠、百貨公司、交通旅遊公司或銀行等。
如果是一般信徒,他不是企業家,也可以做小本經營,開個小麵攤、素菜館、佛教文物流通處、麵包店,或者僧衣、僧服、出版社、書店,哪怕是賣燒餅、油條之類的小店都可以。
尤其現在我提倡「滴水坊」,以服務、結緣、弘法為宗旨,目的是要發揚「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的感恩心。一碗飯、一碗麵很便宜,以平價實惠的價格就可以讓人吃得飽,不但為大眾提供一個方便的談話場所,藉此讓沒有信仰的人和佛教建立一個因緣、一個關係,甚至還可以結合書香、茶藝、花藝、書畫,推廣高尚的生活藝術。雖然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只要足以支付生活所用,存著回饋社會、廣結善緣的心來經營,我們的佛法事業會更有發展。
問(18):寺院的經濟運作,應該如何管理淨財?
答:一個寺廟的淨財管理,一定要有好的住持、好的當家;更健全一點的,要有一個財務委員會,什麼事都要經過眾人的商量、辦理。寺廟有了淨財,還要懂得將它運用出去,要能做到不存錢、不儲蓄。寺廟裡存錢、儲錢要做什麼?最多是一年之內的錢財可以儲蓄,但是出家人沒有子孫,要存多少年呢?因此不需要儲蓄積聚。
今天過了,明天佛祖不會辜負我們、不給我們日子過的。過去的出家人不儲蓄錢財,這也是戒律所規定的,所以我們今天化的緣,今天就把它用了,有多餘的物品,也不可以有多份保留,要將它分給大家。因此,一個理想的寺廟經濟管理,要懂得用錢,才是智慧。
問(19):過去普遍認為寺廟、出家人應該要有清貧思想,要過清苦的生活,以目前佛教走入人間的人間佛教而言,對於淨財,是否有重新評估的必要?
答:清貧、簡樸是出家人基本的生活態度、生活原則。出家人的清貧思想,是建立在簡樸生活,習慣於節制物欲,是要隨著道心、道念,隨著慈悲發展,不能隨著欲望的發展來過生活。
過去的佛教雖以淡泊生活為道,然而佛教也不是全盤否定金錢,金錢是學道的資糧,是佛化事業的基礎,尤其現代,佛教走入人間、社會,不應過分倡導貧苦思想,因為以樸素淡泊來自我要求,是道德,如果用來要求別人,就顯得苛刻。
今後佛教對於淨財,有必要重新估定價值。佛教的淨財來自十方,基本上是大眾共有,要善用淨財來弘法利生,才是當今佛教徒對於淨財信施應有的觀念。
問(20):這幾年全球經濟不景氣及金融海嘯,我們要如何以佛法來度過這樣的困境?
答:世間的事,都是無常、好好壞壞,三十年風水輪流轉,財富也不會一直都停留在哪一家幾百年、幾千年。所謂「富不過三代」,有了錢財還要懂得用錢,財富才能持久。我認為做長輩要為子孫做的,不是財富的積聚,而是將智慧、道德留給後人。例如一句好話、一件好事、一個善緣,留給世人的一個紀念、學習,成為社會的榜樣;我們鼓勵在家信徒能將遺產交給宗教、公益事業,將它用在社會大眾,這樣的意義會比留遺產給子孫更為長遠。
以目前的經濟危機來說,哪一個時代沒有呢?不管這個世界如何變化,只要自己心裡富有,能過著簡樸的生活,就如孔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在社會上,一旦擁有,是過「有」的生活;無,是過「無」的生活,可以安貧樂道的人,自然不被外物牽累。清貧生活並不是不快樂,而是心理的滿足。能夠心中富足的人,反而比有形的富貴更令人安然。
佛教認為一個人真正的財富,並不在於物質生活的擁有多寡,而是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榮枯興衰本來就是世間的實相、自然的循環,對於世間的起起落落,大家不必太過擔憂。因為無常,反而可以促使大家更有憂患意識,藉此學習突破困境,對未來才能有更長遠的打算。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