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研业务的成都飞机制造公司与擅长政治的沈阳飞机制造公司
anonymous-104337 01/25 4017玩政治得意的沈飞坑害了中国空军
核心:相比成飞的产能“爆表”,沈飞的战机生产工作则要缓慢的多。加拿大防务杂志曾刊文指出,沈飞在6年内仅生产了62架歼-11B,平均每年才10架,且歼-11B在前期的试飞出现了震颤等现象。
2016年珠海航展中国空军首次公开展示了歼-10B战机,该机是在歼-10A基础上改进而来,改进方面包括进气口、相控阵雷达、光电雷达、垂尾、腹鳍、综合航电系统、空中加油设施等。
专家称,歼-10B战机已经成为中国空军现役最强半隐身战机。观察家称,按照一个航空团24架战机计算,歼-10B目前的产量已经达到4个团,接近100架。
歼-10B保留了歼-10A兼顾亚音速和跨音速机动、高敏捷性和具备良好超音速拦射性能的全新战斗机。相比成飞的产能“爆表”,沈飞的战机生产工作则要缓慢的多。加拿大防务杂志曾刊文指出,沈飞在6年内仅生产了62架歼-11B,平均每年才10架,且歼-11B在前期的试飞出现了震颤等现象。
而沈飞目前生产的歼-15舰载机仅有20架,而这还是在4年中生产。无怪乎有声音称,等001A航母交付海军时,恐怕到时无机可用。除歼-11B、歼-15外,沈飞研制的歼-16也仅完成小批量生产。
神秘人士揭露成飞沈飞40年恩怨,称沈飞专注政治斗争
大家总说中国航空不行,你可知道沈阳那帮人多会运作上层关系搞斗争,包括沈飞集团、601研究所、黎明发动机厂等。其他厂争夺资源根本争夺不过,就是沈阳那帮院士搞不出成绩出来。 中国航空行业,从民国时期继承来的人才,主要在江西洪都。江西洪都虽然集中了大部分民国时期的航空人才精英(例如陆孝彭这种天才),但是因为出身不正,很多人家庭成分不好,饱受排挤。虽然搞出了强五这种奇迹,依然被无情地边缘化,被排挤。
强五有多奇迹呢,作为一款五十年代设计的对地攻击机,竟然一直到九十年代引进俄罗斯的S27之前,是中国唯一能超音速飞行的飞机。以至于中国和苏联坦克海对抗的方案,就是用强五这个对地攻击机携带核弹进行打击。好在这些人虽然家庭成分不好,但是因为是军工厂,所以文革中只批斗了非常短的时间就被保护起来了,没有吃苦。
新中国的航空事业,主要是从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中起家的。苏联手把手地把自己在航空方面的大部分技能都教给了中国人。
苏联援助的最大的航空集团就在沈阳,包括生产厂沈飞、设计所601所、黎明发动机厂等。
苏联人一撤走,仿制了一大半的歼七就此歇菜,自己竟然再也搞不出来像样的歼七了(后来的歼七是成飞搞出来的)。
在建设沈阳这个飞机大基地的时候,抽调了一批民国时期的航空精英去支援。结果等建好后这些人就被整惨了,还不如呆在洪都安全。
最有名的就是黄志千、徐舜寿两位民国大师。黄志千的技术更强,徐舜寿更擅长和解放后这些根正苗红的人打交道。徐舜寿、张桂联等一批海归专家在反右的时候惨遭迫害,最后一些人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作为中间人的徐舜寿倒霉之后,这些民国出身的海归精英马上就统统完蛋,被排挤到一边去。黄志千后来飞机失事而死。
沈阳这帮人在解放后,因为研发不出来什么东西,长期以生产歼六为生,生产了可能有几千架吧。改革开放后国家勒紧裤腰带,但是没勒沈阳这帮人的,把歼八的任务给他们了。
结果他们只是把苏联人的飞机拉长拉大,然后搞出了一个天天出事掉飞机的东西,还使劲吹嘘,并以此产生了一大堆院士。
歼八经常出事,但每次出了事故,沈飞就把责任推卸到飞行员头上。有一次被坑害的人是马晓天。马晓天差点摔死在事故中,结果拼死飞回来后,沈飞把所有责任推到他头上,他差点被扒掉军装复员。好在他是红二代,有人保他,才仔细检查原因,发现责任在飞机身上,他才没被赶走(现在他是空军司令)。
因为沈飞不给力,国家最后只能勒紧裤腰带,从苏联和俄罗斯进口Su27,让沈飞和601接着仿制。
后来国家的材料技术进步了,上级要沈飞用新型复合材料替换铝材,结果沈飞搞出的新飞机不能保持平衡,只好用铅块配重。上级要搞数字化取代模拟信号,结果沈飞搞的数字化系统导致天天颤抖。
最后国家没办法了,只好再从俄罗斯进口Su30,甚至打算进口Su35来给沈飞和601仿制。
在三线建设时期,从沈飞要分流一些人到大西南的成都开分店,那些当红的人自然不愿意离家远去,最后一堆被排挤、被边缘化乃至被打击迫害的人被踢出沈飞和601。然后就有了成都的成飞和611所。这些被踢出去的边缘化的人,虽然不擅长政治斗争,不擅长上层运作,不擅长整人,但是业务上则精得多。
他们先是把歼七仿制成功,然后又通过中美蜜月的机会学习了美国的全套业务流程(学的主要不是技术,而是工作组织方式、业务流程,以及电脑CAD辅助设计技术),然后通过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搞出了枭龙(靠着巴基斯坦给的3亿美元,成都这帮人终于有钱发工资了,本来连总工程师都要下班后卖面条谋生的,而且巴基斯坦还给了一架完整的F16给成飞研究),然后又自己研发出来了歼10。
结果歼10搞出来后,因为运作不过沈阳,差点胎死腹中。好在江泽民去成都视察,四川地方官设法让他去了一趟成飞,成飞找了最好的试飞员给江泽民表演。江泽民看后大加赞赏,然后给了拨款,成飞这才出头。
解放军空军要搞四代机歼20。成飞这帮人成功中标,令中航工业总公司非常不满。 在沈飞的运作下,中航工业总公司强行下令成飞把飞机后半机身分包给沈飞,中航工业老总林左鸣美其名曰叫做“打破竞争”。
这就是为什么歼20后半机身隐身性能很差。现在所有对歼20的诟病,都集中在后半机身。
为了给沈飞吃偏食,中航工业总公司集中全公司各个分公司的钱,给沈飞另起炉灶搞一款四代机。结果研究到现在,也没见研究出什么成果来。
因为成飞对亲儿子沈飞构成了竞争,中航工业很不爽。中航工业决定打击成飞。
政策之一就是把601和611的总工程师都调到北京来,然后把双方的副总工程师对调到对方当总工程师。
负责歼20的杨伟,因此被调到北京来坐冷板凳,换一个沈阳调来的人来负责歼20项目。
结果空军震怒,直接插手国企事务,说你们的人事调动我无权干涉,但是这个歼20项目必须是杨伟负责,否则我就不给项目款。
最后在空军的压力下,杨伟继续呆在成都,担任歼20项目的负责人。
苏联援助的中国航空的第二大基地在西安的阎良,这主要是搞轰炸机的。
改革开放后,阎良的西飞搞出来了飞豹歼击轰炸机。
结果好像也是因为动了沈飞的奶酪(影响了沈飞仿制Su30的生意),沈飞通过上层运作,不许再搞飞豹的后续升级版本了。
然后搞了一半的飞豹2.0就胎死腹中,传说中的隐身飞豹也不了了之了。
西安的红旗发动机厂研发出了ws10航空发动机,结果沈阳的黎明厂通过上层运作,把ws10航空发动机的后续工作无偿调拨到了黎明厂,把那些设计图纸都从西安统统拖去了沈阳。
结果他们连摘桃子都摘不好。
不知道是西安红旗厂偷偷留了一手,还是沈阳黎明厂学艺不精吃不透图纸,反正ws10后来事故不断,经常飞着飞着就喷零件出来,出了很多次事故。好在俄罗斯的飞机都是双发动机,坏了一个还有一个。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型基地在贵州安顺平坝的大山沟里,这就是三线建设时期搞的贵航。
位置在深山里,远离交通线,甚至远离县城。
当年是抽调各个厂的精英去的,但因为在贵州,吸引不到人才,现在愈发衰落,已经成为成飞的小弟了。
因为天高皇帝远,这个厂的关系户很多,当年和日本人合资搞云雀小汽车,领导把关系户都塞进合资厂,结果把合资厂都搞得快倒闭了。
另外,在汉中还有一个陕飞,是搞预警机的,应该是西飞的小弟。
除此之外,在哈尔滨有一个搞直升机的哈飞,是苏联援建的。
三线建设时期又在景德镇搞了一个搞直升机的昌飞。
影帝建设天津滨海新区,要搞一个大的直升机公司,把这两个彻底降为代工厂。这两个企业坚决抵制,江西省分管工业的副省长到昌飞演讲,说头可断、血可流、官位可以丢,但是企业决不能丢。后来怎么进展我就不知道了。
中国早期航空三大天才人物,陆孝彭、黄志千、徐舜寿陆孝彭窝在洪都,被彻底边缘化,虽然搞出了强五但是不得重用,但好在人身安全。
徐舜寿被打为右派,惨遭迫害,最后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黄志千在徐舜寿被迫害后也被踢出核心,被边缘化了。
中期两大支柱,宋文骢、陈一坚
宋文骢被排挤出沈阳,踢到成都。
陈一坚被排挤出沈阳,踢到阎良。
成飞和611所打败沈飞和601所,中标空军的歼20,结果上级领导马上给成飞小鞋穿,马上要收拾成飞的领导,好在空军震怒,把杨伟等人保下来了。
中航工业强行把歼20的后段跻身分包给沈飞,成为歼20最大的败笔。
西安的红旗发动机厂研发出了ws10航空发动机,结果沈阳的黎明厂通过上层运作,把ws10航空发动机的后续工作无偿调拨到了黎明厂,把那些设计图纸都从西安统统拖去了沈阳。
现在大大要搞大国企,要搞统一的大发动机厂。
我很担心成都、西安、贵州等地的人,在官场斗争上竞争不过沈阳的人。
过去是分家过,沈阳的那帮根正苗红的人不能直接插手其他企业的内部事务。
现在合成一家,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斗争、整人了。
太令人吃惊了:沈飞和成飞40年对比结果,差距如此之大沈飞(简称六O一所)
成立于1961年,是新中国组建最早的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战斗机的总体设计与研究工作。
1、到2011年,50年来只出产了J-8型歼击机,而且从J-8原型一直改到J-8ⅡF,结果也没人要(说得是出口)。
2、有人还说,出产了J-11/su-27,可那毕竟是人家毛子的货,沈飞山寨了不说,还不付专利费,搞得人家毛子特别上火。再说了,那也跟设计无关啊,仿制应该是112厂呀,跟601所无关呀。
3、J-15舰载机,是最让海军头疼的东西,等沈飞吧,瓦良格都快海试了,他还没弄懂折叠翼;跟毛子买吧,人家的生产线早关了,结果是江南造船厂的航母都不敢铺设龙骨,怕一个空壳等飞机呀。
总结起来,沈飞50年来就搞了个J-8型歼击机,一直在吃顾涌芬院士的旧饭,炒毛子的残根。
再看看人家成飞吧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又叫六一一所,建于1970年,是根据国家军机发展的需要,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分离而成的,建所之初全所只有几百人,现有职工近1800人。中国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是从事飞机设计研究的多学科、高科技的综合性研究所,拥有雄厚的技术、人才实力和精良的设备。
1、建所后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研制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该项目从1970年开始论证,后来由于受某些环境影响,指标变动很大。1975年正式立项时战技指标已更改了6次,几乎是一年一变。
在五上五下的激烈变动中,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艰难地从方案论证、详细初步设计、冻结技术状态,一直干到准备发生产图。但是,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动力,没有能适合高空高速、耐高温的主体材料,该型号无法投入生产,不得不转为课题研究。
尽管如此,这项工作对研究所的发展,以及后来对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歼-7型战斗机及其各种改型,包括I型、Ⅱ型、Ⅲ型、ⅢA型、B型、M型、E型、G型、P型、PG型。现在,歼-7型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
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歼-7已于2006年停产。而且实现了整机出口,参与国际竞争。
3、枭龙/FC—1飞机
4、歼-10战机
5、J-20第四代隐形战斗机
总结起来,成飞在40年的时间里发展5款战斗机,歼击机研制的“国家队”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更可贵的是,他们已经适应了市场经济,能够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像沈飞“等、靠、要”的计划经济思想,而且建立和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以至于611所前所长杨伟无不自豪的宣称:611所现在是国内最好的飞机设计研究所。引得某些人怀恨在心,一力要把杨伟架空,掉到中行去当副总。听说幸亏空军干预,才得以继续担任四代机的总师。
要是歼-15交给成飞的话,估计早就能下蛋了。
2009年初611与601都有重大职务调动,杨伟不再担任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职务,转任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改由季晓光任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孙聪不再担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职务,也转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改由赵民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
季晓光原本担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赵民原本担任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为什么要把这两所高层互换扶正呢?大家自己意会吧!
而杨伟与孙聪新职务主要工作之一,据说就是负责天朝上国空军选定的下一代战机型号。话说-------从某些人的角度看:这杨伟已经拿到四代机那么重大的项目了,却还要使一些手段去坏别人的事情,可说是惹了众怒。
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是好事,但不该抢舰载机项目的,简直是把饭勺都伸到别人的锅盆甚至碗盘里了,难不成想让别人连口稀饭都没得喝吗?!有些事不要做的太绝!
这次两所所长上调,两所副所长交换扶正,人家601所的孙聪毫无迟疑的二话没说就到北京报到去了。可是611这边呢?!
现在的情形却是--601所前任副所长季晓光奉调到了成都要接任611所所长,晃到现在已经过了多久了,杨伟就是不肯让出办公室,听说还放出话来:「我杨伟的办公室就是在这里,不在北京」。在某些人的眼里:这杨伟的态度、行为,真是不识相、恶劣至极!
可是若换个角度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从杨伟的立场看问题---------杨伟只不过是个喜欢做事的人,骨子里有天生自信与不服输韧劲,渴望在挑战各种疑难问题中不断锻炼,渴望不断的超越自我,喜欢和611所一群年轻人一起努力拼搏不断的创造奇迹。
做事情也喜欢卯着一股劲,坚持去完成,不管多辛苦,多难,都不会选择放弃。杨伟担任611所长期间缔造出亮丽的成绩,结出丰硕的成果,敢情这年头出成绩求上进还是错了?!四代机项目我们611可是完全凭实力赢来的呀!想再争夺别的项目也是要凭我们的真本事去竞争!我何错之有???
即使我杨伟话说得难听一点,让某所的人下不了台,但也不应该因为这个就要设计把我杨伟架空、把我调离原岗位-把我调离“我热爱的本职工作”吧?!
孙聪是顾诵芬的嫡系高足,在中航上头有人,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里还有他孙聪的名字呢!他孙聪是真的高升了,前途无量,自然是会屁颠屁颠的直赴北京去了!可我呢?那是明升暗降啊!这世道还有公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