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62《僧事百講》公益服務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1/25   13435  
4.0/1 





  佛教傳播到今天,應該加強社會公益,更熱心於服務,今後是一個公益服務的時代,誰對公益熱心,誰的服務周全,誰就能存在;誰不熱心公益、誰不熱心服務就會被淘汰。希望佛教界、僧門同道,都能特別關心佛教對大眾的公益和服務。 

   自古以來,佛教本著服務利他的精神,不遺餘力的為社會人群奉獻。過去的公益服務,多偏重地方建設與社會救濟,現代的佛教公益,則因應時代需要,而有更多元化的服務項目,對淨化世道人心尤其功不可沒。
   有感於公益服務是當今舉世的潮流,在這個講次中,就歷來佛教公益服務的內容與觀念提出說明,期勉佛門大眾皆能不忘佛陀示教利喜,普濟群生的本懷。

 問(1):自古以來,只要國家社會有需要,佛教都非常熱心參與各種公益服務,以幫助國家解決社會問題。首先請您和我們談一談,佛教裡有哪些公益服務?
 答:說到公益服務,釋迦牟尼佛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公益心、有服務觀念的人。例如,頻婆娑羅王在治國上有什麼問題請教佛陀,佛陀都很熱心指導他,要如何愛民、如何勤政;甚至在國家要發動戰爭、施政方針等方面,佛陀也會表示意見。 
  佛教傳播到全世界,各地佛教都熱心參與國家建設,如修橋鋪路、開闢山林、整理河流渠道。除了公益,佛教徒更熱心於為個人、為家庭、為社會的各種服務,諸如施茶、施藥、施燈、施棺、義診、旅店、舟車行旅、寄物、典當、義學、義葬、養老、育幼、救災、濟貧,予人精神上的鼓舞等,只要能盡一點心力,都樂此不疲。
   佛教傳播到今天,應該加強社會公益,更熱心於服務,今後是一個公益服務的時代,誰對公益熱心,誰的服務周全,誰就能存在;誰不熱心公益、誰不熱心服務就會被淘汰。希望佛教界、僧門同道,都能特別關心佛教對大眾的公益和服務。

 問(2):聽說過去印度阿育王以佛法治國,也熱心於公益服務?
 答:印度阿育王和中國秦始皇的時代相差不多,他早期的性格也和秦始皇有相似之處;阿育王在印度的功業是統一全印度,相當於秦始皇統一中國,但他們有一點不同的,就是阿育王後來信仰了佛教。   阿育王在還沒有統一全印度時,是靠征伐、戰爭,才慢慢降服全印度許多弱小的國家。起初他自認為是一個有功勛的國王、領導者。有一天,他出來巡視那些被他征服的地區,各地人民都受到指示,要到街道兩旁來迎接他。可是當他看到大家眼睛裡射出來的光芒不是那麼順服,甚至還帶有瞋恨心,他意識到自己雖然統一全印度,卻沒有統一到民心,因為人民的心裡還不服氣,於是他一改作風,不再以勝利者、征服者的方式來治國,反而用佛法、慈悲,仁愛、布施,來解決大家生活上的困難。例如在《摩崖法敕》中,記載他在四邊的城門上設置藥品倉庫,普施醫藥、診療,使印度免除貧病的威脅;在道路兩旁栽植行道樹、鑿水井,以便行人消暑休憩;每日供養塔像、僧人,讓佛法普及於民間。
   後來再到這些地方訪問時,老百姓都攜老扶幼,集中到各個街道來歡迎他。阿育王這時才感慨:「用力量征服其他國家,是征服不了的,唯有用慈悲、仁愛,用佛法來與他們相處,才能得到眾人的歸心。」
   所以要獲得勝利,「法」的勝利比「力」的勝利更重要,這也說明治理國家,必須為人民謀求公益服務,才能贏得民心。 

 問(3):隋唐時代的一個佛教團體──「三階教」,聽說他們很熱心社會公益,能否請為我們談談當時的情況? 
答:三階教創始於隋代,所謂「三階」,就是把佛陀的教法分為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他們的教主信行法師認為當時是末法時期,佛法應該解決民眾的苦難,才能與民眾結合,因此他們首重的就是布施,要為民眾救苦救難。 
  由於三階教的教團注重苦行、苦修,而能得到信徒的信仰,他們也更加放心把錢財交給三階教,讓他們救濟社會,解決民眾的苦難,這麼一來,寺院教團的財務就增加了。依我的判斷,當時錢財多了,就如現在的社會,有了錢要存在銀行或合會,讓民眾儲蓄、放息、周轉,為大家分配錢財。 
  三階教主要推行的慈善公益,是讓民眾儲蓄、借貸,無非是希望幫助人民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就如當鋪,其實是佛教初創,最早用意是方便民眾作物資的周轉,而不是用來剝削、放高利貸。因為政治上的財務、經濟,都是由政府管理,而三階教在當時的做法,就如民間組織要開錢莊、開銀行,這麼一來,勢必會引起政府的不滿,所以三階教從隋代到唐、宋以來,受到歷代政府多次的禁止,但三階教還是因應人民需要,不曾間斷它對社會的公益服務。 
  佛教的慈善公益雖然是為民服務,但要能與政治劃清關係,在經濟上不要有太多的錢財。如果太過發展,威脅到政府收入時,也容易招忌。過去有「三武一宗」法難,政府對佛教很不友好,甚至還要消滅佛教,我想原因無他,主要是因為佛教發展太過、佛教的錢財太多。因此,佛教的本務還是要弘揚佛法,增加信徒的福利,倒不一定要把自己的寺廟設備得富麗堂皇。

 問(4):三階教經營了一個公益服務單位,稱為「無盡藏院」,這是什麼樣的內容呢?
 答:「無盡藏」,就如《維摩經》提到的「無盡燈」:燃百千燈,可以照破黑暗,讓光明無盡。「無盡藏」的本意是指佛法的寶藏、法寶無盡,三階教將它引申為公益服務,意思是要讓大家的財富都用不完。但是「無盡藏」在當時好幾次遭受政府的禁止,就相當於現在的民間要開銀行、開錢莊,政府不允許、不通過一樣的道理。 
  除了「無盡藏」之外,如北魏的曇曜法師曾奏請皇帝設立「僧祇戶」、「佛圖戶」,希望藉此幫助國家解決社會問題,利益民間大眾。
   「佛圖戶」,即善用人力資源,讓監獄裡的犯人、受刑人,到寺院從事耕種、社會環保、開拓河道、修橋鋪路之類的勞動服務。但是這個制度只實行一段時間,此後就沒有再繼續了。
   我曾想過,現在監獄裡的犯人,到了刑期還剩下幾個月,他的表現良好,也不會逃亡了,這時候可以交給佛教,為他做心理上、生活上的輔導,幫助他在服完刑期後容易適應社會生活。因為有的人剛從監獄出來,一時之間不能適應這個社會,很容易再淪為社會上的問題。
   還有一個「僧祇戶」制度,相當於民間的合會、互助會,要讓大家共同來儲蓄,用意是想帶給民間一些良好的風俗習慣,讓大家積少成多,在經濟、物資上互相幫忙,這個制度後來沒有再延續下去。
   歷來佛教興辦的公益事業,是真心想要幫助社會、幫助民眾解決問題。如過去的寺院,不但開當鋪,還開碾坊、榨油場,開客棧、旅店,供給旅行的人休息、住宿,為社會做很多的公益服務,充分展現人類互助合作的美德,也是菩薩道精神的具體呈現。

 問(5):目前佛教寺院,有沒有像「無盡藏院」或「僧祇戶」的作法,在金錢、物資上為信徒提供類似的公益服務?
 答:現在有一些小廟,還存在著向民間標會的情形。不過,標會沒有制度保障,有時碰到一些不良的分子把會標去,期限到了卻不拿錢出來,這對寺廟的經濟運作十分不利,因此,我認為佛教和在家人之間不可以共金錢來往。 
  但是信徒到寺廟布施、添油香,這筆錢就是捐給常住,不會再向寺廟索回;同樣的,寺廟要救濟貧窮,救濟金、救援物資一旦發放出去,就是給對方了,他們和寺院之間純粹是布施、救濟,彼此沒有債權或利息、期限的關係,因此不能算是金錢往來。
   寺廟和信徒沒有金錢借貸關係,彼此也不會有糾紛產生。現在的佛教,慢慢都朝向基金會、福利會發展,可是規模不是很大,成效也不見得很好,反倒是一些臨時的救災、救濟、急難救助,大家都做得很活躍。

 問(6):前面提到受刑人服完刑期,回歸社會期間,有一個和政府合作的中途之家,幫助受刑人重返社會,未來寺廟有可能施行類似的公益服務嗎?
 答:這個辦法應該可行。我曾想,佛教要那麼多的寺廟作什麼?一個寺廟裡沒有必要住那麼多的出家人。或者可以提供一、兩個比較清幽的寺院,為一些刑期不是很長的受刑人做心理輔導,幫助他們適應社會生活,這是有需要的。不過政府也要重新立法,對於監獄與寺院之間如何配合,要有一定的刑期和管理方法。
   受刑人在受刑期間,必定受到不好的待遇和管制。比方說,他要站在那裡,要走路,管理員喝斥他:「坐下來,不可以站到那裡!」他就只有坐下來,但是他心裡不服氣。如果要抽菸,也是:「不可以抽菸!」馬上沒收他的菸;或者他要看東、看西,就有人喝斥:「看什麼?不准亂看!」像這樣的情形,受刑人的心理難免會有被強制、受委屈的感受。
   假如讓他到寺廟裡,寺廟的人尊重他再幾個月就要出去了,他要坐,就請他坐下;他要睡下來也沒有關係,等精神好了再來談話、喝茶,讓他抽一口菸也不要緊。他在精神上得到舒解,人格受到重視,慢慢會感受到這個社會還是很可愛、人生很有意義,於是生起善心、愛心,當他再度回到社會,要做好人就比較容易了。 

 問(7):此外,教育也是一種公益服務。過去有在家信徒熱心幫忙教育、社會教化,如印度的勝鬘夫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 
答:佛陀時代,有一位勝鬘夫人就是在王宮裡做一些社會服務、社會公益的工作。
   勝鬘夫人是阿踰闍國友稱王的王妃,她召集國內七歲左右的兒童到王宮,讓他們從小接受佛法教育,建立道德人格,可說是「兒童星期學校」的最早起源。
   歷史上這類的公益服務很多,例如現在國際佛光會成立童軍團,在全世界有很多位童子軍,我們經常要帶他們到世界各地參加露營、參加各種正當活動,藉由團體的生活教育,提升兒童向上、向善的力量,讓他們的身心都能得到舒解,這是一種無形的社會教化。
   我們在各地還開辦大學、中學、小學。為什麼要辦小學呢?我們佛教辦的學校,是以鼓勵、愛心、讚美的方式來教育學生,讓他們容易接受。在教學方面,著重於培養學生有好的習慣、好的禮貌及健全的道德人格;此外,也因應世界潮流,讓學童從小就養成國際觀,幫助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有更寬廣的視野。 
  一個青少年只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禮貌,他將來必定會做人,因此我們鼓勵佛光山在全世界的寺院道場興辦中華學校。孩子來到學校,先教育他回去一定要向爸爸、媽媽說:「爸爸我回來了、媽媽我回來了!」臨出門前,也是:「爸爸,我去上學了;媽媽,我去學校了!」爸爸、媽媽一定很感動:「我的小孩從來都不叫我『爸爸』,不叫我『媽媽』,沒想到進了中華學校,回來『爸爸』、『媽媽』叫得那麼親熱。」 
  不但如此,孩子的父母親生日了,我們也會特別準備一塊蛋糕,教他帶回去送給爸爸、媽媽,祝賀他們生日快樂,父母看了也很高興:「我都忘記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沒想到我的小孩這麼小就知道要為爸爸、媽媽過生日。」或者讓孩子帶個茶包回家:「爸爸,我泡一杯茶請你!」這些都是很好的生活教育。
   佛教透過興辦學校,在教育方面協助家庭做好親子關係,是佛教對社會的教育公益。此外,如現在各佛教會在全世界組織青年團、青年會、青年服務隊,對社會的公益服務來說,都有很大的貢獻。 

 問(8):聽說在巴西如來寺有一項公益服務,名為「如來之子」,能不能為我們介紹它的內容? 
答:說到巴西「如來之子」,這是很有意義的一個活動。
   當今我們在全世界的寺院,尤其國際佛光會,在青少年的教育上都能觀機逗教,展開各種學習方法,如佛光山在巴西的如來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巴西是葡萄牙語系的國度,如來寺位於聖保羅市,是世界著名的都市,但是他們的社會很貧窮,失學兒童、失業青年為數很多。 
  過去巴西如來寺的住持覺誠法師,為了幫助這些兒童、青少年,於是在當地成立「如來之子」,提供低收入戶或貧困家庭的孩童到寺院讀書、學習中文,還有踢足球,一方面為這些家庭減輕貧窮和教育問題,另一方面協助當地政府,緩和貧窮所引起的各種社會問題;我們希望將來可以為佛教、為我們的國家培養一些足球運動員。   這些孩子來到寺院,我們每個禮拜給他們二十塊美金,還有一袋米、一籃菜讓他們帶回去給他的家庭。父母親看了也很歡喜,因為孩子不會賺錢,在家裡只是消費,忽然有機會可以讀書,又可以拿一點錢,還帶米、菜回來,他們也樂於把孩子送到如來寺做「如來之子」,就是「佛的子女」的意思。   多少年來,這個活動承蒙多少信徒的支持,更受到政府的高度肯定,這就是佛教對社會盡心盡力的公益服務。

 問(9):一般來說,寺廟都很熱心參與社會的公益服務,例如救濟貧窮或急難救助;請問您對於「救貧」和「救急」之間,應該如何作適當的分配? 
答:救濟社會上的貧窮,並不是很徹底,因為這個社會好像永遠都不能平均富有,到處都有貧窮,不過急難倒很需要大家一起來重視。因為忽然發生的一場火災、車禍,一個地震、颱風,或者突如其來的一場災難,讓一個人在一時之間沒有了收入、生活頓失支柱,日子就過不下去。這種一時之間發生的急難,便需要靠外界給予適時的幫助。 
  貧窮是救不了的,貧窮要靠自己努力振作,教育才是根本。講到公益服務,最重要的是教育。我們除了提供各種獎學金,還要有青年職業訓練、培訓班之類的課程;香港的佛香講堂,多少年來,每天都是上千人在那裡上培訓班,有知識方面、技術方面,以及各種做人處世的培訓課程,寺院舉辦這一類的公益服務就很有意義了。 
  對於失業或貧窮的人,如果只是在金錢上給他一點錢,這並不究竟。例如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做了善事,和有了佛教信仰再去弘揚佛法,兩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做善事只要有錢,一百塊、五百塊捐助出去,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只要對方接受了,捐錢者就是善人,善事就做成了,這是一時的救濟。
   弘揚佛法就不僅止於如此,弘揚佛法是「什麼人能講佛法?」「誰能夠接受佛法?」佛法是心靈的救助,這就不簡單了。弘法者跟救濟者的工作,兩者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現代佛教除了要發展社會公益、慈善服務之外,更重要是要弘揚佛法、講經說法。唯有佛法教育,才能從根本上徹底解決人性的缺陷,給予人信仰、信心上的增補,它為人帶來的是一生的幫助,這更甚於一時的慈悲救濟。 

 問(10):佛教應該如何提升一般人對佛教慈善的觀念? 
答:一般人經常把佛教和慈善畫上等號,卻往往曲解佛教行慈善公益的意義,讓佛教的慈悲,由寬恕包容變成姑息縱容,甚至成為罪惡的淵藪。因此,提升佛教的慈善觀念是有必要的。 
  慈悲容易,但有慈悲更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慈悲,就好比我捐了錢給你,你卻拿去賭博、花天酒地;或者濫行放生而傷生害命,濫施金錢而助長貪婪心態,那就失去慈悲的意義,這是不當的慈善。為對方施與慈善救助之後,要讓對方改變做人,讓他在道德、良心能向上發展、求上進,這樣的慈善救助才有意義。所以,做善事不一定是究竟之道,要能把佛法擺到善事裡,才是最重要的。
   佛教對社會的貢獻,並不侷限在慈善公益,真正的目的在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我認為政府對佛教的教育、文化事業,諸如人才的培養、書籍出版、信仰提升、風氣改善、人心的淨化等,都應該列入評估,否則社會各界將佛教定位在公益與慈善事業,那與社會慈善團體有什麼差別呢?尤其慈善人人可做,但以佛法、教育來淨化人心,就不是所有的慈善單位可以做得到的。
   今後的寺院,應該將慈善事業與文化、教育合而為一,因為,文化可以淨化心靈,教育可以改變氣質,這才是根本究竟的慈善公益。

 問(11):有少部分的人認為拿錢去建寺廟,不如做公益、服務社會。您如何看待這樣的說法?
 答:拿錢做公益固然重要,建寺廟更重要。因為寺廟是黑夜裡的明燈,是人生的加油站,是孤苦無依者的鼓舞中心。很多苦難的人到寺廟拜拜,他從心裡得到佛祖的加持,知道要奮鬥、要努力,他就不會消極了。在這個社會上,沒有寺廟,光是做公益、慈善,不會有很大的成效,一定要有佛法,才會更加強公益的力量。
   自有佛教以來,佛弟子在世界各地建立寺廟,藉以安僧辦道,這些寺廟存在了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成為多少人黑暗裡的明燈,給予人們精神上的鼓舞,因此佛教寺廟更是一種社會公益,對於淨化世道人心,有很大的功德。

 問(12):公益服務的類別很多,除了以社會大眾為對象,寺廟能為往生者做哪些公益服務? 
答:過去佛教為亡者所做的公益服務很多,例如布施棺木、義葬、義塚等,以前我們常為往生者做這類服務。因為一個人往生了沒有棺木,要請佛教幫忙,我們沒有錢都要想辦法幫他解決。人生到了最後,沒有棺木是很苦的事,棺木等於死後的一個房子,總要有個地方讓他安頓下來。
   現在還有布施靈骨塔的龕位或墓園給孤苦無依的人士,佛光山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如我們曾捐贈萬壽園[註1]裡的兩千個龕位給高雄縣政府,讓貧窮的人不需付費就能得到安葬。佛教的公益服務,不僅幫助世人解決生活方面的問題,對於一個人往生後的慈善事業,也是有所關心。 

 問(13):從事公益服務需要很多人手,佛教應如何組織、培訓這些公益服務的團隊呢? 
答:公益服務的團隊不需要佛教來培訓,因為這些成員都由社會有成就的人主動發起。例如二○○八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我們發起國際救援,馬來西亞的佛光會有一個經過聯合國批准,有執照的專業搜救隊,成員大約十幾位,他們就不需要我們來培養。只要我們平時與他們保持聯繫互動,要關心、支援他們,到了有災難時,他們自然會來投入公益服務。 
  此外,我們有教師的團隊,哪裡需要人,就請這些教師去「義教」;醫院或哪裡需要幫忙,我們也有義工可以支援;如社會上有佛教徒參加消防隊的「義消」,這些人才都容易找,不需要佛教來培訓,但在平時有需要與這些善心人士加強聯繫。

 問(14):如果寺廟有意願從事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公益服務,有哪些工作是我們可以做的? 
答:現在的社會公益事業,大多偏重於救濟方面的社會服務,然而救濟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唯有從根本改善道德人心,才有可能解決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
   佛教除了推展救濟性的公益服務,還要進一步積極投入社會教化和淨化人心的工作。首要倡導的,就是辦教育。現在有不少的「社區大學」[註2],都是由我們的寺院所承辦;還有「都市佛學院」[註3]、各種培訓班、青少年的技術訓練、秘書行政訓練、美術義工訓練,舉凡社會上缺乏什麼人才,我們就幫忙培養什麼人才。 
  除了為社會培養人才,佛教也需要各類人才,我們應該多為佛教規劃一些人才培訓,讓佛教對社會能發展更多的公益、發心做更多的服務。 

 問(15):「中華民國生命線」的創辦人曹仲植老先生,一生歡喜投入公益服務。聽說他曾受過大師的影響,能否請您為我們介紹這一位曹居士? 
答:社會上的事都是大家互相影響、互相成就。這位曹老先生現在快一百歲了,幾十年來,始終熱心護持我們的佛化事業不遺餘力。在他還是青年的時候,就已經事業有成,他經常穿著西裝革履,身旁有一位很體貼的太太,是虔誠的佛教徒。他不但是台灣代理OAK奶粉的企業家,他發起的「生命線」[註4]救助了不少苦難的人。 
  有一次我在台北遇到他們,曹太太一看到我,就說:「師父,請您叫我的先生來拜佛。」我心想,拜佛要自己發心,怎麼讓我要他來拜佛?曹先生在旁邊笑而不言,他很愛護太太,也不便和她辯論,於是我說:「曹太太,有時候不一定拜佛,『行佛』也有很大的功德。」曹先生聽到我這一句話,立刻跟他的太太說:「師父說我不一定要拜佛,『行佛』也可以。」從此他不但熱心社會公益,對佛教也護持有加。 
  幾十年來,他用捐獻輪椅來行佛,已經捐出幾十萬輛的輪椅,除此之外,還做了不少善事。因此,拜佛固然重要,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行佛」,更是重要。

 問(16):佛教的公益服務就是佛教慈悲的體現。您過去曾將「慈悲」分為好幾種層次,能不能就此為我們開示?
 答:一個人生活在世間上,什麼東西都可以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慈悲,慈悲才是我們心裡的寶貝。慈,是給予人快樂;悲,是拔除人的痛苦。給人快樂,自己才快樂;拔除別人的痛苦,自己才沒有苦。
   尤其現在的慈悲,有時候「有緣的慈悲」比較容易做,例如我對自己的父母、親人、同學,與我們有血緣或交誼關係的親友可以做到;或者他行慈善,一定要捐贈輪椅、捐一棟房子,要捐一個什麼東西才表示慈悲,這是「有緣的慈悲」。「無緣的慈悲」,就是我不認識他,和他沒有任何因緣關係,但是他有苦難,我也能布施無緣、無相的慈悲,給對方一些助力,即使捐助,也不計較名位,就一個「無名氏」,這是「無緣的慈悲」。 
  慈悲的層次分,有「消極的慈悲」、「積極的慈悲」:例如一個死刑犯要被槍決,監獄裡沒有人願意承擔執行槍決的動作,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應該要慈悲,最後只好向國防部徵求四位憲兵來執行。在這樣的情況下,監獄裡的工作人員,是「消極的慈悲」,憲兵為了維持國家的公共秩序而槍決犯人,這是「積極的慈悲」。因此慈悲,是大仁大義,大忠大勇,對一人慈悲而不顧全大體的安危,不是真正的慈悲,只是一時的婦人之仁。
   另外,還有「熱鬧的慈悲」和「寂寞的慈悲」:現在的社會,如有遇到水災、火災、地震等災難,整個社會動員起來,大家一窩蜂的發揮愛心捐款、救災,媒體電台也爭相報導,鼓動大家參與救災,這就是「熱鬧的慈悲」。相對的,「寂寞的慈悲」就是默默行善,幫助一些被社會遺忘的苦難者。社會上還有很多住在窮鄉僻壤的苦難災民,甚至不幸的家庭、生活困苦及殘障無依的不幸者,他們更需要社會大眾的關懷和幫助,這是「寂寞的慈悲」。 
  有的人有力量、有錢財,經常幫助苦難的人,這是「直接的慈悲」;有的人很會賺錢,很有力量,自己不會布施,是由別人代替他行善,如先生、兒子賺錢,太太、母親替他布施行善,這是「間接的慈悲」。由別人代替他行善,固然有功德,如果能親自去幫助他人,不但更有意義,也能直接體會「行善最樂」的好處。 
  一般人偶爾會行慈悲,但往往隨境界而退失,這是「一時的慈悲」;諸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如源源不斷的活水,長久以來度眾不倦,這是「永恆的慈悲」。
   慈悲的層次還可以分「個人的慈悲」與「大眾的慈悲」,「有對待的慈悲」與「無對待的慈悲」,「廣大的慈悲」與「微小的慈悲」,「一念的慈悲」與「無限的慈悲」,「有情的慈悲」與「無情的慈悲」,「有求的慈悲」與「無求的慈悲」,「有相的慈悲」與「無相的慈悲」等等。希望佛教徒今後對慈悲的昇華、慈悲的進一步展開,可以再作更多的研究。
 【註釋】 萬壽園:佛光山萬壽園公墓,於一九七四年七月經台灣省政府社會處批准在案,一九八三年十二月落成啟用,是南台灣第一座標準墓園。其建築形式乃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基於早年雲遊南洋諸國,依泰國和菲律賓所見「墓園公園化」的理想來建設。園內設有道路供車輛行駛,普植樹木,闢建花園、花棚、敞廳和涼亭等,使家屬於祭掃時,能對亡者產生追懷與崇敬之情。
 社區大學:是佛光山基於「佛法生活化」理念,在社區成立的一所全家大小都可以讀書、學習的學校,每學期規劃開辦各種文化、社教課程及生活講座,以終身學習之全人教育為辦學目標。目前佛光山在台灣各大別分院及事業單位,如宜蘭蘭陽別院、嘉義會館的博愛社區大學、彰化福山寺、台中光明學苑、苗栗大明寺、台南的南台別院、高雄南屏別院等,皆設有社區大學、人間大學的機構,開放社會大眾前來研習進修。 
都市佛學院:為提升信眾佛學內涵,建立正知正見的佛教觀,佛光山位於都會區的寺院道場,以「都市佛學院」的方式,定期開辦各類佛學課程,讓信眾在平日參與道場的共修、活動之餘,還有一處學習進修的場所。 
生命線:四十餘年前,曹仲植先生在台北北區扶輪社的協助下,創辦了台灣「生命線」協會,主要從事電話協談服務,在當時曾挽救了無數人自殺的念頭。曹老先生最為人稱道者,是事業有成便參與扶輪社,捐贈台北市生命線及全台二十三個協會的專線電話,並購置新會所,奠定日後國際生命線組織的基礎。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