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61《僧事百講》親屬聚會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1/23   15399  
4.0/1 





  無論是出家或在家,「眷屬」就是因緣關係,只要是同鄉、同事、同種、同文化,有著相同的關係,都可以成為眷屬。

   如果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一切眾生都是眷屬,大家平等相待、互相照顧,這將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社會上,有許多人以為出家人是「想不開」才去出家,對出家人抱以萬分的同情,有人以為出家後,就不能再和父母、親人往來,是不孝的行為。其實,佛陀尚且視一切眾生為父母,更何況是自己的雙親呢?

   佛門是個有人情味的地方,出家與在家不同的只是出家之後,不只為一、兩個人服務,而是擴大為所有眾生服務。因此,為了促進出家子女與父母的溝通交流,也令親屬進一步瞭解佛教弘法度眾的理念,佛光山每兩年都會舉辦一次「親屬會」活動。 

  本講次為大家講說佛教對孝道的看法、佛門接待親屬之道、出家人與俗家的往來關係等,提供大眾對佛門倫理,能有進一步地瞭解。


 問(1):出家人既然出了家,還需要與親屬聚會嗎? 

答:說到親屬,在家的時候親屬比較少,約略分為父系及母系,例如父母、伯叔、兄弟、姊妹等。出家之後,法系的眷屬就多了,有師父、師伯、師叔、師祖,乃至同學、同戒等同門關係的法眷。過去釋迦牟尼佛於靈山會上說法,乃至將來的彌勒菩薩「龍華三會願相逢」,也都讓彼此結了緣,讓大家有了眷屬關係。 

  所以,無論是出家或在家,「眷屬」就是因緣關係,只要是同鄉、同事、同種、同文化,有著相同的關係,都可以成為眷屬。如果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一切眾生都是眷屬,大家平等相待、互相照顧,這將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問(2):佛教對孝道有什麼看法?孝道在層次上有什麼分別?

 答:中華民族以孝道治天下,以孝道為做人的根本。孝,種類繁多,佛教裡,蓮池大師把它分成三等:一、能甘旨奉養,讓父母生活無缺者,是小孝。二、能光宗耀祖,讓家族因你出家學佛,而得到大榮耀,乃至你雖不出家,而能升官發財,做好人、做好事者,是中孝。三、能導親脫苦,讓父母、家人都能有道德、有信仰、有佛法,將來得生善處,不受輪迴之苦者,是大孝中之大孝也。 

  佛教認為孝道還應該注意三點: 

  一、孝是長期的,不是一時的:孝順父母,不是憑著一時情緒的喜惡,偶爾給予飲食奉養的。父母給予我們的是畢生歲月的辛勞付出,因此,就是自己不能承歡膝下,也要長期奉養湯藥。

   二、孝是實質的,不是表面的:孝順父母要實際解決父母的需要,給予精神上的慰藉,而不是為了給世人觀看而做表面功夫。

   三、孝是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孝順的對象不僅是自己的父母,還要擴大至廣大的社會大眾、一切眾生,解決他們的煩惱,才是佛教理想中的大孝。 


 問(3):在古代的高僧大德當中,也有一些行孝的事蹟,譬如隋朝的敬脫法師、唐朝的陳蒲鞋,能不能請您為我們說一說? 

答:隋朝的敬脫法師,一個人既要侍奉年邁的母親,又要精進修行辦道,實在很難同時兼顧,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在扁擔兩頭的籃子裡,分別坐了母親和放了經書,一肩擔母,一肩擔經書,就這樣,他到處雲遊參訪,隨緣度眾。 

  唐朝的陳蒲鞋,有人叫他陳尊宿,出家後叫作道明禪師。他在黃檗禪師那裡開悟後,在寺院裡編織蒲鞋,賣給過路的行人。他倒也不是需要很多錢,不過還是規定有人買他一雙草鞋,就給他多少錢,一天下來,也能賣上幾雙。於是他就拿著賣草鞋得來的微薄錢財,奉養年老的母親,既能兼顧孝道,又能兼顧生活,閒暇時還能修行,參禪拜佛。就這樣,陳尊宿成為一個有名的孝子,人稱「陳蒲鞋」。


 問(4):鳩摩羅什在母親的護持下,進入佛門出家。能不能請大師談談鳩摩羅什的出家因緣,以及他對佛教的貢獻? 答:鳩摩羅什是龜茲國的王子,他的母親是一位公主,對佛法很有信心。鳩摩羅什從小陪同母親進出寺院,七歲時就能講說佛法,由於善根深厚,在他年幼時,母親就決定把他帶到寺院裡學習,希望他在耳濡目染之下,能成為佛門法匠。 

  後來鳩摩羅什能成為一代高僧、中國的四大翻譯家之一,與母親有很大的關係。 


 問(5):「裴休宰相送子出家」傳為佛門千古佳話,能否為我們講說這一段歷史? 

答:裴休宰相對佛教有很深厚的信仰,因有感於從政的出路不安全,佛門裡的成就才究竟,所以就把做翰林學士的兒子裴文德送到寺院裡學道。 

  翰林學士來到寺院後,和大家一樣做苦工,擔柴挑水,心裡不大高興,直呼:「這麼辛苦!」   有一次,正當他在挑水的時候,不大甘願地說:「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意思就是說,讓我來挑水給你們使用,你們怎麼能消受?剛好給在一旁的大和尚聽到了,出口就說:「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意思是要教訓他:你挑一擔水有什麼了不起? 

  像裴休宰相這樣的人物,況且要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寺院裡學習,還要叮囑他,修行學道,先從苦行做起。他作了一首詩勉勵兒子:「含悲送子入空門,朝夕應當種善根。身眼莫隨財色染,道心須向歲寒存。看經念佛依師教,苦志明心報四恩。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間天上獨稱尊。」

   其實,我並不贊成這樣的說法,應該要「歡喜送子入佛門」,怎麼是「含悲送子入空門」呢?不過,這也難怪,畢竟世俗上,父母與兒女之間,已經建立了感情,一旦要分別,「含悲送子入空門」是情有可原的。不過,現在一般開明的父母,歡歡喜喜送兒女到佛門修行學道,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


 問(6):一般來說,出家是「割愛辭親」,那麼出家人要如何與俗家的父母、親屬建立一個以佛法往來的關係呢?

 答:兒女在佛門裡出家,父母要鼓勵他安住身心,用功修道,清淨守戒,苦行忍耐。而在佛門裡的子弟,由於平時無法賺錢回家孝養父母,也不能晨昏問候,只有在佛前為他們祝福。 

  一般的家庭,往往在父母年老之後,孝順的兒女就少了,假如出家子弟的父母老年之後,俗家沒有人給予孝養,而自己在佛門裡已經有貢獻、有歷史、有成就,那麼幫忙兄弟姐妹對父母盡一點孝心,也是應該的。 

  在佛教裡,釋迦牟尼佛不但教育弟子要孝順父母,自己也是一位孝道的實踐者。雖然佛陀已經成佛,但還是淨飯大王、摩耶夫人的兒子,有義務要為自己的父母服務。所以,佛陀的父親死了,他親自回去為父親擔棺;母親過世,他也前去向母親說法,幫助她解除痛苦。因此,佛陀宿有「大孝釋迦尊」之稱。 

  不只佛陀對父母盡孝心,他的弟子目犍連,也有「目連救母」的事蹟傳世,母親墮入惡道受苦,目犍連設法相救。所以,佛教是講究孝道的宗教。但是孝道,不是說,父母負債了,出家子女要想方法替他們借貸還債。俗家債務是你還不了的。出家眾和在家的眷屬不要涉及金錢往來,在精神、道義上相互支援,才是應該的。


 問(7):一個出家的子女,對於俗家的各種家庭聚會活動,適合常常回去參加嗎? 

答:俗家的兄弟姐妹、侄兒姪女結婚,不宜協助,畢竟你已出家,管不了那麼多的俗事。再說,家眷也不多你一個人,所以你就不必費心。

   不過,家裡長輩有病,回去慰問一下,還是有必要。或者父母過壽,五十歲、六十歲,可以不必回去,假如是八十歲、九十歲,這不容易,回去祝壽,表達一分敬意,也是應該的。 


 問(8):出了家以後,與父母、親屬之間,應該如何稱呼彼此? 

答:即便是兒女出了家,稱呼自己的父母為「父親」、「母親」,這是理所當然, 或者稱呼他們「居士」也是可以。總之,稱慣了就好。就是夫妻出家,丈夫稱太太「師兄」,太太稱丈夫「師兄」,師兄來師兄去也很好。甚至於父子出家,彼此之間稱呼「師兄」,也是可以的。例如站在地藏王菩薩身邊的,一個是道明尊者,一個是道明尊者的父親,兒子站在上首,父親站在下首,這是為什麼?所謂「先入山門為師兄」,兒子先出家,就站上首。兒子稱父親為「師兄」是可以的,只要尊重、尊敬就好。 


 問(9):父母、親屬來到出家子女修行的寺廟時,應該怎麼接待? 

答:來的是自己的父母,應該要以上賓接待,不能以為是自己的父母,就馬馬虎虎應付。如果你本身不是重要的職事,就要向重要的職事稟明:「我的父親、母親來了,我希望能給予他們一個比較尊重的接待。」當然不是像迎接大人物一樣,只要給予尊重,稍微隆重一點的接待就好。但不要說:「我的爸爸、媽媽,不用你們接待!」結果只是簡單草率地給父母隨便吃一點茶飯,然後就打發他們走,那也不對。

   你要懂得替佛教做人,要代表寺廟迎接,父母來了,要給予一點厚待,這不是個人客氣不客氣的事情,而是要讓常住有立場。父母來了,要給他見重要的人物,讓父母安心,知道自己的兒女在這個地方受到重視。如果你在這個寺廟裡,有身分、有地位,當然你的父母來了,裡頭的職事們想到:這是我們當家師的爸爸、我們住持大和尚的母親,也會給予厚待。像過去我的母親到佛光山來的時候,全山大眾一直都是「老奶奶」長、「老奶奶」短地喊著,個個都呵護她,就是我要推辭,也推辭不了,最後只有順乎自然,歡喜就好。


 問(10):說到出家人與親屬之間的往來,您提到佛陀為父親擔棺、為母親說法,除此之外,佛陀與釋迦族的一些親友又是如何往來的呢?

 答:佛陀的父親有四個兄弟,就等於現在講的大房、二房、三房、四房,四個王各有子女,一家子加起來也有不少的人。我在著作《釋迦牟尼佛傳》裡,把他們的名字列了一個表。

   釋迦牟尼佛的堂兄弟金毗羅、跋提等為數不少的王子,後來都跟隨佛陀出家。佛陀並沒有因為他們是王子,就給予王宮生活般的優待;大家一樣要隨眾托缽,隨眾參禪修行。

   我記得在《釋迦牟尼佛傳》裡提到,有一次,金毗羅、跋提幾個兄弟在森林裡修行,在那裡,他們笑得很開心:「唉呀!快樂啊、快樂啊!」佛陀剛巧從森林旁邊走過,聽到他們大笑的聲音,就進入森林裡詢問:「你們說『快樂啊、快樂啊!』究竟快樂什麼啊?」 

  跋提王子說道:「佛陀,過去我們在王宮裡,吃的是珍饈美味,穿的是綾羅緞帛,仍覺得食不甘味,穿的不好,不能滿足;我們住的地方,城牆有衛兵保護,但我們還是很害怕,擔心有人暗殺我們,現在來到這裡,不得人保護我們,吃的東西也都是托缽得來的隨茶便飯,但是我們卻覺得吃得很好,住在這裡很安全,所以不禁脫口:『出家真是快樂啊、快樂啊!』」 

  佛陀聽了很歡喜,說道:「你們這麼說,讓我很放心,因為你們已經懂得過出家的生活了。」 

  所以,出家與在家的生活不一樣,在家人是以「有」為樂,「有」是有窮、有盡、有負擔;出家人則是以「無」、以簡單、以樸素為樂,也就很容易滿足。 

  佛陀是佛法、人情同時兼顧的,他和這些兄弟出家後都曾經回家看望父親,乃至姨母大愛道夫人(又名摩訶波闍波提)帶領五百釋迦族女要求出家,佛陀也為她們剃度,從此促成女眾教團的成立。甚至在佛陀的威德感召之下,俗家眷屬耶輸陀羅、羅睺羅都入道修行了。

   因此,出家人能給予俗家眷屬的不是金錢、財富;也不是名利、地位,能給他們的是信仰、道心、法喜、禪悅等佛法上的快樂。


 問(11):有些父母看到別人的孩子出家,很歡喜,也給予讚歎,可是輪到自己的孩子要出家,就捨不得。為人父母者,應該用什麼態度來看待子女出家呢?

 答:人是很矛盾的,他是佛教徒,明知出家很好,人家出家他也歡喜,但是輪到自己的兒女要出家,他卻捨不得,這表示他的愛還是自私、愚痴的,需要再把道理看得透徹、明瞭一些。 

  其實,出家以後的生活,更自在、更解脫,父母應該為兒女感到歡喜才是。再說,生養一個男婚女嫁、成家立業的兒女比較容易,生養一個弘法利生、普度眾生、宣揚真理的兒女,並不容易,自己也要有很大的福氣。所以兒女要出家,不必阻攔他,既然他的興趣、信仰已經昇華到這個階段,你就助長他的心願。如果他不要出家,也沒有那個善根因緣,就不要勉強他,隨順他成家立業,一切順其自然。 

  現在的年輕男女多是自由戀愛,他們歡喜和哪一個人結婚,做父母的就成全他們,畢竟是他們結婚,又不是父母結婚,何必強迫他們隨順自己的意思,而造成青年心裡長久的怨恨?為人父母者,面對兒女的人生幸福,最好讓他們自己去承擔。


 問(12):有的人雖然已經出家,可是父母親卻一直不肯認同,這時候,作為一個出家的子女應該怎麼辦?

 答:出家久了以後,父母還是會認同的,他們只是一時捨不得。到了你能擔當一方之主,可以弘法利生、講經說法時,他覺得你能安住、有成就了,心裡會感到榮耀,屆時就捨得,也就放下了,怕的是自己一無所成。 

  對於情執比較重的父母,出家的子弟要多花一點時間和他們溝通,讓父母覺得出家並沒有失去兒女,讓他們知道出家並不是出國,只是換一個人生的跑道,而在這個跑道裡,可能是更寬廣、更平坦、更方便。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出家兒女的信心要堅強,父母也才會放心。 


 問(13):當父母親過七、八十歲大壽時,出家兒女如何表達孝心? 

答:在佛光山,徒眾的父母過七十歲、八十歲生日,只要向常住報告,負責徒眾相關事宜的傳燈會就會為他準備路費、禮品,同時請他代替常住向父母問好。在這方面,常住都有規矩、制度。不過,出家子弟們要懂得常住的心意,要依法行事,有的人說:「唉呀!不要這麼多事,那是我的父母,我自己來處理就好!」但是常住與你的親屬是有關係的,你不能不讓常住做人情。在佛光山出家的子弟們,要能依循佛光山的規矩行事,才是最好。


 問(14):假如父母老病了,家裡沒有人可以照顧,那麼出家子女應該怎麼辦? 

答:依照過去往例,父母老病,有時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一旦俗家的哥哥結婚,妹妹嫁人,各有所歸之後,經常就會說:「出家的子女是單身,在寺廟裡沒有事,應該回來照顧父母!」其實,出家的子女雖然單身,但是他在寺廟裡的任務,是為眾生服務、為大家忙碌,他的責任不只是照顧一個對象。

   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所以家中親眷一般都會提早作準備,或者找某一個親人給予照料,或者大家合資僱用一個照顧的人,乃至現在社會上設有養老院、安養所,也都很方便。 

  老年人最怕的是寂寞,可是一般中國的老年人,平常都沒有為自己的將來作預備,等到老病,不能動了,才想到這個問題,一時之間也難以解決。

   人家說「養兒防老」、「積穀防飢」,但有時養兒卻不能防老,因為兒子是媳婦的,女兒是丈夫的,兒女都不是自己的,只有出家的兒女,沒有家庭牽掛,還能對父母盡一點孝心,不過這也是有限的。 


 問(15):父母往生,在告別式上,出家子女可以跪拜嗎?

 答:這要看情況。不過,總是自己的父母,一般還是會跪拜,只是不用穿搭袈裟。但也有的人認為我是出家人、我是比丘、比丘尼,行禮時就不用跪拜。這倒也不用去計較!只要大家都認同這個風俗習慣,那就隨俗、隨眾。


 問(13):如果俗家親人遇到一些困難,例如生意失敗,欠債,與人發生糾紛,乃至找不到工作等等,出家子女適合介入關心嗎? 答:不適合介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就是介入,也不能解決問題。平常就應該讓父母明白經營家庭、經營事業的道理,不要太貪心,就不會弄到要借貸的地步。一心一意想賺大錢,到最後,賺不了了,債又該怎麼還呢?所以平時量力行事,省吃儉用,必定不會造成大缺陷。

   佛光山和信徒之間往來,有一條規定叫作「不共金錢往來」。佛光山雖然經常面臨工程進行到一半沒有錢的困境,但從來沒有向信徒借過錢,沒有錢,暫時把工程停下來就好。社會上,好朋友之間,為了借貸,還會弄到感情不好,怎能不謹慎呢? 

  人生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就是俗家,也是難免。但是常住的錢是公共的財富,雖然為數不多,也沒有人敢去動用。所以,面對俗家的經濟困難,出家人以在智慧上、方法上給予同情、給予意見為宜。況且我們面對的不只是自己的親眷,還有幾十萬、幾百萬的信徒,這些人當中難免也會有一些經濟上的困難。

   我自從住持退位以後,出門時,汽車要加油,或者吃飯、買東西,都是自己出錢,不會向常住請款。為什麼?因為我們對因果觀念奉行得很徹底。就是自己有著作稿費,也都是歸於常住。總之,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信徒。


 問(17):父母往生,俗家的親人主張用不同宗教儀式舉辦喪禮時,出家子女應該以什麼態度來面對? 

答:中國人就是這點奇怪,兒女出家了,俗家辦喪事,當然是用佛教的儀式。如果親人主張用其他宗教儀式,就表示看不起這個兒女的成就。不過出家的兒女也要自我檢討,或許就是因為你沒有成就,在家裡沒有發言的力量,家人才不依照你的意見辦理喪事。

   因此,出家兒女也要爭氣,在佛門裡一定要出類拔萃、要能幹,不但要能處理佛門的事情,就是俗家的事情,也要大袍一甩就能解決,才是最有用的出家人。


 問(18):出家人生病,是不是應該回家養病?

 答:出家人要有自尊心,不可以有病就要回家,有一點困難就要回家。有病回家,父母看了,或許就要批評:「喔!原本好端端的一個人,蹦蹦跳跳地到寺廟去,生病了,寺廟就要他回家。」你忍心這樣傷害佛教嗎?在父母面前,要有絕不傷害佛教的信念,要有「衣錦榮歸」的想法。

   出家人應該懂得維護佛門的面子,健康的時候,知道要安住在佛教裡,有病了卻要回家,這是不對的。你生病了,寺廟有如意寮供你休息,常住會給你假期休養或異地療養,不需回俗家調養。

   很多世俗人身體一有病,都想到寺廟裡來養病,也不一定有機會,而你是一個出家人,生了病,寺廟是絕不會叫你回家的,所以回家是不如法的。 


 問(19):出家的兄弟姐妹或子女,在寺廟裡生病,俗家親屬應該用什麼態度面對?

 答:出家人生了病,寺廟會照顧他,如果家人想要來探望,簡單的慰問可以,但不需派多少人天天來陪他,寺廟有寺廟的規矩、制度,自會安排人來照顧他。 


 問(20):有的父母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覺得家裡有能力栽培子女,因而希望出家的子女能夠回家,好安排他們再念書。這時候,身為出家人,應該如何面對? 

答:出家子女接受父母的安排,回到社會上念書,這實在沒志氣,既然已經出家了,為什麼還要回家,讓家裡的人來照顧你呢?在佛門裡,如果你出家的寺廟沒有力量供你讀書,那麼你就修行;沒有地方給你修行,那麼你就想方法弘法,為眾生服務,總之不能回家。出家,就如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應該做寺廟裡的人,不可以賴在家裡,僧不僧、俗不俗的,並不如法。 


 問(21):有的父母親擔心子女出家之後,在寺廟裡生活過得清苦,總覺得應該多給他一點錢,這種關心的方式正確嗎? 

答:不正確。因為寺廟裡的生活,不是有錢就能過的,有錢會增加欲望,欲望是痛苦的來源。出家人不要有錢,出家人要憂道不憂貧,只怕沒有道,不怕沒有錢。金錢對出家人有什麼用?或許你說要建寺廟、裝佛像,那自有十方施主共成,個人,只要安守本分、有道有德,寺廟會因為你的道德,而能有所成就的。 


 問(22):僧團中有照顧僧眾的福利嗎?父母對出家子女的未來,例如生病、工作辛苦、老了沒人照顧,要掛念嗎? 

答:各個寺院的情況不一樣,等於在政府機關工作,有的待遇好一點,有的待遇差一點。佛教也是一樣,這個住持有供養心,寺裡的大眾生活就會過得比較優厚一點,這個住持刻薄寡恩,對人不好,那麼住眾就會吃虧一點,這是世間法,哪裡能有一定的標準?

   不過,進步的寺院,還是要立法,不要依人而為,在制度的保障下,大家才能安心辦道。例如出家人年老了,怎麼養老;要想讀書,怎麼進修;要想修行,怎麼用功,都能有一定的程序,也就沒有紛爭,就會公平。


 問(23):有些父母惦念出家子女的未來,所以在分配財產時,也會留一份給他。那麼出家子女擁有了這些財產之後,應該怎麼辦呢?

 答:出家人應該拒絕接受俗家的財產。錢既然是俗家的,由俗家親眷去分就好,出家人不需要擁有,如果一定要分配給我,我就把它捐給寺院。平日寺院養我、育我,現在我得到這一份錢財,交給寺院莊嚴道場,或作弘法之用也是很好。   總之,世俗之人產業越多越好,學道之人則是產業越少越好。一個出家人貪財好利,是不容易有成就的,只有喜捨、放下,捨得、捨得,有「捨」就能「得」。


 問(24):出家子女遭遇困難時,可以向父母透露嗎? 

答:當然不可以。在家人的煩惱、不如意,尚且要求佛法來解決,而你現在就在佛法的大海裡,非但煩惱不能解決,還要回去俗家訴苦,這就顛倒了!這是敗壞佛教的行為。 

  在佛門裡,不要有那麼多的煩惱,你有煩惱,就表示自己沒有出息,自己不明理。何況佛法不能讓你安住,不能給你安心,讓你還要去追求世間法,這說不過去。

   當然,也不是說出家人就要完全沒有煩惱,總要儘量減少一些大煩惱,煩惱那麼多、那麼重,信徒又怎麼來跟你學少煩少惱呢? 


 問(25):歷史上,有些父母很護持出家子女的道業,譬如洞山良价及惠心沙彌的母親,能不能請為我們講說這段事情? 

答:唐代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禪師出家時,以〈辭北堂書〉表明自己求道的決心,他的母親雖萬般不捨,日夜哭泣,但是為了成就愛子的道業,仍回信勉勵他修道證果,讀來真是感人肺腑。

   惠心沙彌則是從小就在寺院裡出家,有一次,皇帝來到寺院禮佛,他機靈的應答,受到皇帝讚賞,送給了他許多寶貴東西。惠心很歡喜,託人帶回給母親。沒想到,母親收到後,回了一封信,告誡他出家乃是為了做人天師範,貪圖名利怎能成道?後來惠心又寫了一封信給母親,告知過年時,將返回故鄉探望。母親收到信後,即刻回覆道:「世間無常,怎能不加緊用功學道,而要回家?不可以回來!」

   這一類的事情在佛門裡很多,有的出家兒女,父母要來探望,他就說:「爸爸、媽媽不要來,我在這裡很安心,什麼都不缺,你們好好在家裡生活。」或者是父母帶了什麼東西來給他,也都給予退回。不過,做兒女的也都會婉轉地告訴父母:「每逢春夏秋冬,寺廟都有提供,不用你們來為我掛念。」這樣子的往來最好,父母要像個父母,出家的子女也要像個出家的子女。


 問(26):佛光山舉辦有親屬聚會、聯誼的活動,這有什麼意義嗎? 

答:佛光山每兩年舉辦一次親屬會,親屬會是「親屬相會」的意思,主要是為了讓僧俗溝通,讓出家子女與在家親屬彼此瞭解。父母對於初出家的子女難免會掛念,藉由這個機會,把他們集合到寺院裡來探望子女,與子女談話,瞭解孩子的生活和前途,看到兒女過得安心、幸福之後,大部分的父母就不再掛念了。 

  除此之外,藉由聯誼活動的參與,父母也能瞭解道場的宗風理念、弘法利生的方向,更進一步肯定子女出家修行的殊勝。漸漸地,許多父母都成為佛教的護法,將對子女的愛擴大為對眾生的愛。 

  我從小出家,一直沒有孝順父母的機會,所以日後也有個小小的願心:希望天下人的父母,都是我的父母。因此,許多徒眾的父母來到佛光山,我總會熱誠地招待他們,但是弟子們則往往會說:「師父!您事情忙,我們的父母,就由我自己來招呼就好。」我總是答說:「沒關係!我來到台灣數十年了,有家難歸,有親難孝,你的父母就等於是我的父母,讓我盡點心意。」 

  想到徒眾們放棄社會上的大事業,來到寺廟裡為佛教做事,而我今天已經有力量照顧這許多年輕人,如果能再分一點能力,照顧他們的父母,不也很好嗎?每一個寺廟都可以給徒眾的家人、父母一些歡喜,還是重要的。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