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至上的時代制造了郭美美 郭美美不止被「幹爹」王軍包養,還靠設局賭博和性交易非法牟利
Johnson Choi-1008 08/06 46455.0/1






金錢至上的時代制造了郭美美 郭美美不止被「幹爹」王軍包養,還靠設局賭博和性交易非法牟利
新聞背景:七月「網絡紅人」郭美美因涉嫌在巴西世界杯期間賭球被抓,經調查她的真實身份於近日曝光,原來,郭美美不止被「幹爹」王軍包養,還靠設局賭博和性交易非法牟利
郭美美栽了,折在了賭球上,牽連出被包養和亂性的內幕。她再次成功的讓自己成為了輿論的焦點,即使是以這種不堪的方式。
「名聲不好的名人,最起碼也是名人」,這是郭美美的價值觀,你或許會覺得奇葩,但她卻活生生的生長於當今這個社會之中。金錢至上的時代,制造了郭美美這樣的人。
從芙蓉姐姐到鳳姐,還有一個幹露露,如果說「審醜」是前些年的一種扭曲風氣,那麼當郭美美橫空出世,則在不斷刷新着人們對於「網絡紅人」的認知。2011年,一個年紀輕輕、面容姣好的女子,認證為「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並不斷的在個人微博「曬豪車豪包」炫富,引起了社會的極大反彈。紅會是躺槍也好,後來經不起調查也罷,在國民心中的公信力已轟然倒塌。然而,質疑與謾罵,毀了一個公益組織,卻讓炫富女郭美美一夜之間「爆紅」。「紅會」事件發生不久,郭美美就帶母親上了郎鹹平的節目,一邊澄清與紅會毫無關係,一邊宣布要全面進軍娛樂圈。
三年時間,紅會依然沒有重新站起來,郭美美卻從未離開大眾的視野。就算作品寥寥,,她卻擅長給自己制造各種新聞「上頭條」——出演電影版《海天盛筵》、曬銀行卡余額、澳門欠賭債被扣、疑似不雅視頻曝光……她不在乎這些新聞背後的道德判斷,因為只要出名,只要能成為焦點,就是人生「成功」的標志。
那麼,這樣的「成功學」究竟是誰灌輸給她的?是她的家庭教育?還是包養她的幹爹?說來說去,這個金錢至上的氛圍與環境,才是「出產」郭美美的流水線。
馬薩拉蒂、愛馬仕包,為什麼有人愛炫富?也有大批人愛圍觀?心理學上認為,炫富的目的是獲得一種滿足感,其行為背後則是渴望被人尊重,炫富者往往曾極度自卑和缺乏安全感。而那麼多人關注「炫富」,是財富成為成功標志的當下,人們對財富急速占有的欲望達到了頂峰的表現。如果說在八零後們的幼年時期,科學家和教師還是被崇拜的職業,那麼到九零後出生,經濟開放大潮之下,商人和大老板——這些擁有着更多社會資源與財富的人,漸漸變成了人們口中的「成功者」。這樣的改變並沒有什麼不好,只要取之有道,追求個人財富也不是什麼可恥的事。但是時代轉變的過於急速,以至於絕大部分人的精神世界還沒有做好準備,就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圈錢」運動當中。貪婪與激進之中,便生出許多「旁門左道 」的賺錢之法,即使違法也在所不惜。
郭美美生於1991年,父親有詐騙前科,母親曾經營洗浴休閑中心,大姨曾因涉嫌容留他人賣淫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舅舅曾因販毒被判刑。作為這樣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女孩兒,耳濡目染着身邊人對於金錢和欲望的追逐。成年後也當過北漂,夢想着做明星發大財,機緣巧合她成了被「幹爹」的包養的情人。物質帶來了炫富的狂歡,卻仍無法填滿她空洞的內心,於是她不惜用開賭局、性交易這樣違法的方式,來換取更大的奢靡。
事實上,像郭美美這樣被包養的年輕女孩絕不止她一個,今年多少高官落馬、富商離婚,都離不開這些「金絲雀」的「功勞」。然而,能折騰成郭美美這樣「坑了幹爹賺了名」的,還真不多見。賭球被抓之後,曾包養她、給她買跑車名牌包的幹爹王軍,也被她牽連了進來,他說:認識郭美美是一生的噩夢。
不作死就不會死,從當年「搞垮」紅會開始,郭美美的欲望就不只是金錢,她近年來一係列的「自炒」和「曬富」,是因為她享受着被關注、被圍觀的感覺。不管注視她的眼光是羨慕、非議還是嘲諷批判,她都不在乎,因為這是她觀念中「成功」——有錢又有名。
張頤武說:「人性中原本就有這種對醜聞感興趣的傾向,而社會也總會有一些縫隙」,如果說郭美美們能一直如此「囂張」,是個人內心的一種貧瘠,因為她除了炫富,也沒有其他可以證明自己存在的方式。還不如說,是當下社會信仰群體性的迷失,對物質和財富的盲目崇拜,給其制造了市場與溫床。如果不是上個月警方抓獲,郭美美仍舊靠着她這一套「生存學」,在社會上、甚至是娛樂圈,混得一席之地、風生水起。
財富確實能給人帶來安全感,而精神上的滿足,卻不僅是財富能帶來的。忙着掙錢,又忙着炫富的人們,忽略了對內心更重要的滋養。膚淺虛榮的表象源於社會,如果不加制止放任自流,最終影響的,還是在網上天天圍觀炫富的年輕人。
若他們感覺不到她的荒唐,反而羨慕她的富有,未來不知還會出現多少「郭美美」。
大公娛樂特約評論員 雯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