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球影響力失威 奧巴馬「無法控制」 美國霸權 風光不再
Johnson Choi-1008 08/02 50825.0/1






美國全球影響力失威 奧巴馬「無法控制」 美國霸權 風光不再
美國近期介入烏克蘭危機、以巴衝突、伊拉克和敘利亞亂局,國務卿克里多番親自斡旋,然而成效不彰,外界紛紛質疑美國已失去全球影響力。總統奧巴馬前日為其外交政策辯護,承認美國「無法控制世上所有事情」,還歸咎共和黨在外交方面「拖後腿」。
奧巴馬在白宮記者會上被記者質疑,美國在他的領導下是否已喪失全球影響力。他辯稱美國雖然是全球最強大國家,但「人民顯然忘記了,美國無法控制世上全部事情」,強調外交努力需要時間,經常會出現「進步後倒退」的情況。
對於美國加強制裁俄羅斯未能緩和烏克蘭危機,奧巴馬辯稱華府已盡全力解決,他無法控制俄總統普京的想法,「有時候人們並非總是理性行事,不以中長期利益為出發點採取行動」。
撐「背叛者」克里 稱斡旋需時
克里身為美國外交第一把手,近期工作屢屢碰壁,更遭以色列猛烈抨擊「對解決以巴衝突毫無用處」,指他為「背叛者」、「幫倒忙」和「毀掉以美關係」。
奧巴馬在記者會上力撐克里,指外界不能因最終未能達成以巴和平協議而否定美國外交影響力,克里儘管忍受多次「不公平批評」,仍一直致力斡旋,「我們所有人應支持他,不應在他有機會完成任務前便大肆批評或挑剔」。奧巴馬指斡旋需時,最終是否停火視乎以巴雙方。
奧巴馬還將外交失敗歸咎共和黨,批評對方不批准駐外大使任命,如華府應對烏危機時,參議院共和黨阻撓駐俄大使提名通過;伊波拉疫情肆虐時,共和黨又不批准駐塞拉利昂大使履新。
逾五成半人不認同烏危機處理
民眾對華府外交政策的滿意度創新低。當地傳媒前日公布民調顯示,僅43%受訪者認同奧巴馬整體處理外交事務的方式,60%和57%分別不認同華府處理以巴衝突和烏危機的表現,有民眾不滿奧巴馬「得把口,無實際行動」。
美國霸權 風光不再
美國國務卿克里過去兩周穿梭中東,費了不少勁才促成以色列和哈馬斯同意停火72小時,豈料停火生效不到幾小時就宣告破裂。從去年的埃及和敘利亞,到近期的以巴、伊拉克和烏克蘭,昔日曾經號令全球的山姆大叔,外交上愈來愈顯得進退失據,全球影響力今不如昔。
自冷戰結束後,美國曾長期手執世界牛耳,好不風光,亦導致美國外交政策傾向單邊主義;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說「美國不需要朋友,而是聽命的附庸」。然而近年全球格局走向多極化,加上監控醜聞和黨爭鬧劇等重創華府公信力,美國仍以為憑一己之力足以擺平國際大小事務,結果自暴其短。
美國誤判例子不一而足:華府支援敘反對派對抗巴沙爾政府,卻令「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乘機坐大,為當前伊拉克危機種下禍根;克里早前聯同歐洲、卡塔爾及土耳其,呼籲以色列延長停火,最終不但停火告吹,亦引致被忽略的埃及和沙特等中東強權不滿。
這現象並不局限中東,以往對美國言聽計從的日本,不僅在自貿協議上請遠道而來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食檸檬,近來更無視華府警告圖與朝鮮打關係,危及華府精心策劃的美日韓包圍網。美國被揭監控德國總理默克爾,早前再被揭利用雙重間諜刺探德國,令對方一怒之下驅逐中情局駐德高官,這些均是美國昔日難以想像的事情。
美國習慣發號施令,往往未清楚掌握局勢複雜性便行動,結果屢次碰釘。奧巴馬矢口否認美國影響力衰落,但事實擺在眼前,如果華府繼續堅持單邊主義的高壓、霸權式外交,而不是與其他國家協調合作,最終只會被拋棄。
■路透社/美聯社/今日俄羅斯/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