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公告》69周年 美學者斥日「竊島」違諾 批日挑戰國際秩序 違投降書承諾
Johnson Choi-1008 07/27 46125.0/1






《波茨坦公告》69周年 美學者斥日「竊島」違諾 批日挑戰國際秩序 違投降書承諾
官媒批日挑戰國際秩序 違投降書承諾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報道:今年7月26日是中英美三國二戰期間發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69周年。《人民日報》昨日發表評論文章批評日本無視國際條約規定,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紐約大學政治系終身教授熊玠直斥日本違背《波茨坦公告》承諾,竊據釣魚島。有日媒指美國官方一直對《波茨坦公告》法律效力含糊其詞。
《人民日報》昨日發表「銘記歷史 珍視和平」評論文章,批評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至今無視《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條約的規定,不斷做出否定侵略歷史、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的舉動,讓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擔心。
日右翼「選擇性遺忘」
文章指,對於患有「選擇性遺忘症」的日本右翼分子,國際社會必須高舉《波茨坦公告》等升起的正義旗幟,給予試圖否認侵略歷史者重重打擊。
《波茨坦公告》是二戰期間,中、美、英三個同盟國在1945年7月26日所宣佈的一項協議。其主要規定包括:第一,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否則日本將面臨徹底毀滅;其次,投降後日本的領土只限於她自己的四個島嶼,以及這三個盟邦可能另外同意的其他小島。
「這後面一點,是重複了早在1943年12月1日同樣三個盟邦所宣佈的《開羅宣言》的規定,表示日本戰後除了自己原有的四個島嶼外,所有用武力奪取到的別人土地、島嶼,將悉數『交出』(歸還原主)。」紐約大學國際法教授熊玠說,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後,雖把自《馬關條約》(1895年4月由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以來佔領的台灣與澎湖列島1945年交還給中國,但並沒有把同樣屬於中國的釣魚島歸還給中國,反而轉交給了美軍「代管」。熊玠認為,日本已經違背了她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承諾。
美含糊公告法律效力
對於《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美國一直對此含糊其詞。據日本時事通訊社曾報道,去年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曾表示,美方不會表明對釣魚島的主權歸屬立場,即使是依據《波茨坦公告》,美國政府的方針也不會發生改變。該報道認為,這表明美國不支持中國有關基於《波茨坦公告》釣魚島應屬台灣並被一同歸還的說法。
《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投降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杜魯門、丘吉爾(後期為艾德禮)和三國外長在德國波茨坦西席林霍夫宮召開波茨坦會議,通過了處理德國問題的原則和其他有關決定,並簽訂了《波茨坦協定》。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主要內容如下:
1.盟國對日作戰直到她停止抵抗為止,日本政府應立即宣佈無條件投降;
2.《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日本的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盟國所決定的其他小島之內;
3.日本軍隊要完成解除武裝,日本軍國主義必須永久剷除;
4.日本戰犯將交付審判,阻止日本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礙必須消除;
5.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裝的工業等。
■本報資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