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一戰大軍:華工之手如何塑造歐洲 他們是一戰期間人數最多、服務時間最長的勞工團體。他們的故事大多已經被世人遺忘,整整一個世紀,才慢慢被再次發掘出來。
Johnson Choi-1008 07/26 46955.0/1






被遺忘的一戰大軍:華工之手如何塑造歐洲 他們是一戰期間人數最多、服務時間最長的勞工團體。他們的故事大多已經被世人遺忘,整整一個世紀,才慢慢被再次發掘出來。
數十萬中國人,大多數是農民,也有知識份子和學生,他們加入在歐洲的法國、英國、美國和俄國軍隊,因為可以獲得比較好的薪酬和教育。
他們中不少戰爭的倖存者帶著積蓄返鄉,但他們服務過的軍隊卻沒有對他們的辛勞表達過認可。其他人則留在歐洲,幫助建立中國移民社區,將亞洲的影響帶到巴黎、倫敦和其他地方的大街小巷。
香港大學歷史學家徐國琦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表示,正是這些工人重建了戰火蹂躪後的歐洲。暨南大學歷史學者李志學一份尚未發表的研究報告則指出,1917年,俄國共產主義革命撼動帝國之前,多達50萬中國工人在歐洲東部前線為沙俄工作。
另有大約14萬工人為在法國的美、英、法軍工作。
位於伊拉克南部巴士拉的墳墓被證實屬於數百名中國勞工,在攻擊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他們在給英軍送水時而喪生。
